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粉缨
万维读者网 > 恋恋风尘 > 帖子
周末祈祷功课《心经》
送交者: 红尘有你 2005年05月15日21:47:11 于 [恋恋风尘] 发送悄悄话

http://www.dharma-world.com/play.asp?id=208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西康贡噶法狮子讲授 慈威记录

  凝念赞绝智慧到彼岸 不生不灭虚空之自性
各各自明智慧之境界 三时佛母尊前皈命礼

莲花中,白莲最为殊胜,诸佛中以释迦牟尼佛之发心,最为希有,因其于此
五浊恶世,人寿短促,诸佛不出世之时,感而降生,发广大心,应机成佛、调伏
智慧下劣而又难以调伏之众生,是为甚难。就了义言,世尊于无量劫前,早经成
佛,救度众生;自不了义言,则世尊在三大阿僧祈劫前,于大释迦佛座下,示现
为一瓦匠之子,以瓦罐供佛,发菩提心,誓愿成就无上菩提,其功行各称智慧福
德与佛无异,故广修供养,经具佛之五千佛土之初阿僧祈劫,具佛之七万五千佛
土之二阿僧祈劫,具佛之七万七千佛土之三阿僧祈劫,于每一佛前,作诸功德,
资粮圆满,乃就南瞻部洲示现成佛。当世尊居兜率天时,音乐时发,乐中有人告
言,燃灯佛于佛授记时,曾云,人寿百岁,乃世尊降生之时,今往南瞻部洲教化
众生,时机已至,佛教天人一同降生,天人不从,兜率天诸菩萨众,以南瞻部洲
外道险恶,众生难调,佛如下生,天上固乏人数化,且浊世扰攘不净,咸以佛出
世为虑。世尊默察时运,观众生中,已有多人可以证果,决意下生。圣众乃集议
降生应取何相,或谓取日光相,或谓取月光相,或谓取梵天相,中有一天子,
(毗卢经典授记菩萨)谓应具六牙白象相,众议始决,迨经十二载后,将兜率天
教化事业,交付弥勒菩萨,而以六牙象相降生,此藏文经典记载如是。
世尊既应出世,即默察时地,及应投生母胎,遂择伽毗罗国净梵王及摩耶夫
人之宫室而降生。未生以前,摩耶夫人梦白象入怀,以告国王,信将诞生贵子。
迨四月初八日,从夫人右胁降生,具足瑞祥,天乐震动,天人龙部为其灌顶,足
登莲花,步行前后左右七步,手指天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相者告王,谓
太子生而灵异,出家必定成佛,在家则为轮王。复有一仙人化身之相者,加以指
示,谓此时非轮王出世之时,太子将来必定成佛,净梵王因而宠爱太子逾常,以
八母哺乳,以八母怀抱,以八母携带游戏。迨其年达学龄,广延名师教诲善巧,
匪特一切通达,且超越其师。王意欲世袭其位。太子于十九岁时,因因缘感觉生
老病死苦,拟离王宫,入山修道,历经魔障,一日有天人于空中告知,出离之
期,于六月初八日夜,乘白马由四金刚托马足,从北门出走,遍访善智识,参究
修学,终以愿不满足,往尼黑罗河,修苦行六年。初二年日食一粟,次二年日食
一麻,后二年日食滴水,复以从世间法,欲究竟菩提,非苦行可得,最后受摩尼
耨折去罗大乘,恢复饮食,登金刚宝座,誓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于是放大光
明,照耀十方,魔宫振动,大自在天魔,最惧世尊成佛,既见光明,知世尊菩提
成就,大为震恐,乃亲往谒世尊,问因何坐金刚宝座,答为求圆成正觉,复谓世
间太子享尽安乐,曷必趋此,世尊乃告以汝过去供养辟支佛饮食,得为六欲天
子,享梵天之福报,余则经三大阿僧祈劫,供养无量数诸佛,修行布施,具足六
波罗密,故应于此时成佛。继询有何作证,当时大地涌出甘泉以为证盟,魔王复
令魔军魔女,欲加诱败,悉以定力摧毁调伏。旋于中夜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而至
大定,待黎明乃证无上正等正觉,时维十二月七日,初夜得天眼明,中夜得宿命
明,后夜得漏尽明,八日晨障无不尽,智无不周,故成正觉,曰:清净甘露之
