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纽约时报:中国升级核武器,搅乱亚洲
送交者: 力挽狂澜 2015年05月21日20:58:27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美国防部发布报告称,中国升级了那些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导弹,为之装备多个弹头。美媒认为,中国此举不仅引起美国担忧,也为亚洲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

  《纽约时报》5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启用多弹头》(China Buys Into Multiple Warheads)的社论称,中国在发展核武器项目上保持了数十年的克制,而今却做出了一个糟糕的选择,以一种引起外界担忧其意图的方式升级自己的军火库,中国此举为亚洲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同时有可能加剧地区的军备竞赛。

  让人坐立难安的发展是中国决定给自己最强的导弹东风-5(该导弹可以打到美国本土)装备多个弹头,而不是一个。五角大楼本月初,在其关于中国的军事和安全项目的年度报告中首先将此消息公开披露出来。

  中国的行动并不意味着核能力的重大提升。但是,中国决定给导弹装备多个弹头的决定仍然让人担忧。中国此前赞成保持最小核力量的信条,只用来反击核打击,而不是发动核打击。

  习近平主席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外交和经济政策,包括在南海有争议的岛屿建立军事飞机场,同邻国制造摩擦,这些国家被恐吓,不断向美国求助。

  社论还指出,中国的决定可能是受到美国在亚洲扩大导弹防御体系的影响。中国一直都很担心自己的核力量的生存能力,虽然美国一直坚称自己的导弹防疫体系是用来击落朝鲜的导弹的,但是中国仍然担心,自己的一些武器也容易受到攻击。

  此外,中国升级导弹或许也是为了防备印度。印度是中国的地区对手,并且在积极地省级自己的远程导弹。但是中国的举动只会促使印度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军火库,一部分是出于对中国的害怕,另一部分则是出于对它的敌人巴基斯坦的害怕,因为巴基斯坦可能从中国获得该技术。

  美国《纽约时报》17日报道称,在保持最小核威慑能力长达数十年之后,中国在重新设计许多远程弹道导弹,使其能携带多个核弹头。美国联邦政府官员和政策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准备在太平洋地区部署更多强大的导弹防御力量之际,中国此举似乎是为了让美国三思而后行。

  该报道援引五角大楼的中国军力年度报告称,北京最强大的武器现在携带了分导式多弹头,这种武器就是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中国的地下发射井中拥有约 20枚这种导弹。有非官方背景的分析人士说,每一枚升级后的东风-5导弹很可能携带3个核弹头,升级大概覆盖一半的导弹。如此,中国可以通过这种武器发射到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已从20枚增加到40枚左右。《纽约时报》评论说,缩小核弹头并把至少3个弹头搭载到一枚导弹上的技术,中国已经掌握了数十年,之前都没有使用。然而现在,中国似乎改变了策略。

  “中国在核弹头发展方面是非常克制的”,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樊吉社17日说,美国一些人在故意夸大中国核武库的规模。美媒想通过这种议题设置,引导外界关注所谓的中国核弹头增多,这可能也是美国对相对优势下降的焦虑之一。事实上,中国核武库规模与美国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这明显属于为与美国长期竞争做准备的一种努力”,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泰利斯说,升级哪些核导弹的选择值得注意,因为中国选择了“属于能明确飞抵美国的少数导弹”。《纽约时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北京增加导弹上的核弹头数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回应华盛顿在反导方面的进展,“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为确保可以突破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樊吉社17日说,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反导系统发展及部署上表现得越来越不克制,对反导用途及目标没有明确界定,目前反导能力早已超过应对朝鲜导弹威胁的程度,实际上已威胁到中国核威慑的有效性。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会使得中美未来核关系的发展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对此,美国应该谨慎为之。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什么狗屁名媛,章含之的丑恶嘴脸
2014: 警惕疆独恐怖分子死灰复燃 利用军坛对
2013: 中国万吨级055宙斯盾舰2013年露面 将令
2013: 明星新飞豹战机亮剑南海 黄岩岛争端曾
2012: 解放军大佬放狠话警告,菲总统吓得尿裤
2012: 人民日报:米鬼必须审时度势 勿在对台
2011: 陈炳德总长,你没有理由“难过”!
2011: 对“经过此次访问我感到很难过”感到难
2010: 制裁伊朗----中国终于耍了美国一次!
2010: 马立诚: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