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曹雪葵杭州阿立
万维读者网 > 诗词歌赋 > 帖子
旧文重贴:闲侃四言诗习作体会(快活兄请进)
送交者: 曹雪葵 2018年09月03日03:29:26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闲侃“四言诗”习作体会(于文子兄请进)
送交者: 曹雪葵 2016年02月10日10:22:46 于 [诗词歌赋] 发送悄悄话

说到“四言诗”,自然令人先想到《诗经》,因为这部诗歌集的一大部分都是四言诗。可是讨论起四言诗的押韵格式,用《诗经》为例则不大合适,因为春秋时的古音如何读,咱们今人已经不熟悉了,常常觉得某首诗歌并不押韵。其实,《诗经》里的诗歌都是押韵的。年代更近一些的古代四言诗,著名的有北魏孟德公的《观沧海》,犹为后人赞叹。还有同时的“建安七子”之一嵇康和更后来南北朝时东晋的陶渊明,前者最喜欢写四言诗,几乎成了他个人的“绝活”,后者也写了不少四言诗。读他们的诗歌,虽然也有古今读音不同的困扰,但终究比《诗经》的读音更接近现代了。

先欣赏孟德公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韵)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韵)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韵)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韵)

不难看出,(一)这首诗是不在乎平仄的(平仄格律等到了盛唐才真正流行开来)。(二)此诗虽然押韵,但韵脚位置颇为自由,有间隔一句的,也有间隔两句的。为什么有间隔两句才有一个韵脚的现象呢?因为四言诗句子短,就算隔两句也才八个字,吟诵和聆听时,两个韵脚之间的距离并不觉得遥远。(三)这首诗全篇押的是仄韵。这能说明什么?说明四言诗并不像七言诗通常押平韵吟诵起来才舒服,因为句子短,它也很适和押仄韵,这与五言古诗押仄韵的比七言古诗要多得多是同一个原因。句子越长尾字押仄韵越不舒服。

再接着欣赏嵇康的《赠秀才入军》,任选几首:

第六首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
弃此荪芷,袭彼萧艾。
虽曰幽深,岂无颠沛。
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这首只隔一句即押韵,韵字是:“在、迈、艾、沛(这个沛字的古音韵母一定是ai)、害”。注意啦:首句也参加了押韵。全篇仄韵,一韵到底。

第七首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
百年之期,孰云其寿。
思欲登仙,以济不朽。
缆辔踟蹰,仰顾我友。

这首也是只隔一句即押韵,韵字是:“久、寿、朽、友”。注意啦:首句没参加押韵。全篇仄韵,一韵到底。

第十四首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也是隔一句押韵,韵字是:“山、川、弦、玄、筌、言”。首句没参加押韵,全篇平韵,一韵到底。

接着再欣赏他一首篇幅更长一些的,诗中出现了换韵的现象:

第十八首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A韵)
至人远鉴,归之自然。(A韵)
万物为一,四海同宅。(B韵)
与彼共之,予何所惜。(B韵)“宅+惜”古读一定同韵。
生若浮寄,暂见忽终。(C韵)
世故纷纭,弃之八戎。(C韵)
泽雉虽饥,不愿园林。(D韵)
安能服御,劳形苦心。(D韵)
身贵名贱,荣辱何在。(E韵)
贵得肆志,纵心无悔。(E韵)“在+悔”古读也一定同韵。

可见古代四言诗若篇幅长了,即可换韵,以四句一换为多。注意啦:这首诗既押平韵,也押了仄韵(在+悔)。据此可以认定:四言诗篇幅长的,不仅换韵,而且平仄韵也可以互换。

最后欣赏陶渊明的长篇四言诗《答庞参军》,这首诗也多次换韵: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载弹载咏,爱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僵蓬庐。(以上押A韵)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靓怀人。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以上押B韵)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以上押C韵)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筋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以上押D韵)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以上押C韵)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以上押D韵)

这首诗则是八句一换韵,但全篇皆押平韵。

有急着要去上班的诗友说了:“你是不是还要写唐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选几首四言诗来说山?” 哈哈。俺也没那时间,其实俺早就憋着劲儿要穿越了,那咱就一下子穿越到1936年吧。

话说那时候小日本鬼子正侵略咱中国,为了呼吁全国一致抗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位将军居然在西安把蒋公介石给软禁了!蒋公岂有不想抗日之理?只不过我大中华那时正像疲龙困浅滩,大而弱,小日本子恰似妖虫养深波,小而强。故蒋公想把战线拉长让小日本兵力分散了才好痛击。可是涅,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东北好几年,人家张学良的老家正被涂炭,能不急吗。更令人感叹的是宋美龄演了一场美女惑英雄的插曲,竟然敢犯险来西安说服张学良,张学良被惑果然释放了蒋公。要不怎么张学良被蒋公关押那么多年,宋美龄就是不让杀他涅?还有那马脸的特务头子戴笠,也押准了这个投机的好时候,跟着宋美龄来了,就跟当年蒋公在孙中山被困中山舰时偏要登舰去救的投机心理一样。不管怎么说吧,反正之后国共开始联和抗日了。国共曾是宿敌啊,存异容易,求同难啊。最后终于找到个共同点:大家都是炎黄子孙!于是刚转过年,即1937年,竟一起去祭黄帝陵,俺说了这半天哪,原来这国共两党的祭文,都是“四言诗”!咱们就先读国民党的祭文(不知执笔何人)吧: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

