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德国人的爱国与仇外
送交者: 谢盛友文集 2018年11月10日12:54:00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德国人的爱国与仇外

民主的爱国主义

11月9日象徵着“我们历史上的光明与黑暗”,联邦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如是说。这位国家元首以此纪念1918年、1938年和1989年的这一天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对当下提出警示。

1918年11月革命纪念日,也是1918年纳粹反犹"水晶之夜"发生的日子。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希望德国能够拥有"民主的爱国主义"。施泰因迈尔在联邦议院的纪念仪式上发表讲话称,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犹太人大屠杀是德国身份认同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1918年也是民主萌芽在德国土地上生根的标志年份,同样值得纪念缅怀。"我们可以为自由与民主的传统感到自豪,但同时不回避直面犹太人大屠杀的道德深渊",这位德国国家元首表示。民族主义者美化过去,将其描绘为根本不曾存在的美好世界。"民主爱国主义并不是一个舒服的靠枕,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激励。"

施泰因迈尔认为,1918年11月9日谢德曼(Philipp Scheidemann)在柏林帝国大厦宣布建立共和国的日子在德国历史回忆中从未得到应有的位置。"这个日子成了我们民主历史中的继子",比如争取妇女投票权的运动也可以回溯到那一天,"我们现代社会福利国家的基石"也是这场革命所奠定的。

但是,"德国历史中最为艰难和痛苦的问题"是:为何在1918年民主革命区区数年之后,民主之敌就在选举中胜出,德意志民族用战争摧毁欧洲邻国,"将犹太家庭驱赶上牛车,把父母连同孩子送入毒气室"。

德国不能"仅凭言辞"对这些黑暗历史作出回答,而必须拿出行动。纪念活动不能成为例行公事。施泰因迈尔表示,"我们必须用行动证明,我们德国人真正吸取了教训"。德国勇于承担责任-"一份永不终止的责任"。其中也包括绝不放松针对反犹主义的斗争,反对有人对特定宗教或肤色持普遍怀疑态度。

从历史角度来看,当下捍卫民主的任务日益艰巨。"这个议会并非本有之物,"施泰因迈尔警示说,而是一个"历史成就",人们必须为其而论战,"尤其是在这座殿堂之内"。谁若现在还要煽动民族主义,就"无权使用黑黄金(德国国旗颜色)",他的这段讲话引发长时间掌声。

尽管出现了纳粹暴政,民主并未遭致历史性挫败。"就历史而言,最终失败的是民主的敌人"。共和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这位德国总统此时还回忆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的时刻-"我们历史上最令人幸福的11月9日"。

德意志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962年–1806年)称为第一帝国,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称为第二帝国。现代德国人将此时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时期”(Zeit des Nationalsozialismus)、“国家社会主义暴政期”(Nationalsozialistische Gewaltherrschaft)或直接称之为“第三帝国”(das Dritte Reich)。

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

德国的历史始终与分裂、统一二词纠缠不清。公元920年问世的德意志王国堪称当时的欧洲霸主,德国国王经罗马基督教会加冕,就成了“神圣罗马皇帝”,成了欧洲的世俗之主。但随之而来的长期的离乱、分裂使得德国一直没有形成牢固的国家意志。以德国为主战场的“三十年战争”加剧了德国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1789个相对独立的政权在原有的德国地区出现。当时有人打比方称,一年有多少天,德意志就有多少个邦国。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政治统一,经济开始起飞。

 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受普鲁士精神影响很大。普鲁士精神宣扬热爱德国历史、土地等爱国主义思想,但同时也鼓吹日耳曼种族优越的论调。这种国家精神得到了众多底层民众的支持,更加增强了德国的凝聚力,但却与追求自由主义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驰。文史学者施京吾曾在文章中评价德国国家精神道:“德国的统一又对国家神圣化产生了强烈刺激,使德国人无条件地相信国家、迷信国家……德意志社会的各个阶层对国家都寄托了无限的渴望,国家主义情绪渗透到德意志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对国家赋予了无限的乌托邦式幻想。”

德国人在哲学方面的成就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狂飙突进阶段的赫尔德、歌德和席勒也代表了德国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惊世成就。

路德认为人的灵魂的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而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他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路德强调,《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路德推翻了拉丁世界的精神权威,确立起了日耳曼民族的世俗权威。

德国人对于工作的严谨和热情,也与其对于宗教的特殊看法有关。在宗教改革时的德语中“Beruf”(职业)与“profession”(召唤、使命)同义。路德改变了基督徒对于工作的态度,认为所有职业都是为上帝服务的,因此没有高低之分。马克斯韦伯认为,德语“职业”一词有宗教和经济的双重意义,它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神圣的宗教使命——从事某种事业的人必须接受上帝的安排恪尽职守,完美地履行其职责。

德国人的仇外

根据莱比锡极右主义和民主制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项威权主义研究报告,三分之一的德国人(35. 6%)认为,外国人到德国来是为获得社会福利;在东部地区,几乎每两个德国人(44.6%)中就有一人持这一看法。此外,有相同比例的人确信,外国人已导致联邦德国"高度外来化"。

该项研究的负责人德克尔(Oliver Decker)指出,目前,德东地区持仇外观点的人,比例超过30%,相当高;在西部地区,比例为22%。自2002年起,该研究中心每两年公布一份有关德国人如何看待威权主义和极右主义的民意调查报告。接近绿党的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Heinrich-Böll-Stiftung)和金属业工会的奥托·布伦纳基金会(Otto-Brenner-Stiftung)也参与了相关研究。

不过,德克尔指出,根据该研究报告,也出现了某些积极发展:"我们可以说,30%的民众有着坚定的自由民主意识"。他指出,乍听之下,这个比例并不大,但这些人做好了准备,为民主制而战,同时也接受他人的立场。

他指出,很多德国人虽对民主制持怀疑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自动地就信奉威权主义。不过,有40%的人赞同威权主义的社会结构。这位莱比锡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总结道:"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目前社会上有这么明显的对立情绪"。

希特勒在《告德意志国民书》中如是说:“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二战前的世界经济萧条,《凡尔赛条约》更是让当时的德国脸上无光。纳粹党的承诺让德国看到了解决种种现实问题的希望。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7: 茶馆骂人团解析(更新版)
2017: 民意测验:你有没有看见贝的幻想迫害症
2016: 我怎么觉得小K不是什么好人呀
2016: 疮脯是白人至上的种族分子,对华裔顶多
2015: 又打架了么, 居然还是陈年往事...
2015: 土豆姐姐:现实与虚幻
2014: 自信和自尊
2014: 小资料:关于歧视自己的种族
2013: 应该有组织的对Braxton和Kimmel及其家
2013: ABC公开道歉:永久取消儿童圆桌会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