法,我已获得。复往森林中入定四十九日,不发一语。兜率天众见世尊已大成
就,乃由梵王龙部等,敦劝转大法轮,救度众生,世尊允为随缘应化,金诺传
播,天人赞叹,事迹既夥,难于详述,兹从康藏讲经例,先学释迦牟尼本纪以启
其端,然后敷演经文,示缘起也。
在小乘言,自佛发心至坐金刚宝座,皆是菩萨加行,修资粮道,故谓菩萨作
业,坐金刚卖座调伏魔王以后,是佛作业。就大乘言,则菩萨久已成佛,南瞻部
洲所显现者,仅为化身,故一切均为佛作业。实则虚空明月,月影随地,所见不
同,世尊于奥明天中早经成怫,就其报身所显示化身,谓为菩萨作业可,谓为佛
作业亦无不可。世尊应梵天劝请而转法轮,先传世间法,复因众生因缘说无量无
数法门,从大乘则有八万四千法,从小乘则有八万法,每一法又有六千颂,大小
两乘总括为十二部,简说分类为经律论三藏,经藏调治嗔心,律藏调治贪心,论
藏调治痴心。经藏以定为主,经藏以戒为主,论藏以慧为主。从戒定慧三学而调
伏贪嗔痴三堕,随众生根器之不同,说大乘小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无上乘,权
巧方便,无非欲众生明彻解脱,迨其往生清净佛土,无乘无趋,是为了义。法华
经云,十方佛土,仅一佛乘,所谓乘者,教义是也,必须修持,方能证得,有教
无证,不了究竟,有证无教,不能正等。凡夫偏执,所求正法,仅赖文字,故所
见不能超越所信,断章取义,徒滋舛误,要明白佛之真理,必须多闻,故讲经说
法,流传至今,必须依止大善智识,学者广闻法要以资证悟,而获究竟。以善财
之智慧,尚遍求于诸善智识,五十三参,进而问道。故有教无证者,如口渴之
人,见大海而徒然赞叹,不设法取水,其渴仍不能解。又如耳聋之人,奏乐仅以
娱人,自身不能欣赏。反之有证无教,则如盲者骑旅驴,终日摸索,目的地终不
能达,亦不能领导他人到达,是以应如理观察,如理修持,如法求证,以上系依
闻思修而从教证得究竟。
以言说法,翌三事具足,一说法师,二听法弟子,三所说法,三者具足便合
说法。
  上师须——戒律清净,轨范行持无犯——智慧清净,通达了义——意乐清
净,不为名利恭敬,完全为利他心而说法。
  听众——禀赋聪敏,能明说法妙义,具精进求了解之智慧——于说法师,起
甚深信心与恭敬。
  所说法——如来亲口所说经——罗汉或菩萨为宏法所说之论,不超越如来所
说经义——历代祖师所传不超越经论之口诀。
  说法方法亦有三种——佛亲以身口意三种变化而宣说者,如世尊说法,放白
毫光遍照十方世界,从七宝上种种庄严变化,摄受听法弟子,此用身以说法,复
以迦陵频伽六十四种妙音与神通,及他心通,随一切众生根性因缘而方便种种宣
说,令闻者断疑生信,此用语及意以说法者也——闻佛说法已证阿罗汉果诸声闻
弟子,从身则以定力观察众生,而应机说法,从语用从无过失语,说如来法,从
意则所说法,与佛无差别——在佛涅盘后,业重众生,不能见佛,菩萨应化现阿
舍黎相,说法宏扬,畅宣佛义,如般智达说经之人师。(印度博士之称)从身则
现阿舍黎身相,从语则所说法,根据何经何论,何种原因所造,属于何来,从意
则指示论中所说法要,共几法门。经论上须具足五种圆满:法、主、时、地、眷
属五种圆满。具足听法之人,必须离三种过失,六种垢秽,见四种相,发菩提
心,所谓三种过失:不闻——如一破碗,任何法不能接受;不记——如一漏碗,
虽经装盛,不能积储;烦恼——贪嗔痴之烦恼,积聚于心。如碗中有毒,甘露盛
注,亦化毒质。六垢秽:骄傲心——如高山落水,恃我智慧学问,不得承受法
益,谦下如沟,可以留水;不信心——如无信心,则往往将所听之法,与自心妄
念比较,以致不得佛法真义,故必须信心坚定,则所闻之法,与凡夫妄念冲突
时,常觉己非,就此观察而明佛法;懈——不愿意听而随便听,不精进不得意
义;散乱——听法之时,心骛外缘,身虽在座,实未闻法;昏沉——身虽在座,
而思睡眠,身不得益;不耐——对种种疲劳及关心事,须能排遣,如不能忍耐,
一日听法,一日不听,又有何益。
  具四相者,华严经谓善男子须作病人想,法作良药想,说法师作良医想,因
