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股民甲遠古的風
萬維讀者網 > 股市財經 > 帖子
重溫《中國騙局》,看緊您的錢袋
送交者: 賈舟子 2019年05月26日20:11:30 於 [股市財經] 發送悄悄話

美國著名導演羅斯坦(Jed Rothstein)將數百家中國公司近年來到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騙局拍成紀錄片《中國騙局》 (“The China Hustle” )。

這部紀錄片被福布斯評為2018年最重要電影之一。影片圍繞美國知名做空人物大衛德(Dan David)展開,講述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資企業通過反向併購美國公司,如洪水般湧進美國市場,但背後卻隱藏了未被人察覺的巨大隱憂。

筆者在兩年前就對「中國空殼公司」略有所聞,於是對自己的IRA的組合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剔除了大部分中國企業(因為實在分不清到底哪家是空殼企業)。後來的營運情況表明,我當時做的決策十分正確。

金融市場撲朔迷離,如果您不想成為被收割的韭菜,就請認真讀一下如下帖子,然後請專家認真分析一下您的投資profile。


美國紀錄片揭中國驚天騙局:在美上市公司80%是空殼,觸目驚心!

如果一個白髮蒼蒼的美國老人站在你面前,說自己15萬美元的退休金被騙得精光,並且花甲之年因此落得晚景淒涼,你會有何感想?

你肯定會覺得騙子實在太可惡了,竟然連老年人的那點積蓄都不放過,簡直喪心病狂。

但是,如果這個騙子是“中國企業”呢?

這些實際並不存在、或早已敗絮其中的中國企業,努力把自己粉飾得光鮮亮麗,通過“反併購”的方式到美國上市,每支股票都被鼓吹成“無懈可擊”,只要持股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當真相被戳穿的那一刻,賺得盆滿缽滿的人,就只有那些策劃騙局的始作俑者。美國的股市小散戶,都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這就是美國導演傑德·羅思坦在紀錄片《中國騙局》(The China Hustle)中揭露的真相。

《中國騙局》海報

去年9月,當這部紀錄片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就在海外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外媒把這場由中國人主導和策劃的騙局稱為“25年以來最大的金融詐騙”,涉及資金或高達數百億美元。

然而在國內,你卻很少能聽到關於它的消息。


這場針對中國的指控,是捍衛正義還是惡意污衊?是揭穿真相還是虛構事實?相信每個看過《中國騙局》的人,都會在心裡寫下答案。


他們說,要搭上中國的“快車”

紀錄片從一群遊客在華爾街大銅牛前的合影開始。 這隻擺在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前的大銅牛,不僅是華爾街的標誌性雕塑,更寄託了人們對股市的美好憧憬——“牛氣沖天”。

這也是入市的美國老百姓,最大的願望。


然而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美國金融行業遭受重創,尤其是股市投資者,損失異常慘重。

相比較而言,大洋彼岸的中國卻像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成長為全球矚目的第二圖片截取自紀錄片《中國騙局》

當片中一位美國人親身去過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看到那裡日新月異的變化,他震驚到無以復加,心中暗想:“完了,美國時代結束了。”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些證券公司和投資銀行紛紛將目光瞄準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試圖尋找快速增值的機遇,以挽回之前的損失。

同時他們告訴翹首盼望的投資者,中國就是你下一個機會,一定要搭上中國這班“快車”。


羅仕證券和羅德曼投資銀行,就是在對中國市場一片看好的浪潮中,最起勁的兩個“弄潮兒”。

它們協助中國中小企業在美國上市,然後鼓動美國人購買中概股,並為此使出了渾身解數。


羅仕證券的做法比較接地氣,它常年以“投資研討會”的名目舉辦各種大party,數百名中國中小企業的“董事長”均會出席。他們往往會向前來參與的美國民眾介紹自家企業的亮眼業績和輝煌成果,極力邀請人們購買股票、“共同致富”。

羅仕證券的大party還會邀請當紅歌手,讓人們在“演唱會”的氛圍中吃吃喝喝

相比之下,羅德曼投資銀行則顯得更加“高大上”。他們舉辦高端酒會,邀請各界名流前來演講,甚至找來了曾競選總統的韋斯利·克拉克將軍作為代言人,以樹立機構積極正面的形象。


