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印度想超越中國成第4反導大國 困難重重
送交者: 力挽狂瀾 2018年01月10日22:12:28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008.jpg

  在2017年行將結束之際,一向行事高調的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又製造了一條“大新聞”。據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網站2017年12月28日發布的文章稱,當地時間2017年12月28日上午9:45分,印度成功進行低層反導攔截試驗,攔截彈在15千米的高度以直接碰撞殺傷方式成功摧毀1枚來襲的“大地”彈道導彈。據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稱,這是印度在2017年進行的第4次反導試驗。該試驗的成功,將為印度下一步部署“雙層反導系統”奠定基礎。而早在2017年3月4日的反導試驗成功後,《印度快報》就曾預測印度部署雙層反導系統的時間將近,並且自豪地宣布印度將由此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之後,世界上第4個擁有雙層反導系統的國家。

  從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言之鑿鑿的報道,以及年內印度反導試驗的多次成功的事實來看,似乎印度在反導領域突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並且很快能將在研項目轉化為戰鬥力,實現作戰部署。然而,由於印度軍工和媒體素來有“吹牛”的習慣,筆者還是抱着謹慎的態度去查證了一番。果然,發現了印度反導技術研發所經歷的路程,遠非近期印度媒體所誇讚的那般“暢快”。

007.jpg

  圖為印度反導系統的發展規劃圖。

  儘管印度的反導系統技術研發一直很低調,但早在20多年前,印度就已經開始了反導技術的研製工作。據印度媒體報道稱,早在1996年,印度就提出了研製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計劃。而據美國外交學者網站報道稱,印度於1999年即確定了研發雙層反導系統的技術方案。該系統旨在對假想敵來襲彈道導彈的末端予以攔截,其負責低層防禦的攔截導彈用於20至40公里高度的大氣層內空域的攔截任務,其負責高層防禦的攔截導彈則負責80至85公里高度的大氣層外攔截任務。由於當時印度在導彈技術領域的積累較少,且這一目標相當“宏大”,因此這項研發工程對於當時的印度頗具挑戰。但當時的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還保持着清醒的頭腦,將反導系統的部署預期定在2022年。從當時的印度導彈技術研究進程和研發規劃的內容來看,這一目標並不是沒有實現的可能。

  然而,或許是由於國防資源的投入不均衡,抑或是受到了印度不甚順利的彈道導彈研製工作的羈絆,直到2006年——反導系統最初設想提出後的第十年,印度才舉行了第一次反導攔截導彈的試驗。雖然反導攔截彈的研發拖延已久,所幸其試驗的開局還算順利。在2006年11月27日,印度成功完成了規劃中的高層攔截彈——PAD防禦導彈的首次試射。同時,印度還提出了構成其雙層防禦系統的PAD防禦導彈和AAD防禦導彈(又稱“先進防禦導彈”,用於低層反導防禦)的具體技術指標。由此,印度的反導系統研發終於步入了正軌。

  不過,在一個順利的開局後不久,印度的反導系統研發工程很快又陷入了與印度其他武器研發工程類似的令人“迷惑”的狀態。由於印度一直對於其反導系統研發保持着低調的態度,因此外界無從得知該系統研發進展的細節。但僅從印度自2006年後開展的歷次反導試驗看,顯然該系統的研發碰到了一些障礙。在首次高層反導攔截彈試射近一年後,印度又成功完成了首次低層反導攔截彈(AAD防禦導彈)的試射。然而,此後的試驗進程並非加快,而是陷入了不斷的拖延和重複之中。在2010年,印度原樣重複了兩次2007年對AAD防禦導彈的試驗(即攔截高度、預警雷達和靶彈完全相同),其中還有一次遭遇了失敗。不知道這次失敗是否給印度的研發部門帶來了心理陰影,在此後進行的8次AAD防禦導彈的試驗中,印度仍在原樣重複2007年首次試驗的各項指標,並且又遭遇了2次失敗。

  技術指標和研發難度較小的AAD防禦導彈尚且如此,旨在執行高層導彈攔截任務的防禦導彈的研發更是一波三折。在首次PAD防禦導彈試驗的3年後,印度進行了PAD防禦導彈的第2次試射。不過,這次成功的試驗並未使印度安心推進其研發工程,反而滋長了好高騖遠的情緒。在這一年(2009年),印度決定修改十年前提出的研發計劃,用設計指標更高的PDV防禦導彈取代已經成功試射兩次的PAD防禦導彈。由此,技術相對成熟的PAD防禦導彈便“杳無音信”,而高層反導導彈的研製工作又被推遲了5年。直至2014年,印度才進行了PDV防禦導彈的首次試驗。在這次試驗中,採用了新型的發動機和制導技術並將攔截範圍擴大至150公里的PDV導彈,在試驗中出現了攔截彈頭未能引爆的異常情況,使得PDV導彈的首次試驗未能成功。這次失敗導致了高層反導導彈的研發又拖延了3年,直到2017年2月,PDV導彈才首次試驗成功。

  除了反導系統的研發波折不斷外,印度反導系統所運用的技術也難稱可靠。與印度其他武器研發工程類似,由於印度缺乏在反導技術領域的技術經驗和配套產業,因此不得不在若乾重要系統和部件上倚賴於外國技術。在印度的歷次反導試驗中,用於執行預警跟蹤任務的“綠松樹”雷達和“劍魚”雷達均使用了以色列的技術。而印度研發的3種反導攔截彈的固體助推火箭也似乎與以色列技術有關。PDV導彈的導引頭可能則是來自俄羅斯的舶來品。而印度在2009年斷然放棄PAD導彈方案,轉而謀求研製更先進的PDV導彈,據悉也是由於獲得了“箭-2”反導導彈技術的緣故。

  除此以外,印度在歷次反導導彈試驗中,均使用了最保守的測試方案。據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的分析稱,印度的PDV防禦導彈的技術性能,實際上無法滿足攔截採用先進技術的彈道導彈的需求。因此在多次試驗中,印度只是對一個發射地點、飛行速度與方向、飛行高度或彈道參數均已知、沒採用機動變軌的靶標進行了攔截。這種“打固定靶”的試驗模式,或反映了印度反導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較差的事實。

  此外,不容忽視的是,印度目前尚未建立用於預警偵測假想敵彈道導彈的太空監視系統,因而缺乏早期預警能力。這一缺陷大大降低了印度發現和及時攔截對方來襲彈道導彈的可能性。

  儘管存在着研發過程不順、關鍵技術對外依賴度大、系統建設不完善等多重困難,但印度看來仍對自己的反導系統有着“迷之自信”。在2017年3月的反導試驗後,印度宣布期望在近期實現反導系統的作戰部署。然而聯繫印度反導系統研發的實際進展,這一願景恐難實現。客觀的戰略需求與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使得印度急切地渴望成為下一個反導大國。然而不合理的規劃與各種技術困難,或將導致這一“美夢”終成一場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美專家:遼寧號若穿越台灣海峽 符合對
2017: 澳洲前總理阿博特呼籲英國把澳洲,新西
2016: 我黨在靈異空間令人毛骨悚然的內鬥
2016: 朝鮮搞核爆,奧巴馬不揍金正恩之十不敢
2015: 黑社會般的神秘組織控制着世界
2015: 林書友:"查理周刊"的中國心:一如既往
2014: 戴旭長文。
2014: 中國首善陳光標捐助輪子功自焚受害者到
2013: 釣魚島中國首出軍方戰機 下最後通牒
2013: 被緬甸欺負了,兩邊都是一個族 |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