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敦刻爾克對解放軍有何啟示 鼓勵創新不拘一格降人才
送交者: 嵐少爺 2017年09月11日21:31:52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1.jpg

  《敦刻爾克》所反映的二戰時期那段歷史,足以讓我們獲得超越這部影片本身的感悟。40萬人的部隊一下子集中在大西洋邊狹小地帶搞這樣一次“壯觀”的大撤退,其背後的原因是複雜和發人深思的。對今天的中國軍隊而言,則有着一個深刻啟示。

  在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坦克、毒氣、馬克沁機槍等新式武器第一次得到使用,並表現出驚人的殺傷力,這些武器的出現改變了以後人類的戰爭方式。但當時大多數人還意識不到這一點。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大殺器”並沒有發揮出它們的最大作戰效能。比如:坦克一直被當作步兵進攻的支援武器,飛機僅僅主要用於巡邏和轟炸。但它們的出現客觀上卻促使軍事思想得到飛躍發展。一戰爆發後的幾年時間裡,意大利人杜黑和美國人米切爾提出了“制空權”理論,英國人富勒提出了“坦克戰”理論,法國青年軍官戴高樂則在前人基礎上首次提出了“機械化戰爭論”。

  親身經歷了一戰洗禮並擔任法國聖西爾軍校教員的戴高樂,通過對戰爭史的潛心研究和自己在一戰中的切身體驗,得出一條極具前瞻性的結論。那就是在未來戰爭中,坦克、飛機等技術兵器將發揮重大作用,法軍應在空軍緊密配合下,使用步兵和坦克聯合作戰。他極力反對建立馬其諾防線,認為“馬其諾防線戰略意味着外交和軍事上的保守主義”。他在自己的專著《建立職業軍隊》一書中,開篇就描繪了法國的地形,明確指出與比利時接壤的法國邊界是明顯的薄弱環節,法國的心臟巴黎周圍的平原開闊平坦、無險可守。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唯一靠譜的防守措施不是構築要塞,而是建立一支由10萬人組成、分編成6個機動裝甲師的精悍職業機械化軍隊。同時指出,法軍在指揮方面必須發展無線電通信,以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戰場形勢。

  當時法國最高統帥部的貝當、魏剛等高級將領思想退化保守、缺乏遠見和勇氣,不但對戴高樂的思想主張充耳不聞,還公開進行壓制打擊。戰爭形勢的發展完全證明了戴高樂的遠見卓識,1940年5月,德軍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敦刻爾克,於是近現代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就此展開。儘管戴高樂敏銳觀察到了未來機械化的戰爭樣式,並提出了正確的戰爭指導方針。但他的思想和主張一直未能獲得重視採納,這不能說不是造成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一個重要原因。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行動反映着思想。二戰初期出現敦刻爾克40萬人大撤退這樣的行動,背後直接反映出各交戰國軍事思想理論的不同。今天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重新審視那段戰事,就會發現,如果法國軍隊及早重視運用先進軍事思想理論,就不大可能出現在戰爭中鑽進德軍的口袋、一潰千里的情況,像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樣“壯觀”卻不堪的場面就完全可以避免。毫不誇張地說,軍事思想理論書寫着戰爭史乃至改變着世界。

  就在同一時期,另一個人也持有與戴高樂相似的軍事思想和作戰理念,但他的處境卻與戴高樂的“囧”境完全不同。這個人正是“閃擊戰”的發明者,後來被人們譽為“裝甲兵之父”的德軍將領古德里安。而恰恰是古德里安,率領德軍裝甲集群把英法聯軍趕到了敦刻爾克。

  作為在軍事上有創見的革新者,古德里安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裝甲作戰,時間上比戴高樂稍微晚一點。他吸收了英國人把裝甲車當作步兵支援武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集中使用裝甲車的設想。他認為:在各兵種編成中,裝甲車應占主要地位,其他兵種應視裝甲兵的需要而居於輔助地位,堅信“裝甲兵的未來發展方向,必定是使它們成為一種在戰略上具有決定作用的武器,所以,它們的組織應以裝甲師為單位,進而組織裝甲軍”。

  在他的主張下,德軍正式組建裝甲兵,並按照他的設想定型生產了大量新型坦克。到1936年,德軍已組建近10個裝甲兵師、輕型裝甲兵師和摩托化步兵師,擁有了一支嶄新強大的裝甲部隊,遠遠超過同期單位英法兩國。隨後,他通過實兵演習和實戰檢驗,確立了“閃擊戰”的作戰思想,強調裝甲車必須集中使用,在狹窄的正面上實施突破,再向縱深擴大戰果。而且,在作戰行動中,裝甲車需要和飛機密切配合,並成為一種慣例。這與戴高樂的軍事思想和作戰理念簡直如出一轍。

  古德里安組建的裝甲部隊和作戰理論很快得到希特勒的讚賞。在參觀過古德里安親自指導的實兵演習後,希特勒滿意地說;“這就是我所希望的東西,這就是我所需要的東西”。從此,古德里安得到重用。二戰初期,正是因為古德里安率領的裝甲部隊充當德國陸軍的急先鋒,並以閃擊戰術神速而堅決地打擊占領了波蘭、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最終迫使40萬英法聯軍退縮到敦刻爾克進行跨洋大撤退。

  今天我們通過電影《敦刻爾克》回顧這個歷史事件,不由自主對這兩位歷史名人進行對比,試圖探究歷史表象背後的箇中緣由,並引以為鑑。戴高樂、古德里安的軍事思想相近,但卻是一個被保守勢力壓制,一個得到了很好的發揮運用,二者共同作用造就了歷史。他們的遭遇為當下軍隊改革強軍提供了有益參考。

  處於改革中的解放軍,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我們必須要保持遠見卓識,看清未來戰爭發展動向和未來社會發展前景。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軍事革命不斷深入,特別是信息技術在世界範圍已得到廣泛應用普及,未來將必定會有一大批令人“腦洞大開”的武器和戰法陸續登上戰爭舞台。無人作戰開始風靡全球,敦刻爾克大撤退那樣的歷史場景可能永遠也不會再出現。

  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過程中,解放軍應時刻瞄準前沿,注重創新發展。特別要鼓勵廣大官兵要像青年戴高樂一樣在思想上解放創新、堅持己見,而且要創造好的創新環境,不拘一格降人才,把那些真正愛部隊、懂軍事、鑽打仗的人用起來,推動我軍軍事思想理論和全面建設不斷發展。

0%(0)
0%(0)
  喪事當喜事辦, 頗有常凱申轉進千里雄踞台灣的風範  /無內容 - 香椿樹1 09/12/17 (178)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中華復興的歷程(150)zt
2015: 田弘茂:兩岸關係可能將取決於習蔡兩人
2015: DF26的反艦射程只有2500KM而不是預計的
2014: 中美會談細節曝光:火藥味濃互不相讓
2014: BBC:西班牙少數族裔集會要求獨立公投
2013: 中國7艘海警船巡航釣魚島 遭日艦一對一
2013: 日媒:日本對釣魚島的有效控制已動搖
2012: 相比二戰日軍,志願軍韓戰戰力慘不忍睹
2012: 日本買島終逼中國動武,北京10月或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