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白夫长
万维读者网 > 军事天地 > 帖子
土共军工厂小插曲
送交者: 香椿树1 2019年08月14日05:16:46 于 [军事天地] 发送悄悄话

土共军工厂小插曲

永不消逝的电磁波讲述中国雷达工厂的故事,很朴实也很真实。 原文太长, 摘一小段, 最能引起关注的部分是旧军舰雷达改造项目的工程进度, 从立项到调试安装交付3个月时间。和这样的国家搞军备竞赛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哪怕有内奸出卖信息,但是新鸦片战争计划也会难产, 因为你计划做出来了, 那一边已经变了, 重新评估重新准备, 形成压倒性优势的作战计划根本就制定不出来。 但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打的鸦片战争必须形成压倒性优势才能打, 除非遇到蒋介石那样的猪对手,平白无故出让东北大笔的资源人力甚至军火, 否则没绝对优势就发动的鸦片战争(为经济目的)就是两败俱伤投归于尽从商业角度就是自杀破产。 这与防御侵略战争的情况正好相反。 反侵略战争只要能有反抗能力,一口气在就能最终取得胜利, 因为反侵略的底线是生存, 侵略的目标是赚钱。 低调俱乐部里的陈布雷,胡适, 周佛海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在抗日战争中拖后腿琢磨投降。  汪精卫和蒋介石也是因为不懂得侵略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的区别,所以才会简单比较中日飞机大炮的数量之后就说抗日就会亡国。 不知道不抗日才会亡国的道理。

————————————

前面有提到过,为了避免自己的决策太过主管,我甚至有自己的决策小组。本来小组还都是挺单纯的,直到有一天回去工厂。
那一次突发奇想,也是小组刚刚有个模样,希望大家能够坐下来,彼此熟悉一下,增进一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可是小王这个家伙,非说在饭店谈比在办公室谈更有效率。
这小组又不是正式的组织,没编制没经费的,可是小王这一吵吵,我也没了办法,只好自己掏腰包。好在一顿烤全羊以后,至少在心理层面,感觉大家更认真更努力了。
 
但是每次大家见面都要消耗一只羊,也确实是个负担。因此每次看到小王第一个举起酒杯,虚情假意的表达对我的感谢,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痛恨这个“最佳损友”只是停留在心里,其实小王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做事认真细致,执行能力超强,而且从来不会推托责任。
 
敢于担当是干部的最基本素质,想不想是态度问题,行不行是能力问题。对于能力欠缺,还是有机会给予改善;但是如果是态度问题,那就要很谨慎了。
 
以前做技术员的时候,小王也跟我抱怨过压力大,抱怨过领导都是一个德行,不许下面犯错误。
 
我也跟他讲过道理,现在这种生产和生活节奏,每人愿意给你犯错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没有机会。就算你的领导允许你犯错误了,你领导的领导也不会允许他犯错误。
 
那个时候小王还是不能理解这个道理,这个还是要换位思考的。直到小王做了车间的技术主任,才慢慢开始体会到。


对于基层的工程师,要持包容心态,允许创新思维,允许尝试,不要害怕技术方向上面可能的错误。但是对于正常工作当中,尤其是对于管理人员,那真的就是要求精益求精。
 
严格要求就是鞭策,讨论的不是应该不应该严格管理的问题,讨论的只能是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能够让大家接受这个严格管理,并且自觉执行的问题。
 
去年做的那个项目,就很能说明问题。那是要在现有舰艇上面改装已有系统,并且升级成为能够与新型联合作战指挥系统相匹配的单元。这方面技术难点还是比较大的。
 
为了锻炼队伍,也是为了项目顺利进行,对于几乎同时开始的两个项目,同时派了技术组两位年轻人挑大梁,一人负责一个项目组。
 
与时俱进,每个小组都给自己取了名字:激流勇进组和乘风破浪组。而且这一次,允许每个小组的组长自己选择小组成员。
 
两个小组虽然目的地不一样,但是目标大致相同,工作范围相差不大,组长也是年纪相仿,也是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关系
 
