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那个美国人为抗战倾尽全力,却被泼了几十年污水
送交者: 香椿树1 2019年04月08日06:04:22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红朝笑笑生

前几天,在喜欢的一个公众号《短史记》里,愕然读到谌旭彬老师写的文章:《飞虎队援助中国抗战,史迪威为何横加阻挠》。 地址: https://chuansongme.com/n/2888476252026

作为谌老师的粉丝读者,《短史记》一向是我的最爱,基本上每期都要看两三遍,有时还要写笔记心得。这个公众号文章不长不短,内容翔实有据,而且常常有点睛之笔,回味甘长。但是,在抗战和飞虎队问题上,谌老师的评价有诸多片面之处,不能不指出来。

首先,文章对苏联援华的情况,有相当的误解。苏联抗战时援华,主要是1937年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后,斯大林向中国提供1.5亿美元优惠贷款,用于采购军事物资(注意当年美元对黄金比价比现在高很多,购买力不一样)。这一笔贷款的执行,并没有受41年《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至于苏联援华航空志愿队的军事行动“锐减”,客观上讲是必然的,因为随着日本海军“零”式战机的加入,苏联的主力战机伊-15、伊-16性能已经完全落后,不再有对抗的能力与必要。19409月的空战中,日机对阵中国空军,竟然打出了24:0的结果。令空军领导部门大为震惊,此时强行同日军空战,等于白白给对方送人头,所以空袭警报一响,空军立即起飞躲避,防止受到日本战斗机的猎杀。成都市民一度对此意见极大,骂空军飞机是“黄鸡婆”,只知道“跑警报”等,让空军有苦难言。

自“零”式战机出现后,苏军装备的飞机,已经比日本落后一整代,又拿不出能够抗衡的新机来。援华航空志愿队的作战模式,只能跟中国空军一样,听说空袭要来了,赶紧起飞东躲西藏,希望不要碰到零式。这种战法当然不能持久,援华航空队撤离中国,固然有政治考量,但更重要的因素,恐怕还是因为在零式战机碾压下,这支航空队已经不再有多少价值,只能沦为战场上猎杀的目标。

用完苏联1.5亿美元军援贷款之后,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加入了援助中国的行列。但是,很少有人仔细研究过,美国的援助,是如何送到中国的?

当年的抗战没有快递小哥,阿里巴巴还要等半个多世纪才问世,太平洋航道又被日本切断了。美国想要援助被封锁的中国,相关物资只能从东海岸启运大西洋,绕道非洲好望角、横渡印度洋,从孟加湾到印度东部港口卸货,用火车和汽车转运一千多公里后,再集中到印度东北边境的机场,通过飞机送到中国(见《抗战时期驻华美军部署及作战概况》,《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3期)。

这是一条横跨半个多地球的艰难历程,光海路就有两万六千公里,运输成本之高,远超出货物的实际价值,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对这种远程援助也感到力不从心。但是在美国历尽艰辛、把货物运到印度的阿萨姆地区后,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从阿萨姆飞到中国,只有一条以困难惊险著称的驼峰航线。由于飞行途中都是高山,又缺乏导航设备,飞机载重十分受限,而且事故率极高,堪称当时效率最低、代价最高昂的空运。

图注:这张图里,北面的黑线,就是美国向中国输送物资的驼峰航线。虽然看上去比较短,沿途却都是人烟极稀的高原地带,不仅无法建设导航和搜救站点,而且遍布山峰,极易坠机,只能用C-46/47型飞机飞行。中美空军付出了极惨重的损失,每月只能保证不到六千吨物资运往中国战场,效费比难以满足战争要求。

对美国来说,想要向中国运输大宗军事物资,必须启用图中的南部航线。这条航线直线距离长一些,但是航路条件十分优越,可以使用C-54飞机执行任务。四引擎的C-54飞机虽然升限不如C-47那么高,载重量却比C-47大出许多,而且机体宽大,卡车、榴弹炮等重装备都能直接装进去。这条航线打通了,运输量立刻就能增到每月数万吨,可以在战略上直接改变中国的态势。