如此关系,得到依止。想无始以来,人天三界六道轮回,贪嗔痴执著造诸病苦,
欲疗治之,除取佛法,无根本治愈之方,其他诸法,仅暂时治标,贪嗔痴在,终
久复发,故于说法上师应作良医想,上师阿舍黎为佛化身,必能治我之病,所说
之法,功若甘露,难医之病,可能根本铲除,同时具脱离心,视三界若火宅,不
愿有片刻留驻。
发菩提心,由闻佛法脱离苦海,但无始来,生生世世父母,均经具恩,均应
报恩。现在父母之恩如此,过去父母亦如是,须要报答,则世间报恩之事,既微
且薄,更不究竟,必引导使其出离。要引导出离,须自己成就,为报恩故求成
佛,是为发菩提心。弥勒菩萨世亲菩萨,要众生作父母想;文殊菩萨龙树菩萨,
我要安乐,众生亦要安乐,众生受苦,我将福德给予众生以解除之。
  说法听法及所说之法果能如是圆满,则上师所说之一句一偈,即为十方诸佛
功德,见闻者所获功德,较以恒河沙数金银财宝花香七宝供佛功德尤大,凡参与
具足圆满之法会,虽闻其锺鼓之声,亦究竟得到菩提,已种圣胜故。
  所谓小乘,求自己之解脱离苦;缘觉乘则通达十二因缘,明一切法无我,在
果上证得;大乘则个人之外,兼欲救度无量无数众生,令其离苦得乐。如一大
车,自乘之外,还可乘载多人,以发心广大,究能成佛,获证菩提。大乘法要,
有七重大意义:1.经大——有八万四千法源,每一法源如三十三天大象,头载
三十三天天子眷属,身载全天人民,如是者八万四千之众现前留传经典,仅为极
少一部份,有存诸龙宫,有藏诸地下,有储诸天上,或付诸虚空,不一而足,蕴
藏者既若是之多,故留而不传者甚夥。2.利他大——修大乘道,不但自己求证
究竟,于众生亦有功德,使众生获得究竟,所谓自利利他.3.方便大——大乘
自菩提心出发,于事业不加拘束,如小乘有五戒,比丘有二百五十三戒,利人方
便,虽不简单,但有顾及戒律,而违菩提心者。大乘则开放五戒方便,如释迦牟
尼往昔因中,见有商人,往大海取宝,此五百商人均为菩萨化身,船主起心欲加
杀害,世尊以菩提心杀船主,而使五百菩萨事业成就,以五百菩萨之住世,可为
无量无数利益众生之事,而船主之被戮,则使其不因犯杀菩萨罪而堕地狱。经典
所载,甚多世间资粮以一刹那而成就,由菩提心出发,可以转杀盗淫为戒定慧,
多种方便,佛为许可。4.智慧大——大乘经典于一切法法性,解释彻底。5.
精进大——大乘经典,于如何修持,究竟得佛智慧资粮种种精进,不畏难行苦
行,为小乘所不能,故不可思议。6.果大——小乘缘觉自十二因缘通达人我一
般,至于究竟如何则未了知,大乘对三身五智,圆满具足。7.利益一切众生大
——相续不断,众生随缘,皆得成就。经典中有时佛说有我,有时说无我,有时
说非人,有时说非我非佛所说,似自相矛盾,要知应众生根机,随缘异说,悉为
方便,佛经中以大乘经典为殊胜,大乘经中又以般若经为最殊胜法要。
  南瞻部洲之江河,流归大海,大乘经典之法要,纳入般若汪洋,般若经中又
以大般若经为最丰富,有一万八千颂,今所讲者,为般若波罗密多经中心要。经
籍定名,或依喻为名,如妙法莲花经,或从讲经之地址名,如楞伽经,则讲于楞
伽山者,亦有从意义立名者,如心经,是将般若波罗密多经之原理揭举而定名
者。多数经籍立名之法,不外七种,即人法喻单复具。虽来自印度,而康藏所译
者,远较汉文译本为多,尤以论藏为夥。各经论原文题目,本为印度文,以佛出
生印度故,但梵音难为表达,藏译人乃将其深意冠于文题,今此心经其命名之
义,即智慧到彼岸,般若为智慧,亦即离开生死涅盘离边不二之智慧,波罗密多
即到彼岸,凡夫众生在生死上执著轮回,而小乘又执著涅盘,到彼岸,则于生死
涅盘都不执著之谓。本来空体性上,无二无边,求到彼岸,则依仗般若智慧,方
得究竟。或问波罗密多,是佛境界,菩萨尚不能知,凡夫修菩萨道,行六波罗
密,求得般若波罗密多,竟易得耶,要知通达生死涅盘无二,为道波罗密,而非
波罗密之果,如京沪路所经过处,总名京沪,非南京或上海之谓,依般若波罗密
称多者,谓循由是途,而非得究竟般若波罗密多果,故经典中有假定般若波罗密
多,道般若波罗密多,实相般若波罗密多,究竟般若波罗密多,文字般若波罗密