無論這些“投資研討會”的形式如何多樣,它們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建立起人們對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的信任,並鼓勵大家購買股票。

這些機構任意一個證券經紀人,都能將中概股吹得天花亂墜,仿佛大量買進這些股票是聰明人才會做的正確選擇,他們也以此賺取佣金。

可他們中很少有人真正實考察過那些包你“穩賺不賠”的中國企業,也從不會細想這其中是否存在漏洞。在紀錄片中,當攝製組突然拋出一個問題“我懷疑中國公司報假賬”時,原本滔滔不絕的銷售們愣了一愣,陷入了難堪的沉默。


投資人一走,工廠的燈就全滅了

人人都看好的中國企業卻存在問題,最初是由一個叫卡爾森的投資者發覺的。

他原計劃買入“東方紙業”的股票,根據羅仕證券和羅德曼投資銀行的說法,這家企業專門銷售高質量紙製品到全中國各地,號稱年營業額1億美金,光是用來購買原料的錢就有500萬。

可當他去往中國,來到所謂的“企業所在地”,就只看到一個破到不能再破的的小工廠,垃圾遍地,而且廠里根本沒幾台機器是好的。


跟風買股票的美國投資人根本不清楚,他們的錢可能全都投入了這種瀕臨倒閉的小作坊,別說賺取利潤分紅,可能連本都撈不回來……

卡爾森回國後,迅速將調查結果發布在了互聯網上,很快,“東方紙業”的股價應聲而跌。


卡爾森的調查報告引起了美國另一名投資人丹的注意,他將目光投向了另一家廣受好評的中國企業“中國綠色公司”,這家肥料公司號稱與多家食品集團有着密切合作,年利潤上億。

毫無疑問,它也是股市的寵兒、美國投資者的首選。可當丹深入調查後,就發現了不對勁。

受到卡爾森報告的啟發,丹決定着手調查另一家被看好的中國公司。

丹偷偷安裝的攝像頭顯示,一個年利潤上億的肥料公司,從早到晚就只有寥寥數名員工來回往返,想象中幾百名員工勤勉工作、運肥料的大貨車進進出出的場景,根本就沒有出現。

為了更好地確認“中國綠色公司”的實際情況,丹還找人假扮成免費派送茶葉包的推銷員,以“一人發一包茶葉”為由頭,找門衛問清楚了公司實際員工數——40名員工,且只有1個貨車司機。


到了這裡,事情的真相已經再明顯不過。所謂“中國綠色公司”,其實只不過是個“空殼”。

更可笑的是,他們還很會演戲。丹偷偷安裝的攝像頭拍下令人震驚的一幕:投資人的大巴到來之前,工廠的燈全部都是暗的;投資人一來,工廠的燈全部亮起,噴水池也開始噴泉。

而投資人前腳剛走,工廠的燈又全部熄滅了。

這怎麼看,都是個蓄謀已久的騙局。


像卡爾森和丹這樣的美國投資者,其實在發現這些問題時已經是“後知後覺”。普通的美國人根本不會想到專門跑到中國來做一次實地考察,更不會懷疑證券機構和投資銀行的大力推薦。

而國內一些律師,卻早已發現事有蹊蹺。

對於黃昆律師來說,當他發現一處廢棄銅礦被包裝成“希爾薇礦業公司” 並在美國上市,他就隱約覺得這其中肯定有問題。在深入調查後,結果果然和“東方紙業”、“中國綠色公司”一樣:這些“利潤上億”的中國企業,都是徒有其表。

當黃昆想開展進一步的調查取證時,他卻遭遇了警方的百般阻撓。他們審訊黃昆,想弄清楚他到底為誰工作,在無憑無據的情況下,還把他丟進監獄,一關就是幾個小時乃至好幾天。


當黃昆最後一次被警方抓到的時候,他不會想到,之後自己竟然被無緣無故地關了兩年。也許,這場驚天騙局中所涉及到的利益交換和權力糾葛,遠遠要比我們所想象的複雜許多。

在這個故事裡,沒有一個人是好人

既然這些中國企業存在着這麼明顯的漏洞,那麼它們當初又是如何能夠繞過美國金融市場監管機構的法眼,並成功在美國上市的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反併購”。

由於經營不善,每年都會有相當數量的美國企業遊走在倒閉的邊緣。而這些別有用心的中國企業,便假裝被這些快要破產的美國企業併購,從而搖身一變,成為了在美上市公司。

在納斯達克敲鐘是許多中國企業的夢想(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通過這種方式,這些空殼企業巧妙躲開了美國相關機構的審查和監管,並融到了巨額資金。

根據片中的數據,從2012到2016年間有400多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其中80%竟然都是通過“反併購”上市,總市值已高達500億美元!

