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东汉军阀势力的兴起与失控
送交者: 香椿树1 2017年04月08日07:31:10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中国自秦汉以来一直摇摇领先于世界, 奴隶制罗马陷落之后西方被牡羊教束缚更是陷入千年的黑暗, 知道蒙古人的屠杀和黑死病把欧洲逼如绝路才开始学习以人为本,拜托两脚羊的思想束缚, 也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华夏文明的核心内容是道德天下思想。 逐子百家把维护天下苍生的各种理念都梳理一遍, 很多人又把这些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付诸实践。 从而形成了上中下三元牵制社会体制,奠定了2000年世界领先地位。 但是, 这套系统也会失灵, 而失灵的关键就是豪强支持军阀侵蚀中央政府的权力。

中国是农业国,如果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 只需要一场天灾,豪强们乘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很快就会出现饿死还是造反,国家陷入动乱。 豪强们一旦有机会必然会寻找自己的军事政治代理人, 因为中央政府的调控赈灾直接伤害他们的经济利益。 中国历史就是一步降服官商学黑恶龙的历史。 看历史不能只看宫廷权谋, 实际上权谋偶然的背后都有必然。 东汉的问题就是豪强门阀实力雄厚,军阀几乎都是他们操纵支持的。 当然军阀长大了可以反过来吞噬门阀贵族。

最重要的一条, 门阀对抗中央而不惜引起社会动荡, 而社会动荡之后门阀也会被毁灭。


东汉军阀势力的兴起与失控

泪痕春雨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军长,你能让全军上下都听你的命令吗?肯定是不能的。

    因为通常时候,在你的军队内部,还有与你地位相当的参谋长、政委。在这种背景下,这枝军队内部谁是老大,那还不了一定呢。因为许多时候,你虽然是军长,但是军队内的老大却不是你,而是政委。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你当一个军长,就能让全军上下都听你的。    就算在特定的时候,政委、参谋长只是你这个军长的副手,但是这两个人的升降沉浮,显然不是你这个军长可以决定的。在这种背景下,就算这两个人是你的副手,但是他们认为你的命令不对,自然也敢、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表示拒绝,关键是,凭你手中的权力,也不能奈何这两个人。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政府突然派人拿着圣旨,赐你一死。你能依靠手中的军权反抗吗?肯定是不能的,因为政府的相关命令,并没有危害到政委、参谋长的利益,这两个自然不会陪你去玩命的。    在军队内部,有两个与你地位相当的人制约你,你自然只有乖乖接受赐你一死的圣旨,反抗只会遭来更残酷的打击,而且也是一点看不到希望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你虽然是军队,但是你想控制这枝军队,起码得先把这两个与你地位相当的人拔掉,或是让他们变成你真正意义上的下属。否则,你别看你是军长,皇帝想砍你的头,跟杀一只鸡没有太大区别。

    顺着上面的例子,我们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皇帝基于军事上的需要,愿意给你这个军长,更大的自主权;我的意思是说,取消政委、参谋长对你的制约;总而言之,让这两个人无条件听从你的命令,只要他们不服你,你当场杀了他们,也是可以的;甚至而言,你让自己的亲信担任这两个职务,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你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控制这枝军队了?显然也不是的。    因为你是军长,你下面的几个师长、副师长,都是你的嫡系吗?如果不是,明天皇帝想杀你,还是派个使者拿着圣旨,就可以赐你一死了。因为政府的相关命令,并没有威胁到师长、副师长的利益,他们与你也没有建立难以分割的利益关系,自然不可能陪你和皇帝玩命。甚至,这几个师长、副师长还想借此机会上位呢。在军队内部,你不能让自己最主要的下属,变成自己的私属,你别看你是军长,也没有政委、参谋长制约,皇帝想砍你的头,也跟杀只鸡没有多大的区别。    后世的崇祯皇帝,因为在当皇帝前,一直就是在书斋中读书,所以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变更相关军制代表着什么。崇祯皇帝从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里听说,只要毫无保留的信任统帅,就能如何如之何,于是让袁崇焕一忽悠,马上就任由袁崇焕变更军制。结果呢,皇帝很快发现,这枝军队已阀化了。因为,从人事结构上,皇帝已失去了控制袁崇焕的能力;所以皇帝敢抓袁崇焕,袁崇焕的军队就敢与皇帝公然叫板。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军队内部既没有政委、参谋长制约你,下面的师长也都是你的嫡系。你是不是就算军阀了?应该是可以算作军阀了。但是,这仅仅是军阀的初级阶段。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皇帝想制约你时,还有很多筹码。

