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童年故事:發小楊賢志
送交者: 樂維 2017年12月07日16:12:0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楊賢志是我兒時在芷江師範時的鄰居。大概是1962年,我們住在芷江師範學校靠校門口,東頭健身房邊上的一排平房裡。他家在最南頭,我家居中。我當時5歲,他比我大一歲,我們還有其他一些學校子弟總在一起玩。我與賢志因為是鄰居,所以在一起的時間最多。

我們喜歡去健身房玩。健身房就在我們房子的對面,大概20米遠。它原是一座廟宇,一頭有一個圓形的門,另外一頭則是敞開的,裡面牆壁上還隱約看見一些佛教的畫。裝有爬梯,爬繩,有墊子,單雙槓,跳馬,高低槓等,是學生上體操課的地方。平時沒有人看管,大家可以隨時進去練習。我們在裡面翻跟頭,爬繩,爬梯子,或追逐,或遊戲。

賢志的爸爸楊國興老師是鄰縣新晃人,當時30多歲,在芷江師範做教務工作。他是農村讀書出來的,家裡親戚基本上在農村。媽媽姓唐,是一個小學老師,當時20多歲。芷江城裡人,娘家就在學校門口的小北街,大概200多米遠。據說唐老師原是芷江師範的學生,和年長很多的楊老師談戀愛,畢業後就結婚了。

唐老師年輕活波,長相漂亮,身材好,說話甜美。偶爾見到她時,總是笑眯眯地與我打招呼,讓我覺得很親切。

或許因為她與楊老師的年齡差距較大,加上性格不合,婚後經常吵架。有時候吵架後,她就回娘家去了,幾天不回。我曾經看見過幾次唐老師拿着行李離開家回娘家去。

不久,賢志上小學了。去的是與芷江師範一牆之隔的芷師附小,又叫荷花池小學。我當時覺得上小學好了不起,賢志有時候將學校的事情我都很感興趣地聽着。

放學後我們仍然在一起玩。除了在健身房玩,我們還喜歡去健身房邊上的小池塘邊玩。冬季池塘會結冰,我們喜歡用小棍撥幾塊冰上岸,放在手裡玩。春天水裡有很多小蝌蚪,我們天天來看它們長大,直到變成小青蛙。夏日池塘水面上有浮萍,青蛙不時從岸邊草叢跳入水中。我們喜歡撿一小塊很薄很平的瓦片或石片,沿着水平面一甩,瓦片或石片在水面上掠過向前,濺起一個個越來越密的小圈圈,直到最後失去動力而沉入水中。我們比賽看誰濺起的圈圈多。

印象最深的是釣青蛙,這是我們從大人那裡學來的。找一根一米多長的小棍,或竹竿,一端系上一根線。然後去找一朵南瓜花,掐一小片,捲成小蠶豆大小,綁在線的另外一端。將南瓜花團一端甩進草叢,用手輕抖小棍或竹竿,黃色的南瓜花團在草叢裡一跳一跳的,青蛙以為是蟲子,就會跳起來吞進口裡。待青蛙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口還牢牢地咬着南瓜花時,一隻手猛提小棍或竹竿,把青蛙提出草叢,另一隻手迅速抓住青蛙。因為不像釣魚有吊鈎,所以稍為慢一點,或一下沒有抓住青蛙,青蛙一鬆口就跑了。大人都不容易,我們小孩就更難了。我只記得我們釣過幾次,但不記得我們是不是曾經釣到過青蛙。

第二年,我也上學了,賢志則上二年級。

秋季開學後不久,有一天放學後,我們又來到小池塘邊上玩。

賢志突然問我:”樂維,你說三三得幾?”。我想了一下,三三不是兩個三嗎?就說:“應該得六啊”。賢志滿臉迷惑地說:“我老師說三三得九,但我爸爸說三三得六。我也不知道他們誰對?”。我剛上一年級,只懂加法,所以也和賢志一樣搞糊塗了。

楊老師老家的農村親戚來,總會帶些土特產,印象最深的是糍粑。

糍粑是當地一種特色食品。一般用糯米做,也有用小米做的。先將糯米泡上一晚,上蒸籠蒸熟。將蜂蠟放入菜油里融化成黃色的油,塗在一個口徑約一尺半的石臼的壁上。然後將蒸熟了的糯米倒一盆進石臼,兩個人一人拿一根兩端塗好黃油的木槌,交叉地擊打糯米飯糰,直到打成像麵團一樣的糯米糰。

舂兌大糯米糰需要兩個人配合默契,因為雖然有黃油,但糯米仍然會粘住木槌,很像牛皮糖,所以一個人的木槌往上拉時,另一個人需要對準木槌底部的糯米,槌下去將木槌與糯米砸開。時機把握不好,早了,舂到木槌上;晚了,糯米糰被槌帶出了臼。糯米很粘,非常費力,而且要全神貫注。即使臘月天的室外,零下幾度,舂兌的人都會熱得只能穿單衣。

