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江南案證據在此:到底誰是convicted 剽竊犯?
送交者: 沙發馬鈴薯 2018年05月16日20:55:38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看來叫他朴副教授還真貼切:嫖娼和剽竊一身兩任。耶!

讓小陳見識一下什麼叫抄襲剽竊!
送交者: 沙發馬鈴薯 2017年07月20日15:09:10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朴副教授被老隨抓現行的證據。原文見老隨跟帖中的鏈接。哭去吧儂吶!

日行一善:給5K科普一哈什麼是江南
送交者: 直言 2012年02月18日14:16:48 於 [五 味 齋] 發送悄悄話

江南者,以上海為中心的吳越文化區也。

古代江南的開發雖晚於北方,但到北宋後期,江南已全面超過北方,占據全國經濟重心地位。有“蘇湖熟,天下足”、“天上天堂,地下蘇杭”為證。蘇杭文化並對周邊地區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

從1860年開始,上海迅速走向繁榮,逐漸取代蘇杭,成為江南新的中心城市和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龍頭。

上海文化是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結晶,但其根源來自吳文化,吳人的特點就是上海人的特點。以上海為龍頭,杭州、寧波、南京、蘇州為副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已成為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其經濟規模超過了韓國和印度。

深厚、多元的江南文化哺育了上海的成長,而在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共同滋潤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上海城市,又對江南社會具有反哺作用。在近代百年中,上海都市文化對全國各地都有輻射影響,其中輻射作用最大的地區,就是江南。

江南元素:吳越文化的本土根脈

古代江南的開發,總體上晚於北方。漢代時期,江南還是地廣人稀的蠻荒之邦。經過東吳孫權數十年的開發,到西晉時期已出現“四野則畛畷無數,膏腴兼倍,……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綿”的繁榮景象。唐代中期,國家財賦已日益仰仗江南的貢獻。到北宋後期,江南已全面超過北方,占據全國經濟重心地位。“蘇湖熟,天下足”、“天上天堂,地下蘇杭”的民諺傳誦數百年。

明中葉以來,江南“好泛濫百家之書”,出現了一批博學多能的士人。徐光啟是其中的傑出者,但不是惟一的。士人之間互相往來,相互切磋,形成了一種交互激盪的風氣。例如嘉靖年間的狀元常州人唐順之,對天文、地理、數學、曆法、兵法、樂律都有研究;安徽桐城人方以智、宣城人梅文鼎,他們兼習中西之學;江蘇吳江震澤人王錫闡,在數學、天文曆法方面的造詣不淺,還研究過中西曆法。

蘇州在江南區域中的地位相當重要,古時就有“天下四聚”之說,蘇州即為江南之“一聚”。集聚一說,主要是對經濟特別是工商業繁榮而言的。那時的蘇州,商賈輻輳,百貨駢闐,以高度稠密富庶的人口支撐起來的商業,也表現出空前的繁榮。

杭州,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物之邦”等譽稱。唐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地方割據、戰亂頻生。南方九國之一的吳越國,位於今天的浙江全境以及蘇南和閩北。從公元886年開始,錢氏家族在這一地區統治了近百年。他們鼓勵農耕、修築水壩、興佛重教。在當時,吳越國是國運最長久、人民最安寧、經濟最繁榮的國家。而杭州,這個唐朝版圖上的三等小城,也一躍成為十餘萬人家的大都會,被稱為“東南第一州”。到北宋時,已是民物康阜,人煙浩瀚,蔚然而為東南重鎮。靖康之時,宋高宗改稱臨安。成為南宋都城後,杭州的人口逾百萬,興盛一時,可以稱得上是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繁盛的城市之一。明清時期的杭州作為浙江省會,居於大運河的南端,仍保留着江南大城市的地位。

“吳文化”的正式確立,可以從商末泰伯奔赴江南、建立吳國開始算起。此後吳和越這兩個國家逐漸形成,到春秋後期強盛起來,並相繼稱霸。但從文化上看,它們同屬於長江中下游文明,所謂的“吳文化”和“越文化”,同屬長江文明的支流,又經數番交融,要確切地區分這“兩種文化”幾乎不可能。因為這所謂的“兩種文化”除了可以從地域的角度去區分以外,其實質與特點並無太大的差異,這就是《越絕書》所說的“吳越為鄰,同俗為土”和“吳越二邦,同氣共俗”。連引人注目的“夫差自乍其元用劍”(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和“越王勾踐自乍用劍”(現藏湖北省博物館),其製作工藝水平和器物風格特徵也並無多大區別。