勇进组长是性格比较爽朗的,他的选择是老中青三代工程师,跟这系统挂边的都拉进来。有人提醒过他,这预算就这么多,和尚多了没水喝,可是他还是有他的想法。
 
破浪组长是比较谨慎的,平时话就不多,但是主意比较正,也有些固执。他选了平时自认为关系不错的几个人,年纪也都是差不多的年轻人。
 
军代带着上舰,从实地勘测开始,一共三个月时间。大概也就是一个月设计、一个月出产品、一个月安装调试。
 
设计阶段最重要,如果偏了,整个项目就歇菜了。所以技术草案出来以后,技术处要组织会审,然后才去做概算,军代批了,才组织生产安装调试啥的。
 
一般来说,草案阶段,两周足够,然后留最多一周时间会审,最后一两周定型出图。
 
勇进那边,刚开始小组成员倒是畅所欲言,百家争鸣。但是过去了十五天,方案还没有最终敲定。为了稳妥,技术处的一位副处直接过问他们进度。
 
勇进组长慌了,有些着急,但是由于大家意见不统一,所以只能自己拍板拿主意。这下子惹事了,捅了鸡窝一样,弄的一地鸡毛。
 
意见不同撂挑子的,说风凉话的,出工不出力的,都看着他年轻,什么招式都拿出来了。
 
短短几天,勇进组长就从意气风发其乐融融的峰顶,坠入心灰意冷万念俱灭的深渊。

那位热心的副处咨询我的意见,大家平时都在一个办公室,一起出生入死,共同忍受处长的坏脾气,关键时刻怎么能不帮忙。
 
处在这个时段的年轻人,最需要的不是理解和安慰,他们最需要的是坦率的沟通和明确的指引。跨过这个坎儿,以后就算再高的山再大的浪,他们也知道该如何走过。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强项,也有他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看着晕晕乎乎,其实旁观者最清楚。尤其是这位副处,半夜的一个电话,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润物细无声。不仅让勇进组长茅塞顿开,也立即俘获年轻人拳拳之心。
 
另一边,破浪组则是截然相反的情形。也是奇了怪了,百年不遇的巧合,让这两个小组都碰到了。
 
破浪组的几个年轻人做事还是挺认真,都希望把任务完成好。破浪组长相对比较沉稳,大家也都听他的,意见也比较容易统一。勇进组还在开茶话会的时候,破浪组的方案只用了一周就已经出来了。
 
但是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有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可能考虑得就不是太周详。会审两次,还是没过,他们自己也憋屈,连会审组长都觉得很烦闷。
 
一般来说,会审尽量一次过。因为每次会审的专家组基本都是不一样的,每次会审都相当于一次新的会审。
 
小的问题可能要求你修改一下就过了,但是如果是相对比较大的问题,会审组就会要求修改设计,然后可能提出二次会审。
 
但是到了二次会审,人家一看你第一次都没过,肯定看的也会细致一些。如果到了第三次,那就更加敏感,基本就过不去了。三次没过,项目就废了。就算项目没废,项目组也废了。
 
另外,每次会审,基本提了一个重大问题也就算了,最多两个。后面即使有问题,人家专家看了,可能也不会提出来,这也是为了给项目组一些颜面。
 
但是下一次会审,前面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后面的问题也还是会被翻出来。只要有问题,人家还是会提。但是两次都有问题,这的确就感觉有些说不过去。
 
新系统可能问题少一些,但是如果是旧系统升级改造,尤其是大改,那就有意思了。尤其是军代那边,平时操作所碰到的问题,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理解。上一次让你这样改,下一次换了一个人让你再改回来也说不上。
 
操作便利性这方面,没有什么设计规范可言,而且操作人员对已有系统还是有感情的,动了以后他们自己也确实有些想法。
 
另外,涉及到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作战单元可能也会减员,这样必然需要有一定的沟通技巧。
 
