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荒誕不經摧殘人性的《唐山大地震》
送交者: lesson 2010年08月08日06:28:03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荒誕不經摧殘人性的《唐山大地震》
作者:鶴齡333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 1225    更新時間:2010-8-8  
       【字體:
【複製本文】 【下載本文】

   

   

   

一、被馮小剛“大材小用”了的唐山大地震  

   

一座樓房倒塌以後,一塊塌下來的水泥板壓着一戶人家的一對雙胞胎子女,站在面前的母親面臨着一個艱難的選擇,救一個必定致死另一個……整個故事就在這個特設的場景中展開了……

   

如果真會有這種“場景”出現的話,如果“藝術”一定需要這個場景的話,其實根本不需要勞駕這個令國人哀痛不已的死亡24萬餘人的唐山大地震!其實,任何一次小地震或是其他導致房屋倒塌的災難都可以提供這個特設的“場景”!其實,一棟危房的自然倒塌同樣也可以提供這樣的“場景”。

   

可是,今天出現在觀眾眼前的《唐山大地震》,為它的故事展開提供這個場景的確確實實是唐山大地震!可是,提供這個場景以後的唐山大地震基本上就被逐出了《唐山大地震》!可是,由這個場景展開的故事仍然厚着臉皮叫什麼《唐山大地震》!

   

有鑑於此,我們可以說,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是在用牛刀斬小雞了。也可以說是,唐山大地震被馮小剛大材小用了,還可以說是拉大旗作虎皮了。要知道,畢竟這是一次死亡20多萬人的大地震啊。20多萬亡靈如今卻被馮小剛拿來充當修復李元妮扭曲的人性的引子了。

唐山大地震只是《唐山大地震》的一個引子,這一點,他們自己比誰都清楚。

   

影片總監製陳國富就提到:“《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其實不是關於地震的,他是關於我們要怎樣重新確立對家人和家庭的愛。這個提法在現在特別有價值,在中國走過一世紀的苦難後特別有意義,比強調人均收入提高還有意義。”

   

既然不是關於地震的,為什麼你叫它《唐山大地震》!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觀眾耿耿於懷這個《唐山大地震》的一個原因所在!

   

   

二、唐山人沒有誰經受過李元妮式的苦難  

   

毫無疑問,大地震給唐山人造成的災難是空前的慘烈的毀滅性的。共造成656100多間民用建築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傷。它使數十萬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它使無數的父母失去了孩子,它使無數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它使無數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它使無數的丈夫失去了妻子……  

   

總而言之,在短短的一瞬間,它就把我們難以想象的一場大災難灑到了幾十萬唐山人的頭上。  

幾十萬唐山人遭遇到的苦難雖然大致相同,但是每一個倖存者又有各自不同的遭遇,經受着各不相同的苦難。譬如李元妮,她經歷的苦難就與眾大不相同,她的家破人亡苦難之上,還附加了一個煎熬心靈的苦難,即忍心選擇了丟棄女兒救兒子的長期心靈的煎熬。  

   

地震有沒有給唐山人造成過這樣的苦難呢?我以為是沒有的。即使是李元妮,後來的“事實”證明 ,根本就不存在“救兒子必須死女兒”的事,因此,不但她的34年心靈煎熬是極大的冤枉,連大地震所遭受的扭曲人性的罪責也是非黨冤枉的了。  

   

   

三、一個荒誕不經的摧殘人性的場景

   

一塊水泥板下壓着兩姐弟,救一個必定致死另一個,這是一個荒誕不經的故事。

   

首先,突發的大地震應該不具有如此精確的設計和計算能力,將施加於水泥板下兩姐弟的壓力分攤得如此的“公平公正”,不差一毫一厘。所以,它必定還會給救援人員一個“先救這個必死那個而先救那個還有可能救這個”的選擇。

   

