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童年故事:发小杨贤志
送交者: 乐维 2017年12月07日16:12:02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杨贤志是我儿时在芷江师范时的邻居。大概是1962年,我们住在芷江师范学校靠校门口,东头健身房边上的一排平房里。他家在最南头,我家居中。我当时5岁,他比我大一岁,我们还有其他一些学校子弟总在一起玩。我与贤志因为是邻居,所以在一起的时间最多。

我们喜欢去健身房玩。健身房就在我们房子的对面,大概20米远。它原是一座庙宇,一头有一个圆形的门,另外一头则是敞开的,里面墙壁上还隐约看见一些佛教的画。装有爬梯,爬绳,有垫子,单双杠,跳马,高低杠等,是学生上体操课的地方。平时没有人看管,大家可以随时进去练习。我们在里面翻跟头,爬绳,爬梯子,或追逐,或游戏。

贤志的爸爸杨国兴老师是邻县新晃人,当时30多岁,在芷江师范做教务工作。他是农村读书出来的,家里亲戚基本上在农村。妈妈姓唐,是一个小学老师,当时20多岁。芷江城里人,娘家就在学校门口的小北街,大概200多米远。据说唐老师原是芷江师范的学生,和年长很多的杨老师谈恋爱,毕业后就结婚了。

唐老师年轻活波,长相漂亮,身材好,说话甜美。偶尔见到她时,总是笑眯眯地与我打招呼,让我觉得很亲切。

或许因为她与杨老师的年龄差距较大,加上性格不合,婚后经常吵架。有时候吵架后,她就回娘家去了,几天不回。我曾经看见过几次唐老师拿着行李离开家回娘家去。

不久,贤志上小学了。去的是与芷江师范一墙之隔的芷师附小,又叫荷花池小学。我当时觉得上小学好了不起,贤志有时候将学校的事情我都很感兴趣地听着。

放学后我们仍然在一起玩。除了在健身房玩,我们还喜欢去健身房边上的小池塘边玩。冬季池塘会结冰,我们喜欢用小棍拨几块冰上岸,放在手里玩。春天水里有很多小蝌蚪,我们天天来看它们长大,直到变成小青蛙。夏日池塘水面上有浮萍,青蛙不时从岸边草丛跳入水中。我们喜欢捡一小块很薄很平的瓦片或石片,沿着水平面一甩,瓦片或石片在水面上掠过向前,溅起一个个越来越密的小圈圈,直到最后失去动力而沉入水中。我们比赛看谁溅起的圈圈多。

印象最深的是钓青蛙,这是我们从大人那里学来的。找一根一米多长的小棍,或竹竿,一端系上一根线。然后去找一朵南瓜花,掐一小片,卷成小蚕豆大小,绑在线的另外一端。将南瓜花团一端甩进草丛,用手轻抖小棍或竹竿,黄色的南瓜花团在草丛里一跳一跳的,青蛙以为是虫子,就会跳起来吞进口里。待青蛙还没搞清楚怎么回事,口还牢牢地咬着南瓜花时,一只手猛提小棍或竹竿,把青蛙提出草丛,另一只手迅速抓住青蛙。因为不像钓鱼有吊钩,所以稍为慢一点,或一下没有抓住青蛙,青蛙一松口就跑了。大人都不容易,我们小孩就更难了。我只记得我们钓过几次,但不记得我们是不是曾经钓到过青蛙。

第二年,我也上学了,贤志则上二年级。

秋季开学后不久,有一天放学后,我们又来到小池塘边上玩。

贤志突然问我:”乐维,你说三三得几?”。我想了一下,三三不是两个三吗?就说:“应该得六啊”。贤志满脸迷惑地说:“我老师说三三得九,但我爸爸说三三得六。我也不知道他们谁对?”。我刚上一年级,只懂加法,所以也和贤志一样搞糊涂了。

杨老师老家的农村亲戚来,总会带些土特产,印象最深的是糍粑。

糍粑是当地一种特色食品。一般用糯米做,也有用小米做的。先将糯米泡上一晚,上蒸笼蒸熟。将蜂蜡放入菜油里融化成黄色的油,涂在一个口径约一尺半的石臼的壁上。然后将蒸熟了的糯米倒一盆进石臼,两个人一人拿一根两端涂好黄油的木槌,交叉地击打糯米饭团,直到打成像面团一样的糯米团。

舂兌大糯米团需要两个人配合默契,因为虽然有黄油,但糯米仍然会粘住木槌,很像牛皮糖,所以一个人的木槌往上拉时,另一个人需要对准木槌底部的糯米,槌下去将木槌与糯米砸开。时机把握不好,早了,舂到木槌上;晚了,糯米团被槌带出了臼。糯米很粘,非常费力,而且要全神贯注。即使腊月天的室外,零下几度,舂兌的人都会热得只能穿单衣。