多,心经为讲般若波罗密多中最殊胜之经,所谓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均不能载
人,惟般若波罗密多可为诸佛抵达彼岸之筏乘,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虽行于六度万
行,然均以般若智慧而获成就。般若离一切戏论,凡眼之能见,耳之能听,心之
能思维,均非般若,文字亦非般若,是以盲人虽健足能行,非引导无以达目的
地,引导者,般若是也,故般若为一切大悲法之总结心要,为一切佛出生处,一
切佛之母,是声闻缘觉菩萨如来一切成就之库藏,故应敬礼三世佛母而皈依之,
以声闻缘觉之得解脱,只通达一点空心如芥子许,菩萨解脱,系依仗般若证到虚
空一般,是以般若为一切解脱之门,非经此门,不克达彼岸也。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佛之说法共有三种,一为佛亲口宣说,一为佛加被眷属所宣说,一为阿难尊
音钦奉遗命所说,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大众若干人俱等,此
名证信序,或名通序,或名遗教序,凡结集一经,具此一种,方克成就。
  结集经藏事实,据小乘经言,由多闻阿难尊音,(密乘之金刚萨垛)记录当
时所闻佛说,奉佛命于全经之首端,加如是我闻一句。阿难初未证果,集经时,
被同席阿罗汉摈于场外,后由众劝请精进,再获果证,于是阿难入座,场中集经
即得四种果,彼如不入场,集经时,困难常生,因阿难为多闻第一,佛所说法彼
均了知,显教经典中,凡有如是我闻者,皆指阿难所闻,以彼出家最迟,出家
时,求佛将已说过之经对其重讲一遍,佛允之,故遍知也。
  据般智达说法方式,讲经须具足五种圆满:法圆满、主圆满、时圆满、地圆
满、眷属圆满。
  如是即指法圆满,我指眷属圆满,一时为时间圆满,薄伽梵为主圆满,王舍
城灵鹫山为地圆满。比丘与我均为眷属。一时何以不说年月,而称一时,盖佛之
境界,超越时间,佛土之一刹那,在人间已历若干年月。有时佛在说法,经过多
少年月,世人仍可闻见当时说法清况,故讲法华经时,地上涌出许多菩萨,赞叹
供养,作诸佛事,实则说法时间已远离五十小劫。此经一时即佛说般若波罗密多
之时,佛说一刹那,闻似多时,佛说多时,闻似一刹那,是以佛是超越时间。薄
伽梵是具足正觉,离开烦恼,破四摩障,具足六种功德之世尊。四魔障者:大自
在天魔、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寿命得自在)。六种功德:不受一切拘束,心
得自在——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十力四无畏——名称普闻,遍三千
大千世界——通达如来所有一切智——任运度生,了知超越轮回涅盘二边之胜
义,从无明罪恶中而觉悟。
  灵鹫山居王舍城之东,在六大城市之中,佛常在该处说法。大菩萨众为眷属
圆满,比丘为当时声闻弟子,已经离诸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三业清净,趋入菩
提,为乐于随缘受人布施,常在城内乞食,又名声闻比丘,其人数有千二百五十
人,故称为众,又以彼等烦恼除尽,功德广大,名大比丘。所称大菩萨众,即菩
提萨垛,彼等具足二种清净,一明如来藏本来清净,二将无始以来烦恼障碍全部
清净,菩萨为趋入菩提,发心广大,不但自求究竟,且欲令一切众生得菩提果,
是以菩萨修波罗密行,头目脑髓皆愿供养,头之布施如须弥山,眼之布施如天上
星,血液布施如大海水,忍耐苦行,修持勇猛,经三大阿僧祈劫,如是发心,并
修精进禅定,六波罗密具足,是名菩提萨垛,举其功德广大,智慧广大,发心广
大,与佛无异,复以障碍去除,神通无碍,超越小乘,究竟得达波罗密多境界,
故与会之诸菩萨众,均十地以上等觉之大菩萨,及天人阿修罗世人等参加闻法。