即使大地震真計算得不差分毫的精確,可是,現場的救援人員也不可能憑着眼晴看得如此準確,憑着心算計算得如此精確。所以,他們依然會從力爭救活兩個的良好願望出發,確定應該先救哪一個然後再救另一個。

   

即使出現了地震和救援人員都計算得分毫不爽的情況,即出現要救這一個必須殘忍地讓另一個死去的情況,也絕不可能出現《唐山大地震》這樣的場景:

   

“救援人員問媽媽:要兒子還是要女兒?李元妮哭着說:我求求你們了。都救吧。要都救出來啊,我給你們當牛做馬。救援人員說:不能。只能救一個。快點。不然兩個都救不了。兩個小孩都在下面聽着。聽媽媽說要救誰。她說了三個字,很輕:救弟弟。女兒壓在下面,已經不能說話,聽到了。眼淚流了下來。”

   

上面這段話摘自網帖《徐帆:李元妮是長在我身上的》。現實中如果真有這樣的救援人員和母親。我非得把他們罵臭罵死不可,否則是無法解心頭之恨的。這些人不配稱為人,更不配稱為母親。這是一些比劊子手還殘忍百倍千倍的野獸。  

   

如果現實中沒有這樣的人和母親而是編導們擅自設計出來的,怎麼說是好呢?罵是不管用了,反正“那些人”都是存在虛無的世界裡,我的罵聲再高他們也聽不見。不過,我還是要告訴編導一聲:你們設計出的救援人員不是人,你們設計出的母親也不是人,她不配做母親,他們都是禽獸,是劊子手!今日的現代文明世界,沒有他們這樣的人!  

   

現實中這樣的情況我們實在見得太多太多:當一個人被檢查得了絕症以後,醫生、親友誰都不會忍心向他告知“死訊”,大家都會向他說着同樣的一個謊言:“你會好起來的。”  

   

面對着一塊水泥板下壓着的兩條生命,在救一個必須死一個的情況下,救援人員應該怎麼做?他們應該向母親悄聲的說明情況並徵求母親的意見。而母親在作出這種無奈的抉擇以後,也只能是悄聲告訴救援人員的。  

   

這種情況下的這這種抉擇,他們完全可以做到向受困者保密,他們必須做到向受困者保密。這是最起碼的人性和人道。因為這樣的消息,無論對於將被救出者和將要死去者,都是摧心裂肺的消息。  

   

接下來,他們應該向必死者說着一個同樣的謊言:“挺住。你會有救的!”雖然這是一個謊言,但是他們必須說出這樣的謊言,這也是最起碼的人性和人道。而且,這謊言之中,也包含着真言,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還存在着一個希望,希望出現奇蹟。  

   

即使沒有出現奇蹟,無論是救援人員還是母親,接下來就是確認已死亡的姐姐是否真的死亡,沒有絕對的把握,他們都不會輕易放棄而使自己走了以後再出現奇蹟。  

   

即使姐姐當時確實是假死而又被救援人員錯誤判定放棄了施救,在水泥板重壓之下而又被救援折騰得奄奄一息(假死)的生命,必然是從假死很快的走向真死,被一陣大雨重新澆活的奇蹟,只能是偶然的偶然。現實中恐嚇怕是很難出現的。  

   

《唐山大地震》完全違背事理、情理,虛構了這種現實中不可能出現的荒誕不經的摧殘人性人道的場景,反映出來的正是編導們的扭曲人性。  

   

馮小剛下面這句話也是帶有“扭曲性”的:  

“我相信看《唐山大地震》的觀眾里也有類似砍孩子的人,他看不到感動,看不到溫暖,他看到的全是這電影怎麼不好,這電影怎麼平淡,這電影怎麼沒意思,那這樣的人是允許他存在的,你別砍孩子就行了。”  

   

沒有為他的電影感動的人就類似砍孩子的人了,誰會相信這是一個正常人嘴裡說出來的話!你憑什麼要求人們去為你瞎編亂造的一個荒誕不經的故事去感動!

