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白夫長
萬維讀者網 > 軍事天地 > 帖子
解放軍進步有多快:20年前登陸台海要靠漁船運裝甲師
送交者: 嵐少爺 2019年01月08日22:41:34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前幾天施佬搬出了一個最早在兩年半前寫成,前陣子又做了不少修正的1996年台海危機時期攻台的推演的舊文,一下子就引來了大傢伙兒的不少討論。有關在那個時間段里攻台的各種掣肘以及解放軍的應對(不太好說是解決)手段,即使說是貫穿了隨後十年的解放軍建設,尤其是應急備戰準備也不為過。圍繞解放台灣行動的幾乎每一個環節,在不同時期都有着富有這一時期特色的相應的鬥爭準備手段。

001.jpg

  施佬今天就胡謅一番,在世紀之交的台海作戰計劃中至關重要的登陸作戰輸送問題。

  有關對台作戰的各類推演如果不考慮對抗境外干涉勢力的話,一般都分為三大塊:登陸作戰發起前的奪取制海權、制空權以及對島上進行壓製作戰;大規模的登陸作戰行動以及奪取沿海登陸場的作戰;向內陸發展勝利和解放全島。這其中,海上登陸作戰部分一貫被視作是三個階段里最艱難,卻也是與作戰成功與否最休戚相關的一部分。

  在這一部分中,最關鍵的內容,就是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將足夠多的解放軍作戰部隊投送上島,在擊破台軍灘頭防禦的同時,扛住台軍精銳裝甲部隊為首的反衝擊,這就自然涉及了登陸艦艇的輸送能力,實際上這也是歷來在各種推演中大家最關心也是爭議最大的一點。

002.jpg

  歷史上解放軍可是扎紮實實吃過登陸艦艇數量不足的大虧的。當年的金門戰役中,正是因為登陸用的船隻數量不足加上極端缺乏專業登陸艦艇,導致第一梯隊3個團上陸後後續部隊因為船隻無法及時返回(後被台軍海空軍摧毀於灘頭)失去後援,而第二梯隊只能在廈門眼睜睜地看着戰役失敗。由於一般的登陸作戰需要在海灘上搶灘,因此通常默認的首波登陸艦艇都應該是專業登陸艦隻,而在1996年,解放軍的登陸艦艇數量雖然為數不少,但在運輸量和性能上卻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當年海軍的大型坦克登陸艦中,雖然072III型坦克登陸艦已經開始服役,但還有不少是和對岸“中”字號同文同種的“山”字號,也就是二戰美制LST,由於大陸的登陸艦沒有經歷過台灣那邊那樣接近重建的大規模維修,這些艦艇的艦況顯然更差,數量和質量的雙重不足,讓解放軍在各種推演和實戰演習中都要面對登陸艦艇數量不足的問題。

  當台軍實現了“精實案”的整編,實現了其主要打擊部隊的全面機械化之後,對台作戰中單純輕裝步兵的地位也不斷縮減,特別是1996年2月,我軍在“裝甲機械化部隊登陸作戰研究和試驗”課題中提出和確定了“首先、全程、集中使用裝甲兵”的原則之後,裝甲機械化部隊在渡海登陸作戰中的地位驟然提升,也對我軍運輸裝甲車輛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003.jpg

  雖然072III型登陸艦在1996年以後也陸續建造了一批,但一來2000年前後服役的073III的數量並不是很多(更多的大型登陸艦要等到2003年072A型批量服役之後),二來由於此時軍方也開始組建用於首波突擊的兩棲裝甲機械化部隊(當時以63A水陸坦克和63C裝甲輸送車為主),因此這些專門的登陸艦艇在使用上要優先保障這些車輛使用,所以雖然在1996-2000年間解放軍的登陸艦艇質量得到了部分改善,但實際上用於輸送例如59D、96式等主戰坦克的專業兩棲艦艇數量可能還出現了減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解放軍採取的一個措施是對東南沿海的大小造船廠都進行了全面仔細的調查和統計,以便在需要的時候安排這些船廠急造一批中小型登陸艦艇增強輸送能力;另一個措施,則是充分發掘現有船隻的運輸潛力,千方百計擴大運力。不過一般的客貨船都需要比較完備的港口設施才能卸載,滾裝船雖然可以省去麻煩的港口裝卸,但是也至少需要一個相對完善的深水碼頭——諾曼弟灘頭那種級別的大型人工港對當時的解放軍雖然不難,但是絕對也是不小的挑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科研人員把眼光投向了“千軍萬馬過海峽,萬里驚濤把路開”的鏡頭裡出現的大量機動漁船。