南部航线条件很好,鬼子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们占领缅甸后,立刻在密支那(图中的红色方框)等地修建了大型机场。如果不把这些机场拨掉,行动缓慢的运输机碰到日军战斗机,肯定是死路一条。因此想要接通美国的输血管,中国就必须进攻图中蓝线代表的滇缅公路能不能打通这条公路是一回事,至少要占领密支那,把沿线日军机场全部扫掉,保障运输机的安全飞行。

很大程度上,中美的战略走向,是同南部航线的开通息息相关的。被蒋介石痛恨的史迪威之所以来到中国,就是为了打通这条航线,好最快、最省、最及时地援助中国。

罗斯福为什么要派史迪威来中国呢?因为在当时,史迪威是最好的人选。

史迪威绝非那种不通世事的傲慢美国人。他参加过一次大战,当过驻华武官,还在一九二六年出任美军驻天津部队的营长、代理团参谋长,不光跟当时的代理团长马歇尔结成了老铁,更讲得一口中文。平时逛过劝业场,吃过煎饼馃子,趟过海河冰面,玩过泥人张彩塑,看过天桥的相声杂耍,对中国国情了如指掌,属于军事、政治双合格的标准中国通。罗斯福和马歇尔派他去,就是明白中国局势复杂,希望他能发挥特长,尽早打通中缅印战场大动脉,为中国送去宝贵的军事援助。

来到中国的史迪威,很快同陈纳德发生了冲突,但原因绝非象《短史记》所言,是什么想跟陈纳德竞争,更不是妒忌对方的功劳,而是他要完成美国分配的任务。

在当时的重庆,有两种不同的战略意见。一种是陈纳德的空军派,认为只要把驼峰航线的物资(每月常不足五千吨)都分给空军,中国陆军即可在空中支援下保持战场平衡,坚持到太平洋战争胜利;另一种则是CBI派(指中国、缅甸、印度战场,即远征军战场),以史迪威为代表,坚持要求打通南部航线,然后以每月数万吨军援的强度,大力武装中国军队,实现抗日战场的总攻。

从某种程度上讲,陈纳德的主张,完全是部门利益考量的结果。且不说他的飞虎队战果注水严重(二战空军战果都夸大,飞虎队为了奖金尤其如此),中国军队当时的状态极为可虑,部队亟需重装备却无力补充,战力处于快速萎缩状态,如果没有大批军事援助,将无法维持战线,后来的战局也证明了这一点。无奈在当时的运力下,几千吨物资支援相对横跨数千公里、牵涉数百万大军的战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只有用于空军,才能较为灵活地对各战场实现快速支援。因此陈纳德急功近利的主张,对重庆当局有莫大的吸引力。

虽然从感情因素上讲,陈纳德的飞虎队,跟中国更为亲近一点,然而陈纳德的做法,却是典型的自利行为。他只是一个退休的上尉,靠着机缘巧合才在中国重新崛起,并且当上了中将;结果他在重庆大走个人路线,为了自己航空队的地位,利用跟蒋介石、宋美龄的关系,直接阻挠打通军援路线的大战略,严重干扰了美国的对华援助。正是因为他滥用上层人脉、做了太多空军指挥官不该做的事情,才引发了美军总参谋长马歇尔、陆军航空军司令阿诺德对他的严重不满,并希望他不要再用煽动舆论、走上层路线的方式,影响抗战的进程。毕竟陈司令再能吹,美军高层对当时技术条件下,空中力量的作用和局限还是很清楚的,不会相信那种靠两百架飞机、就能改变抗战局势的神话。

为什么陈纳德找蒋介石吹风,史迪威会反应激烈呢?这涉及到一个绝大的谎言,叫援华物资分配。

在国府出版的各种材料中,常常拿援华物资说事,指责史迪威扣留了这些物资,用于远征军战场,从而对内地战局造成了不利局面,甚至把作战失败都归罪于他。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有说服力的,是五十年代美国陆军历史中心出版的《中缅印战场》系列史料,它以翔实的电报档案为基础,不带感情色彩地记述中美在战争中的相关过程,其中着重说明了一点,就是所有援华物资分配,最终决定权都在蒋介石手里,史迪威等人可以建议或请求,但没有蒋介石点头,一个螺丝钉都不能动。

