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英豪big-apple
万维读者网 > 高山流水 > 帖子
董胜今:我们那个年代唱的歌
送交者: 董胜今 2016年06月11日15:50:47 于 [高山流水] 发送悄悄话

    有些博友知道我的年龄,想知道我们那个年代唱什么歌。我的资深博长(这是我杜撰的尊称)芹泥和沐岚希望我来做一个专题介绍。我虽是那个年代的过来人,也喜欢唱歌,也保存有一些当年的歌曲资料,但是自己的音乐知识较贫乏,恐怕上不了台盘,还好又得沐岚应允鼎力相助,所以我就大胆来尝试一下了。


    本来如果全面的话,应该了解的是那个年代的音乐,但这就涉及面太广了:既包括民族音乐(即国乐)这一枝,如刘天华。瞎子阿炳(华彦钧)等;又有西洋管弦乐那一片,且不说还有以黎锦晖的明月歌舞团为首的周璇,白光为代表的流行歌曲天下,后来更有声势浩大的抗战歌曲,牵延太广。我想在这里我主要来介绍我自己知识所及的,有关所谓学院派的艺术歌曲。至于抗战歌曲,以后有机会也可以谈谈。


    民国年代的学院派的艺术歌曲,当代人印象中最深的当属李叔同(1880—1942)作词的那首“送别”,它因为电影“城南旧事”采用了作为主题歌而得以普及。虽然那是一首外国歌,却因李叔同的情深意切的词,让它变成了一首不折不扣的中国歌; 而且弘一大师虽出道最早,这首歌却是1941年,即他去世前一年才作的。这首歌能够受到普遍的喜爱;而其实在同一时期,民国年代的作曲家们,或用外国歌曲配以中国古诗,或自己为中国古诗词谱曲,佳作数量不少,”送别“不过是其中一首而已。但只因为其他的都受到封锁抹杀,当代人自然无从得知;如果发掘出来,焉知没有更多的“送别”流传?这也是我们做这个专题介绍的目的。


    谈到中国(学院派)艺术歌曲,就必须首先提到萧友梅(1884—1940),这位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孙中山的同乡和同志。他是在日本和德国受的音乐教育,1916年取得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博士学位。回国后先是在北京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与蔡元培,赵元任等合作推广音乐教育,组建乐队,社团,几年内作了大量工作,使得北京成为当时全国的音乐中心。只是由于后来北京的政府禁止大学设立音乐科系,萧友梅才南下。1927年在时任教育部长的蔡元培的倡议下在上海成立了国立音乐学院,由蔡元培兼任院长,萧友梅担任教务主任,实际负责全院的教学工作,以后任院长,1930年聘请从美国学成归国的黄自担任教务主任,两人紧密合作无间,自是成绩斐然。萧友梅坚持工作直到1940年他病逝在校长的岗位上。从这所音乐學府培养出了大批中国早期的音乐人才如丁善德,冼星海,李焕之,刘雪庵,贺绿订,江定仙等。国立音乐学院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音乐的摇篮。


    萧友梅本人除了音乐教育工作,编写音乐教材,自己也有大量的音乐创作,共创作了一百多首歌曲几其他音乐作品。我这里只能收集到他独唱歌曲“问”的曲谱和录音,放在后面。这首歌应该创作于1921年,即他从德国归国的第二年,大家可以结合当时的北方社会环境欣赏体会。


在当时中国,从南到北,按出生年代,我们可以排列出这么几位影响巨大的作曲家


1880—1942     李叔同

1884—1940     萧友梅

1892—1982     赵元任 (叫我如何不想他)

1893—1959     青主(廖尙果)(“大江东去”)。

1904—1938     黄自 (“玫瑰三愿”等)

1905—1985     刘雪庵  (“长城谣”等)


    我们对后面四位作曲家将用四个单元分别介绍。


    和他们同时的还有刘大白等, 稍晚的有名作曲家如江定仙,陈歌辛,陈田鹤,夏之秋,李惟宁,李抱忱等多人,我们以后会介绍他们的作品。至于还有三位名家,即冼星海,聂耳,贺绿汀,他们在大陆比较得宠,是一般读者比较熟悉的,就不作介绍了。


    关于李叔同,他因为“送别“一曲而走红,加以他是宗教界人士,得到额外照顾,不但发行专著,连电影都拍过不止一部,所以这里也就不着笔墨,但刊出他的”送别“之外的另两首在我们的年代曾经传唱过的他为欧阳修的阮郎归配曲的”春景“,和他为爱尔兰民歌作词的“秋夜”,以供爱好者收集和欣赏。


