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中國空軍二代戰機還剩1000多架 殲20替換得過來嗎
送交者: 三把刀 2017年04月12日19:55:5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中國軍網4月5日發表題為《空中加油:戰機跨越千里決戰雲海之巔》的報道,顯示南部空軍裝備殲-8戰機的某團近日赴東北,與同樣裝備該型戰機的北部戰區某團一道開展了“有戰術背景的遠海加油”等多個空中加受油科目訓練。這則報道主視角是我國空軍近年來大力開展的“全疆域升空、全領域到達、全天候作戰”實踐。然而在這一視角的背後,卻透露出一個事實:儘管我國自行研發的國產第四代隱身戰機殲-20都已進入空軍序列,卻同時還有大量二代戰機仍在服役。而且從空軍戰機總量來看,占大頭的仍是二代戰機,三代戰機數量剛剛接近總數的一半。

  據外媒統計,目前我國空軍共有戰機2000餘架。其中三代戰機有殲-10系列、殲-11系列、蘇-27系列(含蘇-30MKK)、JH-7(A)系列(我軍將其歸入三代機)等,共計約900架;二代戰機有殲-7系列、殲-8系列、強五系列等,共計約1100架。

  在二代戰機中,殲-7系列數量占了一大半,共有20多個團合計600多架;殲-8系列和強五系列各有約200架。其中殲-8系列戰機由於大部分擁有發射主動制導中距空空導彈,且具備空中加油能力,仍在承擔較重要防空任務,經過改裝的電子偵察型殲-8戰機還是我國空軍目前唯一一款戰術電偵飛機;殲-7系列多承擔保持編制、維持飛行員訓練水平的任務;強五戰機則已經開始全面退出現役。

  截至2020年空軍有超過400架戰機需替換

  目前我國空軍裝備的殲-8系列戰機基本已升級到F型技術水平,裝備了機械掃描多普勒火控雷達,安裝了空中加受油管,可以發射PL-8、PL-11、PL-12等型號現役主力空空導彈,甚至還試驗過投擲精確制導炸彈。所以未來5-10年,殲-8系列戰機還將繼續發揮餘熱。

  而600多架殲-7系列戰機的平均機齡已達20年左右,落後的性能且不說,機體強度已不足以繼續長期服役,而且也沒有延壽的必要。所以未來優先需要替換的將是這一型號戰機。

  除了二代戰機,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引進蘇-27系列戰機。其中1992年引進24架,1996年引進24架,2002年引進28架,這76架原裝蘇-27戰機的平均機齡為20年。俄羅斯戰機平均壽命不如西方戰機,而蘇-27戰機機體強度不足問題更為突出,所以這些戰機也基本都到了要麼大修延壽,要麼退役的階段。

  最後加上確定全面退役的約200架強五戰機,未來幾年,我軍應該退役的戰機可能高達900架。考慮到我國目前的戰機產能,從國外引進戰機的可能數量(當然指俄羅斯可向中國提供的戰機數量),顯然不可能完全填補這900架的空白。而且如果這些戰機全部退役,也意味着空軍會驟然縮減大量編制和飛行員,這種程度的減少可能會傷筋動骨。

  所以,到2020年,也就是所謂的我國戰略機遇期結束之時,空軍至多能替換上述數量的一半,也就是400多架到壽的、性能落後的戰機。

  而就算只退役400多架,也不可能全部以殲-20戰機替換。首先是財力做不到,四代戰機的昂貴价格令今時今日的中國空軍也不敢說“不差錢”。其次是人員培訓跟不上。目前殲-20戰機還在空軍試飛部隊中緊鑼密鼓地訓練,以編寫飛行大綱,試驗戰法。預計要正式服役,起碼還要一到兩年。所以殲-20飛行員的培訓工作還得在服役後才能全面展開。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產能跟不上。就算四代戰機戰鬥力強悍,不會對老式戰機進行“一比一”替換,卻也必須保證一定規模。那麼兩年後殲-20全面服役的話,初期年產量恐怕難以超過40架。只裝備200架的話(對比美軍的180多架F-22戰機),也需要生產約5年。

  根據我國軍工產能、外購可能性等實際,參照外國主要是美國目前戰機換裝經驗,我國空軍應該也會選擇以改進型三代戰機、三代半戰機大量替換二代戰機、到壽戰機的做法。考慮到我國面臨的空中作戰、國土防空壓力,空軍仍需基本保持2000架戰機的數量。那麼,即使以更先進戰機替換老舊戰機,空軍戰機總體規模不會降,大致仍會以“一比一”的比例進行。