 

图注:充满原始记录的过硬证据,美国陆军中心出版的中缅印战场三部曲。

蒋介石要撒援华物资的谎,因为史迪威四六年就逝世了,美国出于现实考虑,不会在历史宣传上较真。但是,美军留下的记录,却十分清楚地证明了一切。举个例子,一九四四年薛岳在丢失长沙之后,又要打衡阳保卫战,急需得到武器补充(根据美军记录,薛岳提交的清单,包括三千支步枪、六百挺机枪、一百五十门迫击炮及五百个掷弹筒,相对二十多万大军的规模,并不过分),此时远征军已经打通了南部航线,大批军援正如潮水般涌入,这点物资并不难办,但是蒋介石却坚持不给他补充装备。

我们有理由相信,薛岳的关系是相当广的,因为他被拒之后,马上就找了史迪威说情。结果蒋介石告诉史迪威,根据事前的计划,所有援华物资都必须配给陈纳德的航空队,老陈同学说过,只要空军能起飞作战,地面就不成问题。

先前说这种话,是因为陈纳德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四四年的大溃败里,河南已经完蛋,长沙也升起了膏药旗,陈纳德都表示挡不住了,还要拿这种东西说事,就纯粹是打马虎眼了。史迪威很恼火,但无论他怎么说,蒋介石的口风都关得很紧,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最后史迪威只能退出去,回头告诉薛岳:你的事情我说了,没用!

要说史迪威还是厚道的,虽然拿不出硬货,却建议薛岳去找陈纳德走关系,说不定有用处。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薛长官跟陈纳德的关系也是相当铁,因为老陈不光去找蒋介石求情,而且还表示,愿意把自己空军分配的吨位让出来,交给薛司令。但是蒋介石还是摇头,绝不批准支援薛岳。最后陈纳德只能走地下路线,偷偷从航空队拨了一些弹药给薛岳。

根据盟军司令部的原始电报记录,陈纳德应该是很够意思的,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多次替薛岳出头,要求蒋介石给一点补充物资,并且无一例外地被拒绝;一直到史迪威被赶跑、美国特使魏德迈接手工作时,他还在替薛岳要物资。最后,比史迪威圆滑的魏德迈都看不下去了,当面问了委员长一个问题:“薛岳是一个忠诚而有能力的将军吗?”

面对魏德迈单刀直入的提问,蒋介石答非所问地说了一句,“薛岳很有能力,而且参加革命很久了啊!”

都是明白人,魏德迈不说话了,同委员长历时五个月的援助交际到此结束。魏德迈给陈纳德写了信,让他转告薛岳,在援助问题上自己说不上话,有什么要求请直接找领导。

 

图注:美军的记录清楚表明,援华物资的分配权在蒋介石手中,并且他们忠实地尊重蒋介石的权力。但是为了推卸失败,国民政府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史迪威头上。

由于国军在一九四四年的表现太过熊起(不是雄起),蒋介石最喜欢拿来推脱的,就是史迪威逼他调精锐部队去缅甸战场,同时把持了美援物资,所以导致内地军事不利,为自己的失败开脱。其实,看过美方的电报文档记录,两边对比一下,会清楚地明白过来,这种谎言就是骗鬼的笑话。

一个职业军人,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发生,还得硬着头皮完成任务。史迪威如果说自己是倒了八辈子血霉,才会被派到这个鬼位置上、跟这帮鸟人打交道,我一点也不怪他。

在《短史记》里,用相当篇幅指控了一件事,就是史迪威支持“华南分离运动”、限制十四航空队作战的“罪行”,甚至认为史迪威限制十四航空队的出动,中国战场就可能崩溃。基本上,这就是单方面偏听宣传、凭空想象的结果。

国民党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政党,而是松散的军阀联盟体。蒋介石在联盟里当老大,绝非他三民主义学得好,或者考试成绩都拿优,只不过因为他拥有实力最强的军政力量、占据了最大份额的地盘,同时能够分化瓦解各路军阀,保证他们不会联合起来造反。