   

   

   

四、一把打開《唐山大地震》“地下寶藏”的鑰匙  

   

這個荒誕的故事本來可以藉助任何一個住宅倒塌事故展開的。可它為什麼要搬出唐山大地震呢?除了拉大旗作虎皮造勢搶票房以外,編導們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馮小剛在回答別人“揭傷疤”的質疑時說過: “若在文革時,《唐山大地震》僅憑這頂大帽子就可以把我拉出去斃了,家屬還得自掏槍子兒錢。”  

   

這樣的回答,有點令人莫名其妙。人家指的是揭自然災害的傷疤,與文革何干?難道唐山大地震是文革革出來的!  

   

很明顯,相信大家都從他的話里聞出火藥味來了,殺氣騰騰的。如今,過去的文革肯定是不可能殺向他了,而他卻有足夠的能量可以回過頭來向過去狠狠的一擊。  

   

事實上,文革中因一篇文章或是一個文學作品被斃的人好像沒有聽說過。而馮小剛自己對《唐山大地震》思想內容的界定卻是屬於挨槍斃的等級。他的這個沒受任力干預的“自報家門”,充分顯示出了《唐山大地震》嚴重的反文革傾向和反政府傾向。  

   

馮小剛還宣揚“這是一部給人療傷的影片”。療什麼傷,療身體的創傷嗎?當然不是。療災難給人們造成的“心傷”,當然也不是。揭災能造成的傷和療災難造成的傷,絕對不會忤觸政府的,包括文革時期的政府。所以,馮小剛言下之“傷” 其實也是在“自報家門”,指的是療政治所造之“傷”!  

   

馮小剛的這個“自報家門”是一把打開《唐山大地震》地下寶庫的金鑰匙。現在,就讓我們借來暫用片刻,走進《唐山大地震》去看看裡面的“地下寶藏”。  

   

   

五、《唐山大地震》的“地下寶藏”  

   

1父親給方登、方達6分錢買冰糕,但冰糕卻讓小朋友給搶去了,由此而引發一場爭鬥;元妮把僅有的一個西紅柿給了兒子方達,答應明天再給女兒買一個;自帶小板凳看電影……。這些“小鏡頭”大家不經意的看在眼裡,感到非常的真實。實際上並不如此。  

   

搶人家冰糕的小孩子有沒有?雖不能斷言絕對沒有,但是,可以說很少很少的。那時候人們對子女在這方面的教育都非常嚴。雖然大家都還比較窮,但工人家庭給小孩子買根冰糕都買得起,不至於就讓孩子走到搶的道上去。而且,有的家長發現別的孩子父母不在,還會讓自己的孩子捎上一根送給小夥伴的。  

   

元妮的丈夫是汽車司機,那時候司機的工資高於普通工人,還有出車補助。那時候的雙職工,雖不像袁騰飛說的家家都有“打着滾花不完的錢”,但日子基本都過得去。不會鬧到家中僅有一個西紅柿的地步,  

   

自帶小板凳看電影,雖然在那時的農村還是常事,但在市內就不是這樣的了。城裡電影院還是有的。一些稍大點單位都建有簡易禮堂,禮堂的作用一是召開群眾大會,二是舉行文藝演出包括放電影。我們單位工會就有兩個專放電影的。有時也購集體票讓職工到電影院去看電影。  

   

為什麼編導們只寫小孩子爭奪冰糕的“心惡”?只寫家中僅有一個西紅柿的寒酸?只寫坐板凳看電影的落後?想來大家一定明白了,這就是“揭傷疤”的需要!揭那個時代貧窮落後和人心向惡的傷疤。  

   

2、有位網友說:“影片出現解放軍的情節(尤其是唐山地震)時都是乾淨的衣服、背包水壺、皮帶。甚至人人穿着雨衣緩慢的行動着,幾乎用的是香港拍攝殭屍的手法。”還有一位網友說:“抗震救災的解放軍集體觀看電影。這個鏡頭與事實不符,當時參加抗震救災的人員連喝水、吃飯的時間都十分緊張,哪有時間看電影?而且是集體觀看,不明白馮小剛想藉此表達什麼?”  