蘇杭文化對周邊地區具有強大的輻射作用。緊鄰蘇州的松江府,後來逐漸發達,兩者在地理上、行政上、經濟上的聯繫極為密切,文化上更是同出一源。只是蘇州作為中心城市,無論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市場繁榮、城區規模以及文化綜合優勢,都在松江之上。作為松江府轄下的一個商業小城的上海,始終仰慕蘇州,追隨蘇州:做學問要到蘇州去拜師,請戲班要到蘇州去迎接,連買珠寶首飾也要去找蘇幫珠寶商人。上海當時被稱為“小蘇州”、“小杭州”,可見蘇杭對她的影響。但是,到了近代太平天國戰爭以後,這種地位卻逐漸顛倒過來了。

歷史上的上海,處於傳統江南文化的邊緣地位。上海縣城在帝國的城市網絡中始終是一個邊緣角色,充其量不過是個“小蘇州”、“小杭州”而已。從經濟地理角度而言,上海距離素稱魚米之鄉的蘇杭尚有相當距離,在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傳統社會中自然不占突出位置。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三重邊陲的上海,尚無法在以蘇杭為代表的江南主流文化方面有什麼建樹。

雖然在文化上處於邊緣地位,但由於優越的地理條件,上海在明清時期已經成為江南重要的商業市鎮之一。來自各地的商幫,如浙江的寧波幫、紹興幫,湖南的洞庭商幫,廣東潮州幫、福建泉漳幫等活躍在上海。上海城市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特徵也開始初露端倪。

文化事業也取得了相當可觀的進步。例如作為草根的民眾文化和婦女的代表黃道婆,曾向海南黎族同胞虛心學習紡織技巧。回到家鄉松江後,銳意進取,改革松江的棉紡織技術。黃道婆將民間智慧運用到實際生產事業中去,展現了上海文化傳統中務實、講求實際的悠久傳承。

但真正發現上海這個天然良港的地理優勢的,是西方人。1832年東印度公司的“阿美士德號”來到以後,西方人開始意識到上海的重要性。船員胡夏米的報告指出:上海這一地區“在對外貿易中所擁有的特殊優越性,過去竟然未曾引起相當注意,是十分令人奇怪的”。“上海雖然只是一個三等縣城,但卻是中國東部海岸最大的商業中心,緊鄰着富庶的蘇杭地區,由此運入大量絲綢錦緞,同時向這些地區銷售。從地形上說,上海位於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的焦點,又是中國南北海岸線的中心,具有廣闊的經濟腹地,這是中國其它任何一個港口都無法匹敵的。” 1846年,上海出口貨值僅占全國總量的16%,五年後,其所占的比重達到50%。到1863年,廣州口岸的進出口總值,已不及上海的十五分之一。開埠初期的上海,在進出口貿易、港口發展等方面顯示出勃勃生機,洋場的繁華已能與蘇、杭相媲美。

江南區域中心從蘇、杭轉移到上海,有一個漸變的過程,而19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時局的變動,特別是太平天國運動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

上海由此成為最大的商埠、繁華的都市,其結果不僅吸引周邊經濟資源,也吸收周邊的文化資源流向上海,逐漸取代蘇州,成為新時代江南文化的中心。松江府城地位在上海之上,歷來以文學詩詞戲劇見長,嘉定為吳派學術重鎮,學者如林。但到了太平軍戰爭以後,這些地方滿目瘡痍,資源不可遏制地流向上海,以致本地人才凋零、著述寥寥,傳統文化優勢盡失,作為府城的松江地位日益下滑,與所屬各縣最終變為上海的附庸。

而上海除了免於戰火,還由於“江浙兩省富商巨族避亂而出,皆以上海為桃源。兩省精華薈萃於此”,寧波、蘇州、紹興等商人紛紛進駐上海。這種情況,加速了上海取代蘇州、成為長三角經濟中心城市的進程。20世紀初葉,“蘇州商市行情漲落,大致悉依上海市價為準。”人口狀況同樣顯示了兩者的興替。民國初年,上海的城市人口約200萬,而蘇州城廂內外總計才約17萬。

