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奇异恩典
万维读者网 > 彩虹之约 > 帖子
“人类灵魂的纪录”(4)
送交者: 范学德 2004年02月09日09:17:47 于 [彩虹之约] 发送悄悄话

“人类灵魂的纪录”(4)
-----奥古斯丁读书笔记

范学德


身为教父,神学家和主教的奥古斯丁(354至430年),他对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是怎么说也不为过的。在他浩瀚如海的著作中,《忏悔录》是最为众基督徒喜爱的他的代表作之一,该书被视为“人类灵魂的纪录”,它不仅思想深刻,情感真挚,而且文笔非常优美,不仅是拉丁文学的代表作,更被视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中文版《忏悔录》笔者看到了两个版本,一个是由周士良翻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印刷出版第1版,一个是由徐玉琴翻译的全译本,由台湾的志文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后者的翻译在许多地方与前者雷同。

《忏悔录》的原名是“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解做“承认,认罪”。但在奥的笔下,它兼有为自己的罪忏悔和感谢赞美上帝的双重意义。《忏悔录》全书共13卷,可以分为3部分:第1至9卷是第1部分:忏悔自己从出生到信主(33岁)的生命历程;第10卷为第2部分:记叙自己身为主教而写作此书时对上帝的感恩和忏悔;第3部分是从第11卷到13卷:注释《创世纪》第1章,赞美上帝。


四。灵魂的争战 (第六卷至第七卷)


1、你并不放弃我

不是摩尼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的圣奥古斯丁在第六卷中,奥古斯丁谈到了他三十岁的生活,在这一年中,摩妮卡来到了米兰。奥古斯丁告诉母亲他已不是摩尼教徒了,但也不是基督公教徒。他承认:“我找不到‘我心的天父’,我沉入了海底。我失去了信心,我对于寻获真理是绝望了。” (第91页)摩妮卡听到她每天向主哀求的事已大部分实现,儿子虽未曾获得真理,但已从错误中反身而出。她确信上帝已允许整个赐给她,目前未完成的部分一定也会给她的,所从她满怀信心地对儿子说,她在基督中相信,在她去世之前,她一定能看到儿子成为热心的公教徒。从此摩妮卡更加紧祈祷,哭求上帝加速其援助,照明儿子的黑暗。(第92页)

奥古斯丁在专心致志地探求基督信仰的时候发现: “我多年来的狂吠,不是反对公教信仰,而是反对肉体想像出来的幻影。一个本该研究学习的问题,我却先予肯定而加以攻击,在这一点上,我过去真是太卤莽、太放肆了!”“我从此也确切知道,在我盲目地攻击你的公教会时,是以不可靠的见解视为确实可靠。我虽尚未认识公教会所教导的都是真理,但至少认识到我过去竭力攻击的并非公教会的道理。为此,我的天父,我感到惭愧,思想有了转变”。(第95页)

从这时起,奥古斯丁已经认为基督教教义是比较可取、比较审慎、而且绝不用欺骗手段命令人相信未经证明的道理,他也认识到应受谴责的不是那些相信上帝在世界上树立了无上权威的圣经的人们,而是那些不信圣经的人们。因为由于人的能力薄弱,他们不能单靠理智来寻获真理,便需要圣经的权力,他也开始看出如果上帝不是要人们通过圣经而相信上帝,则上帝决不会使圣经在全世界享有如此崇高的威权。多么美好啊,主:“我在如此思索时,你就在我身边;我叹息时,你倾听着;我在飘荡时,你掌握我;我走在世俗的大道上,你并不放弃我。”(第98页)

2。我的灵魂是多么可怜!

但此时的奥古斯丁依然热中于名利,渴望着婚姻。某日,奥古斯丁走过米兰某一条街道,心里正惦念着准备朗诵一篇歌颂皇帝的文章,突然他看见一个乞丐,大概是喝饱了酒而欣欣然自得其乐。这令他禁不住地叹息着对同行的朋友说:我们醉生梦死带来了多少痛苦,在欲望的刺激下费尽心机作出如许努力,而所背负的不幸的包袱却越来越沉重的压在我身上,我们所求的不过是安稳的快乐,这乞丐却已先我而得,而我们还可能终无所获。这个乞丐花得几文钱,便获得当前的满足,而我正在艰辛困顿中百般追寻。虽然乞丐所得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可是我所贪求的比这更属渺茫。我不应自以为学问富裕而比乞丐优越,我的学问并不给我快乐,不过是取悦于他人的一套伎俩,不是为教育人们,只是讨人们的欢喜。我是用谎言去追求虚名。(第98至99页)

