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纳川
万维读者网 > 天下论坛 > 帖子
甲午的女人们 组图
送交者: 烹小鲜 2014年07月28日01:55:10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甲午的女人们 组图

2014年05月12日 10:38

来源:晶报

原标题:甲午的女人们

甲午战争中的旅顺难民

北洋水师战舰

北洋水师战舰

衷晓炜

所有男人,无论挽弓射雕的一代天骄,浪花淘尽的风流人物,还是汲营奔忙、力竭汗湍的贩夫走卒,临终嘟囔的,都可能是另一句相似的话:我的女人,我的小女人,希望你不要轻视我。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1894年9月15日,甲午战争正酣,清方奉军记名提督左宝贵,在平壤保卫战中力战殉国。几个月后上海的《点石斋画报》,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揭露了一则爆炸性的消息:一支娘子军已经整装待发,开往抗日前线杀敌!

报道中说:在左宝贵英勇战死后,他的夫人“痛夫情切”,矢志为夫报仇,于是,“号召巾帼中之有须眉气者”,组成一军,亲上战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巾帼怎让须眉?

其实《点石斋画报》以今天的标准来看,是名副其实的八卦媒体——它的编辑群甚至有时连捕风捉影的功夫都懒得花,直接就用小说的手法,“制造”出一条条的假新闻。该报的小说功力,从把清军在朝鲜牙山的大败,硬掰成“斩获倭首二千余级”的大胜可见一斑:

“华兵仅二千余名,各奋神威,短兵相接,无不以一当十……”然后该报记者像是亲眼目睹一般:“倭兵死亡枕藉,满目疮痍,有自相践踏者,有长跪乞求者,悲惨之形动人怜悯……”

前面这一则娘子军上阵的消息自然也不例外——以精神胜利式的伪新闻,鼓舞自己人的民心士气。报道还不无遗憾地说:光绪皇帝看到之后,批语“中国堂堂之上邦,满朝文武,与左军门报仇者何患无人,何必使妇人从军,为外邦见笑耶?”于是不许这批热血妇女上阵。

无论是满门忠烈的杨家女将,还是击鼓破金的梁氏红玉,中国历史上每到危急存亡之时,在战争暴力里属于弱者的女性,便会被庙堂董狐或稗官野史搬上台面,也为铁马金戈的战争添点人味。似乎不如此便不足以证明战事的惨烈、牺牲的巨大、胜利的决心,或民族的精神。所以,无怪乎当甲午海军全灭,陆军尽没之后,这家小报会用娘子军上阵,来证明“我们的精神始终优于敌人”这回事了。

叮嘱丈夫为国珍重,有什么不对了?

斩刈杀伐,金戈铁马的疆场,能加进几丝女儿的粉红色,让这血腥又硬梆梆的事,变得柔软而又有人味——哪个开赴战场的男儿,心里没有一个渴慕思盼,能在衣锦荣归的时候,亲手为他“哥哥你打胜仗回来我把杜鹃花插在你的胸前”的女孩?

但有时这种粉红色的连结不太光彩,其中一则就与平壤之役公认的罪魁败将卫汝贵连在一起。据说他“节节退缩,贻误大局”,后来被清廷下诏“依律论斩,即行处决”。《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九,在“卫汝贵”的条目下就直断了他的懦夫形象:“汝贵治淮军久,援朝时已六十矣。其妻贻以书,戒勿当前敌,汝贵遇敌辄避走。败遁后,日人获其牍,尝引以戒国人。”

这其实是天字第一号冤枉。第一,这封信根本与他无关。中方档案并无相关记录;日方档案里找到的几封清军将领的家书,都跟这莫须有的“勿当前敌”罪名扯不上关系。唯一一封内容类似的,是听说后来化妆成女人逃走的清军主帅,叶志超的家书。

在日本方面看来,叶俨然是清方第一负面人物代表。甲午年日本东阳堂所发行的《风俗画报》里,曾在日军攻下平壤后的那一期,为叶大人放弃了广告,专门把他的画像用作封底人物,并在旁赋诗一首:“功名非所慕,一意只奔逃;鹤唳风声际,知君汗马劳。”意在讽刺他前敌畏战,只顾奔逃。

而叶志超的家书其实并无可疵议之处。那是在1894年7月18日,叶夫人孙氏写给身在前线丈夫的家信,信中絮絮叨叨着像是“火腿、洋点心共八色,已经寄到行辕”,望老公勉加餐饭之类的话;另外叮咛:“忆吾夫二十余岁从戎至今,每战必先,人所钦佩。此时年近六旬,精神虽好,较前实差许多。总宜调遣得人,勿身先士卒,是为祈。朝鲜天气过热,祈保重柱石之身。”