将舂烂了的糯米团放上一块涂满黄油的门板之上,用细麻绳将粘在舂锤上的糯米团切割下来。然后在切割成拳头大小,用手压扁成圆形,晾干后就成了糍粑。冬至以后,在水缸里放上水,将糍粑放入,可以保鲜到春天。

春节前后,每次我去贤志家,杨老师总会说:“贤志,乐维来了,去拿两个糍粑来”。贤志就会拿出两个糍粑,将火钳架在炭火盆上,再把糍粑放在火钳上慢慢烤。一经火烤,糍粑受热后慢慢变软,烤几分钟翻一下边,直到糍粑两面都烤得表皮焦黄,整个糍粑慢慢膨胀,直到把表皮撑开,这时候满屋香味扑鼻,馋的我们口水直流。

我们一起吃着那热乎乎香喷喷的糍粑,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美味了。除了糯米糍粑,还有一种小米糍粑,黄灿灿的,烤熟了比糯米糍粑更香。但这种小米糍粑很少,偶然贤志家烤小米糍粑给我吃,会让我高兴好几天。

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前一年,芷江师范从城里搬到了七里桥的木油坡,就是原来二战美国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的驻地,与原来的芷江二中交换了校园。贤志和爸爸住在靠飞机场的坡上的一间房子里,他妈妈和妹妹还住在城里。我家住在靠河边公路的坡下,都是原飞虎队队员的宿舍的房子。虽然我们离得比较远了一点,但不影响我们在一起玩。

贤志的爸爸很能干,菜做得很好,家里都是他炒菜做饭。每当把饭菜做好以后,他便走到屋边的高坎上高喊:“贤—-志——,吃饭了!”,很远都听得见,正与我们玩耍的贤志一听就飞快地跑回家去了。

文革来了,很快就把这一切都打乱了。当学校到处是大字报的时候,他们搬走了。我爸爸也被打倒靠边站了。原来有十几个小孩的,陆陆续续都走了,最后就剩我一个了。没有小朋友玩,也没有好东西吃。

1968年夏天的一天,我被要求跟大人去芷江体育场参加一场批判“牛鬼蛇神”的万人大会。会上红卫兵不断到场里现场抓人,然后押上台,挂上一个大牌子,推到台前跪下,然后宣判。我突然听到台上高喊:“把漏网富农杨国兴押上来!”,很快就看见杨老师被几个红卫兵从人群里提了出来,在一片“打到漏网富农杨国兴!”的口号声中被押上了台,脖子上挂上“漏网富农杨国兴”的牌子,被推到台前与其他“牛鬼蛇神”跪成一排。红卫兵对着高音喇叭宣布:“遣送漏网富农杨国兴回原籍”,然后振臂高呼:”打倒漏网富农杨国兴!“,下面群众跟着喊:”打倒漏网富农杨国兴!“。

虽然看过很多这种被立即押解,立即遣送的事情,但看到杨老师被这样对待还是让我非常震惊。多好的人,对贤志好,对我也好,每次都给我糍粑吃。他怎么可能是坏人?为什么要被遣送回农村老家?人太多了,我不知道贤志当时是不是在现场,如果在,他怎么受得了?

贤志爸爸妈妈原来就性格不合,妈妈年轻漂亮,外向活跃;爸爸老实忠厚,内向寡言。文革中离婚了。我不知道是他们是什么时候离的,是杨老师被遣返之前还是之后离的?因为当时他们早就搬走了,贤志也从来没有提起过。我知道他与妹妹跟着妈妈在河西的龙坪公社中学读书,但一直没有见过面。后来听说他妈妈改嫁了,新丈夫是一位年轻帅气的公社副书记,然后就杳无音讯。

从三年级以后到高中毕业,我再也没有见过贤志。

1975年春天,我高中毕业下放到水宽公社,离城三十几里路。从城里去公社茶场知青点,要经过七里桥,就是日本投降纪念坊的地方。那个时候纪念坊被砸了,谁也不说,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举世瞩目的事件。我们要在七里桥渡过潕水河,到对面的四方园,然后穿过岩桥公社才能到我们的知青点 - 水宽公社茶场。

一次回家后返回知青点,在七里桥上渡船,我惊奇地发现摆渡的很面熟,一看这不是贤志吗?七八年没有见,我们都从小孩变成了大小伙子。久别重逢,我们又喜又惊,加上渡船上人很多,我也不好多问他什么。分手时,他执意不收我的过渡费。