我的灵魂多么可怜!我是多么可怜!这就是奥古斯丁的深深叹息。

奥古斯丁的心在彷徨之中。他从十九岁那一年起开始酷爱智慧,准备寻获智慧后便抛撇一切空虚骗人的愿望,但如今年已三十,他仍然依旧在同一泥淖中挣扎,追求着飞驰而过的、消蚀己心的现世事物。他曾不断地对自己说:明天会找到的。不要失望。可是到哪里去找寻呢?什么时候找呢?奥深知“人生是悲惨的,死亡是无从预测的;突然来抓我,我怎能安然而去?再到哪里去探求我现世所忽视的真理呢?是否将担受我疏忽的惩罚?如果死亡将斩断我的知觉,结束我的一切,将怎么办?” 他问自己:“为何还犹豫不决,不肯放弃世俗的希望,全心全意去追求天父和幸福生活呢?”可是,转眼间又有一个想法浮上心头:“世间种种也自有可爱之处,也有相当的甜味,不应轻易和它们割断关系,因为以后再想返回到它们那里是可耻的。目前已经差不多就要得到一些地位了。可是在其他方面,我还贪求些什么?。。。” (第107页)

“我这样自言自语,刮着倏顺倏逆的风,我的心便东飘西荡,光阴不断过去,我拖延着不去归向天父,我一天一天推迟下去不想生活在你怀中,但并不能推迟每天在我身上的死亡:我爱幸福,却又害怕幸福的所在地;我追求幸福,却又在躲避幸福。因为我担心我没有一个女子的拥抱,生活可能太痛苦;至于你的慈爱是治疗我这种弱点的良药,我却绝不想到,因为我一无经验;我以为清心寡欲全凭自身的力量,而我感觉不到这股力量;我真糊涂”。(第 108页)

好友阿利比乌斯阻止奥古斯丁结婚,但奥却提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护,说:“我不过是肉欲的奴隶,我带着我的枷锁,还感到死亡的甜蜜,我害怕脱身,拒绝别人的忠告,好像解救我的手碰痛了我的创伤。”不断有人催促奥结婚,他母亲对这件事最热心,奥也向人提出婚姻的请求,对方也已经答应,但姑娘大约两年后才能出嫁。奥古斯丁只有等待着。而和奥同居多年的女子,被视为奥结婚的障碍,竟被迫和奥分离了。奥的心本来为她所占有,因此如受刀割。这创伤的血痕很久还存在着。她回到非洲,向主立誓不再和任何男子交往。她把他们两人的私生子留在了奥的身边。

受肉欲驱使的奥古斯丁又去寻找 “一个情妇,好像在习惯的包庇下,继续保持、延长或增加我灵魂的疾疚,直至正式结婚。第一个女子和我分离时所留下的创伤尚未痊愈,在剧痛之后,继以溃烂,疼痛似乎稍减,可是创伤却更深陷了。”(第111页)

奥古斯丁没有看到的是:“我的处境越是可怜,你越接近我,你的手已伸到我头上,就要把我从泥坑中找出来,就要洗濯我,而我还不知不觉。”“多么曲折的道路!一人离开了你,胆敢希望找到更好的东西,这人真可怜!不管他如何辗转反侧,一切是生硬的,惟有你才能使人舒畅安息。” (第111至112页)


3.两个困惑


又是一年,奥古斯丁已经三十一岁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在黑暗中徘徊。特别是在上帝的本性及其罪恶的起源这两个问题上,上帝还没有照明他的黑暗。他虽然不再想像上帝具有人的形体,可是他还不能用另一种方式来想像上帝。他仍不得不将上帝设想为空间的一种物质,或散布在世界之中,或散布在世界之外的无限空际。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以为凡不占空间的,不散布于空间的,不凝聚于空间,不能在空间滋长的,凡不具备或不能具备这些条件的,都是绝对虚无。”但这种猜度是错误的。(第114页)

恶的来源问题是令奥古斯丁困惑的一个大问题。他听说人之所以作恶的原因是自由意志,人们所以受苦的原因是出于上帝公正的审判,虽然奥对于这两点竭力探究,但还是不能分析清楚。但是他认识到了一点:“便是我意识到我有意志,犹如意识我在生活一样。因此我愿意或不愿意,我确知愿或不愿的是我自己,不是另一人;我也日益看出这是我犯罪的原因。至于我不愿而被迫做的事,我也看出我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我认为这是一种惩罚,而不是罪恶,想起你的公正后,我很快就承认我应受此惩罚。”

问题是:“谁创造了我?不是我的天父吗?天父不仅是善的,而且是善的本体。那末为何我愿作恶而不愿从善?是否为了使我承受应受的惩罚?既然我整个造自无比温良的天父,谁把辛苦的种子撒在我身上,种在我心中?如果是魔鬼作祟,则魔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好天使因意志败坏而变成魔鬼,那末既然天使整个来自至善的创造者,又何从产生这坏意志,使天使变成魔鬼。”这些思想压得奥古斯丁透不过气来,但他宁愿说自己是屈服于罪恶而不愿承认是他自己在作恶。(第116页)

问题无穷无尽:既然天父是美善的并且又了一切美善,那么,“恶又从哪里来呢?当然受造物的善,次于至善的天主,但造物者与受造物都是善的,则恶确从哪里来的呢?是否创造时,用了坏的质料,给予定型组织时,还遗留着不可能转化为善的部分?但这为了什么?既然天父是全能,为何不能把它整个转变过来,不遗留丝毫的恶?最后,天父为何愿意从此创造万物,而不用他的全能把它消灭净尽呢?是否这原质能违反天父的意愿而存在?如果这原质是永恒的,为何天父任凭它先在以前无限的时间中存在着,然后从此创造万物?如果天父是突然间愿意有所作为,那末既是全能,为何不把它消灭而仅仅保留着整个的、真正的、至高的、无限的善?如果天主是美善,必须创造一些善的东西,那末为何不销毁坏的质料,另造好的质料,然后再以此创造万物?如果天父必须应用不受他创造的质料,然后能创造好的东西,那末天父不是全能了!

