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納川
萬維讀者網 > 天下論壇 > 帖子
文摘【中國人經驗基礎上的思維模式】
送交者: 二野 2006年12月12日10:24:29 於 [天下論壇] 發送悄悄話

中國人經驗基礎上的思維模式

中國是一個無宗教傳統的國度,原因在於,中國人向來有一種積極人世的態度,它消解了彼岸的信仰和人格神的崇拜。如魯迅所言:“中國人自然迷信,也有‘信’,但好象很少堅信。我們先前最尊皇帝,但一面想玩弄它;也尊后妃,但一面又有些想吊她的膀子;畏神明,而又燒紙錢作賄賂;佩服豪傑,卻不肯為他犧牲。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戰士,明天信丁,宗教戰爭是向來沒有的,從北魏到唐未的佛道二教的此仆彼起,是只靠幾個人在皇帝的耳朵旁邊的甘言蜜語。”(《魯迅全集》,第6卷,第131頁。)

即使從語言的視角去看,我們也不難悟出華夏民族的深層心理結構無意識積澱的要素。中國人在遇到力不可抗的突發事件時,常常會喊出:“天啊……”這一類的感嘆詞。一個“天”字,不知裝進了多少悲歡離合、人生命運、情理道法、智巧慧明。陰晴圓缺和風花雪月、福禍吉凶……。它成了智能的極限,如《莊子》的“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失意的慰藉、溫暖的家園。,如孔子“天之未喪斯文,桓其予余何”;公正的神明、洞燭善惡的明燈,如屈原的“皇天無陰私兮”;命運主宰,人生司命,如孔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這一切仍然來自農業生產的順天福惠、實用觀念。當它形成為一個宇宙圖式時,就具有了對宗教信仰的離心力量,逐漸轉化為一套思維系統。它具有封閉性、循環性和秩序性,同時具有靈活性、韌性和歸屬感,這個紮根於農業、來源於五行的思維模式,正因為是封閉、循環和秩序的,所以外來宗教就難以立足;正因為它有靈活性、韌性和歸屬感,就不致於感到孤獨、淒涼、荒謬、元依元着而需要皈依。上帝。從思想史上看,孔子仁學心理結構搭起了框架,盂子注進了倫理血液,《易傳》增添了清醒的認識,莊子鼓脹了想象翅膀,茍子高揚了力的風帆,這一巨大工程在先秦已初具規模。此後,還有魏晉玄學、理學、經學,等等,當然也有外來而被同化的縹緲禪意,織成了一張罩住幾千年古國心靈歷程的無形大網,讓人們在“天人合一”中去尋求安慰、解脫、鼓舞、力量和靈感。

但是那高深玄遠的理論著作,仍然打上了重經驗、崇實在的烙印。講“元為”的老於也要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老子》,第三章。)這句話的大意是,聖人治理天下,使百姓心靈恬淡,吃上飽皈。《老子》第十二章說:“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意思是說,聖人為了溫飽而不去享樂,滿足耳目感官的欲求。可見,老子並不輕視吃飯問題,他在二十章還講:“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意思是說:我與別人不同,把吃飯看做根本。《漢書》載懦生丘食其的話:“民以食為天。”把它的重要性充分展現出來。

愛因斯但有一段名言:“西方科學的發展是以兩個偉大成就為基礎,那就是希臘哲學家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在歐幾里德幾何學中),以及通過系統的實驗有可能找出因果關係(在文藝復興時期)。在我看來,中國的賢哲沒有走上這兩步,那是用不着驚奇的。令人驚奇的倒是這些發現[在中國]全都做出來了。”(《愛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574頁。)

重經驗,輕思辨;看效果,輕動機;信不疑,誠則靈,成了華夏民族的一個模式。西方從柏拉圖開始,似乎總要找到一個大全的“理式”作為萬物的源泉、自然的框架;在中國,似乎是倒過來,把經驗貫徹滲透到一切地方,即使是抽象的數學,也往往伴有某種可直觀的形象。許多打卦算命攤上常掛着個牌子,上書三個大字:“誠則靈”。有的還把一些當了大款又在他那兒算過命的人名寫在旁邊,以此標榜“誠則靈”,這似乎又成了廣告藝術、推銷魔方。

人們往往得到免費饋贈的各種各樣的商品廣告,有的還印得相當精美。它們不約而同的一個模式,一是借名人抬高身價;二是刊出有頭有臉的人物大講其產品的功能、效用以及如何靈驗;三是普通消費者的讚嘆。這都是要增加自己產品的權威度、知名度、可情度,以求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剛開始,挺新鮮,有魅力。過了一段時間,所有廣告都這麼幹,所有推銷員都如此說,千人一面,萬口一腔,於是乎你就有點麻木,同時,廣告中是價真貨實的也被罩上了一層疑云:人們買之前,必要調查一番,然後才下決斷。

這種“建構”(吸引消費者)與“解構”(失去消費者)的二重性,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來,當然在“迷信”上也表現出來。因為,如前所述,這已經形成了一個為許多人接受、歷史久遠、連貫而穩定的“思維模式。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勞動者,知識分子甚至古代大思想家那裡也難以倖免。例如,被思想史界稱為偉大唯物主義者的王充就是如此。