勇进组的思想工作被那位热心肠的副处承包了,破浪这边咱就别等着领导发话了,自觉一点呗。
 
我这人比较直接,估计到三次会审不过,后面已经很难了。于是趁着机会,直接去了驻地。破浪组长没精打采的,见了我,眼泪差点儿掉下来了。
 
他觉得我是来自己带队的,感觉他自己已经穷途末路的状态了,还不知道后面会怎么处理。我也没再拐弯抹角,这个时候任何虚情假意只能增加不信任。
 
首先跟他讲了一下勇进组的状态,虽然前面进度落下一些,但是现在正在全力追赶,而且效果不错。小组也从一盘散沙变成团结协作,下一步就要看破浪这边了。
 
而且直言:两个小组同时碰到问题,大老板肯定不爽,我过来的目的不是看笑话,而是帮助大家赶紧走出这个坑。大家绑在一起,要挨骂一起挨骂,要处分也一起处分。
 
然后,就请破浪组长把破浪们纠集在一起,听他们介绍情况。一开始每个人的士气都很低落,就挑了一些相关的逸闻趣事讲给大家,让气氛稍微放松一些。
 
然后,大家打开了话匣子。其实年轻人都比较关注明天,很少有那种不想把事情做好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得到了足够的指引。
 
破浪组长经验还是挺丰富的,人也比较严谨,但是性格上比较闷。这个性格是不太好在短期改变的,但是方法可以改变。
 
比如说,破浪组也有两位年轻的工程师,他们属于那种自来熟的,可以提前跟军代那边有一些沟通,详细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根据这些个建议,来提出一些方案。
 
另外,对于海况的考虑,对于新形势下作战的要求,也都是要考虑到方案当中。问题是之前组里面的年轻人,对这方面的信息还是相对有限的,这也局限了大家的视野。
 
其实我很喜欢面对面的沟通,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但是很多时候,一个“老东西”出现在项目组,会让项目组的其他成员过度依赖,这也是我一直在尽力避免的。
 
因此,第一天见面就跟大家讲好,我有其他的任务要忙活,这边只是顺便看一下,跑跑腿,具体方案还是要依靠项目的各位。
 
晚上,就在外边请大家吃了顿便饭。有些话,这个时候比较容易说。我跟破浪组长明言,带项目组不是要让你另立山头,你拉了那么多同类型的过来,效率虽然高,但是视野受限。
 
破浪组长也跟我解释,说他很清楚自己的弱项,那就是沟通,他觉得自己是喜欢踏踏实实做事的,所以才挑选了一些所谓志同道合的组员。
 
我当时就笑了,如果对全世界的失败者做一个访谈,百分之八十都认为自己是踏踏实实做了事情的。这个不是借口,做事本来就该踏踏实实的。
 
每个人都有弱项和短板,所以才需要扬长避短。你组织项目组,就是要把组员的长项都发挥出来。如果你只是想着让大家配合你自己做事,那你的短板就会被放大。
 
破浪组长倒是听得进去我这些老生常谈,但是也犯难,现在事已至此,没办法重新组建项目组,这可怎么办。
 
我知道,又是一不小心就把自己装进去了,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于是就告诉破浪组长,我可以模拟会审专家,帮忙大家把握方向,并且找问题挑毛病,争取三审一次过。
 
晚上,又连夜上舰,实地听了破浪组长的详细介绍。结合他们的方案,也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路。
 
本来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里面,但是从帮助年轻团队的角度,我还是走开了。我相信,年轻人的思路和专业程度,一定比我还要出色。
 
小组也是摩拳擦掌,毕竟大家都清楚,自古华山一条路,要么爬上去,要么摔下来,这三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有了前面两次的经验,这次准备工作相对就比较有针对性。整体方案的构架和细节也更加接地气。而且小组里面有研究电子战的,就利用新系统结余的空间,加多了一套主动干扰装置。
 