俗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蒋介石自己就是造反当的领导,他手下的各路军阀,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平时各种串联跟家常便饭一样,关键时刻经常研究主席台的座次改革问题,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委员长的位置稳不稳,不取决于官职叫什么,只取决于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有多大、是否镇得住场面。

一九四四年的大溃败,就是中央军镇不住场面的时刻。

虽然从数字上看,日军在整个战场上,动用了空前的兵力进攻,但是说句老实话,在豫、湘、桂三个分战场,他们的兵力并没有特别的优势,相反,是一直处于劣势。结果中央军经营良久的河南一溃涂地,老百姓纷纷把国军赶出境内;号称“精忠武穆”的薛岳狼狈不堪,先是丢了长沙,再是衡阳城守了四十七天,终于还是投降了;最后,鬼子开始对广西、贵州大打出手,怎生一个惨字了得!

仗打到这个地步,中央军无论是实力、地盘还是国内国外的声望,都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所以地方军阀会认为,蒋介石已经不具备领导抗日的实力和资格,打算踢开他重组新的联合政府。这并不是出格的事情,而且类似的行动,几乎是半公开进行的。当然了,这些人敢如此嚣张,绝非蒋公气量大讲民主,只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各路手握大军的军阀在支持。

如果蒋介石是罗斯福的亲戚,或者两个人有过命的交情,罗斯福或许会命令,美军要不惜一切代价,死挺蒋委员长的领袖地位。但是说起来可怜,列强当年看中国各派政党,就跟我们看非洲大陆各个半开化部落的族长一样,只要他们愿意跟投资方合作,打头的代理换成谁、用的什么手段上位,并不是很重要的事。史迪威没有参与反蒋活动,只是同各军阀保持不凉不热的接触,保证政局波动不会影响抗战大局,属于完全遵守江湖规矩的行为,没有任何人能指摘他。

但是在《短史记》里,竟然说史迪威用限制陈纳德升空作战的方式,去给蒋介石增加压力,好逼蒋介石下台。基本上,这就是不懂内情的猜测:说到支持反蒋,其实陈纳德才是勇于犯忌的那个人,因为他在最关键的时候,竟然私下援助了薛岳。

西南诸军阀闹独立,最关键的就是九战区司令薛岳,而且手握军权的薛司令当时所作所为,也到了拒绝服从蒋介石命令的地步,连军令部部长徐永昌都认为,他一定是想“划疆自保”,以至于薛司令在衡阳战役打得热火朝天,蒋介石都咬死了不给他武器援助,即便史迪威去求情也没用。但是谁也没想到,陈纳德就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偷偷把航空队的子弹炮弹省出来,送给薛岳作支援,这才是对西南独立势力的实质性鼓励和支持。当然了,陈纳德敢这样做,一方面是跟蒋介石关系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同反蒋的薛司令,关系同样好。

史迪威跟反蒋联盟的接触,并没有触及蒋介石的底线,事实上,就是陈纳德违反命令给薛岳物资,委员长也选择了容忍。但并不是因为他大度,相反,此时的他已经处于输红了眼的状态。为了防止军阀们联手逼宫,他几乎召集所有能够调来的部队拱卫中央,汤恩伯到了贵州,胡宗南也派出孙元良来保驾,然而这些还不够,蒋介石的最过分要求,是卫立煌立刻带着远征军回国。

这是个史迪威和卫立煌都无法接受的命令。因为放弃缅北战场,等于任由滇缅公路断绝,鬼子一旦重新恢复空军基地,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南部航线就要关闭,直接影响到抗战的大战略。面对领导的严令,卫立煌选择了打折执行——他没有撤出远征军,但是空运了两个军回国保驾,当然也从此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

正是因为蒋介石要撤回远征军,用于拱卫自己的领袖地位,美国数年心血与投资将化为乌有,史迪威才会同蒋介石决裂,要求蒋介石交出军队指挥权,否则中断美援!

