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科威特印象 (二)
送交者: 一叶轻舟波万顷 2018年02月12日10:12:03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沙漠小国


科威特是个小国家,国土总面积比全北京市略大一些,总人口近3百万,其中真正的科威特公民只占32%,大多数是外来人口,很多是来打工挣钱的外国人,比如印度人,埃及人,伊朗人,菲律宾人等


因为有石油资源,使这个小国家富得流油。围绕着科威特市,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公路的质量完全按国际标准,维护得非常好,高速平坦宽敞,处处都有照明设备。若不是路上的阿拉伯文字指示牌,以及两侧荒芜的沙漠,还真和行驶在美国高速上一样。看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从高速公路的质量,可见一斑。


延着高速公路,常常见到远处纵横的高压电网和铁塔,出市区不远,可看到延绵数公里的炼油厂区和高高耸立的烟囱里冒出的天然气燃烧的火光。


高速公路一直延伸到沙漠中,在那里四周都是平坦荒凉的沙漠,偶尔看到星星点点的荒草干巴巴的露在地表,这广袤的沙漠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干旱无雨,只在冬季一月份会有少量的降雨,这里真是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


科威特地域狭小,其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它面临波斯湾,像一个瓶塞,把伊拉克临近海洋的一面堵得严严实实。


在历史上,科威特曾隶属于伊拉克。科威特独立之后,伊拉克也不承认科威特是独立的国家,还一直捧着曾经是同一个国家的那部历史不放。


科威特市区的居民住宅大多是二层或三层的小楼,一户挨着一户连在一起,十分密集。从一户的屋顶可以轻松跨越到邻居家的屋顶。一成不变的建筑风格是,房顶一定是平的,建成平台,即可乘凉观景,又可放置东西,也不必考虑在房顶上装置瓦片的花费。没有我们在中国或美国常看到的那种斜三角式的尖屋顶住宅。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绝大多数房子的外观都是浅沙黄色,偶尔会看到淡白色或其他色彩的住宅。


为什么大多数房屋都选用沙黄色做为外观涂料?可能为了和沙漠的颜色保持一致,本是沙漠之国,也不足为怪了。住宅区周围管理得很好,道路很干净,两侧还种植着矮矮的绿树。


在市区里最彰显夺目的建筑是清真寺,那高高隆起的大圆形屋顶,以及四周粗大的园形石柱,鹤立于周围众多的乏味建筑之中,从很远处就能看到。科威特是伊斯兰教国家,城市里有许多清真寺的建筑。


教徒们每天要祷告五次,在大清真寺附近常可听到阿訇吟唱古兰经的声音。那种拖着冗长声调的祷告声,时高时低,抑扬顿挫。据说,一个合格的吟唱者要经过多年的练习,才能达到这种念念有词,胸有成竹的功夫。


这里有很多外来人信仰印度教,锡克教,或佛教等,但是却看不到其它宗教的建筑。原因是科威特不允许建筑庙宇或佛堂等其他宗教的建筑,因为古兰经里没有提到过这些宗教。所以,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们只能在家里做祈祷。



寻根


出了科威特市区,沿着高速行驶,两侧是一望无际的黄褐色沙漠荒原。常看到人们养殖的骆驼。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曾是沙漠中唯一的交通工具。现在,当地人养骆驼是为了比赛,娱乐或食用。


常看到荒凉的沙漠中有一些帐篷,旁边还停着汽车和小型发电机,像是有人家在帐篷里居住。


我的同事告诉我,这是一些科威特人在"寻根忆祖",为了体验祖辈的生活方式,不忘记他们的根。


在没有发现石油之前,这里本是穷乡僻壤,是连一棵树都不长的不毛之地,他们的祖辈曾是骑骆驼、住帐篷的游牧民族。石油的开发,使这个小国家陡然变得富有,公民的人均收入排在世界第四位。


当地夏季十分干旱酷热,但冬季则气候温和,特别是一月份还会降些小雨。这时不少人家就开着车,拉上吃的喝的,冰箱电视,厨房炊具,和家用发电机,离开城市,来到沙漠里,搭起帐篷,全家住上一段日子。美其名曰"寻根",实际上是家庭的野外聚餐。


要知道他们的祖先哪里会有汽车、冰箱、空调这类电器,更不可能在帐篷里享受冬暖夏凉的奢华生活了。所以这种寻根活动,实在是一种享受活动。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大卫:旗帜鲜明反击左倾思潮回流
2017: 川普的无间道对习近平的太极拳
2016: 春秋戈:习近平不会打仗,不敢打仗!
2016: 重庆归来,说不尽的薄熙来
2015: 既得利益集团和它们的五毛们说中国人只
2015: 当多数在贫困过活,少数吃撑了还大腐败
2014: 吴迪:中国的毛泽东困境
2014: 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建议台湾
2013: 我们曾经拥有的光荣民国!
2013: 朝核爆谁高兴?美帝、毛左、流氓国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