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股民甲远古的风
万维读者网 > 股市财经 > 帖子
美国社安金领取策略和特别规则大揭底 (一)
送交者: 长啸 2015年01月16日23:00:52 于 [股市财经] 发送悄悄话

许多八十九十年代来美国的华人现在面临退休领取社安金的问题,本文拟对社安金领取策略和特别规定作必要的介绍。

任何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在美国工作10年积满40工作点就有权利领取社安金。社安金的数额由社保局根据每人的工作年限和收入,应用既定公式计算。每个有资格者应该去社保局的网站建立自己的户头帐号,社保局则会每年给你寄一份报告,告知你到退休时的社安金金额,当然,这些数字在你正式退休前仅仅是估计额。

社安金领取策略的复杂性主要来自社保局的有关配偶的条例规定。

一个好消息: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和禄卡持有者,那怕你一天也没有在美国工作过,原则上,你有权利领取你的配偶社安金的50%,只要你和你的配偶符合有关领取社安金的条件。也许不少人已经知道这个条例,但很多人,特别是夫妻档,困惑于复杂无比的其他有关条例和规定,不清楚如何制定最有利于自己的领取策略。

第一策略,一般来说,只要经济和身体条件允许,迟领比早领好。

华人中流行一种关于领取社安金越早越好的传统说法,其理由和我的分析如下:

  1. 社保基金将到期和破产。这个说法基本是危言耸听,事实是社保基金有两个来源,其中只占25%左右份额的小来源,按专家的估计和预算,有可能在2033年枯竭,国会必须在这之前找出解决办法。社保基金的主要部分是全国每年的工资总额中扣除的社安税,只要美国人在工作,这部分有保证。 次要来源是社保信托基金,这个基金最初是由联邦政府拨款建立,以后每年如果社安税不够,由这个基金补足,反之,盈余的社安税将存入社保基金。 很多年来,与大家想象相反,社安税有节余,到2013年,这个基金由于多年盈余,已达到27万亿美元。专家的估计是建立在婴儿潮退休人员将大增的预计上的,并不是整个社保金的末日,解决办法有很多,提高下一代人社安税和退休年龄就是可能的办法,那不关我们这一辈人的事,或者影响有限。不过居安思危,你不妨给儿孙们提个醒。所以说, 这一部分问题,只要美国还存在,也是会解决的。只是两党这些年严重对立,延宕了解决办法的时间表。

  2. 现在的钱比将来的钱更有价值,所以应尽可能提前拿。这个说法前一部分是正确的,学过一点经济学的都能理解,但不要忘记社安金有通货膨胀调整率规定(COLA, 1.5 to 2%,可能更多) 和延迟退休奖励 (Delayed Retirement Credits,7 to 8%) 。加在 一起,10% 左右的增长率是值得你去等待的。有牛人会抬杠道:我提前拿社安金,投到股票市场,增长率一定超过10%。得承认,也许你在3-5年内做的到,20-30年你也能保证不失手?

其实,早领取和延迟领取最重要的是看迟领取的总金额能在领取者的什么年龄赶上和超过早领取的总金额 (Break-Even)。我用Excel制作了一个表格,我发现,在大部分情况下,特别是中产阶级,62岁早领取和66岁完全退休时领取的两个总金额将在7584岁时达到平衡,再往后,66岁延迟领取的总金额开始超越62岁早领取的总金额。 领取者活得越长,社安金总金额越多。

那么,美国人在开始领取社安金后寿命平均还有多少年?社保局的资料显示,男性: 84.3岁,女性: 86.6岁。考虑到老龄华人几乎个个是养生大师,这个群组的寿命一般会高过上面社保局的资料,推迟领取明显有利。 推迟领取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62岁后,你有其他经济来源,或者继续工作;第二,你没有威胁到生命的病症。

第二策略,充分利用配偶档的申请并缓领条款(File and Suspend)

一对配偶,如果双方都满40个点,那么,社保局就用两个分开的记录(Records)去计算各自的社安金,但这不意味你只能按自己的纪录领取相应的社安金。举例来说,妻子(或者丈夫)按自己的纪录,在66岁时的社安金少于另一方社安金的50%,且另一方已在或超过完全退休年龄66岁并已开始领取退休金,社保局会将妻子(丈夫)的社安金提高到丈夫(妻子)50% 譬如,妻子按自己的纪录,在66岁可有$600一个月的社安金,丈夫一个月社安金的50%$1000,社保局会将妻子每月社安金提高到$1000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妻子(丈夫)62岁以后因各种原因必须开始领取社安金,丈夫(妻子)已达66岁并开始领取社安金,妻子(丈夫)还能领取另一半的50%吗?答案是部分否定。从62岁到66岁四年共48个月,社保局按月递减配偶的50%,假设妻子(丈夫)62岁一到马上申请领取社安金,这样,50%变成35.21%;如果妻子(丈夫)66岁还差一个月,必须领取社安金,50%变成49.66%。按月递减表可见本文第二部分。