其实,蒋介石也很为难。从他的角度看,对面是磨刀霍霍的鬼子,身边是心猿意马的下属,没有一个是可靠的。整场抗战,他一边要抗击日本人,一边要防范手下各路军阀,一边还要应付内外的压力,始终处在三心二意的焦虑中,这仗打得,真心说太累了。但是,权力的诱惑是无穷的,为了保证自己的位置,他宁可不要国际通道、跟美国决裂,也不肯放弃军权,最后终于逼走了史迪威。

《短史记》里写到,史迪威限制十四航空队的活动,是为了让中国战场溃败,其实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十四航空队的战斗力,怎么也不到决定战场局势的地步,中国的溃败更不是他们能挽救的;至于华南分离运动的平息,绝不是因为史迪威走了,而是鬼子攻势缓下来后,战局终于重新稳定,蒋介石仍然是中央系的领袖,其他人并没有推翻他的能力,所以大家才会消停。限制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不过是同蒋介石谈判时的筹码,正如史迪威四四年五月给马歇尔的信中明确说过的,面对各种“拖延、逃避、失信和欺骗”,他需要得到蒋介石有“诚意的合作”,才能让中国陆军得到改观;制约十四航空队的活动,其目的绝非想触发中国战场的溃败,只不过是希望蒋介石能配合他的工作,切实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最终实现“利用美国资源,攻占密支那地区,通过公路、航空和油管进行补给,将其建设为航空基地”的目标而已(Rad DTG 240240Z, Stilwell to Marshall, 24 May 44. Item 2740, Bk 7, JWS Personal File. 见史迪威个人档案,史迪威1944524日致马歇尔电文)。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报告,因为马歇尔对他的回复,是美国已经不指望在亚洲大陆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了,作战重点转到太平洋中部及西南部,所以史迪威的任务,不过是配合太平洋战争,对日本进行有限打击,“将第十四航空队作战能力发挥至最高,而其他在华行动满足最低需求即可”。换句话说,给中国军队的援助意思点就行了,主要支持的应该是陈纳德的空军,因为他们能够策应太平洋战场。

史迪威没有机械执行马歇尔的指示。他努力顶住陈纳德的压力,坚持给中国军队送来数以万吨计的武器援助,而不是“仅满足最低需求即可”。但是,蒋介石丝毫不感谢他,相反在战后几十年里,把能泼的脏水都泼到了他头上。在蒋介石笔下,史迪威私扣援华物资、勾结反蒋势力、胡乱指挥军事,几乎就是无能的代名词。由于蒋介石的态度如此激烈,继任的魏德迈不得不决定,不管蒋介石的要求有多离谱,他都不会顶撞,反正世界大战局势已定,有没有中国军队的加入,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一九四四年,是苏军大获全胜、把德军赶出国境的一年,也是美军痛歼日本海军的一年,更是英美联军登陆诺曼底、反攻欧洲的一年。这一年几乎所有战场都捷报频传,只有中国战场一败涂地,无论是爱民如子汤恩伯,还是精忠报国薛武穆,亦或是清正廉明刘经扶、不动如山孙元良,不管是自封的抗日名将,还是自吹的支那恐怖军,全都挡不住鬼子,纷纷现出原形来。委员长唯一显示实力的地方,是一己之力,竟然拖了整个反法西斯阵营的后腿,还凭无赖手段逼得美国撤走史迪威,实在是不服不行。

就这德性,好意思批史迪威吗?!

最后,想谈一个问题,就是美军的伙食费用。

按照国民政府的观点,驻华美军吃得实在是太多了。光肉就要一人1.12斤,两万美军一张嘴,每天就是十一吨肉,实在有点供不起。

美军吃得多不多呢?这个不好说。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这些人的开销,美国政府是买单的,只是因为汇率问题谈不拢,所以晚了一点。换句话说,那些美军并不是每天白吃中国十一吨肉,而是用美金统一付帐,相当于中国在美军驻地现场出口猪、鸡、牛等肉食,换真金白银的美元。

