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吗?
送交者: 樊斤品 2018年05月20日16:09:37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孙大骆在《北京之春》的《与韩家亮和李时章先生商榷》中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对的,我认为他错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难以成为一对矛盾

历史唯物论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当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再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最后又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归结为劳动者与老板的矛盾即穷富矛盾(阶级矛盾)。

这显然错了。因为:矛盾的双方必须存在于系统的内部,在内部对立统一。这就要求人类的基本矛盾必须在人类社会内部。然而,生产力是人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与自然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协同能力,而劳动对象如土地、矿藏却在人类社会之外。这样,具有一定非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力怎能与纯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对矛盾呢?

2.生产力没有明确的定义,马未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

马未对生产力下定义,涵义模糊。生产力可指生产能力、生产率、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物质财富、科技发明,还包括生产关系的含义在内。

譬如,马说:“组织共同家庭经济的前提是发展机器,利用自然力和许多其他的生产力,例如自来水、煤气照明、暖气装置等,以及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没有这些条件,共同经济本身是不会成为新生产力的,它将没有任何物质基础,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就是说,将纯粹是一种怪想,只能导致寺院经济。”这里生产力包括技术如自来水、煤气照明等,也包括“消灭城乡之间对立的”制度差距即生产关系。

马又说:“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革命因素之组成为阶级,是以旧社会的怀抱中所能产生的全部生产力的存在为前提的。”“革命阶级本身”就是指无产阶级、劳动者,所以这里的生产力就是指劳动者。

有的时候,生产力是指生产的能力或水平。马说:“这里的问题不仅是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也是创造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且不说由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恩格斯对此评论道:“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主张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的人,反对把生产力定义为“改造自然的能力”。把生产力看成是一种物质力量是不对的,因为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只是生产力的要素,这些要素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还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过程,正如康德所说“(例如一句诗的各个个别的词)绝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一句诗)”一样。这些要素只有在生产过程中联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种物质力量。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吗?

马克思把生产前的生产条件(生产的投入: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力)和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出)都称之为生产力,投入和产出的混淆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力等要素只是生产过程的投入,不等于它们的功能即生产力。

从系统与功能的角度来看:生产需要生产要素的结合,不结合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大小就是由生产过程中要素联合的形式来决定的,不同的结合形式产生不同的作用。生产要素发挥了“投入”的作用,它们对生产过程的“产出”的影响要通过生产关系的结构体现出来。这样,生产力就离不开生产要素的结合关系,而生产要素的结合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因此,生产力就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它们只有形成一个结合体即在生产方式中才有现实的生产。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像人们所比喻的那样是脚与鞋的关系、身体与衣服的关系,由一个基本适合到错位不适合、再经过调整到适合的过程。

按照“标准的马列主义”理解,生产力是一种能力,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等是生产力的要素,包括所有这些要素在内、并形成综合作用结果的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决定生产关系,即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根据“标准”理解,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劳动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就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人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又把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称为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关系就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接着按照唯物史观的解释就是,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并且最终要被新生产力所推翻,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就是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根据现代系统科学原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形成的关系结构决定着生产能力(作为生产系统对外功能体现)的大小,这样,生产力作为一种能力就不能决定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原有的所谓的辨证关系原理就要倒过来。更重要的是根据结构和功能的同步性,功能不可能与结构分开,因而就不可能推论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相适应(即同步)到不适应(即错位)、通过社会变革后再相适应(再同步)然后到再不适应(再错位)的循环往复、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

事实上,生产力的变化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是同步的,不存在错位的矛盾。拿“自来水、煤气照明、暖气装置等”来说,从它们被发明出来、到它们在实践中应用、然后到整个社会生产效率提高来看,好像是先有这些技术发明,然后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然后才有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但事实上,任何技术发明和创新都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下产生,与该技术发明创新相配套的分工管理等生产关系也同时在人们头脑中产生。因此,任何技术发明,在灵感产生的时候也必须同时考虑与它相适应的协作管理等实际的应用,这些协作和管理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的内容。发明创新变成现实后,它还只是一部机器、一种革新方法,一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只有它与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运用到实践中时,才变成现实的生产力。随着技术成果(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由观念形态向现实形态转化,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也在新的生产关系的组合中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不能把技术发明创新与应用同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分开,技术发明之前旧生产力与旧生产关系同时存在,技术发明之后新生产力与新生产关系同时存在,整个变革的过程都离不开生产关系,整个变革过程是以新的技术发明为核心的新生产秩序取代旧的生产秩序的过程。

有人提出生产力的要素决定生产的形式——生产关系的观点,并举古今不同的兵器决定不同的打仗方式为例证。这也不成立,因为一谈到要素,首先必须弄清是什么整体的要素,如同兵器首先要看是什么时代这个大环境中的兵器一样,不同的时代就决定着不同时代的兵器水平,当然也决定着不同的打仗方式;其次,要素可以进入不同的形式,如果说要素决定形式,那么要素为什么不选择它要进入的特定形式而要进入不确定的多种形式里面呢?