將舂爛了的糯米糰放上一塊塗滿黃油的門板之上,用細麻繩將粘在舂錘上的糯米糰切割下來。然後在切割成拳頭大小,用手壓扁成圓形,晾乾後就成了糍粑。冬至以後,在水缸里放上水,將糍粑放入,可以保鮮到春天。

春節前後,每次我去賢志家,楊老師總會說:“賢志,樂維來了,去拿兩個糍粑來”。賢志就會拿出兩個糍粑,將火鉗架在炭火盆上,再把糍粑放在火鉗上慢慢烤。一經火烤,糍粑受熱後慢慢變軟,烤幾分鐘翻一下邊,直到糍粑兩面都烤得表皮焦黃,整個糍粑慢慢膨脹,直到把表皮撐開,這時候滿屋香味撲鼻,饞的我們口水直流。

我們一起吃着那熱乎乎香噴噴的糍粑,覺得這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美味了。除了糯米糍粑,還有一種小米糍粑,黃燦燦的,烤熟了比糯米糍粑更香。但這種小米糍粑很少,偶然賢志家烤小米糍粑給我吃,會讓我高興好幾天。

文化大革命開始的前一年,芷江師範從城裡搬到了七里橋的木油坡,就是原來二戰美國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的駐地,與原來的芷江二中交換了校園。賢志和爸爸住在靠飛機場的坡上的一間房子裡,他媽媽和妹妹還住在城裡。我家住在靠河邊公路的坡下,都是原飛虎隊隊員的宿舍的房子。雖然我們離得比較遠了一點,但不影響我們在一起玩。

賢志的爸爸很能幹,菜做得很好,家裡都是他炒菜做飯。每當把飯菜做好以後,他便走到屋邊的高坎上高喊:“賢—-志——,吃飯了!”,很遠都聽得見,正與我們玩耍的賢志一聽就飛快地跑回家去了。

文革來了,很快就把這一切都打亂了。當學校到處是大字報的時候,他們搬走了。我爸爸也被打倒靠邊站了。原來有十幾個小孩的,陸陸續續都走了,最後就剩我一個了。沒有小朋友玩,也沒有好東西吃。

1968年夏天的一天,我被要求跟大人去芷江體育場參加一場批判“牛鬼蛇神”的萬人大會。會上紅衛兵不斷到場裡現場抓人,然後押上台,掛上一個大牌子,推到台前跪下,然後宣判。我突然聽到台上高喊:“把漏網富農楊國興押上來!”,很快就看見楊老師被幾個紅衛兵從人群里提了出來,在一片“打到漏網富農楊國興!”的口號聲中被押上了台,脖子上掛上“漏網富農楊國興”的牌子,被推到台前與其他“牛鬼蛇神”跪成一排。紅衛兵對着高音喇叭宣布:“遣送漏網富農楊國興回原籍”,然後振臂高呼:”打倒漏網富農楊國興!“,下面群眾跟着喊:”打倒漏網富農楊國興!“。

雖然看過很多這種被立即押解,立即遣送的事情,但看到楊老師被這樣對待還是讓我非常震驚。多好的人,對賢志好,對我也好,每次都給我糍粑吃。他怎麼可能是壞人?為什麼要被遣送回農村老家?人太多了,我不知道賢志當時是不是在現場,如果在,他怎麼受得了?

賢志爸爸媽媽原來就性格不合,媽媽年輕漂亮,外向活躍;爸爸老實忠厚,內向寡言。文革中離婚了。我不知道是他們是什麼時候離的,是楊老師被遣返之前還是之後離的?因為當時他們早就搬走了,賢志也從來沒有提起過。我知道他與妹妹跟着媽媽在河西的龍坪公社中學讀書,但一直沒有見過面。後來聽說他媽媽改嫁了,新丈夫是一位年輕帥氣的公社副書記,然後就杳無音訊。

從三年級以後到高中畢業,我再也沒有見過賢志。

1975年春天,我高中畢業下放到水寬公社,離城三十幾里路。從城裡去公社茶場知青點,要經過七里橋,就是日本投降紀念坊的地方。那個時候紀念坊被砸了,誰也不說,所以我們並不知道這裡曾經發生過舉世矚目的事件。我們要在七里橋渡過潕水河,到對面的四方園,然後穿過岩橋公社才能到我們的知青點 - 水寬公社茶場。

一次回家後返回知青點,在七里橋上渡船,我驚奇地發現擺渡的很面熟,一看這不是賢志嗎?七八年沒有見,我們都從小孩變成了大小伙子。久別重逢,我們又喜又驚,加上渡船上人很多,我也不好多問他什麼。分手時,他執意不收我的過渡費。

