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再訪廣島【79】
送交者: 良邑 2024年03月27日08:30:3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再訪廣島

 

【德】麥考·帕默  著

郎倫友   譯

 

第十一章  第二節

 

 

11.2 個人距離評估的建立

 

   方濟各委員會的建議最終導致兩個仍然在進行的大規模長期監測項目的設計和實施,即“壽命研究”和“成人健康研究”。為了支持這些項目還展開了一項重大工作,以確定每個登記的研究對象在轟炸中可能受到的輻射劑量。正如賈布倫等人【204】的描述和奧西耶【36】的更為詳細的描述,為了確定廣島和長崎的與轟炸中心不同距離的γ-輻射和中子輻射在空氣中的劑量,以及日本傳統建築的屏蔽性能,進行了各種真實規模的露天物理實驗,通常是與正在進行的核試驗同時進行。

   這些測試結果後來被用來根據詳細訪談收集到的每個倖存者的具體位置和屏蔽情況推導出個人輻射劑量。訪談也暴露出了它們自身的困難,因為來自轟炸中心附近的神奇倖存者再次出現了;但是這些人被果敢的調查人員斷然處理了。原子彈傷亡委員會的美國統計學家西摩·賈布倫回憶道:【205】

 

   ------儘管有些人報告說他們是在近距離的露天裡,但這些說法肯定被認為是錯誤的,因為爆炸和熱效應足以使近距離的人不可能生存。------堅持說出這些經歷的倖存者在陳述中可能是誠實的;然而存在着腦震盪後失憶症導致說法失真的可能性。------但是很少有倖存者不記得事件的細節,這一事實可能意味着那些對轟炸事件健忘的倖存者已經用他們的實際經歷取代了一個令人滿意的替代物。

 

   換句話說,那些離轟炸中心很近的倖存者本應該死亡卻沒有死;還有,那些沒有被注意到的應該在大轟炸中死亡卻沒有死亡的人立即被宣布為“健忘症”。基於這個“診斷”,他們的全部記憶都被當作精心編造的幻想而拋棄。這種巧妙而有效的方法使採訪者能夠戰勝所有的不利證據。

   由此獲得的最早的一組劑量估計值於1965年公布,後來被稱之為“暫定65劑量(T65D)”,從1960年代後期【206】一直延用到1986年;當時被“劑量學方案1986”(DS86,見11.5一節)所取代。2002年又進行了一次相當微小的修改(DS02)。自從它們建立以來,這些劑量估計值就一直被原子彈傷亡委員會和其繼任組織“輻射效應研究基金會”(RERF)用來作為解釋廣島和長崎的倖存者的任何觀察和所有醫學觀察的參考框架。該機構發表的研究結果對輻射生物學和醫學的科學文獻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子見參考文獻【207】,【208】)然而,這些研究中所使用的劑量估計值真的可信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3: 淨空老法師: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78
2023: 老子名言解(3)
2022: 最快的輸入法
2022: 重複刪除
2021: 犀利士與瑪卡之間又如何選擇?
2021: 校長人生修煉的九重門|頭條
2020: 給壞病毒起個好名字
2020: My World View
2019: 為什麼接受鋼琴培訓很重要?
2019: 在中國供一個大學生要這麼多錢(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