    军队上上下下都是你的人,无非是意味着你控制了军队系统;更主要的是,无非意味着你控制了一枝军队。    最简单而言,你驻军附近的市长、县长,会听你的话吗?由你管吗?附近军区的军长、司令,和你建立了攻守同盟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如果敢跟皇帝叫板,你下面的军官,都也不敢跟你胡来的。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皇帝一声令下,附近军区的军队就会过来围剿你,关键是,你的后勤马上就会中断,因为你驻军附近的市长、县长马上就会和你划清界限。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你的军队集结在一起,你能收到的后勤物资是有限的(因为,附近的市长、县长,自然不会配合你,支持你);如果你的军队分散开了,自然可能胁迫这些人配合你,问题是,你的军队真的分散开了,随时会被过来的政府军逐个歼灭。

    在官渡之战时,我们看到曹操一方的粮草越来越少,袁绍一方的粮草始终很充足,总认为袁绍的地盘,都是高产粮区,而且天天风调雨顺;总认为曹操的地盘都是低产粮区,而且天天闹自然灾害。更有人因此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袁绍主动进攻曹操就是愚蠢的行为,因为袁绍不主动打曹操,耗也能把曹操耗死。其实呢,他们产生这种离奇的观点,只是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弄明白,曹操一方的粮草供应,为什么会越业越少。    曹操与袁绍打仗的时候,粮草供应的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当时袁绍在大举进攻曹操;如果袁绍不大举进攻曹操,曹操控制着广阔的地区,怎么可能会出现粮草的危机呢?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袁绍大举进攻曹操,曹操一方就会出现粮草危机呢?答案就是,面对袁绍的大举进攻,曹操统治范围内的行政、经济主管,大都开始坐观成败了;换而言之,他们大都认为曹操失败的可能性实在太大了,所以许多人虽然没有投靠袁绍,但已开始试着向袁绍一方靠拢了。    在这种背景下,曹操派人向地方催粮时,许多地方肯定都能找出一千个借口来,当然了,千言万语也就一句话,我们这里现在到处闹饥荒,我们只能给筹这么点粮,你爱要不要。如果你硬逼我们筹更多的粮,闹得下面的老百姓纷纷起来响应袁绍,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当时曹操让袁绍打得顾头不顾腚的,自然不敢因此严惩这些坐观成败的行政、经济主管。因为这些行政、经济主管,现在只是坐观成败罢了,至少他们并没有公然挂起袁绍的大旗啊,如果曹操要严惩他们,这些人忽然都挂了起袁绍的大旗,曹操当时就会全线崩溃的。

    曹操后来打败袁绍,发现众多与袁绍暗通的书信。许多人总是认为这是曹操身边的某些主要配角给袁绍写的;其实呢,这些人绝大多数,恐怕在历史书上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来。因为,曹操当时统治范围内的市、县多的去了;而有几个市长、县长、局长、处长一级的人物,能在史书上留下过名字?但是在关键时候,这些人不给曹操积极筹集后勤物资,曹操虽说用兵如神,也是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当然了,这是后话。我这里说到这些,只是希望大家看到,以曹操的权力、势力,在关键时候只要各层行政、经济主管不配合他,他也会随时陷入危机之中。刚刚进入军阀初级阶段的大佬,如果面对这种危机,就更不用说了。

    从某种意义上,帝国在建立的过程中,就是想办法削弱部队的军阀性的过程。    而在初级阶段,就是严禁军方把手伸进行政、经济领域。换而言之,在初级阶段,皇帝并不会轻易干涉军队内部的事务,总而言之,军方大佬在自己的军队内部,还是我的地盘我作主。但是,军方大佬如果想插手行政、经济领域,就有可能受到皇帝的谴责,如果军方大佬继续一意孤行,就有可能被皇帝宣布为叛军了。

    只要实现了这一步,皇帝再与军方大佬博弈时,筹码就比较多了。而皇帝在此基础上,自然可以继续布局。而继续布局的方式,自然就是重赏、重用军队内的后起之秀(常常就是中低级军官)。其实,皇帝的这样作,就是收归军方大佬人事权力的过程,因为军队内部中低层将领,都愿意接受中央政府的这种好意(重赏、重用他们),而军方大佬又无力制止中央政府这样做,本身就意味着,军方大佬对自己军队内部的人事权力,变得越来越有限了。