这些思想在我苦闷的心中辗转反侧,我的心既害怕死亡,又找不到真埋,被深刻的顾虑重重压着。但是公教会所有对于你的基督、我们的教主的信仰已巩固地树立在我心中,这信仰虽则对于许多问题尚未参透,依然飘荡于教义的准则之外,但我的心已能坚持这信仰,将一天比一天更融洽于这信仰之中。”(第118至119页)


4.一切存在的东西皆善 ,一切被创造的东西都赞美主

在阅读了柏拉图学派的一些著作后,主引领奥古斯丁走上了一条新路:反求诸己,进入自己的灵魂。“我用我灵魂的眼睛——虽则还是很模糊的——瞻望着在我灵魂的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这光,不是肉眼可见的、普通的光。。。这光在我之上,因为它创造了我,我在其下,因为我是它创造的。谁认识真理,即认识这光;谁认识这光,也就认识永恒。惟有爱能认识它。”(第126页)

奥古斯丁问道:“既然真理不散布于有限的空间,也不散布于无限的空间,不即是虚空吗?”他听到主答复说:“我是自有的”。奥听了之后心领神会,从此不再有怀疑的理由。

“我观察在你座下的万物,我以为它们既不是绝对‘有’,也不是绝对‘无’;它们是‘有’,因为它们来自你;它们不是‘有’,因为它们不是‘自有’的。因为真正的‘有’,是常在不变的有。” (第126至127页)

奥古斯丁还清楚地看到:“一切可以朽坏的东西,都是‘善”的;惟有‘至善’,不能朽坏。也惟有‘善’的东西,才能朽坏,因为如果是至善,则是不能朽坏,但如果没有丝毫‘善’的成分,便也没有可以朽坏之处。因为朽坏是一种损害,假使不与善为敌,则亦不成其为害了。因此,或以为朽坏并非有害的,这违反事实;或以为一切事物的朽坏,是在砍削善的成分:这是确无可疑的事实。。。因此,任何事物丧失了所有的善,便不再存在。事物如果存在,自有其善的成分。因此,凡存在的事物,都是善的;至于‘恶’,我所追究其来源的恶,并不是实体;因为如是实体,即是善;如是不能朽坏的实体,则是至善;如是能朽坏的实体,则必是善的,否则便不能朽坏。

我认识到,清楚认识到你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而且没有一个实体不是你创造的。可是你所创造的万物,并非都是相同的,因此万物分别看,都是好的,而总的看来,则更为美好,因为我们的天父所创造的,‘一切都很美好’。” (第127至128页)

“对于你天父,绝对谈不到恶;不仅对于你,对于你所创造的万物也如此,因为在你所造的万有之外,没有一物能侵犯、破坏你所定的秩序。只是万物各部分之间,有的彼此不相协调,使人认为不好,可是这些部分与另一些部分相协,便就是好,而部分本身也并无不好。况且一切不相协调的部分则与负载万物的地相配合,而地又和上面风云来去的青天相配合。因此我们决不能说:‘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多么好!’因为单看这些东西,可能希望更好的东西,但即使仅仅着眼于这些东西,我已经应该称颂你了,因为一切都在赞颂你”。(第 128页)

“我探究恶究竟是什么,我发现恶并非实体,而是败坏的意志叛离了最高的本体,即是叛离了你天父,而自趋于下流,是‘委弃自己的肺腑’,而表面膨胀。” (第 130页)

5.基督是获救的唯一道路

认识到了恶究竟是什么之后,奥古斯丁集惊异地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上帝,“不再钟情于那些冒充你的幻像了;但我还不能一心享受天主,我被你的美好所吸引,可是我自身的重累很快又拖我下坠,我便于呻吟中堕落了:这重累即是我肉体的沾染。” (第 130页)他已绝不怀疑自己应该归向上帝,可惜自己还不能做到和上帝契合。他希望能具有享受上帝的必要力量,但他还没有找到获得这力量的门路,一直到他拥抱了耶稣基督。

但是,奥古斯丁此时以为基督不过是一个具有杰出的智慧、无与伦比的人物,具有卓越的人格,对于“道成肉身”,一语的深刻含义,他丝毫未曾捉摸到。但决不放弃寻找上帝的奥古斯定并不灰心,他迫不及待的心情阅读圣经,特别是保罗的著作。他发现过去在其他书籍中读到的正确的理论,都见于圣经,但为了能够见到真理,人在读圣经时必须依靠上帝的恩典。(第 135页)


2003. 11。12 正中午

于芝加哥北郊橡树镇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话语
2002: 回答 -- 北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