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转帖: 村上的葬礼-砍刀送魂魄
送交者: 天圆地方 2014年05月11日22:25:14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我的中国风俗文化故事专辑

大家好, 我想在这个专辑里收集一些有关中国风俗文化的真实故事。 请大家把有关的故事转告一下, 我将及时转帖。故事首先要真实,是作者自己经历过的;另外故事反映的必须是中国风俗文化,而非某些短期的现象 。语言可中可英。


转帖:蛾子的博客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125d14b0101ezzr.html?type=-1)



1. 猪头纸马,钱纸不熄


舅妈去世了。正值周末,去参加了葬礼。从小住姥姥家,都是在舅妈家落脚的,感情自不用说。明年再去拜年,自会觉得空落不少。这些日后再表,倒想就此思绪,说说乡下的葬礼习俗。

乡下的葬礼每个村有每个村的习俗,都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姥姥村上的葬礼,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了。从姥爷,到姥姥,再到舅妈,十年一次。

姥爷的葬礼是我参加过程最全的,也是第一次参加的乡下葬礼。至今还记忆清晰。

姥爷去世时,也是暑假。我正带着孩子住娘家。那年儿子才2岁。舅舅傍晚开车来报信,妈妈当晚跟着舅舅的车回了乡下。

我因为儿子的缠绊,只能第二天清晨启程。没到村口,正巧看见骑车带着两个花圈和四个大猪头的堂姨和表妹。花圈和猪头都是帮妈妈姐妹们买的。原来女儿要摆猪头供,妈妈姐妹三个一人一只,外加和姥爷走得很近的堂姨也按女儿随礼。进了院门,晾衣绳上挂上了一块儿一块儿的衣料,上面别着写着人名的白色纸条儿。这就是传说中的“挂帐子”。姻亲和出嫁的女儿孙女都要挂。那时候,做衣服穿还是常事儿,所以一般帐子是一块裤料或衣料。听老人说以前帐子的颜色能看出挂的人和死者的辈分儿关系。

姥爷是个盲人。小时候无论寒暑假,每次去姥姥家,一定会躺在姥爷的腿边儿,和他聊天儿。姥爷曾是个阴阳先生,我和他学会了数属相算年龄。那村的新习俗是先火化,再办仪式。没见到姥爷最后一面,遗憾伤心得很。

院子中间支起来一个蓬,供桌放在蓬的中间,正对着堂屋门口。两侧铺着两条褥子(死者生前用过的,家里准备淘汰的铺盖)。供桌上摆着水果、点心,还有四只大猪头。妈妈和两个姨跪在供桌旁边烧纸。院子门口,搭起了案子,支起了炉灶,房间里满是忙碌的人们,剪纸钱,做孝,粘纸活。凡是来的近亲,男人按辈分身份披麻,白布褡带,带帽子;女人头冠,头花,白裤腿儿,孝箍儿,如果是布鞋,还有白鞋面呢。我也很快加入了剪纸的行列。那可真是办事儿!

粘纸活可是个功夫。有纸花儿,还有很多听说过没见过的纸幡儿,纸车纸马。要手快,活儿好。舅妈是个能干的人,当村儿有白事儿,一般都会请她去,是“劳忙”的好手儿。本家有了事,只能请别人。

供桌摆好,儿子儿媳就要一直跪在桌旁。女儿们更是要一直在旁边烧纸,不能熄火。来得亲戚,都是要挂帐子,摆供,上香,灵前跪拜。每来客人,儿子儿媳要跪直答谢,女儿要填纸加“钱”。

下午,亲戚们基本到齐了,就要开始正式的仪式了。先是招魂送魂,叫送三。

2. 砍刀送魂魄

送三是一个仪式,就是要把死者的魂魄收纳起来送到另一个世界。听老人讲以前是接送两个仪式,可逐渐减化为了一个。因此有些村落叫接三,有些村落叫送三。

先有接。先要有请来的吹鼓手。吹鼓手必须女儿出资请,一般是8个人,唢呐、笙、锣、镲、木鱼……。孙子,一般应该长孙,手托一个盘子,上面放上牌位,走先,吹鼓手的队伍跟在其后。一行人,要把老人生前常在的地方走一圈。我有三个舅舅,舅舅家都是姥爷的居身之所,因此要走三家。一趟走回来,拜祭。再走。要走三趟。所以叫接三。

拜祭时,直系亲属要在灵旁直跪静候。所谓直系是指同姓同族,一般不出五伏。男左女右。

这个仪式需在出殡前一天傍晚时分,夜幕降临之前进行。

临近夜幕降临,就要将魂魄送出去了。

全体亲属排成队,按远近亲疏顺序。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在最前面,其他人按男在先,女在后。队伍的最前面是纸做的车马。一队人,拉着“马”,扶着“车”,抬着“房子”,捧着“饭碗”,儿媳头上插把梳子,头顶一条毛巾,端一个放着洗漱用品的脸盆,侍奉在车马旁边,趁着夜幕要把魂魄送出村子。不过还有一件东西是必须带的,一把砍刀。

走的路线不是随便的,要请先生望过,出到离坟地最近的村口小路。

到了地点,先行跪拜之礼,烧纸钱。然后,儿媳用一根小棍挑开象征轿帘的纸,用带来的洗漱用品为里面坐着的假想的故去的亲人洗脸,梳头。边梳洗,还边叨念着,“咱们洗洗脸,干干净净;咱们……;您走好,您放心”,就好像只是送老人出远门一样。洗漱完毕,儿子拿出砍刀,将象征着马腿的两根秫秸棍儿砍断,一把火点燃,并将带来的所有纸活一起烧掉。砍断马腿,寓意马不再返还,让逝者的魂魄不要留恋阳间的世事,断了凡尘,升入天堂,一去不归。