    事实上,南宋初年的张俊、韩世忠、岳飞,最后能被皇帝收归兵权,就是因为他们在行政、经济上一直需要依赖中央政府;而他们下面的军官,也渐渐都愿意接受皇帝的重赏、重用。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想与皇帝博弈时,自然感觉手中的筹码实在不够用了。

    甚至而言,岳飞的迅速崛起,自然是因为他非常优秀;但更重要的原因,显然是因为皇帝一直刻意提拔、重用中低层军官;所以愿意给岳飞更多的机会,而且只要他立有战功,从来也吝赏赐、提拔。否则,岳飞再优秀,也难以在那样短的时间内成为一方大帅的。

    岳飞的迅速成功,让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个人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提拔(当然了,还得自己表现优秀,能立下战功),就有机会从一个中低层军官,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大帅,这对所有的中低层军官而言,都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诱惑,换而言之,当皇帝愿意常识、提拔、重用他们时,他们自然会好好把握机会的。这样一来,当军方大佬想造反时,就很难保证自己下面军官会怎么想了。    当然了,相关内容与本帖无关,我这里说到相关内容,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军阀如果不能把手伸进行政、经济领域,本身就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军阀;如果他再无法阻止皇帝,渐渐在军队内部行使更多的人事权力,那他就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阀了。至于,再让皇帝在军队内部,设置了军事主管、政治委员、参谋长等几个平行的系统相互制约。那他就更没有资格称之为军阀了,因为到了这个阶段,什么高级将领也只是一个打工仔,至少他敢跟皇帝叫板,皇帝伸出个小姆指一比划,他当时就万劫不复了。

    当然了,政府在瓦解的过程中,常常也就是部队渐渐军阀化的过程,比如东汉帝国末期,随着内乱、外乱交替出现。帝国的政府军队纷纷行动起来,在此过程中,就面临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皇帝应不应该给予将帅更多的权力?

    面对这个问题,皇帝通常是处于两难之中的。因为,给予自然不对;不给予同样不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让将帅率军平定叛乱时,皇帝是不是应该继续保持、甚至是加强军队内部,军事长官、政治委员、参谋长相互制约的格局?

    基于军事上的需要,显然是应该适当放开这种控制,否则军队很难有效发挥战斗力,因为这几个主管,难免动则互相扯皮,互相各行其事,在这种背景下,面对比较强大的敌人,后果常常是灾难性的。

    问题是,基于皇帝对军队的控制而言,显然是应该保持、甚至加强这种传统的。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没有了这种制约,这个将领就已迈出了军阀化的第一步。    再比如,在让将平定叛乱时,皇帝是不是应该授予将帅更多的权力?我的意思是说,当下属不听将帅的命令时,将帅可不可以,不经上报就可以惩罚他们、甚至杀掉他们。

    如果不给将帅这种权力,军队很难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因为在关键的时候,他下面的高级军官,有可能会和他互相扯皮、甚至各行其事的。最常见的情形就是,某个师长、甚至团长,接到非常危险的军事任务时,他常常会拒绝相关的军事命令,至少在执行时,故意拖延(当然了,他们会用冠冕堂皇的军事理论,证明这种行动是没意义的,也是不应该的,上级这就叫瞎指挥)。其实,在许多时候,某些统帅的失败就是由此产生的。一切是显然的,如果一个统帅下面的高级军官,都这副德性,这个统帅再会打仗,估计也是没有用的。    问题是,给予了将帅类似的权力,自然可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但是相关将帅也会变得越来越像军阀了。