还有人根据马克思的“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这句话证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并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关系原理进一步推论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其实马克思这句话本身就不对,错就错在马克思仅仅把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产关系理解为形式。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生产力的形式中的一部分,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形式外,生产力不可能不需要生产工具形式,也不可能不需要劳动对象形式。既然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产关系都是生产力的形式,为什么仅仅把生产关系看作是生产力的形式、其他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就不作为生产力的形式来看待呢?所以,马克思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是错误的,更不能根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推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假定:

1)人类社会生产力总是要不断地无限地向前发展。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力相当于牛顿力学里的“第一推动力”,对其发生原因毫无解释。 2)人类社会的“第一推动力”决定一切,决定了相应的生产关系以及社会上层建筑,包括社会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等。因此,后者也要随前者不断发展。

其实,1)生产力不是第一推动力,而是人类活动的一个结果。马克思犯了倒果为因的错误。

2)生产力未必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也未必会不断进步。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土著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上就停滞不前。欧洲之所以未出现生产力的长期停滞,是各种因素使得它处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尤其是列国林立、争战不休为其文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刺激力。

对于文明进化到一定程度(即脱离了原始水平)的社会来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生产力的作用,比生产力对它们的影响作用大得多。例如中国之所以循环几千年而无寸进,完全是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生产力的强大的制度性压迫与严格的思想管制使然。在中国,不是经济决定制度,而是思想决定制度,制度又决定经济。传统社会不必说,改革开放前后的情形就是最新例证。类似地,宗教也对社会起到极大的模塑作用。南亚佛国人民性格和平,清心寡欲,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与回教社会完全是两回事。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同属英属印度帝国,受过同一外来的“训政”。在这对绝佳的社会实验对照组中,唯一不同的因素似乎就只有宗教,但分治后走的路完全不一样,提示社会制度确实受宗教影响。即使是在基督教国家中,新旧教国家的发达水平也可以截然不同,南北美就是绝佳对照。

被毛捧为哲学界的鲁迅的李达,自问自答道:“落后的游牧制度的民族,要跳过资本主义阶段,直接地转向于社会主义,其主要条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直接援助。俄国无产阶级在十月革命以后,立即实行了民族殖民地的革命,首先帮助国内各被压迫民族的人民,推翻各民族内的压迫者,在国际主义基础上,团结各民族结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其次,援助蒙古人民,推翻自己的压迫者,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直接援助,落后民族的人民,便可以跳过资本主义的阶段,直接走向与社会主义了”(《实践论矛盾论解说》第308页)。这哪里是什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连生产力的边都不沾,纯粹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四,英国道路揭示了历史真相:自由公平的观念推动历史进步

    历史真相是自由、公正的观念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先有公平竞争的观念,才有古代的公平竞争的奥运会(公元前776~公元394年,古代奥运会历史长达1175年),而当时并未有公平竞争的商品经济。

11世纪地中海两个最大的贸易集团是热那亚商人和马格里布商人集团;热那亚人信仰个人主义,自由、公正的观念得到了发展,热亚那出现了契约、行会、产权,发展成著名的城市共和国;相反,马格里布人信仰集体主义,自由、公正的观念被扼杀,马格里布演变为独裁国家,经济逐渐凋零。

 众所周知:西班牙的黄金比英国多得多,从1502~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注册白银和200吨注册黄金,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西班牙的军力也比比英国强得多;可后来西班牙衰弱了,英国却成了世界的中心。原因在于:西班牙被穆斯林统治过,原始的集体主义思想严重,从而使西班牙日益落后;英国有自由主义的传统,自由、公正的观念的强大传统使其日益民主而富强。

马克思说什么“手推磨导致封建社会,蒸汽磨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而得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此说完全颠倒了历史事实。

英国先有1640年的政治(上层建筑)革命即清教革命,英国率先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人权和财产权保护制度。在自由制度的保障下,1687年诞生了牛顿力学(科学革命)。接着,牛顿力学逐渐转为技术。1771年,阿克莱特在富有水力资源的克罗姆福德建立棉纺厂,雇佣300余名工人。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一个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的演变过程。在阿克莱特办厂10年后,英国已有20家以水力为动力的工厂,至1790年增至150家。将蒸汽力变为大工业的机械动力的任务是由詹姆士.瓦特完成的,他是格拉斯哥大学的仪器修理工。在著名热力学家、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布莱克热力学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经过几年实验发明了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制成了单动式蒸汽机(即MKS所说的蒸汽磨),并于1769年取得发明专利。然而,单动式蒸汽机的制成,只是变蒸汽动力为机械动力的第一步。要使它直接能用于发动各种机械,尚需进一步改进。在工厂主马修.波尔顿的合作和资助下,瓦特经过10多年的研究,终于在1782年制成了复动式蒸汽机。蒸汽机研制成功,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蒸汽力取代水力作为机械动力,从根本上克服了水力动力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局限性。1785年,在帕普尔维克出现了英国第一家以蒸汽为动力的棉纺厂。1806年,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家以蒸汽作为动力的棉织厂,1818年增至14家。到19世纪30、4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先行部门的棉纺织业,率先实现了机械动力的蒸汽化。

    英国发展的历史顺序是:上层建筑革命—→生产关系的革命(财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科学革命—→产业革命。这与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论调完全相反。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历代开国君王,多是破坏有余,建设无方
2017: “一带一路”与“新南向政策”一样注定
2016: 反思文革大跃进必须尊重历史
2016: 台独蔡英文上台,吃台独狗粮的狗痞子纷
2015: 唯有世界大同,方可真正民主 zt
2015: 江青纪念堂里的忏悔诗及其他
2014: 黄海波嫖娼无罪,李天一为何定大罪?
2014: 上古时代,中国古人迁移的南——北幅度
2013: 腾讯发起关于文革投票 结果近八成怀念
2013: 民主一百次,毛泽东依然会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