【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
密多深妙之行。】

  深明三味,即甚深光明三昧,光明法性,系佛境界。佛当时在此甚深光明,
通达一切法性上境界入定。一切法性在胜义上说,一切法空,一切法幻,用定力
加持舍利子,令其对波罗密多深明提出疑问,由观自在菩萨作辩答,使在会诸
众,更能颌悟。佛入定后,舍利子亦从定中观照。夫观为一切法根性表现,观自
在离二障,自得自在,从悲心中常观照众生痛苦,常救度众生;圣者伟大超越之
意,其境界功德在一切菩萨之上,摩诃萨大也,言其发心广大,功德广大,观自
在菩萨,于身口意得清净,离一切贪执,般若智慧不动摇,行六波罗密,故究竟
得到彼岸,故名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本为十地以上等觉菩萨,功德与佛无别,早
经成佛,为利众生,现菩萨相。行即依止修般若波罗密多而究竟到彼岸之意。般
若波罗密多者,普通经籍中之圆满五种道是也。发心后,欲得圆满福德资粮,必
须五道十地修持圆满。五道者:
  资粮道: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念念无常,观诸法无我。四
生处——四正勤——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四神足——四如意足——欲、念、勤、慧。修四念处,对治四颠倒,修四生处,
止恶行善,修四神足,可得神通。
  加行道: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五根坚固,发生五种不坏力
量,使五根功德,如说实现。七菩提分——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
安、定、舍——能调和昏沉散乱,使定慧平均,趋入正道。
  见道:八正道——正见、正语、正思维、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
定——超离一切执著偏计。
  修道:正修——于自心明体,毫不散乱,以上四种为有学道。
  无学道:位断三界,烦恼俱净,究竟真理,无法可修。
  观自在菩萨于此观照,逐次趋入具足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而得波罗密多
果。
  十地,依梵网经为体性平等地——体性善慧地——体性光明地——体性尔焰
地——体性慧照地——体性华光地——体性满足地——体性佛吼地——体性华严
地——体性入佛界地。华严经判位,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
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金刚地,以上十
地名称,皆趋入般若波罗密多应经之程序,而逐次成就之定名,至十地与佛几
等,故谓之等觉。

【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之自己体性皆空,遂知色为众生世界之地水火风声香味
触内外能所八法,受是受心所,领纳前尘各种境界,想即思维,为想心所,行者
念念相续,迁流不住,非心非色之生灭法,名心不相应行,识是八识心王,统名
五蕴。按心所有法,共有五十一种,与心王相应,有二十四种行法,不与心相
应,故名心不相应行法,心法八种,即八识,色法十一种,即五根六尘,行法
如——寿命、生、住、老、无常、流转、时、数、和合、不和合、次第、方位
等。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
修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
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乐修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者,应作是观(应以五
蕴亦从自性空真实现)。】

  舍利子,以其母之眼如舍利鸟眼,乃得是名。寿命具足,亦译长老。舍利子
在佛弟子中,年龄较长,具阿罗汉福德,寿命得自在,阿罗汉能将寿命移为福
德,福德移为寿命。舍利子证阿罗汉果,因佛力加持,乃能发问,向观自在询应
如何修如何观察,观自在菩萨告舍利子,若乐修般若深妙行,应从自性空上下
手。所有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概以善男子善女人包括之。
  三界既如火宅,为求自他解脱,不得不发心自佛法求得究竟,为求智慧故,
发心以外,尚须明佛真义,自闻思修从善智识修学,凡大德讲经,均具足清净,
具足圆满,参加闻法,自一句一偈中所获功德,较以七宝缨络供养布施者尤胜。
  闻法时,天然具足六波罗密:布施波罗密——闻法之前,香花供养;持戒波
罗密——闻法时,清洁佛堂,既而安坐,具足威仪,处讲堂之内,无喧哗扰乱;
忍辱波罗密——远道临会,天气之冷热,座位之舒适与不适,均不顾疲劳,继续
参加,一切忍耐;精进波罗密——今已听讲,明再继续,不迟来早去,具足精
进;禅定波罗密——闻法之时,心不散乱,具足禅定;般若波罗密——于所闻
法,如义了达,不起邪见。六种波罗密不假外求,自然具足六种功德,其伟大自
不可思议。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亦不异色,受想行识,亦知是空。】

