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试论意识
送交者: youjiang_02 2018年10月26日23:10:14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1. 意识是精神的基础。

  意识是精神的基础。

  可以认为“意识”是精神活动的基础, 即必要条件。 没有“意识”, 精神活动就无法进行。

  科学中对“意识”有比较严格的定义, 或者已经规定出了很清晰的概念。 但是, 科学(比如医学)中对“意识”的解释是以“意识是人体器官的活动”为基础的。 因此科学中的“意识”实际上是“人体的活动”, 这样的解释直接导致“意识的本质是物质的”的结论。 这个结论与哲学中的“精神”完全相反。 从这种科学观念出发, “意识”就是“物质”的, 而不是“精神”的。

  而科学中对“意识”的解释, 甚至只能延伸为“精神也是物质的”, 而直接导致哲学讨论无法继续下去。

  意识甚至可以经由专业手段得以“观察”到。 因此, 意识的这个重要特点, 使很多人据以断言“意识”是人类(脑部)的细胞组织的活动结果, 他们中也有人推论,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的。

  然而, 虽然很明显, 至少可以看到, “意识”是与人脑的细胞组织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 还是不能由此断定“意识就是人脑细胞组织活动的结果”, 如果从“证明”的角度说, 就是“证据”是不够充分的, 因此尚不能宣布证明成功。

  从这个角度说, “人脑细胞的活动”是“意识”的必要物质条件, 却无法得出结论“人脑细胞的活动就是意识”。 即“意识”必须伴随“人脑细胞的活动”, 但“人脑细胞的活动”还不是“意识”, 或者不是“意识的全部”。

  所以, 无论是否承认科学中对“意识”的解释, 都必须明确: 意识是精神的, 不是物质的。

  我们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意识是精神的基础”的概念。 即“意识”并不是“精神”的物质基础, 所谓”意识是精神的基础”只是我们对“精神”的一个解释,目的对是为了更清晰地解释“精神”。

  2. “意识”不是思维

  “意识”其实不具备“思维”的任何特征, 所以, 可以说, “意识”不是“思维”。

  或者应该将“意识”归于“眼耳鼻舌身”的作用过程。

  比如“恐惧”“欢乐”“愤怒”“忧郁”这些都应该归于“意识”的范畴, 引起这些“意识”发生的原因, 即便有时会涉及“思维”, 但都必然与“眼耳鼻舌身”相关, 很多情况下, 不必有思维内容就可以发生。

  比如“味道”, 只要一闻, 随即产生某种“意识”, 是很自然的。

  所以, 颜色, (口)味道, 声音, 皆如此。 至于“身”的部分, 因为要实际碰触人的身体, 人会有各种“意识”产生作为“反应”, 更是必然的。

  所以, 一般说, “意识”是人类由于感官功能所“感受”了之后的“反应”。 从反应的发生过程看, 许多情况下,“意识”的产生会快于思维。 很多“意识”的发生过程并不伴随任何思维。

  所以, 可以确定, “意识”与“思维”是不同的, 它们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都不同。 尽管“意识”与“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还是可以找到证据, 证明他们的不同。

  如果认为“意识”与“思维”紧密相关, 我还是愿意将“意识”与人的生命过程联系起来, 就是说, “意识”与人的生命过程的关系更密切。

  比如“神经”, 医学上有区分“动物神经”和“植物神经”。 “动物神经”是所谓接受人脑支配的, 而“植物神经”是不受人脑支配的。 那么, “植物神经”的作用原理该如何确定呢? 医学上的解释是: 人的本能。我还是愿意将“本能”归于“意识”。 所以, 就可以有“植物意识”和“动物意识”。 从这点出发, 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有“意识”的没错的。

  有人会问, 如果动植物都有了“意识”, 可否进而推论世间万物皆有“意识”呢?

  至少, 这是可以成立而且可以讨论下去的问题。

  哲学上, 通常将“意识”的作用归纳为“意识可以反映客观物质”。 

  我并不十分清楚“反映”一词的严格哲学意义, 但我也不反对使用“反映”的概念。

  即人们对所谓“客观世界”的认识, 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有了这个“反映”, 才有接下来的所有对客观世界的各种观点。

  而说到“反映”, 自然要涉及“反映”到底能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从“反映”的概念出发, 就可以认为“意识”是人的一种“能力”。

  但是, 最重要的是, 人的反映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 不是“无限”的。(而人的所有“能力”都必然是“有限”的)

  3. “意识”与“客体”的关系

  因为说到了“反映”, 所以觉得可以将这部分在此做以讨论。

  在讨论“意识反映客观世界”的问题时, 哲学上会称此时的“意识”为“认识主体”, 而称被意识反映了的客观世界为“认识客体”。 因此而衍生出“主观”和“客观”的概念。

  其实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划分为“主体”和“客体”, 虽然实用上有它的意义, 但是实际上“主体”和“客体”的概念中不可避免地带有瑕疵。

  现在的哲学观点中的说法“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主观世界之外的, 不以主观世界为转移的”。

  按照这个观点, “主观”和“客观”是完全分离的两部分, 无论“主观”是否反映了“客观”, “客观”与“主观”实际上并无任何关系。说简单些, 就是没有“主观”, “客观”依然实际存在着。

  这样的话, 这个“主观”就不能同时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了。即“主观”不是“客观存在”。 这样, 则已经违背了前面曾经提到的“意识是物质活动的结果”的结论。

  而实际上, “主观不是客观存在”这句话也是非常别扭的, 许多人会坚持这个说法, 却很难解释清楚它。

  我们既然给出了“主观”和“客观”的概念, 所以, “主观”就不能同时又是“客观”, 否则就叫作“违反逻辑”。(“A”不能同时又是“B”)

  其次,如果“主观”不是“客观”的, 它是什么呢?