好消息仍然在,如果妻子(丈夫)没有积满40工作点或者完全没有工作过一天,但满了62岁,只要另一半已达完全退休年龄66岁并开始领取社安金,即可按照上面的计算法,领取另一半的35.21%50%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申请并缓领条款(File and Suspend)本身。

用一个实例来解释这个条款。配偶双方都是66岁。 丈夫有较高收入的工作且身体健康,妻子收入低并体弱多病。假设丈夫在66岁时的社安金是$2000, 妻子在66岁时的社安金是$600;如果大家都在66岁退休领取社安金,妻子可拿丈夫的一半,即$1000,配偶两人总计每月$3000

2000年时,总统签署了名为《Senior Citizens’ Freedom to Work Act of 2000》条款,这个条款允许一个工作者申请并缓领(File and Suspend)社安金。 很多华人不知道或者忽略这个条款可能带来的利益。

让我们回到上面的例子。 根据2000年的条款,丈夫可以在满66岁时申请自己的社安金,并立即要求延缓领取,这样就可以使妻子符合领取丈夫社安金50%的条件,即妻子每月可以领到$1000。丈夫本人则继续工作到70岁,那时,假设他的社安金将是$2640 配偶两人总计每月$3960(2640/2+2640) 相比前面的$3000,增长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如果丈夫缓领后不到70岁就决定开始领取,总数会按月递减。

第三策略,充分利用配偶档的有限申请条款(Restricted Application)

简单地说,当一对配偶都达到完全退休的66岁,都有满40点的纪录,一方申请自己的社安金(一般是收入高的一方),另一方(收入低的一方)此时可以有两个选择:1)按双方的纪录申请,如果配偶社安金的50%的金额高于自己的金额,社保局一般自动按高金额发放;2)鲜为华人所知的是,另一方可以选择有限申请(Restricted Application),即要求仅仅只按配偶的纪录申请自己的社安金,这样,你仍然拿你的配偶社安金的50%,但按你自己的工作纪录计算出来的你自己的社安金将会取得延迟退休奖励(Delayed Retirement Credits),直到你70岁。

还是用上面的例子,这次假设妻子66岁时根据自己的工作记录,社安金不是$600,而是$1200每个月。她可以做有限申请,仅仅只按丈夫的工作记录申请自己的社安金,金额将是$1000,这个数额少于$1200,但吃小亏,占大便宜,到70岁时,她自己的社安金因为延迟退休奖励将达到$1584

第四策略,将配偶档的缓领条款和有限申请条款联合起来使用。

社保局允许:配偶中一方在完全退休年龄66岁时根据自己的工作记录申请并立即缓领社安金直到70(File and Suspend);同时另一方在66岁完全完全退休年龄时可作有限申请(Restricted Application),仅仅只用配偶的工作记录,领取配偶社安金的50%,将自己的工作记录置于延迟退休奖励(Delayed Retirement Credits) 中,直到70岁。

用上面的例子:在70岁时,妻子她自己的社安金因为延迟退休奖励将达到$1584,丈夫自己的社安金因缓领条款的应用将是$2640,配偶两人社安金总额将是$4224

社保局不允许:配偶档中的一方先使用申请并缓领条款(Restricted Application),接着使用有限申请条款(Restricted Application);也不允许配偶档的双方,每方各自先使用申请并缓领条款(Restricted Application),接着使用有限申请条款(Restricted Application)

所谓两个条款联合使用,必须是一方使用申请并缓领条款(Restricted Application),另一方使用有限申请条款(Restricted Application)

以上所有计算没有将依通货膨胀率(COLA)增加的部分考虑进去。

简单小结:如果配偶双方都积满40工作点,且一方收入较高,应参考第二,第三,和第四策略,仔细计算,找出适合自己的社安金最佳领取方案。

(版权归作者长啸所有,欢迎讨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4: 很显然 李嘉诚在等待中国的危机到来
2014: 衰退前奏: 西尔斯百货裁员1600
2013: 对抗通胀:百年看房产不如股票
2013: 炒股入门:股票突然放量是什么原因?
2012: 飞云:人民币贬值大幕即将拉开
2012: 2012 年初预测
2011: 新年投资之道:不找天鹅找丑小鸭
2011: 医药行业的模式风险和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