  观自在菩萨因佛加持而作答覆,谓一切众生,以不明诸法自性,故轮回生
死,流转六道。菩萨就一切法实相,说明是空。色相即其一端,佛以善巧令众生
观察一切法,如水月镜花,曾在菩提经中说有一百种观察,一百种思维。龙树菩
萨从百种中提精撷华,归纳为五。观自在菩萨先说色蕴,苟能色蕴了达,则其他
自能了达,故先从色观察,欲明色即是空,先须明何者为空,龙树菩萨观察
法——自因观、自果观、自因果合观、自体性观、自一切法现相(象)观。
  自因观从因上观察——自因生、他因生、共因生。
  外道称一切法,从自因而生,但自两方面判断,则决其不能,如谓由因而
生,则须经过空间,才可以生,如不经过空间,则因不能生因,若因生因,因再
生因,因因相续,不可能生,亦用不著生。
  大自在天说,一切世间都是由他种因生出来,所谓他者,必有相对,他因
生,指二者同时存在,抑不同时存在,如牛二角同时茁生,无左角靠右角而生之
理,既同时存在,他因生不可能,又如甲生乙,乙生丙,如甲尚未生,则成依无
而生,亦不可能。
  由于自因生及他因生均不可能,则共因生亦不可能。印度外道常言无因生,
一切成就,由于自然,如太阳生来混圆,孔雀毛生来美丽,无人教他,刺猬天然
有刺,亦无人教他,故有无因生之说。但仔细观察,均各有因,如无因而生,则
一切无秩序,无一定规律,则牛可生孔雀,棉花可生花生米,故无因生不可能。
世间一切有微妙之因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因不生,以上观察,如金刚钻
能破一切外道执著。
  自果观——从果上观察,即是否一切有果始生,或无果而生,如已有果则不
须生,如无果而能生,则如石女而能产子,亦不可能。
  自因果合观——从因果一体观察,即先有因耶,抑先有果耶,果如未生,何
以谓因,如先有果,而后有因,势不可能,因无因之果,如无母之儿,因在先不
生,果在先不可能,从因果上观察是不生。
  自体性观——从体性是一是多上,观察一切法体性,究竟是一是多,有一即
有多,兹就一先分解,譬如一个人,是头目手足等拼合而成,则人体不是一;再
说一个头,是眼耳鼻舌眉须组成,一只手是皮毛指甲组成,眼耳毛甲又是微细之
物质组成,均不得谓为一。如说东南西北,各方面本位看来是一,六方看来,每
方都有一个一,但在东方之东看东方是西,在西方之西看西方是东,各方之一都
无,故多则更无,一切法就体性上说,离一离多,究竟是空,瑜伽大手印法要,
对于一多之法,观者,谓如试问心为一法乎,抑为多法乎,如谓一法者,云何而
能生起种种之法,如谓多法,则彼种种之法,皆同具此一真空体性,由是观察一
多两边,均非可善安住。
  自一切法现象观——从一切法上普遍观察,即一切法性空,说有是空,说空
是有,如镜中之影,不在内,不在外。一切法不是从他生,由因缘和合而生,人
面和镜子合成影相,如寻色相,无从寻觅,但镜内明明有影。胜义说一切法空,
俗义说一切法均有,其实一切是空,显即是空,空即是显,显空不二,就是色究
竟是空之判断。
  从以上五种观察,是即显即空,本性真空,从空中幻化一切,决定色即是
空,离色以外无从觅空,是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故说色不异
空,空不异色。为何重复再说,因为众生执有,堕在轮回生死,故说色即是空,
以破执有.小乘执空,堕在涅盘,故又说空即是色,以破执空。有外道执空,如
火燃时是有,火灭时是空,故佛说不是离空有色,离色有空,火之体性,不异空
色,为破外道故,说色不异空,又有毗婆萨教执有,说身体是头手足合成,头为
眼耳舌合成,眼有极细微物质组成,佛破其执,说空不异色,一切法本来无生,
从空体性如幻显现,在显现上,当体即空,色蕴既明,受想行识亦复是空。

【舍利子,以是诸法性空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舍利子,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
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
亦无不得。】

既知一切法空,无非在空中显现,宛如幻花,种种色相看去似真,实在无
有,故曰无相,但是湿是水,光明是火,坚硬是地,明明实有,如何观空?譬如
火一见便知其为火,是火之相,光明是相之性,燃起来是相之根,安其名曰火,
凡一切物都有相,有性、有根、有名,虽明相性与根之关系,如何是空,如火有
热有光,知为火矣,光从火上来耶,还是热从火上来耶,离开光与热,火何从而
生耶,还自根生耶,还是相生?没有光,没有热,便不是火,是先有光有热,才
有火耶,还是没有光与热之先,就有火耶?光热先有不可能,光热是火,有火才
是光热,而此二者究竟是空,二者没有,名字亦空。又如水是湿凉,离此湿凉,
就没有水,不从水上觅,凉湿也没有。地、风亦如是,一切外表显现,不离四
大,四大是空,一切都空。何从生,何从去,一切均如龟毛免角,梦中秽净都是
梦,故烦恼即菩提,无垢亦无净,犹如零加零,终等于零,五蕴是空,六根六尘
乃至十八界一起是空。一切幻相皆从无明上出生,但是无明在何处,也是没有,
无明流露表现地方(即一切幻相)没有,无明也没有,乃至生老十二因缘都没
有,老死尽离,四谛法也是空而没有。
  集为苦之因,苦为集之果,灭为道之果,道为灭之因,众生在三界火宅中所
受之苦,如生病,此病从无明烦恼贪嗔痴积集而成,故集为苦因,要解决苦之方
便,须从贪嗔痴下手,故修道以对治苦病,修道能使离苦得乐,如服药,对症下
药,病苦消灭,病苦既已消灭,即清净、即快乐,此是灭之意义,苦无自性,因
无明起种种烦恼,无明是空,一切都空,病已空,苦集灭道更空,从般若智慧得
解脱,无得也无不得,菩萨从此得阿耨菩提。要真实明澈空性,才能行六度万
行,如有执著,一切六度万行,便不能行,便不得究竟。
  于是知一切法,均为因缘和合,镜花水月。如:内空——六识俱空,外空
——六尘皆空,内外空,六根自性空——即色受想行识俱空,大空——一切方所
皆空,空本不存在,故色不异空,色即是空,胜义空——即涅盘亦空,无生无
死,究竟轮回,本体亦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超越两边皆空,轮回无
住空,无说空,自性空,一切法空——偏虚空一切色相,实在均是空,名相空
——一切名相,其性皆空,不可得空,根本空。
  以上十六种空,如下面四种共为二十种空。
  一切实体空,空,自性空,他无自性空。
  无论根性上,色相上,均非实在,是如梦如幻之显现。但众生根本执著有
我,外道更特别执著,或说身内有我,或说我大、身大,或说偏满一切,种种
执著,如从龙树菩萨中观论,于有上观察无我,通达人无我,法无我,知一切
法都是空之本性,了解人法无我,一切是空,修深般若,于定中知一切皆幻
化,虽见种种显现,无非是空,仔细观察,不起妄念,从空上入定,体认空
性,于是轮回空,四谛空,智慧亦空,无一实在,故得亦无,不得更无。