相信這兩位網友現在一定明白了:馮小剛要表達的就是揭傷疤。揭救災不力的傷疤!  

   

3、有人不解為什麼與唐山大地震毫不相干的毛主席逝世的舉國哀悼也搬進了《唐山大地震》。回答也是揭傷疤的需要。  

這裡我引用一位網友的話:這樣的對比“……目的是要讓中國政治上也來個‘唐山大地震’。目的是把人民和黨、國家對立起來,把人民和毛主席、共產黨的領導人對立起來……”因為當時我們國家還沒有對重大人員死亡事件的哀悼制度,唐山大地震沒有舉行哀悼。  

   

4、有位網友說:“地震發生前的那個晚上,元妮和丈夫在建設工地的那段調情戲。元妮說:大熱天的咱還干那事兒?儘管如此,倆人還是在三更半夜爬上卡車,在運貨車廂里完成了一段床上戲,而他們的孩子卻在不遠的家裡等待着生死劫難。這段戲無論是從年代、時間、地點來說,還是從情理方面來說,都很難讓人信服和理解。”  

我要告訴這位網友,只要你了解這是揭傷疤的需要,你就很快信服理解了。別以為馮小剛在宣揚什麼濃烈浪漫的愛情。那時候的那一代人沒有那樣的浪漫。馮小剛是宣揚那代人的性壓抑造成的性饑渴以及受住房條件限制的別無選擇!  

   

5、……

   

六、《唐山大地震》的點情之筆

   

大震前的“車上戲”、一塊水泥板下兩個生命的生存“競選”、救災的解放軍看電影、斷掉一條手臂的駕駛員、國家不允許收養地震孤兒而出現的“養女”等無法串連到一塊的荒唐情節構成了這部“完整”而荒誕的《唐山大地震》。那麼,它的點晴之筆在什麼地方呢?

下面,我也引用一位網友現成的話:

   

主人公的女兒最後在墳墓前的潛台詞說:錯建的墳就不要拆了,就當我已經死了,這個傷心的地方留給活人的東西是痛苦,悲傷,殘忍,封建,險惡,貧窮……我只有死了才會埋回這個地方。這裡就是個‘人間地獄’”  

   

這就是《唐山大地震》的點睛之筆!也是馮小剛在文革中為什麼要挨槍斃的原因。  

   

這話,令人聽起來,和袁騰飛說的“發展到5000年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個階段”以及“血淋淋的國家”沒有什麼兩樣,所不同的是,袁騰飛是用自己的嘴喊出來來,而馮小剛則是借“別人”的嘴說出來的。  

   

不過,他的說比袁騰飛的喊更有深度、廣度、力度、烈度!所以,袁騰飛收穫的是一片罵聲,而馮小剛收穫的卻是一片掌聲。  

   

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為馮小剛的這個“人間地獄”喝彩鼓掌?  

   

在這個“人間地獄”里,母親是苦行僧,義父是凶死者、義母是孤獨者。他們的後代:兒子雖然混出了人樣,還是一個殘缺不全者;在中國是一個被母親遺棄者和被男友拋棄者的“女兒”,只有在投入外國人懷抱後才獲得了一個完整人生,並且衣錦榮歸成了我們中國人的“療傷者”!  

   

這就是《唐山大地震》為我們指出的遠離“人間地獄”的一條光明途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幸福人生講座(116):季札掛劍的故事
2009: 老高小六互摸?
2008: 謝北京奧運,你讓我找回了中國人的自信
2008: 上證這麼不給脾氣,奧運第一天,跌-4.5
2006: 兩種外嫁
2006: 我的總結,送給準備結婚或剛剛結婚的年
2005: 瑞典行記
2005: 當農民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