当然了,虽然美军付钱,但一天十一吨肉,可能物资不足的时候,供货还是比较吃力。但我想到的,是在前方溃败、极度紧张的一九四五年,关于钱的另一个案例。

话说一九四五年,有位中央军的师长看中了一个女孩子。这个师长年纪不小了,已经有四十二岁,那个女孩却只有十七岁,算起来他只比别人母亲小一岁(当然比起陈洁如或大月薰,还是够岁数的)。为了追求对方,这位师长让副官去陪女孩的二伯母打麻将,每次都批十万元经费,叫他输给老太太(其实不好这么称呼,只是按辈份叫)。

一九四五年的法币,已经相当不值钱,一百元只能买一条鱼。但是这样算下来,也是比较惊人的,因为师长大人为了泡妞,打一回麻将,就要豪掷一千条鱼;换算成现在的物价,再考虑到打仗时食品涨价的因素,一条鱼大概要二十块钱,相当于每次输两万元。

打场麻将,就要输两万块钱,这种事真的好说不好听。捅到网上或让中纪委知道了,肯定是军内的新老虎,妥妥地该双规处理。

然而,很明显的是,一次输一千条鱼,对中央军的师长来说,那就不叫事。因为从头到尾也没人指责他贪污,反而大家都觉得,这事儿真是正常极了,甚至夸他真懂人情世故、追女孩子用心。事实上,他在党国将领里面,确实没有挥霍浪费的名声,跟下属处得也不错。他的名字,叫张灵甫。

张灵甫怎么追女孩子,我们不用多管。但是一个师长一次能扔一千条鱼,中央军、地方军有多少师长军长,里面又有多少猫腻,实在是难以想象的数字。美军的要求确实高,中国也确实困难,但是对方是用美金照价付钱的,作为受援的一方,中国除了拚命患寡之外,似乎更该认真患一下不均的问题。如果不是中间环节出了太多漏洞,经手转手的成本过于离谱,甚至飞行员用生命送来的医药物资出现在黑市,那些盟友看我们的眼神,也不会那样充满鄙夷。

一九四五年三月底,中国远征军攻克乔梅,同英军胜利会师。在这场伟大的跨国远征里,中国承担的,是缅北的部分战场,其他地方则是英军的成果,还打出了让日本陆战损失最惨的英帕尔战役。同样地,英军的表现也被抹了各种污水,变成闻枪逃命、专坑友军的丑角形象。

史迪威的心愿终于完成了。他和马歇尔一样,都属于标准的职业军人,没有政治野心,也不想做什么太上皇。马歇尔打完二战,立刻就急着退休,马太太甚至从家乡寄了一篮子菜过去,要他快点回归田园;只是杜鲁门需要人手,才把他重新拉回办公室。史迪威就比较惨,由于得罪了蒋介石,抗战结束后,中国政府连让他回趟北平看朋友都不让,硬生生把他拒于门外——对比满手鲜血却享受贵宾待遇的国民政府高级军事顾问冈村宁次,后人只能一声叹息。

,我们中国人也是忘恩负义、鲜廉寡耻的典型。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二日,史迪威病逝,享年六十三岁。死后七十三年,中国仍然在不断谩骂他,重复着七十三年前诬告的罪名。当然,有这样的事情,不能怪《短史记》的作者谌老师,因为他并非这个话题的专家,更难找到相关资料,国内只会夸大煽情远征军的种种悲壮与勇猛,永远不会认真地静下来,对比美、英、日、中四方资料,认真思索与还原那场战争的真实场景。

岂止是史迪威和远征军,基本上所有的历史,我们都满足于人云亦云的照搬抄袭。所以,都习惯了。

谨以此文纪念那个美国老人。他为中国抗战倾尽全力,我们却关起大门,泼了他几十年污水。

愿他在天堂原谅我们的无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 美军最好的战机之间无法通讯”
2017: 中时社论》崛起的大陆 撕裂的台湾
2017: 美国缘何军事打击叙利亚 要从俄罗斯
2016: 俄高调展示图-160战轰生产线
2016: 军队是不是陪钱货
2015: 罪孽比海深--虚云和尚蒙难记与鲜为人知
2015: 粉碎,掘断共产党退路大阴谋!!!
2014: 我军在南海击落国际民航事件惊天钩沉
2014: 美防长参观辽宁舰机密设施 亲见舰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