【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垛以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密多,心无挂碍故,无恐
怖,远离颠倒,完竟涅盘,三世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密多,得于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圆成沸道。】

  菩提萨垛,以观察了解故无挂碍,经若干阿僧祈劫,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难舍能舍,修六波罗密,心不厌倦,遇危难而无恐怖,为众生牺牲一切,勇猛精
进,永不退转,无执著故无颠倒,有执著故有颠倒,不颠倒即证涅盘,菩萨无颠
倒,功行圆满,证大涅盘,三世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密多,究竟得无上正等
正觉。

【故应谛知般若波罗密多咒,是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
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咒是护持心者,心有散乱妄念,以咒而定。梵文称曼达拉,达拉者守也,曼
为心。般若波罗密多咒,即空定,明一切法皆空,显空不二,此定即名幻化定。
大明咒如日光破除一切黑暗,犹之般若破除无明,亦即自二十种空上得彻底了
解,而得无相定。无上咒,是没有比无相定再较高之咒。无等等咒,无另一咒及
智慧可与相等,仅佛之境界可与相等,即无缘定是也,因已与佛相等,故较此再
高之境界无须更求。除一切苦咒,因明空故,一切无明皆除,无明既除,因无明
而生十二因缘所种轮回生死之苦厄亦除,而得究竟。苟于此胜义不能了解,任何
方便不能将苦根铲尽。是般若咒,是空定,无相定,无缘定,幻化定,是真实不
虚,倘能一切皆空,除苦亦假,未趋入般若波罗蜜多固苦,得究竟后,苦自除
尽,故除苦是真实不虚。

【爹雅他、嗡、噶德、噶德、巴喇噶德、巳喇桑噶德、菩提娑哈。】
(原文于此附有藏文,此略)

爹雅他,即咒语,噶德、噶德,即到了到了,巴喇噶德,即彼岸到,巴喇桑
噶德,即殊胜之彼岸速成到,菩提娑哈即菩提成就,究竟抵达。所谓般若波罗密
多深妙行,即三十七菩提分至此而圆满五道十地。
第一噶德,为已到资粮道——四念处、四正见。
第二噶德,为已到加行道——五根、五力、四神足。
第三巴喇噶德,为见道到——七菩提分。
第四巴喇桑噶德,为修道到——从二地至十地圆满,四道圆满,进而菩提,
娑哈。
第五菩提娑哈,为无修道到,十地圆满,至凡夫地起——凡夫资粮——加行
——念慧——定慧——续地——因缘慧——见道——已定地,地即定意——修道
——自二地至十地,皆深妙行之应经程序。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密多。」于是薄伽梵从三昧
起,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复云:「善哉,善男子,如是如
是,如汝所说,深妙般若波罗密多应如是行,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观自在菩萨告舍利子,应修般若波罗密多,薄伽梵自光明足中起而印证,观
自在菩萨所说之真实妙谛,曰善哉,(至)如来亦皆随喜,系佛亲口赞叹,并连
声赞叹,含有确定之意,复证可曰是,曰真实是,如所说,修般若深妙行,匪特
我印证可以成佛,十方三世如来,都随喜赞叹也。

