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东风4导弹总师曾经历运10研制 披露飞机下马内情
送交者: 岚少爷 2017年10月23日23:15:27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是朝鲜空战英雄王海的指导员,是东风4号导弹的总设计师,经历过运10研制,胡溪涛先生讲故事

  受访人:胡溪涛

  采访人:谢京

  记:请您简要谈一下人生中最重要的几次转折,您是怎么走上航空之路的?

  胡:第一次转折是1939年9月,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我不到15周岁,正读高小。新四军来到我的家乡安徽省无为县,在青年学生中秘密个别发展党员,征求我的意见是否愿意加入。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一是新四军打日本鬼子抗日救国,二是新四军帮助穷人,反对压追,立即决定加入。

  第二次人生转折是在1946年夏天,中央军委决定调有文化的年轻同志到东北学机械化。因为当时我军的装备很差,所以中央决定培养我军自己的技术人员。

  我接到调离新四军去东北学习机械化的通知时,正好是在华东的淮北战场。接到调令后,到山东临沂新四军军部报到,然后转往东北。这其中有一个插曲,我到军部报到后,由于留恋自己的部队和熟人,提出不愿意去东北航校,领导批准了。于是我又回到了作战部队。回来后,又觉得不服从命令不好,于是又要求返回军部。我们从临沂走到胶东蓬莱栾家口,上百人集合一道乘小轮船过海前往安东(现丹东)。那时正赶上国民党进犯,安东已快陷落,于是我们又被送到北朝鲜,半个多月后,才辗转到了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我被分配去了航空学校,从那以后我便与航空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1年10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训练部印刷出版的《航空发动机学》一书,其前身是当年东北比老航校使用的教材,由王弼编译自苏联教材。

  学校一开始在牡丹江,后来又搬到密山。1946年11月,我到学校后,被分配到学生一队当指导员。当时林虎、王海、张积慧都在这个队学习。到1947年夏,理论学习告一段落,学员分别到机场学习飞行或到工厂、机场实习。我也提出想要学习技术,于是我被分到学生二队学航空机械。1948-1949年我一直都在机场实习。再后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7个航校,1949年11月,空军调我到第三航校任机务主任(总工程师)。到1952年,我又被调到空军航空工程部(现在的空军装备部),担任教练机、歼击机科科长,主管全空军航校和歼击机部队的工程机务工作。

  我人生的又一重大转折是在1957年。在工作中我发觉自己的知识贫乏,需要学习,正好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于是我舍家弃子,在1957年上了速成中学,补习初中、高中的课程。由于很多课程我都没学过,因此学习很吃力。经过努力,终于在1957年秋天考上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我先学的预科,然后才上了本科。我学的专业是弹道导弹总体设计,1964年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七机部),先后从事过液体和固体弹道导弹总体设计,并担任过液体和固体弹道导弹总体设计部的副主任。1980年,三机部六院一再表示欢迎我到航空部六院工作,因为我对航空比较熟悉,所以也愿意回到航空系统来。于是中央组织部下调令,让我担任第六研究院副院长。1982年春,六院解散了。我被分配到航空工业部任飞机局局长。1985年,我已然60多岁了,就离休在家。

  胡溪涛在东北老航校时担任学员队的指导员,王海是学员之一。2005年6月,他们在北京相遇时,王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指导员来了”,并合影留念。

  记:在东北老航校,你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课程有哪些?其中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胡:1947年7月到1948年初,我们主要学习理论。1948年是在机场实习。当时,我是在汤原机场(位于佳木斯以西)实习,具体的工作是维护飞机。我记得当时中国最高级别的教员是王弼政委,他亲自给我们讲发动机原理。下面还有普通教官(其中有日本人)教授理论课,飞行总教官是日本的林弥一郎。具体学的课程有飞机构造、飞行原理、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构造、飞机仪器仪表、飞机电器等。用的教材有日本人编写的,也有苏联人编写的,发动机原理这门课用的教材是王弼亲自编译苏联的。

  在机场实习时,是由1名日本籍机械师带领两个学员为一组,负责维护机场上的飞机,保证飞机按时起飞。最难忘的事发生在汤原机场实习阶段,当时国民党的飞机经常轰炸我们的机场,有一次把飞机的舵面炸着了,因为尾舵的蒙皮是帆布材质的,所以就燃烧起来。我们立即扑向大火,迅速把火灭掉,然后再加班加点地抢修烧坏的尾舵,以确保战机的正常起飞。为保证每天的正常飞行,我们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每天早上4点起床,当时的飞机主要以日本的九九高练为主,其它还有零式等飞机。

  胡溪涛在东北老航校实习时,每天早上4点起床开始维护飞机,以确保飞机的正常起飞,当时维护的飞机主要以日制九九高练为主。图中九九高练采用的是国民政府空军青天白日机徽,这种机徽曾在东北老航校短暂使用过。

  记:20世纪60年代,您曾担任弹道导弹主任设计师,当时您主持研制的弹道导弹是什么型号?