另外对于会审本身,也做了一些涉及,那些方面重点强调,那些方面可以忽略,怎么样引导会审专家,都做了一些准备。
 
三审的时候我没在现场,会审组长还不知道我的参与,不过据说他对会审的过程感到很惊讶。专家组恰好都是新的,他们也很奇怪,为什么这样完善的准备会两次没过。
 
更重要的,这个项目最难的军代那边,专家的目光被主动干扰装置吸引过去了。据说所有的问题全部都是围绕那个装置展开的。
 
晚上见到大家的时候,那个兴奋度还没有消退,每个人的脸上,都泛滥着消失已久的笑容。只是破浪组长还是比较沉着,经历过这一次,他也成熟了很多。
 
年轻人毕竟有激情有冲劲儿,过了这一关,他们就开始谋划着接下来的产品制造和现场安装。会审里面已经定型的部分,就开始出图,交给工厂进行生产了。
 
破浪组长也跟我商量,就是生产调试期间可不可以对项目组进行微调。微调肯定是可以的,问题是怎么调。
 
之前两次会审没过,现在不管请谁离开,都会有背guo之嫌,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默默的加个人进来。
 
其实破浪组长自己也有人选,一商量也就确定下来了。人家本来也是经验丰富,只是平时跟破浪组长接触不多。加上破浪组长这种内向性格,所以沟通不多。
 
后来进了组,大家慢慢就熟悉了,这不只是对项目组,对以后的工作也是一个帮助。
 
另外趁着这个时机,也告诫破浪组长,内向可以,但是做管理就需要闷骚一些。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自己心里,别人就算想帮忙,也帮不上。
 
始终要记得,你是团队的带头人,不是领地的狮子王。团队领导不能只是图着自己爽,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把团队成员的能力充分利用并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把团队的业绩最大化。
 
领导们关注的永远是结果,只有取得了好的结果,才能够有机会让团队的利益最大化。
 
其实看着破浪组长,也就想起来年轻时候的自己。都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很多事情感同身受。
 
旧系统升级,设计这一关还是相对比较容易,施工阶段还有更多的挑战。由于舰龄够久,拆下旧系统的时候,往往能够有一些惊喜。
 
旧系统的三四六雷达后面有个小舱室,这个我们也是第一次知道,主要是散热用。但是由于当时设计的原因,只在向外的一侧上方开了个小舷窗。
 
由于平时比较难到达,所以倒是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拆到那个小舱室的时候,居然发现里面有一条鱼,还是活蹦乱跳的。也不知道怎么进去的,更不知道是怎么活下来的。
 
辽宁号带给咱们的,不止是一艘训练舰,还有它的设计思想。毛子的东西,都可以用“大”来形容,基本不会考虑能耗比、功耗比之类的,辽宁号倒是一个例外。
 
听说老毛子的设计团队里面也有来自欧洲的技术,辽宁号曾用名瓦良格号,从八十年代开始设计建造,期间现属于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对库茨涅佐夫元帅级航母进行了部分升级。
 
首舰库茨涅佐夫号2011年开始多次靠近叙利亚,其成名于guo炉的浓烟。从实战效果来看,浓烟也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只是提供了老毛子不重视能耗比的一个例证。
 
辽宁号就不是太一样,从图纸上面看,guo炉系统有过升级改造的设计,计划采用了类似挪威的一种型号。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讲,老毛子是不可能从挪威买guo炉给自己的航母来用的。那剩下的可能,就是获得了相关的技术。
 
其实在船舶建造工业领域,最近十来年咱们算是大踏步前进。开诚布公的讲,这方面比汽车行业要强得太多了。
 
造船不止是机械加工那么简单,大船有大船的造法,小艇有小艇的要求。还是那句话,只有大规模的建设,才有足够的实践来获得经验、提高设计水平、升级装备,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比如说船载电子系统,比如说防腐涂装工艺,比如说最基本的干船坞和湿船坞建造、使用和维护技术。扩展一点,还有码头建造技术、模块化加工的系统工程技术、船用能源智能化管理技术等等,妈呀,太多了。
 