大战之前,做妻子的叮嘱先生为国珍重,有什么不对了?这封信的“勿身先士卒”五个字,竟然就被以讹传讹,变成清军腐败,将领不爱国、“不像男人”的罪证。

外国人尽忠职守,毫不逊于中国战友

而参与了甲午这场大戏的,还远不止地球这半边,中国与日本的男人与女人而已。

1897年2月11日,按中国历法是丁酉年,纽约研究生医院的病房传出一声枪响。病人菲里奥·诺顿·马吉芬举枪自尽——他原本要在第二天接受摘除右眼的手术。

马吉芬的伤就是二年多以前,半个地球之外的甲午战争中受到的,当时他担任清方主力舰镇远的副舰长。激战中他在甲板上指挥救火,不幸为多块弹片击中,一小块嵌入头骨的碎片始终无法取出,导致后来不时的剧烈头痛,同时双眼还有失明之虞。

原来,这个美国人是受雇于北洋舰队的“洋员”。这些外国人尽忠职守,英勇奋战,与中国战友相较毫不逊色。在李鸿章的报告里就如此写道:“……此次海战,洋员在船者共有八人,阵亡二员,受伤四员。该洋员等以异域官兵,为中国效力,不惜身命,奋勇争先,洵属忠于所事,深明大义,较之中国人员尤为难得……”

八人伤亡六人,洋员伤亡比率竟然高达75%!

而从美国安那波里斯海军官校毕业的马吉芬,本来只是威海水师学堂的“教习”,甲午战始,他自告奋勇,调上第一线。甲午战后,在一面倒的成王败寇评断中,他独排众议,为中方辩护:

“我也承认日军水兵勇猛,军官精悍,但我也必须为受到轻视的中国水兵鸣不平……我方舰少炮少,尤其是速射炮数量极少……(日方) 并没有经常处于这样的境地之中。”

他盛赞北洋舰队的精熟战技与高昂士气:“(大东沟海战前) 气氛热烈,杀气腾腾……甲板上已洒满了沙,避免打滑。一群群肤色黝黑的水兵将发辫盘在头上,迫不及待地准备决一死战……(激战中)12英吋火炮的炮长,正手持炮索瞄准时被击中头部。头骨的碎片打在身边其它炮手的身上……(另一)炮手随即抱住他的腰交给下一人,然后自己抓起炮索,取代炮长的位置,重新瞄准射击。”

“不,这些人绝不是懦夫。无论在何处,战场上总会出现几个贪生怕死之辈,但在这里,在别的地方,都有对他们不屑一顾的勇敢斗士。”

但历史一向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马吉芬回美国养伤后,不能适应举世对于中国海军轻视的眼光;特别是:他献身的舰队与大半战友已经灰飞烟灭。于是他选择了与他的老长官,前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自尽的同一天自杀——二年以前,1895年2月11日,丁在第二天舰队全灭前吞下了致命剂量的鸦片。

我的女人,希望你不要轻视我

马吉芬终生未婚。回国以后,他在华府养伤之余,试图重建他的海军生涯,在此期间持续与唯一的姊姊莎莉通信;也只有在姊姊面前,他才能卸下大男子汉的武装,尽情吐露心中的希望与对将来日子的恐惧。莎莉知道:马吉芬的乐观坚强都是装出来的;也只有在同胞亲姊的温情里,马吉芬才承认:从受伤的那天起,他每分每秒都忍受着剧痛的折磨。她曾目睹:马吉芬在写作的时候,一直“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一分钟也坐不下来──如果他坐下来的话,就会因为左腿上的弹片痛得无法忍耐。”

才刚新寡五年的莎莉在华府的家中,接到了纽约传来的弟弟自杀的电报噩耗。仅仅六天之后,强抑悲痛的她便提笔写了封信给《世纪》月刊的发行人吉尔德,目的只在叮咛他:在杂志里不要提到马吉芬是举枪自杀的。因为家属只会拿这份杂志给年迈的母亲看,而老人家可能无法承受这么大的打击。“我们瞒住了所有细节,”她写道:“所以她只会看到那张亲爱的脸,如此安详美丽地在棺木中沉睡——她为何还要知道这些令人心碎的事?……愿上帝让他可怜的妈妈远离这忧愁不幸罢!”

女人不止为母则强,为姊亦强,为人子亦强。

马吉芬入殓时身着北洋海军军官制服,棺材上覆着一面黄龙旗,墓碑上则同时雕刻着中美二国国旗──黄龙旗还压在星条旗之上。墓志铭写的是:“谨立此碑以纪念一位虽然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却把生命献给了另一面国旗的勇士。”

而墓碑的基座上,则刻着他殊堪玩味的临终忏悔词:“一颗破碎的和忏悔的心灵,哦,主啊,希望不要轻视我。”

所有男人,无论挽弓射雕的一代天骄,浪花淘尽的风流人物,还是汲营奔忙、力竭汗湍的贩夫走卒,临终嘟囔的,都可能是另一句相似的话:我的女人,我的小女人,希望你不要轻视我。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薄熙来当代岳飞,温家宝当代秦桧
2013: 幼河:真实的薄熙来
2012: 毛泽东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证据
2012: 请问在哪能找到 女教师王铮给胡锦涛的
2011: 美将帮助中国遣返海外腐败分子zt
2011: 动车事故能敲响专制的丧钟吗
2010: 给大陆愚民们普及政治常识,什么是民主
2010: nile: 唐骏的伪造简历是什么时间建立的
2009: 能不能用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经验解决工
2009: 是民意大,还是法大?—由通钢群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