到20世紀30年代,上海已經發展成為集航運、外貿、金融、工商業、信息中心為一體的多功能經濟中心和集教育、出版、電影、廣播、娛樂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文化中心,成為僅次於倫敦、紐約、東京、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有所謂“東方的巴黎、東方的紐約”之譽。

作為江南新的中心城市,上海的崛起對整個江南地區而言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它不僅從根本上改變了江南地區固有的城市格局,而且加速了上海與江南腹地的互動,並以一種新的經濟力量,重構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秩序和人文秩序。20世紀初期,就已有人把這種互動中的重構,不無誇張地稱為“普遍的‘上海化’”。其實“普遍”二字顯然是言之過甚,但有一點卻是可以確認的,上海對江南地區的輻射力,以及與江南的互動明顯增強。以前是上海“城中慕蘇、揚餘風”,現在輪到蘇、杭來沐浴“海上洋氣”了;以前富庶莫過蘇杭稱雄天下,現在是“申江鬼國正通商,繁華富麗壓蘇杭”。

上海的崛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全方位的變化。市場網絡、產業布局、城鎮格局及社會生活,受上海強有力的牽引,發生着深刻的變遷,呈現出以上海為龍頭的一體化趨勢。此前的上海是江南的上海,此後的江南則成了上海的江南。

城市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也無法獨立存在。上海與之聯繫最密切的就是江南長三角地區。近代上海是個典型的移民城市,外來人口占上海人口的80%以上,移民的主要來源就是長三角地區。同樣,上海的商人、資本等也主要來自長三角。

上海吸收周邊文化資源,包括人才、資金、技術和設備。19世紀60年代開始,江南文化人才紛紛來上海謀生和尋求發展,有教師、醫生、文人、畫家、藏書家、戲曲名角等等,經師劉熙載、俞樾,學者嚴復、王國維,文人小說家王韜、沈毓桂、李伯元、吳趼人和林紓,畫家張熊、任伯年、吳昌碩、王一亭,藏書刻書家張元濟、丁福保,名醫費繩甫、丁甘仁、何鴻舫、陳蓮舫,蘇崑名角邱阿增、姜善珍、周鳳林,及蘇州常州太倉的評彈藝人等,可以列舉出一長串這樣的名單。這些人不僅貢獻自身的技藝,也帶來江南各地深厚的文化積澱。進入上海的資金有一部分投向文化市場,用於印刷、出版、教育、醫療、建築、園林、遊樂場、博物館、圖書館、體育場館的經營和建設,南京的刻版技術、蘇州老牌的掃葉山房都轉移到了上海。頗受歡迎的《點石齋畫報》的畫師們,如吳友如、張志瀛、顧月洲等20餘人,原來都是蘇州年畫的畫師。直到民國時期,上海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仍然十分頻繁,可以說上海這個文化中心,是依靠不斷吮吸江南文化的乳汁成長的。

近代上海文化繼承江南文化的同時,又與它發生了較大的差異,顯示出某種嬗遞演變的軌跡。規範、改造、整合薈萃於上海的各種文化資源,並將其塑造為近代江南文化典型代表的力量很多,這些力量在不同時期發生作用的力度也視形勢而變化,但無處不在、無所不在的力量只能來自市場經濟。上海突飛猛進的市場經濟,突破了舊體制的束縛,達到了蘇州等城市所未曾經歷的場景。

近代百年間,從蘇州文化到上海文化,完成了傳統文化的更新換代。可以說,近代上海文化是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結晶,但其根源來自吳文化,吳人的特點就是上海人的特點。明清之際,蘇州是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之一,周邊地區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爭相模仿吳風吳俗。上海當時屬蘇州管轄,深受吳文化影響。

新一代的上海人,已不再是原來的吳人,他們形成了新的上海文化,包括精明求實的商人觀念、寬容趨新的文化觀念、獨立自主的國民人格和自覺的參與意識。不過,人們從那滿口的“阿拉”聲中,還能很容易地聽到來自蘇州的吳儂軟語。