    一切是显然的,将帅拥有类似的权力后,他与皇帝博弈时筹码就会变多了;而皇帝制约相关将帅时,手里拥有的筹码就明显变少了。

      当然了,在特殊的情况下,皇帝应不应该,让将帅把手伸进行政、经济领域呢?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军队驻扎、行军附近的市长、县长敢不配合将帅,将帅能不能不经上报就惩罚他们,甚至杀掉他们呢?当然了,那些给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的行政长官、经济长官,如果敢不配合将帅的工作,将帅有没有权力惩罚他们,甚至杀掉他们呢?    从控制军队的角度去看,皇帝显然不应该赋予统帅这种权力,因为这种权力一旦也交出,军队其实就彻底军阀化了。问题是,从军事的需要去看,统帅显然应该拥有这种权力,否则,军队的后勤就容易出现问题。    一切是显然的,有时候军事主管那是急的要死要活,而有义务配合他工作的各层行政、经济主管却是不慌不忙咬文嚼字,跟他讲大道理。最简单的大道理就是,老百姓穷、老百姓苦,我们筹集后勤物资也不容易;当然了,潜台词就是,你想要足额的物资,不跟我搞好关系,你就慢慢等着;就是和我搞好关系,也得看我高兴不高兴。作为一个统帅,任你多会打仗,一旦发生这种问题,也只能念上帝保佑了。    你统帅十万大军与敌人打仗,粮仓主管告诉你的消息却是,粮仓的粮食一天比一天少,最后直接告诉你,今天晚上没米下锅了。你再会打仗又能怎么样呢?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一切进行的比较顺利,皇帝把这种权力交给将帅,通常也没有什么。因为,军事行动一旦结束,皇帝就可以马上把相关权力收回来;而在通常情况下,将帅也很难利用类似的权力,迅速形成自己的独立势力(真正实现军阀化),换而言之,当皇帝试图收回相关权力时,他通常是不敢公然抗拒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而且军事行动是旷日持久的进行着;那将帅一旦拥有了这种权力,皇帝再想收回来,估计就有点难了。

    在平定黄巾之乱(张角一系)、西北叛乱(韩遂、马腾等人)、东北叛乱(张纯等人)的过程中,,东汉帝国的政府军,显然出现了军阀化的倾向。    因为在此过程中,军方大佬自然希望获得越来越多的权力,而皇帝一方面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会有意放弃一部分对军队的控制;另一方面呢,也是因为四面战乱,面对军方大佬的步步进逼(一再要求更多的权力),皇帝也不敢轻易与军方大佬决裂。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将帅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了,自然会变得军阀化越来越明显。    在董卓进京前,汉帝国军阀化最彻底的大佬,自然是马腾、韩遂;这两个人在三国历史上比较著名,因为马腾就是马超的老的爸,而韩遂在赤壁之战后,还与马超一块火并过曹操,甚至一度把曹操打得陷入困境。

    为什么这两个人军阀化的最彻底呢?因为灵帝末期,这两个也曾是西北的重要叛军首领之一。最后折腾来折腾去,帝国政府那是扳倒葫芦起了瓢,最后只能接受他们割据一方的事实。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们都是货真价实的军阀。相比而言,当时的董卓怎么说也还算政府军的长官。

    在董卓进京之前,实力最大的军阀,自然是董卓。因为,董卓虽然没有马腾、朝遂军阀化的彻底,但是他的实力,显然不是马腾、韩遂可以相比的。如果没有这样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董卓哪敢率三千小弟就进入洛阳城,哪敢把握这种机会更上一层楼呢?      在此过程中,实力第二大的军阀人物是谁呢?显然是丁原,只是丁原刚刚正式登场,就被吕布火并了,所以丁原的历史地位,一直被人们严重低估了;关键是,吕布在历史上,被人们塑造成了一个打手兼保镖类型的人物,而丁原就被吕布这种人火并出局,自然更只能以一个打酱油的形象出现了。    其实呢?丁原绝对是可以和董卓并驾齐驱的二号军阀人物,只是因为他领的小弟太牛逼,所以很快就被自己的小弟火并了。

    遥想当年,在吕布把曹操打得狼狈逃跑之际;在张邈兄弟、陈宫、高顺、张辽都追随在吕布身后时;谁敢说,吕布一定会失败呢?

    遥想当年,吕布对袁术的大将说了,刘备是我的兄弟,你们敢打刘备,那就是不给我面子;于是辕门之外一箭射出,遂不战而屈袁术之兵,更让刘备转危为安了。面对此时的吕布,谁敢说吕布一定会失败呢?

    面对如此牛逼的吕布,谁敢说吕布只是一个保镖兼打手的勇夫?