  胡:1965年,航天系统自下而上的搞了一个大动作,拟定了一个“八年四弹”规划,即从1965到1972年,将“东风”2号、“东风”3号、“东风”4号、“东风”5号研制出来并且都要上天。1965年底,我被任命为“东风”4号导弹主任设计师,后来称为总设计师,负责其中第3个导弹型号——“东风”4号的总体设计。任命下来后,我觉得担子很重,压力很大。限定期限为1968—1969年,可想而知,时间是何等紧张。后来,我们基本上是两年研制出一个型号,顺利完成了八年四弹任务。之后,我还担任了用于发射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1号火箭主任设计师,它是在“东风”4号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成的。“东风”4号承担着突破多级火箭技术的任务,“长征”1号承担突破我国发射卫星的技术,虽说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们如期完成。后来我又被调到固体潜地“巨浪”导弹项目,只工作了3年,由于文化大革命我被隔离审查,停止了我的一切工作,因此没能继续参与“巨浪”导弹的研制,我引以为憾。

  记: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要搞自己的导弹?当时我国的导弹技术水平和导弹技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哪?

  胡:主要是备战,当时美国的洲际导弹已瞄准了我们,所以我们要研制自己的导弹才有还手之力。要想搞洲际导弹,必须先搞近程导弹,也就是一级导弹。一级的射程很近,打不远,只有多级导弹才能达到很远的射程。“东风”4号就是为“东风”5号开路的。比如一级导弹的飞行速度是每秒5000米~6000米,在这个速度上再加速度,其速度就有可能达到每秒8000米,这样多级导弹就能够实现更远的射程。在研制多级导弹时还要解决两级分离技术,分离的技术很复杂。一级和二级分离时干扰很大,要考虑控制系统、稳定系统能否抗得住;分离后还要完成发动机的空中点火,这些技术问题都必须在“东风”4号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得到解决,为“东风”5号的研制打下基础。

  当时我国的导弹技术只达到单级水平,即“东风”2号。“东风”2号用的燃料是液氧加酒精,液氧的缺点是很容易挥发,不易保存,零下180度以下才能保存住,因此“东风”3号改用了不易挥发的燃料。“东风”4号的弹体直径和“东风”3号相同,但加了一级,解决了两级分离(弹体和结构的分离),两级抗干扰(控制稳定系统),发动机在高空点火问题。“东风”4号相当于“东风”5号的试验弹,是为“东风”5号铺路的。“东风5号”在“东风4号”基础上继续突破,解决了远射程问题,成为射程上万千米以上的洲际导弹。

  记:在“东风”2号之前有没有“东风”1号?

  胡:有。但不是我国自己研制的。“东风”1号是苏联在1957-1958年送给我们的一个V-2导弹,也就是“东风”2号导弹的前身,苏联编号为1059,我国未给它正式冠名。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研制了“东风”2号。第一次试射“东风”2号时失败了,问题出在制导系统,也就是其安放的位置不妥,当时是设计在中部,试射失败后,我们改放在头部,也就是现在的制导系统放在端头后位置。“东风”2号试射成功后,为后来的“东风”3号、“东风”4号的研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苏联送我们的“东风”1号的背景是:1957年,毛主席去苏联参加了十月革命40周年活动,与赫鲁晓夫谈判。当时正好是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政治上需要我们的支持,因此答应给我们几样东西。所以,我们才得到了苏联给我们的导弹前身。当时,美国已经有洲际导弹了,如“大力神”和“宇宙神”,而我们那时才刚刚起步。苏联和美国都正在准备发射卫星。只有具有每秒8千米左右速度的导弹才能把有效载荷送到太空的轨道上去。所以说,当时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还是很落后的。

  胡溪涛和运10飞机设计师、试飞员在飞机前合影。从右至左:吴兴世、赵金德、程不时(三人均为运10设计师)、孔德勇(原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金大(运10试飞员)、胡溪涛(原三级部民机局局长)。

  记:上世纪70年代,我国研制运10飞机,后被束之高阁,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胡:1968年,轰6飞机试飞成功后,周总理提出:“能不能在轰6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喷气式客机。”197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上708工程,研制运10大型运输机。在周总理、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下,经过航空战线科技人员,以及全体职工的努力,终于在1980年9月26日将运10送上了天。到1985年2月,运10曾飞到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广州、昆明、成都、拉萨等地,共飞行121个起落,167个小时,其间未发生过任何问题。实际上,运10只剩下最后的试验和定型了。就这样一个即将定型出厂的大飞机,最后却遗憾地下马了。我看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当时未能充分认识到大型客机的重大战略意义。公开发行的《邓小平年谱》是这样记载的:1980年4月8日上午,会见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总裁桑福德·诺伊斯·麦克唐纳,详细询问三机部同道格拉斯公司合作事宜。指出:“我们双方在航空工业方面的合作,要从战略上加以考虑,而不仅仅是做生意。”会谈结束后,对陪同会见外宾的三机部副部长段子俊说:“民用飞机总得在国内自己生产,不能一直向外国买。上海原来搞的大型客机受‘四人帮’干扰破坏,花钱很多,把握不大,办法不对,要停下来。”小平同志的决策是根据运10项目中的一些问题作出的,但随着运10下马,中国大飞机的努力尝试也就此停滞,却是个遗憾。

  记:我们要自主研制自己的大飞机,您认为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具备研制条件了?应该在怎样的前提条件和技术基础之上呢?