去年秋天,库茨涅佐夫的浮动船坞发生事故,沉了。据说咱们也有意过去帮忙,但是普京大帝还是要面子的,宁肯等上一段时间,也是要自己解决问题。
 
其实咱们也是希望交流一下,毕竟是姊妹舰,许多东西都是相通的。库茨涅佐夫去过地中海,其装备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这对咱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我可不是军事狂人,但是好东西总是要出去走走看看,关键时刻才能发挥作用。辽宁号来过南海,预计山东号入列以后,辽宁号去地中海转一圈也不是不可能。
 
也不能算爆料,只是顺便提一下,瓜达尔有三个泊位,都是十万吨级的,辽宁号山东号一起过去,也是能够接待的。而且那边的安全条件和后勤保障能力,也是按照这个规格来准备的。
 
辽宁号装备的也是海之星的升级版,大了一些,还有一些细节的改装。
 
旧舰的升级工作,主要还是配合新的联合作战指挥系统。说是旧舰,入列也只有十来年时间。只是这十来年,是咱们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武器装备更新速度太快。
 
初期的海之星,对于工况方面的考虑还是做足了功课,即使经历了各种不同海况,包括了西出吉布提,南下好望角这样的极端天气,也没有掉过链子。在升级过程中,这些优势项目还是要保持下来。
 
年轻人冲劲儿十足,但是有些时候经验稍微欠缺,这也是在设计阶段,被军代诟病最多的地方。好在年轻人学习能力超强,悟性也好,一点就透。
 
拆下来的装备大家评估了一下,感觉机械部分大多数还是保留,这样也延续了海之星的传统。只是对于电子系统和传动装置,按照最新的技术进行升级,来提升识别能力并增强操作和维护便利性。
 
破浪小组里面有机械工程师,但是对于老系统的升级,还是需要与之相配套的“老家伙”。寻找合适的资源,正是在下的强项,想着这样的人才,可以在大修团队去挖掘。
 
有个比喻,说是大概七个电话可以联系到美国总统。咱们虽然喜欢特没谱,但是他不堪大用。托了几个熟人,在船厂的安装队伍里面挖出一位古董,人称奎叔。
 
说奎叔是古董,因为他来自神盾入列后的第一批大修保障队伍。后面的大修,包括环球展示和远洋护航回来的大修,奎叔一次没落,都参与了。
 
虽然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奎叔看上去却显得苍老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小老头儿留了络腮胡子。见到奎叔总觉得有哪里像海爷,又说不清楚。只是奎叔矮一点胖一点,眼神也不是那么犀利。
 
奎叔是老上海,做事精细,一丝不苟。连头发胡子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完全不像是典型的机修师傅摸样。但是干起活儿来,就一点儿也不含糊。
 
奎叔随身带了一个围裙,上面印着一只凤凰,说是几年前从架子上掉下来的时候恰好穿着,后来大难不死,就当成了吉祥物。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奎叔穿上围裙,拉出工具箱放在工作台上,然后一件工具一件工具的拿出来,那架势那个范儿,把破浪小组的年轻人都镇住了。
 
奎叔对海之星很熟,大有庖丁解牛的味道。他过来以后的前三天,就带着人把各个组件进行拆解,然后擦了一个干净。
 
破浪组长也对奎叔赞赏有加,小老头儿天天跑上爬下,虽是有些驼背,却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落后。最重要的,是奎叔懂行,轴承、气缸、连杆啥的,该怎么保养,人家一丝不苟的做。一招一式看着就让人放心。
 
奎叔也有强迫症,擦完的零件,一定要用白抹布再擦一次,确定没有油污才放在一边。以前自己上油的时候,我也是习惯于打到冒为止。后来也是跟奎叔学到的,加润滑油这点儿小事,其实也是有讲究的。
 
系统部件处理完,接下来就要谈升级改造的事情。这里面蛮多学问,破浪组长吸取了之前的经验,不再闷声做自己。他把自己的意见讲给奎叔,然后跟小组一起商量。
 
奎叔是搞维护的,对于设计方面他并不是专家。但是设计出来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以及维护便利性,他就比较有发言权了。
 