    丁原出自寒门,最后能混成军界大佬,本身就证明他不是普通人;更主要的是,丁原能领着吕布这种小弟混,更证明他绝不是普通人。因为,吕布那是标准的大哥级人物。    吕布从出场到死,每一次重大的选择,都对时局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吕布最初选择离开丁原,丁原自然是死于非命了,而董卓也因此彻底控制了洛阳城;吕布后来选择离开董卓,董卓自然是死于非命了,更主要的是,董卓一系也差点砖崩瓦解了。吕布后来选择攻打曹操,曹操当时都绝望了,因为兖州地区都挂起了吕布的大旗,只有三个县城还挂着曹操的大旗,而曹操一个不小心,又让吕布打得军队损失惨重。如果不是陈昱等人给曹操鼓劲,曹操当时已决定投靠袁绍去了。当然了,吕布选择攻打刘备,刘备几经波折之后,就只能选择投靠曹操了。

    我们常常认为,吕布就是一个打手兼保镖类型的勇夫。问题是,我们在这样评价吕布时,为什么不想一下,这样的一个吕布,为什么能成为曹操、刘备的重要对手?而且还能一再处于上风呢?    甚至而言,如果吕布真是一个保镖兼打手的勇夫,就算他能杀了丁原,又靠什么把丁原的队伍拉到董卓一边呢?当然了,就算他能杀了丁原,又靠什么让张辽也随他一块投靠董卓呢?    当然了,这说起来话长了,而且也是后话,在这里,我只希望通过相关的内容,让大家对丁原有点比较直观的概念。

      东汉帝国的军阀失控的过程,大约是这样的。开始是董卓、丁原两个军阀化的大佬,一块进入了洛阳城。本来呢,这两个军阀化的大佬实力相当,如果士大夫集团能布好局,应该也是有机会建立某种平衡的。

    问题是,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的手下(换而言之,就是洛阳的禁军)都投靠了董卓,所以丁原自然不能与董卓相提并论了,在这种背景下,丁原的小弟取代(火并)了丁原,并率领这一系军队投靠了董卓,于是两大军阀势力合流了。在这种背景下,军阀势力遂失控了;至少在洛阳城内,已没有一股力量可以制约董卓了。    面对此情此景,董卓自然有了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念头。

    写到这里,三国前的历史背景,大约也算交待的差不多了。下一章开始正式写三国内容。    说三国,道三国。三国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呢?

    三国历史的起点,大约有三种划分方法,第一种是以董卓进京为起点(也就是公元189年或公元190年),因为董卓进京后,东汉就名存实亡了。第二种是以汉献帝迁都许昌为起点(也就是公元196年),因为从此就开始了以曹氏为中心的历史;第三种就是以曹丕称帝,甚至是孙权称帝为起点;因为咬文嚼字的说,魏、蜀、吴三国在那一年,才开始逐个出现,或是全部出现了。    认为三国历史应该从曹丕称帝,甚至是孙权称帝算起;硬咬文嚼字的去说,自然非常有道理。但这显然是拿无聊当学问;这就好像孔乙己把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当成学问一样。虽然严格的说,认为曹丕称帝(甚至是孙权称帝)是三国的起点,一点错也没有。问题是,大家心目中的三国,显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且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国故事,也大都是此前的内容。甚至而言,我说自己要写三国历史,却从曹丕称帝写起,谁也会感觉有些意外的。

    面对一个大家都约定俗成的,而且说起来毫无歧义的概念,一个人非要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证明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并且要引入新的概念;就算他所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以为也是一种把无聊当学问的表现。因为相关的研究成果,无助于人们认识这段历史,只会把人们弄得更糊涂。    认为三国历史应该从汉献帝迁都许昌算起,自然也不能算错。问题是,这显然是因为曹操一系胜利了;失去这种背景下,把这一年作为三国的起点,自然不会被太多的人接受。    所以关于三国的起点,我倾向于从董卓进京算起。因为,它最符合人们的常识、共识;关键是从那一年开始,东汉帝国就名存实亡了。    待续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俄高调展示图-160战轰生产线
2016: 军队是不是陪钱货
2015: 罪孽比海深--虚云和尚蒙难记与鲜为人知
2015: 粉碎,掘断共产党退路大阴谋!!!
2014: 我军在南海击落国际民航事件惊天钩沉
2014: 美防长参观辽宁舰机密设施 亲见舰载机
2013: 毛左光说不练,西来还须西去,从范景刚祭
2013: 陈虎:中国空军事故万时率世界最低之列
2012: 蒋中正捍卫中华彪炳千秋(下)(组图,
2012: “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