  胡: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研制能力。简单的看,在上世纪70年代我们就研制出了运10,现在应该更有条件搞出大飞机来。我们应该把过去研制运10的经验加以总结,再研制自己的大飞机。现在有些人仍然对运10持怀疑态度,我觉得应该正确对待历史,对运10做正确的评价。要多听听当年运10的老专家、设计人员和制造人员的意见。中央一再号召我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其实当年研制运10就是具有两弹一星精神的。当然,很多工作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没有做好和没有做到位,但是运10研制中有些精神是可以继承的。运10不应该成为新时代的负担,而应成为新进取的阶梯,纵使不能成为物质阶梯,也可作为精神阶梯。

  当年担任东北老航校中国最高级别的教员王弼政委。

  记:大飞棚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有哪些,最缺少的是什么?我们面临的困难是什么?

  胡:关键技术是电子技术和发动机技术,目前我们用的发动机仍是进口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要提高,强有力的总设计师以及团队也很缺乏。

  记:为什么世界上的大飞机基本被两大制造商垄断?

  胡:目前,世界上除了波音、空客两大制造商外,其他几个国家也能搞,如俄罗斯能搞,中国、巴西等也有潜力,但是问题很多,努力程度还不够。大飞机在人类生活中会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这一点我原来也没有足够的认识。我国有些地方迫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如高山、河流、海洋等,必须依靠飞机运输。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进步,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高,航运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基于这些因素,中国需要在设计、生产、制造大飞机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波音和空客,这两家公司垄断市场的手段很多,除了他们之间的互相垄断,他们还联合起来对外进行垄断,封锁关键的技术。当然这个封锁是建立在他们拥有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基础之上,否则不可能垄断市场。中国的大飞机研制,越不发展就会越落后。而一旦这方面跟不上,相关的加工产业、制造产业就更难以上去。

  1986年7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沈元教授、中国航空学会原理事长季文美教授、中国航空学会原副理事长张阿舟教授、原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胡溪涛4人联名上报给邓小平同志的《关于发展国产干线飞机的报告》原件,图为报告首页和签名页。

  记: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您如何看待高铁行业和民航业的竞争?

  胡:我对高铁行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现在的局面对民航业来讲,挑战与机遇并存。现在国内最热门的航线是北京、上海、广州之间,随着高铁行业的发展,这个航段的很多乘客都转而选择高铁,这会对民航业的客流量造成一定冲击。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可以刺激民航业的发展,推动民航运输在管理、技术上的进步。当然高铁也借鉴了很多民航的经验,包括实名制购票、座椅设置、乘务人员等。这两者之间既有竞争,又有促进,是一件好事。这几年,铁路行业埋头苦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其过于追求速度,把发展问题简单化,导致出了2011年动车组“7·23”这样的事故。作为普通乘客来说,他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出行方式。高铁和民航各有优点,谁也替代不了谁。虽然高铁行业发展速度很快,但也不可能把民航的优势全部拿走,高铁将促进民航业更好地发展,我们搞民航的不必抱排斥的态度。

  记:您对中国大飞机事业,当代中国青年和广大关心大飞机事业民众有何期望?

  胡:我们要突破西方两大飞机制造集团的垄断,不仅要高水平地设计出,还要高水平地制造出大飞机。中国航天就是我们的榜样,国际上一些国家不让我国加入国际空间站,但我国自己干起来了,“天宫”1号不是上天了吗?“神舟”8号不是安全对接成功了吗?困难还会有的,但是只要我们下定决心,科学规划,脚踏实地,就能排除万难,赢得胜利。期望大飞机工程要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集思广益,听取意见,吸取经验,团结一致。希望当代青年和民众热情关心航空事业,不断提出宝贵意见,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到航空院校学习,努力钻研,将来投身航空事业,成为卓越的航空人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唐闲扯:为啥自由航行去西沙不去南沙
2016: 印度想把空射博拉莫斯导弹改成灌顶攻击
2015: 老田:抗美援朝战争与中国的威慑信用
2015: 叶劲松:二战法国比利时被占领及对中朝
2014: 罕见一幕:美参议院全票通过与中国摊牌
2014: 失事死的法国CEO的事情很有意思
2013: 美军兵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各国爱美青
2013: 日军狂造AIP潜艇 在中国家门口埋定时炸
2012: 第三架歼20变化明显 或进入设计定型阶
2012: 详析052D舰垂发:每单元或装1-4枚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