王充在《論衡-變虛篇》裡講了一個宋景公善言感天的故事,然後分析了善言與自然之天沒有什麼必然聯繫,揭穿了“天譴說”的虛妄。故事說,宋景公時代,出現了“火星守心”的兇相,為此宋景公很害怕。他召見臣子子韋詢問,這個天象意味着什麼?子韋告訴他說:出現這凶象,該着您受天罰。但是,您不必害怕,這災禍可轉移到宰相頭上。宋景公不同意把君的災轉嫁給臣。子韋說:您不忍心,可轉嫁給老百姓。景公仍不同意:“老百姓死了,我不是成了空頭帝王了嗎?還不如自己死。”子韋又建議景公把罪轉嫁給年成,景公還是不同意:“年成不好,百姓受餓,這差不多是人君想害老百姓保全自己的性命,也不可取。”於是於韋向景公祝賀:“我竭誠恭賀您的舉止。老天爺雖聳九天之上,但耳朵卻可以聽到很低地方發出的話語。你有與國君美德相符的三句話,天必賞您三次,您可延壽21年。因為七星都轉移三次。”

齊景公時,天上出了彗星,景公派人祈禱消災。晏嬰說:“這毫無用處,白費氣力。天道有常,不行雙重標準。而且,天現替星,為的是除污穢。您無污穢,不必祈禱;如果有污穢,祈禱也除不去。”於是,取消了祈禱儀式。王充說:齊景公想用祈禱方式免災消禍,就像子韋想讓宋景公轉移火星降在國君身上的禍;宋君不從,好比晏子力諫齊王別干蠢事。既然如此,為什麼老天使宋景公延壽21年,而不讓晏子延壽一年?假如說,說了三句好話就能延壽21年,如果說了一百句好話,豈不延壽千年了嗎?但這又是如何可能的呢?王充繼續推論說,如果好話使人長壽,壞話讓人短命,那麼堯、舜等聖人應有千載春秋;而桀紂至多活那麼幾歲像頑童一樣早就夭亡了。但事實是,“堯舜桀紂皆近百載。”

另一方面,天那麼高遠,人那麼低下,距離如此遙遠,是聽不到人的語言發出的聲音的,就像人在高樓之上,看不到細小的螞蟻一樣。假如大能聽到人說話,也不能區分出善、惡的意義,就如外國人到了中國不經過翻譯無法交流思想、表達情感一樣。有人用“魚進振水”來解釋,也是枉然。因為,魚游泳引起的波紋,不過百步之遙,一里之外就消失了,正如爐中炭火能燒開鍋里的水,不能煮熟鄰居的飯一樣。總的來說,有限的人與無限的天,人專有的道德與氣構成的自然,人的語言特有的含義與自然的天,是無法感應、交流、發生社會意義的運動的。

應該說,王充的經驗論在當時確乎是卓爾不群的,理智而清醒、通俗而易懂,起到了很好的破除封建迷信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分析了封建迷信的認識原因,如文本的獵奇矢實,說什麼孔子與顏回能見到千里之外的門與掛馬的繩子;把神話當成現實,說什麼古代有十個太陽,堯用箭射掉了九個,留下一個;經驗告訴人們,男女相交而生育,儒書卻說什麼禹是草籽進入母腹而生,后稷是因母踩過大人的足跡而孕育的;經驗告訴人們,社會是複雜的不是單一的,盛世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但儒書卻說,堯舜治理天下,沒有一個人犯罪,這明顯是誇大之辭,卻當成佳話流傳。王充的這些見解至今仍有啟蒙的價值和意義,值得我們學習。

但是,只靠經驗是不充分的,是難以徹底地駁倒宗教、解構迷信。相反,封建迷信卻有可能藉助於某種經驗,死灰復燃、沉渣泛起。因為某些感性經驗導致錯覺,如一根放到水中的筷於,人眼中的映像總是彎着而不是直的;小孔成像總是頭足倒立的;把雙手的手背緊貼,左右十指交叉,僅憑自我觸覺,會誤認為這個手的手指是另一個手的手指,如此等等。

經驗是直觀的,它只反映事物的現象、片面,並不揭示事物的本質,由於其直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某些片面的甚至錯誤的成分、因素常常會帶人到判斷、推理過程中而不自覺,從而造成了新的謬誤。王充即其明顯例證。

例如,王充激烈地反對“天譴說”,即是說反對天用災變來警告人君,使其清醒,改變政治,修德愛民,作《譴告篇》,斥責它的虛妄不實、惑亂人心。但是,另一方面,又肯定了天瑞,從一極走向另一極。

王充在《驗符篇》中寫道:

湘水離泉陵城六七里地的地方,水上有一個地方叫燕室丘,堆滿石頭。水邊有座山,叫俠山。水深不測,出現了二條黃龍。黃龍長達十六丈,形狀像畫中的龍,燕室丘上的居民都看到過。離二條黃龍幾十步遠,又能見到六條像馬駒的動物,從水中出來棺戲。這是二龍的後代,加上二龍,共八條。出來一會兒又人水中。……公孫臣生在漢文帝時,他說,漢為土德,應該有黃龍出現。後來,成紀,孝武,孝宣,都有黃龍出現。到了燕室丘的八條龍,一共有四次了。由此可見,漢為土德:這次龍出,與以前不同,以前只見龍不見子,今天則龍與子並出,“象乾坤六子,嗣後多也”。

由此可見,囿於經驗的範圍,就難以將尤神論堅持到底。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中越馬桶之戰出事不利 加國憤青隊伍擴
2005: 退伍老兵揭露中國軍隊真實戰力
2004: 重讀羅斯福宣布的人類四大基本自由
2004: 痔囊化的北大
2003: 評湘君的《龔老師傳奇》
2003: 美日戰爭是“狗咬狗”的戰爭
2002: 潘岳算什麼東西!
2002: 台灣問題只能是強權政治
2001: 成功的十個捷徑,吳征一路走過來
2001: 一漢奸: 你把“中華文化”說給我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