听了奎叔的意见,破浪组长也是深受启发,回来跟组员一商量,又按照旧舰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继续对设计的细节做了一些微调和修改。
 
突然想起来要提醒破浪组长,发给工厂加工之前,别忘记跟军代也沟通一下。没想到这小子吃一堑长一智,已经把那边搞定了。
 
由于那些修改,有些部件已经不再是标准件。为了保障加工的准确性,回厂期间,我们派了一位组员全程盯着加工部分。
 
其实大家都闲不住,只要有空就跑去相应车间看看进度。车间里面也都还很纳闷,也不是什么重点项目,怎么这么多人盯着呢。
 
其实我觉得,让年轻人更快的成长,就要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谁都会犯错,但是也有句古话,叫做勤能补拙。多看看多问问多了解一下,总可以降低出错的几率。
 
破浪这边如火如荼,那边奎叔也没闲着,又跟军代们聊了聊日常使用的一些反馈。等到一个月之后破浪组员们带着产品回到基地的时候,奎叔那边的安装方案已经就绪了。
 
但是年轻人的一个习惯,就是冲劲儿有余稳健不足。小组里面有一位小伙子大曲,是第一次出来执行任务,第一阶段结束的时候也是有些垂头丧气。
 
但是奎叔来了以后,大曲感觉天已经是不一样的天,舰也是不一样的舰,于是又开始有些飘忽。
 
基座安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新的规程里面有规定,必须要达到环境要求才能开始。大曲没有太详细的看那个规程,他去问了奎叔能不能安装。
 
奎叔确实很细致,这份细致来自于他一如既往的工作态度,也来自于他过往的经验。但是,奎叔是维护和操作方面的专家,对于安装要求,他并不是了解每一处细节。
 
于是在自然条件不具备,又没有进行干预校正的情况下,大曲开始了基座的安装。
 
第一个感到有些异样的是破浪组长,他手里面有进度表。自然条件每天都有简报,他知道还没有达到要求,但是看到大曲那边已经动手了。虽然其他小伙伴儿们都在叫好,他还是冷静下来,查了一下规程。
 
然后,就是确认。这一确认,知道大曲那边有问题。再一问,大曲这家伙说已经征得奎叔的同意了。这一下,破浪组长难办了,然后就拨了我的电话。
 
我知道这里面的问题,也知道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对后面的影响。其实从广义来讲,雷达基座对环境的要求并没有那么严苛。
 
但是这个项目不一样,它是旧系统升级改造。旧舰的原基础已经有了腐蚀,虽然不是搞机械的,但是也能够理解为何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这个安装条件。
 
军用装备是战士的生命,不能等到上了战场出了问题再去解决。于是,只能牺牲一下进度,拆了重头再来。
 
好在发现及时,所以返工的并不多。只是有些一次性零件需要重新准备,耽误了一点时间。大曲心里也知道错了,但是还是有些嘴硬。
 
午餐的时候,趁着大家都在,我特意表扬了破浪组长,尤其是他的细致,避免了以后可能出现的大问题。同时也强调,年轻人在一起工作,就是要习惯于互相检查、互相督促。
 
如果发现了问题,可以及时做出调整。你个人能力再大,也有不足的地方。就算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头上也是有紧箍咒,天上也有观世音,都在帮衬着,起到确保方向正确的目的。
 
个人成败,一定是在团队成败的基础之上才能讨论的。这是基础。团队是不能犯错的,因此要尽量降低个体犯错对于团队的影响。
 
而这个,就是团队的领导者需要担负的责任。如果能够建立一个体系来降低这个犯错的风险,那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
 
若要成事,就要有开放性的大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虽然问题不尽相同,但是方法是一样的。一代讲过,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设计阶段是决定一个项目成败的最关键阶段,破浪组在熬过这个设计阶段以后,虽然后面也有小插曲,但是总体而言还算比较顺利。
 
