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日本人的手絹情結
送交者: 芨芨草 2018年07月01日19:33:15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日本人的手絹情結

阿孜薩

 

1.jpg

我不算是一個勤快的主婦,該做的事情常常稀里糊塗地忘了做,但有一件事,每天晚上睡覺前是一定要做的,那就是把家裡每個人第二天要帶在身上的手絹預備好,疊得四四方方地放在小筐里,他們會在出門的時候拿走自己的那一塊。

不知道日本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手絹的,粗略一算,不會早於我們漢樂府裡面的”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哭的時候如果事先沒有準備,拿來拭淚的就是手絹了,那時候叫”巾”,”巾”在古代也做帽子一解,所以就有人説可能在有鼻涕眼淚一起流的時候,過去的人就把包頭的”巾”拿下來用吧。

我媽說,她小的時候上幼兒園是帶手絹的,把手絹系在左側的大衣襟上方,後來在梅艷芳的《胭脂扣》裡的旗袍左大襟上也掛了一塊,那個年代,有些東西還在呢。後來我家孩子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才瞭然,原來日本的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左側肩下方那兒都掛一條手絹,是用別針別上的,是特別設計的安全別針。

我媽那時候上的是日本人的幼兒園,每次來日本小住,與左鄰右舍的歐巴桑們喝茶時,老媽都表演一下她會唱的日本童謠,當然是用日語,所以,老媽的一些生活習慣還一直保留着,比如帶手絹,像我媽那個年紀的人,也算是少見。遺憾的是,大概因為環境的緣故吧,我小的時候並沒有養成這一個良好的生活細節。

在我的記憶里,姥姥是用手絹的,很平常的一小塊布頭,用線細細地碼上邊兒,姥姥的手裡總是攥着它。姥姥是滿洲族人,京劇上看電影裡看他們都是拿着一塊帕子,除了用來行禮,自然也實用的。可惜沒人來查查旗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用手絹的呢。

那時候,我一直渴望着能有一塊手絹。至少,在某種場合能夠掩飾一下自己的情緒,就像日本的芥川龍之介寫的那個短篇小説《手巾》譯成中文就是《手絹》裡寫的那樣。

 

2.jpg

日本人用手絹,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職業場合,每人兜里或手包里都有一塊,講究點的女人,還會帶兩塊,一塊小毛巾樣的,還有一塊漂亮的撒上香水的有點裝飾性的。而且,手絹的選擇也有很多的講究,譬如在春天的時候若是拿一塊帶紅葉的紅蜻蜓的等模樣的,就會被一些人不動聲色地在心裡嘲笑。最最忌諱的是,在參加葬禮的場合是一定不能帶有顔色的手絹,一定要帶白色或黑色的。日本有一個高倉健的年代,那時候黃手帕賣得好,相信你也看過《幸福的黃手帕》吧。

一般人家的女孩,通常是要學和服或者華道茶道什麼的,在那裡就會慢慢被薰陶出生活當中的細節怎樣與季節感完美結合的教養,當然,如果嫌這些麻煩,不把它們當作樂趣來做的話,還有四季可用的各種設計供選擇。只要帶了手絹,不在意這些也可的。

我是喜歡津津樂道細節的女人,一旦發現了這方手絹天地,就一下子沉溺於此,樂不往返了。從一開始沒有計劃瘋狂土豪購的狀態,到目前的有序整理,當真應了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句話。

眼看着就要春天了,拿出櫻花的,鬱金香花樣的,玉蘭花樣的等等粉色系澹綠色系的和春天相關的那些預備着,丈夫博奧的也由凝重的變換一下帶格子狀的亮麗色彩的,女兒卡奧里倒是不用我多慮,她喜歡吉普力的,自己每天換着樣地挑選呢。我的小毛巾那種也是選吉普力的,看起來很少女,可是另一塊必須是應季而質地優良的那種,方方正正香噴噴地放在我的手包里,至於什麼時候拿出來得瑟呢,有時倒也忘了。

 

3.jpg

其實,日本在體貼人上的細緻做得很極致,公共場所自是不用提,就算是無人的公園厠所里,也會整整齊齊地放着幾卷手紙,洗手的地方都有自動烘手機,街上也到處都有送小包紙巾的,如果不帶手絹也絲毫不尷尬。可是,手絹還是這樣地占據着教養中的一個重要標誌。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

小時候玩的最多的遊戲就是丟手絹,想想就溫馨,只是一想細節,我們通常用的不是手絹呢,是誰的帽子呀手套呀什麼的。那個年代,我們的手絹是隨着什麼真的丟了。據說現在國內用紙巾的很多,用手絹的倒不常見,不過,慢慢來慢慢來,就會有那麼一天,手絹也會風行起來了的。想到這裡,就想開一家小店鋪,專門賣手絹呢,不過,也只能想想而已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長篇小說:紐約八年(74)-第二十五章 困
2016: 長篇小說:紐約八年(75)-第二十六章 孽
2015: 美國華人冰火故事:媽的老男友134
2014: 5句話男人希望女人直接說出口
2013: 在英國,作為女神的孤獨生活
2013: 男性“喜新厭舊”的心理學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