  许多人坚持的“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 这个“意识”之外是“客观世界”, 那么这个“意识”之内是什么? 因为给了“之外”的说法之后, 等于给了“意识”以空间上的意义, 而有了“空间上的意义”的, 如何又“不是客观”呢?

  所以, “主观”“客观”的逻辑上的矛盾是明显的。 因此, 只能非常谨慎地在相当严苛的条件下, 才能实际使用“主观”“客观”的概念。 并不能随意随时使用它们。

  a) “意识”不是“客体”。

  这是我要强调的观点。 必须弄清楚这一点之后, 才能弄清“意识”的概念, 以进行其后的讨论。

  就是说, 许多人试图找到根据, 以证明“意识”的物质属性, 但从哲学上理解, 这种努力根本无论如何不能解决问题, 不能解决“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个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提出来, 前提已经限制在了“意识不是物质”。 你不能一边在讨论“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另一边却又在努力证明“意识是物质的”。

  虽然可能仍然不能用一段非常清晰的叙述来说明“意识不是客体”, 但是实用上我们必须确定它, 否则, 所有哲学上的讨论都无法继续。

  b) “意识”必须与“客体”同时存在。

  许多人比较容易接受“没有客体就没有意识”, 却不能接受“没有意识就没有客体”。

  之所以前面曾经说“主客观”的说法是有明显瑕疵的, 症结就在这里。

  我们所有关于“主客观”的论述, 其实“主客观”都必须同时出现, 缺一不可。我们并不能实际去讨论任何所谓“离开主观的客观”。 因为只要我们一开口说“客观”, 我们自己的“主观”就已经在了。

  反过来, “意识”也不能脱离“客体”。

  至少, 我们只能承认, “意识”与“人脑细胞的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 就是说, 我们只能承认, “人脑细胞的活动”是人类“意识”的基本条件, 失去这个条件, “意识”就不能存在。

  所以, 所谓“主体”“客体”其实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这两个方面构成了所谓“事物”。 单独强调一方面是没有意义的。

  c) 问题的另一面。

  既然“主体不是客体”, 却又要“同时存在”, 这怎么解释?

  这就是我前面曾经提到的, “主客观”的提法虽然有它的实用意义, 却不可避免地存在瑕疵。

  为了进行有实质意义的讨论, 我们也只好先搁置对瑕疵部分的争议。

  所谓问题的另一方面, 其实是想说:

  既然“客体不是主体”, 那么, “主体”到底能够在什么程度上“反映客体”?

  从实际上看, 我们所说的所有“客体”, 都必须是“已经被我们的意识反映了的”。 就是说, 我们并不能对所谓“尚未被反映的客体”有任何描述。

  许多人会说:“你不知道的东西, 未必就不存在”, 而实际上。 这种“未必就不存在”的描述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 就是说, 这只是我们自己的某些看法而已, 并不是对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的描述。

  就是说, 当我们的“意识”尚未做出任何“反映”时, 我们不能对那些所谓“尚未被反映”的客观世界有任何文字(语言)上的描述。

  反过来, 就是说, 我们只能描述“已经被意识反映了的客观”。

  所以, 我们所讨论的所谓“客观”, 其实是无法包括“尚未被意识反映”的部分的。

  到目前为止, 我们实际对“意识尚未反映的客观”的全部描述就是“不存在”。

  所有关于“不存在”的争论, 虽然还是可以争论下去。 但是实用上我们仍然还只能这样使用“不存在”这个概念。 否则, 我们还能找到更合适的词汇吗?

  所以, 有必要重新审视“意识对物质的反映”:

  所谓“物质”, 必然包括“可被人类意识反映”与“不可被人类意识反映”两个部分;

  即便是已经被人类意识反映了的物质, 当然也应该包含“不能被人类意识反映”的部分;

  所以, 真正应该仔细讨论但又难度超高的, 是如何理解“不能被人类意识反映”的部分。

  实际上, 人们是将“未被人类意识反映”的部分称为“不存在”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郭文贵又爆料说现常委两个人是盗国贼,
2017: 如果习核心飞机失事 谁来填补真空?
2016: gugeren:川普是好人:他让\"哑裔\"开
2016: 倚天立:大选后美国政治动可能性加剧
2015: 东方傲龙:论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
2015: 溪谷闲人:从习包子“说书”,看党国有
2014: 党国封杀方舟子的三个原因
2014: 因为人类的贪婪和邪恶,上帝不得已发洪
2013: 历史的风:美国华人在撒娇?
2013: xpt:中国人的“群聚”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