【薄伽梵作是语已,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暨诸眷属,天人阿
修罗,乾达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欲喜,宣赞佛旨。】

寿命具足舍利子,与观自在菩萨,一为声闻阿罗汉等小乘眷属之首领,一为
大乘菩萨眷属之首领,他如天人阿修罗梵王及非天非人一切无量无数众等,均欢
喜赞叹,宣说佛所说,超越离开轮回生死及涅盘两边,究竟到菩提之胜义,以示
法会结束。
一切法体性本如虚空,今已了解,然不加以修持,不能心领神会,如有黄疸
病者,见海螺以为黄色,善智识者,告以为白,虽信其言,终未能彻悟其为白
色。犹诸一切法空,均已闻知,因五蕴业障,终不能彻底了解。五蕴色受想行
识,色为色法,受想识是心法,行为迁流之法,名为行法,均依因缘而生。一方
面依般若智慧,一方面加修五道,今为方便大众故,特将般若佛母密法,及修持
口诀,普为传授,如法修持,当如对症单方,服者可奏奇效,昔无著菩萨专修弥
勒,亘三年五年十二年之久,终未见弥勒。后见一犬背上生疮,虫蚀其肉,见而
悲悯,用舌吮舔,忽见弥勒显现。当时启问,修持多年,何以不见,弥勒告以虽
经多年,但功行未足,今以悲心故,乃现尔前,实则十二年来,何尝须臾离尔之
左右。无著菩萨,遂得亲承口诀。要知我辈亦复如是,周围左右之佛菩萨,以我
辈业重故,不能得见,勤加修持,亦可获见本尊。今大众得闻此法及口诀,亦即
过去功行之显现。
无著菩萨传承之口诀,系谓外界幻境,天人六道所见不同。如人见水为水,
天见水为琉璃,鱼见水为房屋,饿鬼见水则如火,实则均由心之变化而生,证明
外境是空。知外境空,即知内境亦空,一切本性为空,故弥勒菩萨所传者,即以
幻境本空,识自幻境显现,识空,故观察境识均空,从智慧入定,依传承上师之
加持,而通达般若波罗密多深妙行。
  文殊菩萨传龙树菩萨之口诀,为中观修持自无我无识着手,众生执著有我,
外道执著有殊胜我,或言我在身中,或言我无一定大小,或因人而定,或言我无
一定住所,或谓我遍满一切;中观派为破除此见,自人无我至法无我趋入,而了
解一切皆空,于此修定,非仅忘我之空,实已彻悟空后之空,得力于此,便可扫
除过去执著之病,而一旦完全解脱。
  密法应有修般若波罗密多之方便,以过去种种思想妄念不能立即歇下,尤其
在静坐之时,妄念更多,执事时,尚能定于世间法上,静坐治妄,非由般若佛母
三摩地,以一目标,不能收摄神识,一既没有,故终为空,此自有所得至无所得
之修行方便,即密法之观想,(此非生想)。一方面依加持,一方面修定,自能
证得。
  般若佛母体性,为一切佛悲心之体性,亦为般若空之自性,为报身佛相。当
修持时,坐舒适垫椅之上,刹那观想自己为般若佛母,身金黄色,一面四臂,二
足金刚跏跌坐,下有莲华月轮,两手结定印,背上右手执金刚杵,左手执般若经
典,现报身佛相,头载五佛宝冠,衣裙钏镯珠宝缨络种种庄严圆满具足,相好光
明;心间有月轮,上有黄色短「啊」(藏文)字,(无脚及圈)周围咒轮,向右
围绕;本尊身透明,可内望见,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行者观想明白,乃同时念
咒,使散乱心集中在观想上,于心印及咒轮,须加注意,疲劳时,观想一切世界
均清净,由清净之世界变为坛场,再化光明摄集般若佛母(自身)之身,上下内
外咒蔓围绕,放光摄集啊字上,最后清净世界及咒蔓均转为啊字,庄严入定,啊
字复化空,从船若空性上得定。比较修其他法门为殊胜,成就亦迅速。厌倦时当
即出定,随时随地作如上观想,则感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一切皆在梦中作佛事也,空既了达,应以大悲心任运修菩萨行,圆
满资粮,则佛土自证圆满。东土所传心经,为鸠摩罗什及玄奘法师所议,如依此
经念诵,或依密法修持修行观想,不久自能成就,(所谓不久,或非在此生),
即不修持,以今日闻法及念咒故,功德亦大,真实不虚。

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终

饶益有情 兴圣教海
宏扬正法 普放光明

戊子年六月十九日圆满吉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眼睛像梁朝伟会勾人
2004: 如是我闻-痴情自古空余恨
2003: 女生学电脑(想笑的进来)
2003: 龙君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