有传说,如果对老人不孝,这个时候的火会扑向不孝之人。所以,那些自认亏心的人,一般是不敢靠前的。如果子女孝敬,火苗的方向会朝向荒野,老人安心地走了。

待火熄灭,队伍便可散去。来天上午便是家祭,出殡了。



3. 叩开天堂的大门

出殡前要先行家祭。

长子长媳男左女右分跪供桌两侧,家里同姓近亲晚辈分成男女分别跪在长子长媳身后。长子手里放一个纸糊的罐子,罐子上横放一双筷子。供桌上准备几盘馒头块,生活条件好了,也可以放些饼干类的小点心。

长孙托个盘子,里面写一个条幅。条幅上写着“驾鹤仙去”之类的言语。吹鼓手们跟在其后,来到供桌前。跪拜,并将条幅烧掉。亡者的灵魂真正归天了。

家祭开始,所谓家祭是起灵前的最后一拜。

女婿是这时的主角。从长女婿开始,参加葬礼的女婿逐个祭拜,磕头后,大声喊出送行的话:“岳父大人走好!”记得那次爸爸声音好大,引来旁边观礼的人一致赞许。原来这一吼是要帮忙叩开天堂的大门,声音越大,越能震慑地狱里的小鬼儿,让亡者在另一个世界更加平安,少些磨难。祭拜后,要走到供桌前,从长子手上的罐子上拿起筷子,从供桌的盘子里往罐儿里夹入几块点心或者馒头块儿。这是让亡者一路上有饭吃。然后跪拜,叩头。

接下来家祭的顺序先男后女,由远及近。先姻亲关系,然后娘家亲戚,最后本家亲戚。重要亲戚逐个行礼,夹罐儿,再行礼。现在逐渐简化为稍微远些的亲戚,身份相同辈分相同的编组行礼,派代表夹罐儿,再行礼。在成组祭拜时,夹罐儿时,被代夹罐儿的人要互换位置;代夹罐儿的人退回行列再次行礼时,也不能回到原来位置。意在防止亡者记住这些晚辈的具体身份,有所薄厚。长子在男亲中最后一个祭拜。长子祭拜时,长媳换跪到供桌的左侧,接过儿子手里的罐儿。接着,女眷祭拜。长媳祭拜礼成,最后将盘子里的馒头块儿和点心全部放到纸罐儿里,家祭结束。

哭灵是家祭的戏剧化环节。每人夹罐儿完要哭灵。第一次见到那个场面有些诧异。本来异常悲伤的场面和情绪,可哭唱似的哭灵一起,让我顿觉是在演一出戏。特别是一些远亲,刚还欢声笑语,转瞬便喊着亡者的称呼,仰天叩地,捶胸顿足地哭唱起来,似乎真的要跟了去似的。

准备起灵。

起灵时,长子将亡者生前用的饭碗,在灵前摔碎。意在从这一刻起,亡者在阳间已没饭碗,该开始到另一个世界吃阴间饭了。长孙抱骨灰,安放在(租借)的“骄子”上,送上灵车。女婿等男性近亲是扶灵之人。儿媳要抱着装满面食的罐子。

出殡在乡下也叫串街。

送殡时,前面是遗像灵柩吹鼓手。随着的队伍,儿女走在最前面。其余亲戚按远近亲属,男在前,女在后。所有本姓男亲,无论大小都要有个幡儿举着。如果本人不能出席,要由缺席者直系男亲代为举幡儿。女眷们带头花儿,拿纸钱儿。

儿子孙子要穿孝衣。这孝衣要由媳妇娘家做好,随礼时送来。对孝衣,我有印象奶奶当年给姑夫做孝衣,那应该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好像还是灰色中式呢。可现在也与时俱进了,一般买日常能穿的深色礼服。给姥爷送葬时也是热天,舅妈们的娘家都送毛料西服,哪里穿得住,只好披在头上当遮阳的斗篷用了。

串街时,至亲门口要摆供桌以示哀悼和礼仪,送葬的队伍要在摆供的亲戚家门前停下跪拜答谢,烧上几张纸钱。一般送葬的队伍要走遍亡者生前常走的路线,直到出村。

姥姥村上有个习俗,新坟除儿媳外不能进女性。所以每次我都是送出村口就打道回府了。送葬回来时不能空口,最好不要说话,否则会带回阴气。

主家一般在起灵后,要在家里所有的炕上放上苹果,将死者生前睡过的枕头在自家门口烧掉。送葬回来的人必须要从那火堆上迈过,以示将跟回来的阴宅里的任何东西拦截在家门之外。儿媳需从坟地贴身兜回一把土,悄悄地放回到死者生前睡过的炕上,压在褥子下面。

至此葬礼还未完全结束。亲戚一般从坟地直接回各自的家。既是回到主家也不能过夜。如果过夜,便必须等到完成三天后的下一个仪式——圆坟,才能离开。

姥姥村上的葬礼,有三个重要仪式至今没见过,入殓、下葬和圆坟。找时间要好好问问妈妈,记下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一个靠苏联援助搞了核弹的毛泽东便有资
2013: 我想通了,跟中国人不要讲普世价值很民
2012: 薄粉们不要再骂了,薄袭来认为他会卷土
2012: 毛贼东是瞎折腾的老祖宗--
2011: 苏格拉底为什么痛斥“民主”?
2011: 献给为民主教饥渴而死的殉道者
2010: 清狼才精: 坚决抵制转基因食品
2010: 贪官不给中国纳税,喜欢在海外恶毒攻击
2009: 姿姿: 地主和地主子女何罪之有?
2009: 说说建国以来毛泽东时代的伟大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