  目前我國三代系列戰機年產量約為100餘架

  美國一些媒體援引該國智庫報告報道稱,中國2015年的戰機產量約為95-100架,除了戰鬥機,這個數量還包括了JH-7A戰鬥轟炸機。同時中國這一年還生產了約120架運輸機、特種飛機、轟炸機和直升機等。應該說這一產量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相對中國空軍等空中力量巨大的換裝需求,這一數量顯然還不夠。

  兩年過去了,成飛、沈飛、西飛等主要戰機生產廠家增加生產線,採用新流程,運用新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的“增產”新聞屢有報道,說明我國戰機年生產量也在提高。根據這些報道可知,目前成飛殲-10系列戰機(主要是殲-10C/S)產量可能已超過40架/年,殲-20戰機領先試用期產量可能超過20架/年;沈飛殲-11B改進型戰機產量可能超過30架/年,殲-16戰機產量可能超過30架/年。西飛的JH-7A戰鬥轟炸機則已停產。

  也就是說,目前我國殲-20、殲-10、殲-11、殲-16系列戰機年產量總計可能超過130架。照此計算,3年生產400架戰機是完全可能的。那麼是否我國軍工就可以完全滿足這段時間的換裝需要了呢?

  答案是還不行。因為其中殲-11B小幅改進型的訂貨量只有60多架,沈飛大約1年半可以生產完。之後除了殲-16戰機,沈飛並沒有成熟到可以批量生產的更新型三代半戰機(比如已傳出下馬消息的殲-11D戰機)。所以,此處空出了大約70架戰機的換裝數量需要填補。

  至此,筆者此前在《中國可能擴大採購蘇-35戰機,國產殲-11D戰機前景不明》 一文中分析,中國空軍未來可能還會引進最多3個團(72架)蘇-35SK戰機,也就有其根據了。這樣的引進數量,既是對我國空軍先進戰機規模的增益,也是對我國軍工研發能力、產能不足的彌補。

  也許有人會說沈飛生產完60多架殲-11B小改型戰機後,生產線還在,可以加以改造後繼續生產更多殲-16戰機換裝舊機型。那麼也就不存在那70架的換裝數量空白了。

  確實,屆時沈飛轉而全力生產殲-16戰機是很大可能的事。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殲-16是一款優秀的“雙重任務”三代半戰機,但主要還是被用來替換強五強擊機,以及已停產並開始逐步退役的JH-7A戰鬥轟炸機。所以,空軍並未將其完全歸入奪取制空權的空優戰機一類。而在替換強五的同時也對JH-7A進行替換的話,退役二代戰機、到壽三代戰機的數量空缺仍會存在。

  預計到2020年,殲-20戰機已進入全面服役階段,屆時空軍剩下的600多架二代戰機將可以由四代戰機、三代戰機共同替換。考慮到除了F-22戰機,我國更多還是面臨周邊部署的F-35戰機的壓力,那麼殲-20戰機(不包括其後改進型比如殲-20B等)的裝備數量不會少於300架。剩餘需替換的二代戰機可能仍需由三代、三代半戰機頂上。所以這一級別戰機在未來至少10年仍有改進生產的空間。殲-11D戰機雖已下馬,參照蘇-35SK氣動、機體、飛控等改進,配以推力達到14.5噸的太行IPE發動機,甚至裝備矢量噴管的更進一步改進型殲-11系列戰機會否重出江湖,仍然值得我們期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1070 第一部 太原會戰 第六章 娘子關戰
2016: 李總這幾年出過的種種紕漏
2015: 台灣哪項神秘軍備升級澆滅了解放軍攻台
2015: 從魏京生李洪志柴玲王立軍出逃到畢福劍
2014: 德女子憶二戰:被23名蘇軍士兵輪姦後才
2014: 美海軍的未來發展方向已經確定。
2013: 國軍新造船艦增強釣魚島護漁 漁民在哪
2013: 崇禎皇帝與天安六廣場靜坐學生
2012: 中國從菲撤僑發信號:菲律賓挑戰中國必
2012: 朝鮮火箭發射失敗長程 解體殘骸掉落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