后来有一次我过河,赶上他当班。他告诉我说晚餐他们食堂吃红烧肉,让我等他下班,一起吃晚饭。当时已经4点多钟了,我就坐在河边草地上看着悠悠的河水等他下班。那年头,半个月也吃不上一次肉,能吃上红烧肉那就像过年了。

下了班,他去厨房买了他那份红烧肉,还有一份小菜,我俩在他的房间里分享一份红烧肉,就像当年一起吃糍粑一样不分你我,让我觉得又回到了童年。

吃饭的时候,他告诉我,中学毕业他就来这里了。我听说过他继父是这里的公社书记。摆渡虽然不是什么好工作,但那个时候几乎没有招工,这个渡船班也是吃国家粮的,旱涝保收,比当知青轻松。他爸爸当时已经落实政策到芷江二中教书了,他说他偶然会去看看他爸爸。

1976年1月过春节之前,我从生产队领取了80斤糯谷,打出60多斤糯米,去茶场罗婆婆家里打成了糍粑。挑回城路过七里桥渡口时,准备送贤志一些糍粑。可惜那天他不在,没有送成。

1977年恢复高考。我们因为做民办老师,大队一直不放我们回城复习,直到十月底的一个星期六放学之后,我们三个知青老师决定辞职,留下了一个字条后,就踏上了回城的路。

当时已经5点多了,到县城有五十几里路。我们出发不久,天就黑了。走到七里桥渡口时,已经九点多了。渡船到九点就停了。面对漆黑的河面,和空无一人的渡船,我们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我想起了贤志。

我走到渡工休息的房子边高喊:“贤志,贤志,你在吗?”。

刚好那天他在。一听是我,他马上起床。得知我们的情况后,他二话不说就带我们去渡口,解开缆绳,让我们上船,摸黑把我们送过了河。

贤志的爸爸恢复工作后,又结婚了。妻子姓刘,是一个医生。他们俩很合得来,非常恩爱。贤志有时候去看他们。

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分在长沙。

1990年,贤志在怀化工作的单位送他来长沙一所高校进修一年。我当时在湖南商检局工作,结婚不久。过节的时候叫他来一起吃个饭,也去他学校看过他。他总是笑眯眯的,讲话轻言细语,不急不躁。但感觉到因为他爸爸文革中的不幸遭遇,很小父母就离异,以及这些事对他产生了影响,心理上受到了伤害。可能长期的忧郁,使他三十出头就秃头了,他进修学校的同学都叫他“老杨”。

我们给他介绍过一个姑娘,一度发展还不错,但最后没有谈成。原因是女方考虑异地的问题,或女方遇到了条件更好的人。

后来回芷江见到杨老师,聊起贤志。杨老师有点愧疚地说:“都怪我们的离婚给他造成了阴影,让他对婚姻没有信心”。但我感觉他还是在努力找对象,并不排斥恋爱结婚,应该是有希望的。果然,过了两年他找了一个合适的姑娘结婚成了家。

2015年我回国看父母的时候去看了杨老师。他住在芷江二中的教师宿舍楼,已经80多了,仍然和刘医生生活在一起。家里简洁干净,谈谈的书香味。他身体不错,气色很好,思路清晰。很高兴我去看他,我们聊了很久。

过了两天,贤志专程从怀化来芷江看我和我父母。肯定是他爸爸告诉他,我去看望了他爸爸和继母。贤志还是笑眯眯的样子,看上去身体挺好,精神愉快。得知他孩子也大了,上了大学。我真替他高兴。

我抽空去荷花池小学看我的小学老师,老师不在。我离开的时候,在楼边碰到贤志的妈妈唐老师,她七十多了。多年不见,有点认不出来了。她见了我也觉得面熟,但没有认出我来。正好贤志的妹妹贤英从外面回来,一眼就认出了我,邀请我去家里坐坐。

据说唐老师和丈夫早就分居了,现在和贤英住在荷花池小学的教师宿舍里。屋里有点乱,唐老师发胖了,气色不太好,有点不修边幅,思路也不是很清晰。我以前去贤志家几乎都只有杨老师在家,和她不是很熟。她也没有准备接待我这个不速之客,我聊了一会就离开了。

贤志仍然在父母两边走动,他是一个很孝顺的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suibian2009:终极价值
2016: 一点儿小事
2015: 江总吹拉弹唱带坏中国风气,娘娘腔的一
2015: 各位不知是否有同感,现在的解放军没
2014: Bci 的拳击手套
2014: 最近俺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穿秋裤是
2013: 看看明星平时上街都穿什么。也请云居山
2013: 刚好,我今天又买了几件。哪件是花里胡
2012: 又干掉一瓶泸州老窖,这么下去会把米国
2012: 请教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