004.jpg

  在1996年乃至之前的許多次東南沿海舉行的兩棲登陸演習中,徵用民用漁船運輸部隊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毫不奇怪的,在早期的幾次台灣“漢光”演習中,台軍組織“逆登陸”的時候也少不了徵用些台灣漁船)。漁船本身吃水較小,但一來不能直接搶灘,二來也沒有辦法直接裝運機械化車輛,因此在以往的演習中,漁船都是運載輕裝步兵部隊,然後在接近到海灘邊的淺水(得小心別擱淺了),然後步兵跳下水去,再以武裝泅渡的形式上岸投入戰鬥。

  為了能夠讓這些漁船也能整合到“裝甲機械化部隊登陸作戰”的大形勢下來,我軍相關部門也組織了名為“海洋機動漁船滾裝輸送技術研究”的相關課題,主要的工作,在1993-1997年間由南京軍區實施,對漁船進行相關改裝試驗,同時配備一些其他設備,以實現漁船運輸裝甲車輛在不藉助吊車什麼的裝卸設施自行卸載。

  這種改裝對於漁船,主要是增加船載平台,用於搭載坦克裝甲車輛,按照試驗,300噸以上排水量的重型漁船可以運載主戰坦克這樣的裝備,300噸以下的中型漁船可以運輸各種自行火炮、牽引火炮和裝甲輸送車,而噸位更小的輕型漁船則能夠運載比如各類卡車以及輕型高炮。當然這種改裝後的漁船還是不能搶灘,因此有關部門又研製和準備了相應的卸載平台系統——實際上就是一個比較小型的碼頭,包括多功能裝卸作業船、沖灘平台、重型門橋、卸載舷托、卸載舷梯和浮橋棧橋等。這些設備有的是專門改裝製造,有的則用現有的舟橋裝備改造而來。

  藉助這兩樣裝備的組合,漁船可以運載各種裝甲車輛,在自然岸灘實現車輛的卸載。按照一個裝甲師的履帶裝甲車輛和火炮有1500多輛(門)來算,當時僅南京軍區就有能夠保障近2個裝甲師登陸需要的漁船。在戰鬥中,這些漁船組成的登陸船團既可以登陸火力較弱、航渡距離較近的外島,也可以作為兩棲裝甲部隊的後續梯隊跟隨上岸,發揮重裝備的優勢,鞏固陣地和發展戰果。

  當然,好幾千艘漁船的運輸編隊的海上組織、編波航渡以及在海灘的依次進入和卸載,都是需要精心準備和反覆演練的,也正因如此,在2000年後那幾年的對台演習中,我們經常能夠見到大量漁船聯合組織進行訓練的畫面,其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配合這套運輸體系,裝卸解放軍的重型裝甲師上岸登陸。

  當然毫無疑問,這種“漁船運送裝甲師”的設想與實踐,與當時另一項我軍發揚光大的“應急技術改造”——船載炮兵一起,都是我軍在當年缺乏正規作戰能力情況下“沒有辦法的辦法”,而在2005年以後,隨着解放軍兩棲作戰能力與投送能力的全面進步,當年被寄予厚望的“漁船運坦克”設想,現在也就可以安心成為我們的回憶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中共,孬種。動植物檢疫居然每人能免檢
2018: 全球5大手槍製造商:全部是私人公司
2017: 佛羅里達州槍擊案是不是恐怖襲擊
2016: 我軍的南沙和英軍的福克蘭
2016: 這裡有氫彈原理
2015: 韓國稱對華技術領先不足兩年 中國追趕
2015: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習
2014: 令國人震撼:一個越南軍官私下對中國海
2014: 解放軍2萬噸巨艦駛過如大山 黑叔叔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