在今日中國的版圖上,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是中國經濟的脊梁,而江南長三角地區,則是脊梁的中堅。滬、蘇、浙三省市,地域相連,文脈相通,經濟相融,人緣相親,習性相近。長三角以上海為中心,以杭州、寧波、南京、蘇州為副中心,匯集16個城市;並以全國2.2%的陸地面積、10%的人口,創造了全國22%的國內生產總值、24%的財政收入、28%的進出口總額。如果單獨統計,長三角已可列為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經濟規模赫然已超過韓國和印度。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強盛,有賴於一個或者幾個大城市群的興起。江南長三角的城市群,位於我國沿海開放帶和長江經濟帶的T型結合部,構成了“外通大洋、內聯腹地”的戰略樞紐點和中國第一大城市圈;樂觀地預測,以上海為龍頭的江南長三角,有可能成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實現共同依存、共同進步、共同繁榮。“上海為龍頭,蘇浙為兩翼。”國內外經濟學家斷言,“江南長三角”不僅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巨輪的領航者,而且極有可能成為世界經濟復甦與推進的“發動機”。

http://guoxue.zhyww.cn/201108/48932_2.html

0%(0)

0%(0)
        

  我從小聽到的是"湖廣熟,天下足",這應該是原話  /無內容 - 姿姿 02/18/12 (53)
    “湖廣熟,天下足”是江南經濟形態提升、擺脫純農業形成的。 - 直言 02/18/12 (72)
      也是因為開發湖廣的原因,以前湖廣地廣人稀  /無內容 - 姿姿 02/18/12 (56)
      古狗過一些東東,唐末開始,浙江比江西發達,江西比湖南發達  /無內容 - 姿姿 02/18/12 (57)
      胡吹。 人口膨脹,人均資源少 糧食入不敷出。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7)
        湘軍戰勝太平天國, 湖廣經濟實力 戰勝 江浙經濟  /無內容 - 5000 02/18/12 (55)
          湘軍厲害應該主要是湘兵的勇加上江浙的銀子  /無內容 - 姿姿 02/18/12 (48)
            湘兵的文勇(曾 嶽麓)加上湖北的銀子 (胡潤之) 。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4)
              湘軍與太平軍 決戰的主戰場在安徽和江西。  /無內容 - 5000 02/18/12 (56)
                曾國藩有浙江銀子?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6)
                  楊乃武小白菜, 那也是後來 曾左的部下 花浙江銀子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1)
      完全對,上千年來,朝廷的幣入主要來自江南  /無內容 - 捉姦人 02/18/12 (42)
        對。江南,長江中下游。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3)
          江浙人的無恥就在這裡。 偷換概念,搶功勞。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5)
            吳越是魚米之鄉,絲綢也發達,促進了資本主義  /無內容 - 姿姿 02/18/12 (46)
              資本主義萌芽。 萌芽而已,傳統手工業湖廣一樣發達。  /無內容 - 5000 02/18/12 (50)
                景德鎮? 唐宋時代的江南西路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7)
                  哪裡有事實證明 浙/江南東 手工業更發達?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4)
    宋代以前有 "蘇常熟 天下足; 宋代開始 "湖廣熟,天下足" - 5000 02/18/12 (76)
      這就對了,長江以南的發展是從東往西的 - 姿姿 02/18/12 (48)
        有個循環。先秦:從西到東; 東晉:從東到西  /無內容 - 5000 02/18/12 (61)
          這就對了,看來確實如此  /無內容 - 姿姿 02/18/12 (51)
            長江大堤,是東晉開始先從下游開始築堤、發展灌溉精耕農業  /無內容 - 5000 02/18/12 (56)
              南宋以後,湖廣經濟超越江浙。湖廣熟 天下足  /無內容 - 5000 02/18/12 (60)
                江浙人的自我膨脹獨霸江南,不過是滿清流毒。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4)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也是讀過書的人都知道的 - 姿姿 02/18/12 (50)
  典型的溫州皮鞋。  /無內容 - 5000 02/18/12 (51)
    江浙人的自我膨脹獨霸江南,不過是滿清流毒。  /無內容 - 5000 02/18/12 (45)
  抄襲,真是惡劣至極! - suibian2009 02/18/12 (88)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卡爾媽在嗎,昨天法新總統訪問柏林的直
2017: 如何做到不生氣?
2016: 新大陸戰役的啟示
2016: 俺也說說自由!要求萬維當局調查新大陸
2015: 考考對咽喉說有興趣的諸位:史上稱的“
2015: 癌症歷史小科普
2014: 國軍八三四一部隊為什麼覆滅
2014: 黃HB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吧。
2013: 談談男尊女卑吧,
2013: 冬冬姐姐,今天聽您的指導,燒了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