    以上这些作曲家的作品,就构成了我们那个年代所传唱的歌曲的主体。我们唱过的歌,以抒情为主, 格调高雅,风格平实:抒亲情,爱情,友情,抒家国之爱,抒对大自然之爱,缅怀历史,指点江山,都极自然,极纯真。没有浮夸,没有飞扬浮躁的虚假激情,没有无限拔高的宏伟意向,不受指使,不受干扰。唱起歌来,心情自然放松,充分体现着思想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那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主旋律,也可以说是学院派艺术歌曲的共同特点。


    极有意义的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作曲家热爱中国文学,为传统诗词谱写了大量歌曲, 例如李白的“夜思“,”下江陵“,”春夜洛城闻笛“,白居易的”花非花“,苏轼的”大江东去“,张继的”枫桥夜泊“,孟郊的”游子吟“,李清照的”声声慢“,王维的:阳关三叠”,辛弃疾的“南乡子”,曹雪芹的“红豆词”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都得到了作曲家们的诠释,更有黄自为白居易的“长恨歌”谱写的清唱剧,不像现在只为一个人的诗词谱曲那,脱不了趋炎附势和歌功颂德的意图。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我的一点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都主要来自于我的母校重庆南开中学和清华中学。尤其在南开,我们有两位出色的音乐老师,阮伯英先生和名作曲家李抱忱先生。当年南开中学的音乐会在沙坪坝是一桩音乐盛事,吸引广大市民参加。我清楚记得,在那物资特别匮乏的年月,阮伯英老师总是穿着他那唯一的一套舊的黑色尾服,精神抖擞地上台指挥,矮小的身材焕发出巨大的能量。1988年,五六个六十岁的学生老头来到80岁的阮老师在西安的家,坏着崇敬的心情,排着队向老师唱起当年他教过的歌,每个人都是唱得泪流满面。(现在我也是。)唱完了之后问老师可以打多少分。老师流着泪说,“都是100分”,“都是100分”。师生的情谊,音乐的力量,在这里有了最深刻的表露。


    还要提出的是南开中学1946级(我们是以毕业年代算)的级友郭一鸣和楼雪明夫妇,他们二位不辞辛劳克服重重困难,把当年的校园歌曲收集整理起来,编成了三大卷,计有中文独唱曲110首,英文独唱歌曲103首,中外合唱歌曲31首, 囊括了当年主要流行的歌曲。这是一笔宝贵的音乐财富,十分难得。


    同时也是拜南开校友的努力。使得我们能有一部分录音资料,可供聆听欣赏,这才能让当年的音乐风貌再现耳际。


(以下为  萧友梅的独唱曲“问“的歌谱和录音。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8cnXXSiYBWiRHVWdngzalQwX3M/view?pref=2&pli=1


木兰的解说。

"歌曲为G大调,变化(发散型)的四乐句二段式。旋律简朴优美,欧式风格,因曲作者曾在德国留学的缘故,此歌具有德国音乐的特点,大调,严肃缓慢。第一句由弱拍起,上行6度大跳音程,符合歌词“你知道”的发音规律,而在大三和弦中加入了“2”和“7”的色彩音使旋律流畅婉转行进,给原本庄严质朴的分解大三和弦加入了几分优美和抒情,使词曲无论从情绪表达上还是声调的起伏上结合完美,并易于吟唱记住。歌曲结构在起承转合规律上,根据歌词的需要,在”起“和”承“的两个乐句后灵动地插进两个小节的感叹词,既打破了节奏的呆板,又为下面“转”句中曲作者运用急切语气的三连音表达忧虑之情打下了伏笔,起到了情绪平稳过渡不突兀的作用,相当的精彩。而曲作家把音域控制在9度以内,不但使整首歌曲听来忧而不伤,含而不露,抒情优美中包含感叹沉思,又符合曲作家向当时的广大民众推广流行音乐,提高民众音乐素质的初衷。将近一个世纪后我们这些饱经动乱浮躁时代的后辈,唱着这首歌,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之情中仍有一股油然而生的优雅而从容自信的气度。"

35007qmQD0_b (1).jpg

20159242133523330.jpg

p6122891a387411112.jpg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5: ZT:《抓住彩虹的男人》片头片尾曲,演
2014: 老猫嚎两嗓:京剧《借东风》--习天书学
2014: arrowing:【咏梅 京剧名家六版】
2013: 唐荆山学唱 《哭了》
2013: 晚来风:透明
2012: 《海港之夜》- 小叶/中国狼
2012: 【雨花石】翻唱:川江号子/梦鸽儿
2011: 京歌【看世纪我中华】演唱:Kdwanwan、
2011: 跟北雁老师学唱京剧《海港》选段《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