在虛假繁榮的背後,是一觸即破的資本泡沫。


丹在調查完“中國綠色公司”後感到十分憂心,他希望能夠做點什麼,來抑制情況的惡化。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卻受到了重重阻礙。

丹希望讓更多人能夠了解事情的真相,及時止損。

第一重阻礙來自於幫助中國企業上市的各類機構。

對於券商和投行來說,他們的目標只是讓那些上市企業的股票流通於市場,從而賺取佣金;對於負責審計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他們只想要做好紙面上的文件工作,從而賺取審計服務費;而對於替這些企業辯護的律師來說,他們的原則是無條件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各行各業的“專業主義”反而造成了這樣一個可悲的局面:大家都以為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情,可所有的“正確”卻為騙局助上了一臂之力。

“東方紙業”請來的辯護律師在採訪過程中顯得十分警惕。

第二重阻礙來自於美國證監會。

當然,與其說是“阻礙”,還不如說是對中國企業造假的無能為力。

畢竟這些中國企業的帳目存在任何問題,並不在美國證監會的處置範圍內。更可笑的是,即便是放在中國這些企業也沒有觸犯法律,因為它們從頭到尾騙的都是美國人的錢。

美國證監會對此也是無能為力(圖片截取自紀錄片《中國騙局》)

第三重阻礙則來自於持有中概股的美國投資人,他們的驚恐和擔憂顯而易見——一旦真相被揭穿,他們手裡的股票就會大大貶值。在某些人眼裡,像丹這樣揭黑的人可不是什麼“正義使者”,而是提前敲響喪鐘的幽靈。


這麼看來,為揭穿騙局而四處奔走的丹,似乎是在孤軍奮戰,他頑強地與各方勢力進行對抗,只為了美國人民的利益少受一點侵害。

然而,丹卻在鏡頭前坦白,自己也不是好人。


在調查揭黑的過程中,丹還在着手做另外一件事——他成為這些股票的做空推手,在中概股大熱的時候將它們高價賣出,等真相拆穿、股價狂跌的時候再將它們買回,由此賺取差價。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在利益的誘惑面前,所謂的“維護正義”也是如此微妙。正如丹自己所說,在這個故事裡,沒有一個人是好人。

《中國騙局》的上映無疑引發了美國民眾的恐慌,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了在美上市的中國優質企業,信譽度和公信力的極速下滑。

在紀錄片的結尾,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阿里巴巴集團在美上市的鏡頭反覆出現,馬雲和特朗普握手的場景被着重強調,仿佛一個滄桑的畫外音響起:他們沒有停止,他們還在繼續。


紀錄片結尾將矛頭指向了2014年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它是當時美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的IPO。


在全球資本與市場無限交融的今天,中國騙局種下的惡果,也許最後還得由我們自己品嘗。

如今,中美貿易戰已然打響,在局勢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有人看了這部片子反而覺得高興:我們就騙美國人的錢,誰讓他們針對我們?

然而,我們需要記住的是,當信任轟然崩塌,當仇恨悄然醞釀,受傷的絕不會僅僅是一方。在資本的交匯與市場的起伏中,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人會是永遠的贏家。


來源: 相伴語依依 2019-05-26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05/26 Wallet Currency Quotes
2017: 瑞銀:人民幣將繼續走弱 需規避風險
2016: 為何明星熱衷炒股 看完你就明白了!
2016: gugeren:美聯儲是怎麼調節利率的?
2015: 加拿大西北地區發現大量頁岩油 可媲美
2015: 巴里克黃金5.5億美元出售澳洲金礦項目
2014: 鐵礦石價格繼續下跌 澳礦企寄望中國提
2014: 盧克石油發布2025油氣市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