後來有一次我過河,趕上他當班。他告訴我說晚餐他們食堂吃紅燒肉,讓我等他下班,一起吃晚飯。當時已經4點多鐘了,我就坐在河邊草地上看着悠悠的河水等他下班。那年頭,半個月也吃不上一次肉,能吃上紅燒肉那就像過年了。

下了班,他去廚房買了他那份紅燒肉,還有一份小菜,我倆在他的房間裡分享一份紅燒肉,就像當年一起吃糍粑一樣不分你我,讓我覺得又回到了童年。

吃飯的時候,他告訴我,中學畢業他就來這裡了。我聽說過他繼父是這裡的公社書記。擺渡雖然不是什麼好工作,但那個時候幾乎沒有招工,這個渡船班也是吃國家糧的,旱澇保收,比當知青輕鬆。他爸爸當時已經落實政策到芷江二中教書了,他說他偶然會去看看他爸爸。

1976年1月過春節之前,我從生產隊領取了80斤糯谷,打出60多斤糯米,去茶場羅婆婆家裡打成了糍粑。挑回城路過七里橋渡口時,準備送賢志一些糍粑。可惜那天他不在,沒有送成。

1977年恢復高考。我們因為做民辦老師,大隊一直不放我們回城複習,直到十月底的一個星期六放學之後,我們三個知青老師決定辭職,留下了一個字條後,就踏上了回城的路。

當時已經5點多了,到縣城有五十幾里路。我們出發不久,天就黑了。走到七里橋渡口時,已經九點多了。渡船到九點就停了。面對漆黑的河面,和空無一人的渡船,我們有點不知所措。這時,我想起了賢志。

我走到渡工休息的房子邊高喊:“賢志,賢志,你在嗎?”。

剛好那天他在。一聽是我,他馬上起床。得知我們的情況後,他二話不說就帶我們去渡口,解開纜繩,讓我們上船,摸黑把我們送過了河。

賢志的爸爸恢復工作後,又結婚了。妻子姓劉,是一個醫生。他們倆很合得來,非常恩愛。賢志有時候去看他們。

1982年我大學畢業後,分在長沙。

1990年,賢志在懷化工作的單位送他來長沙一所高校進修一年。我當時在湖南商檢局工作,結婚不久。過節的時候叫他來一起吃個飯,也去他學校看過他。他總是笑眯眯的,講話輕言細語,不急不躁。但感覺到因為他爸爸文革中的不幸遭遇,很小父母就離異,以及這些事對他產生了影響,心理上受到了傷害。可能長期的憂鬱,使他三十出頭就禿頭了,他進修學校的同學都叫他“老楊”。

我們給他介紹過一個姑娘,一度發展還不錯,但最後沒有談成。原因是女方考慮異地的問題,或女方遇到了條件更好的人。

後來回芷江見到楊老師,聊起賢志。楊老師有點愧疚地說:“都怪我們的離婚給他造成了陰影,讓他對婚姻沒有信心”。但我感覺他還是在努力找對象,並不排斥戀愛結婚,應該是有希望的。果然,過了兩年他找了一個合適的姑娘結婚成了家。

2015年我回國看父母的時候去看了楊老師。他住在芷江二中的教師宿舍樓,已經80多了,仍然和劉醫生生活在一起。家裡簡潔乾淨,談談的書香味。他身體不錯,氣色很好,思路清晰。很高興我去看他,我們聊了很久。

過了兩天,賢志專程從懷化來芷江看我和我父母。肯定是他爸爸告訴他,我去看望了他爸爸和繼母。賢志還是笑眯眯的樣子,看上去身體挺好,精神愉快。得知他孩子也大了,上了大學。我真替他高興。

我抽空去荷花池小學看我的小學老師,老師不在。我離開的時候,在樓邊碰到賢志的媽媽唐老師,她七十多了。多年不見,有點認不出來了。她見了我也覺得面熟,但沒有認出我來。正好賢志的妹妹賢英從外面回來,一眼就認出了我,邀請我去家裡坐坐。

據說唐老師和丈夫早就分居了,現在和賢英住在荷花池小學的教師宿舍里。屋裡有點亂,唐老師發胖了,氣色不太好,有點不修邊幅,思路也不是很清晰。我以前去賢志家幾乎都只有楊老師在家,和她不是很熟。她也沒有準備接待我這個不速之客,我聊了一會就離開了。

賢志仍然在父母兩邊走動,他是一個很孝順的人。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suibian2009:終極價值
2016: 一點兒小事
2015: 江總吹拉彈唱帶壞中國風氣,娘娘腔的一
2015: 各位不知是否有同感,現在的解放軍沒
2014: Bci 的拳擊手套
2014: 最近俺看到一篇文章,說中國人穿秋褲是
2013: 看看明星平時上街都穿什麼。也請雲居山
2013: 剛好,我今天又買了幾件。哪件是花里胡
2012: 又幹掉一瓶瀘州老窖,這麼下去會把米國
2012: 請教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