粤稽遐古,世属洪荒;
天造草昧,民乏典章。(以上A韵)
维我黄帝,受命于天:
开国建极,临治黎元。(以上B韵)
始作制度,规距百工,
诸侯仰化,咸与宾从。(以上C韵)
置历纪时,造字纪事;
宫室衣裳,文物大备。(以上D韵)事+备韵属“去声十寘”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
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以上E韵)
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以上F韵)
追承绩猷,群情罔懈;
保我族类,先灵攸赖。(以上G韵)赖“九泰”和懈“十卦”通押
怀思春露,祀典告成;(以上H韵)
陈斯俎豆,来格来歆!(以上I韵)

这首四言诗除结尾两句一换韵外,都四句一换韵,全篇韵脚的平仄随机转换,用韵工稳。从全篇构思来看,则语气颇为循古,官样文章,又未言及时事,缺乏感染力。

再来读共产党的祭文(执笔毛太祖):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胄衍祀绵,岳峨河浩。(以上A韵)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上B韵)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
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上皆两句一换韵)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
人执笞绳,我为奴辱。(以上C韵)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奋战,区宇以宁。(以上D韵)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以上皆两句一换韵)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以上E韵)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
不论军民,不分贫富。(以上F韵)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以上G韵)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
亿兆一心,战则必胜。(以上H韵)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以上I韵)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
实鉴临之,皇天后土。(以上J韵)
尚飨

这首四言诗基本上也是四句一换韵,平仄韵随机转换。不过全篇两句一换韵的情况出现较多,虽为烘托激昂,略显不拘,但旋律终因之略散。然构思较成功,融合时事之紧急,情感激烈,颇撼人心。当年能留心读此二首祭文者,则毛蒋后来胜负,此时已知。

这篇小文写到这儿,可以归纳一下这“四言诗”的特点和写法了。

察其特点:从古之《诗经》到今之祭文,从悟禅谈玄到警言偈语,总是脱不出“典雅肃穆”这四个字。若非得借以渲染委婉惊艳,或勇猛诡谲,虽未尚不可,然改用五七言岂不更顺手?

摹其写法似

(一)偏好章法工稳,旋律井然。体现在章法上,常常以四句或八句为一个意群,自然形成段落;而体现在韵律上,换韵也多下意识地遵循着意群/段落的规律,如凡四句一换,或凡八句一换等。脱开这个规律换韵的极少。

(二)用韵则不像五言或七言诗那样刻意地回避仄韵,更显古朴。首句以不叶韵为常,篇中某联之出句偶有叶韵者,却非刻意为之,不拘尔。换韵则依篇幅长短,多次转换。一篇之内可只用平声或仄声韵,也可平仄韵在同篇内出现。唯篇幅短者,常一韵到底,而不换韵。

(三)四言诗除了相互叶韵之字须平仄相同之外,其余完全不拘平仄,如一联内出句和对句尾字之间的平仄也无须顾及。

(四)从句子语法结构上看,一联中的两句往往等于一句,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都是前后两句分别担任不同的句子成分,联合起来形成一句话。四言诗句短字少,故出现这个现象。(这个现象若用三言诗来说明最形象,如《三字经》的“窦燕山,有义方”不就是前面的句子作主语,后面的句子做谓语+宾语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简单句吗?)

(五)从炼字上看,四言诗还常具备咱们汉语“四字成语”的特点,凡四字凝炼成一个完整句时,读来往往似一个精妙的成语,这就是笔者上面所言之“警句偈语”的特色。如

流俗难悟,至人远鉴,万物为一,四海同宅。
垂纶长川,目送归鸿,俯仰自得,得鱼忘筌。

若要突出四言诗的这个“四字成语”的特点,须在“精炼”二字上多下功夫,而精炼的句子,常有警句哲理的韵味,从而融入典雅肃穆。正因如此,四言诗也似乎成了“谈玄说道、悟禅论哲”的“专用”体裁。

(六)在用笔格调上,四言诗更看重落墨之“朴拙古雅”,若写成新诗甚至老干体格调则顿觉轻薄。故今人习作者较少。笔者偶得几首与诗友唱和凑趣的陋作,附一首于此文之末作结:

【四言】 和风月兄《柳梢青.闲茶》诗意

剩一片篷,借两回风。
荡三里荷,摘四朵红。
与月争诗,醉了五更。
六根葳蕤,空照青灯。
七星宝剑,未断枯荣。
布成八卦,哪有苍龙?
还是举酒,石出水清。

这首拙作大约遵循了“谈玄”的笔路,句中嵌了一到十这几个数字。


(仓促之作,即兴讨论也。讹误之处,还请高手指正!)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菩萨蛮】无题 跟诗友
2017: 曲谱【菩萨蛮.中秋】重贴 词老冬儿 曲q
2016: 【七律】拖鞋雨伞好超然!
2016: 小楼闭关
2015: 七律:9.3阅兵
2015: 七律 阅兵
2014: 狂野冰岛七天七夜自驾游(7)米湖(一)
2014: 【活动】 关于咏荷活动评奖规范
2013: [七律] 秋意 (叠韵之五)
2013: 五律 初见 试和风月兄大作 [七律]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