主要就是破浪组长吸取了经验,注重沟通和反馈,把各项工作明确的落实到个人。这样各司其职又分工协作,最后虽然晚了几天交工,但是总体情况还死比较满意。
 
那边勇进组就“欢快”很多,故事也多,几乎每天都能听到那位副处的牢骚。没办法,勇进组长也确实够活宝的。
 
勇进组的成员,老中青都有,各种性格也都有。最要命的,是勇进组的组长思维过于开放,也就是常说的,耳根子比较软。
 
耳根子软的后果,就是凡事很难做出决定。搞技术搞研发可能还行,但是做项目的负责人,这个性格就比较麻烦。
 
破浪组长的做法,就如同以前北方圈鹿修鹿茸的办法,把项目的阶段性任务全部都具体化明确化书面化,然后再保障每个项目节点都是按照要求完成的。
 
但是勇进组长就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大家的意见总是没有办法统一。后来另外那位副处也是看到勇进组长无法解决这个矛盾,于是跟他深谈了一次。最后,对那个小组进行了调整,班子几乎换了一半。
 
勇进组长内心里是不希望这样的,在外做项目还好办,但是回到工厂以后,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但是副处也说了,这就是一个教训,就是要承担的结果。如果不调整,看起来项目就永远做不完。所以,要么调整组员,要么调整组长。
 
这个事情对勇进组长的打击还是挺大的,但是他的性格也有好处,就是不太钻牛角尖。直到有一天,一位经验丰富的组员点醒了他。
 
两个小组本来的设计,就是一个良性竞争的关系。得知破浪小组正在乘风破浪,勇进小组却始终在激流当中,自然有人就坐不住了。
 
于是小组会议上面,就有成员向组长开炮。当然,这也是勇进组一贯的作风。炮火很直白,那就是作为组长,勇进组长必须要承担责任,把握方向,不能整天随躺就歪的当老好人。
 
某个人对于小组可能不重要,但是小组的成败对于大多数组员确实非常重要。尤其是组长,就更加应该拿出组长的样子。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其实挺难,但是只要方向对了,也就大差不差了。这方面,见得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
 
勇进组长专下心来,尽他的力量将小组成员的精力集中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难的,如果大家目标一致,就不会有那么多消耗。
 
组长还是那个组长,但是组员里面多了一位精神领 袖,这倒是那位副处所乐见的。虽然没有破浪组那么顺利,但是起码勇进小组开始走向正轨。
 
几个月以后,两个项目都通过了验收。那位副处感触颇深,这个小竞赛与其说是给小组长的一次机会,倒不如说是给咱们做管理工作的一次机会,让我们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看到了年轻人的优点,以及在管理当中需要重视的环节。大家也都同意,这样的小竞赛应该更多的进行。
 
旧舰电子系统的改装也经受了考验,现在去马六甲已经不是五年前的感觉了。现在有些舰长反应,不看见外舰过来监视,都觉得浑身痒痒。
 
随着咱们在西太和南太活动的增加,锻炼机会也不断增加。对于战法和作训方法的提升不言自明,对于装备升级换代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据说,服役四十年以上的战机经过改装,不只实现了无人驾驶,其电信号特征也与某型号新机类似。
 
设想一下,如果一架再入役的不惑战机可以消耗比自己价值高几倍的防空导弹系统,那么一次饱和“阅兵”,基本就可以瘫痪整个舰队,那是何等的壮观。
 

而舰载系统的改装也在齐头并进,换装新系统不但提升了单舰作训水平,降低了维保强度,也大 大拓展了协调和联合作战能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匿名者发白宫请愿 吁特朗普澄清“留学
2018: 日本试图在岛上部署岸舰导弹 左右夹击
2017: 记者招待会没一个关于印度的问题,要卖
2017: 日本研发新一代护卫舰 或与中国054A舰
2016: 评南海局势走向:美国可能搞“代理人战
2016: 大中华的万民伞指出更好的民主制度
2015: 《开罗宣言》四巨头竟有毛泽东?八一厂
2015: f18甲板上着火,飞行员弹射上天再伞降
2014: 笑看蒋粉 “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
2014: 美国参议员麦凯恩曾与叙反对派合影 I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