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新 大 陆 > 帖子
1939年夏,日军拍摄的济南大明湖
送交者: 弓长贝占郎 2024年05月05日18:22:22 于 [新 大 陆] 发送悄悄话

2024-03-26 20:12·风吹草语

大明湖地处泉城济南老城区,唐代时名莲子湖,是众多泉水汇集而成的一面湖泊,风景秀丽,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历史名胜。

本组图片由日本随军摄影记者拍摄,再现了1939年夏天大明湖畔的游人及湖上画舫的真实景象。

大明湖

大明湖趵突泉水道边的石碑,上书“大明湖”三个字,碑上字为嘉庆年间书法家于书佃所书,其中“明”由“目月”两字组成。传说趵突泉碑上的“突”字被水冲走了两点,其中一点留在了“明”上,故而趵突泉石碑上的“突”字少了两点,大明湖石碑上的“明”字多了一横。

珍珠泉

珍珠泉是济南的第三大名泉,因池底有白色气泡冒出,宛若万千珍珠飘散水中而得名。池边杨柳低垂,有几名孩童正在池边玩耍。

游客

在大明湖畔游玩的年轻妇人,一个个打扮得整齐干净,头发梳得纹丝不乱,她们显然是为了这次出游进行了精心打扮。

遮阳

这组照片拍摄的具体时间是1939年7月6日,正值盛夏,太阳十分炙热,游人们几乎人手一把蒲扇,既可以扇风纳凉,又可以遮蔽烈日。这样看来,反倒比现在的遮阳伞、遮阳帽更加实用。

湖岸风光

杨柳依依,波光粼粼,风景之秀美不可言状。人们聚集于此傍水而居,在大明湖畔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渔村”。

船户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明湖畔的居民亦靠湖而生,其中有不少人的主业是撑船载客,这些人在当地有一个专用名称:船户子。

画舫

画舫是游览大明湖主要的运输工具,外形与南京秦淮河、苏州阊门外的“灯船”相似,内部装修则更为雅致。

启程

一条画舫准备离岸,船夫低头解去船头的缆绳。船舱内坐着一对母女,面前摆着茶壶和茶杯,可以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茗。一名上船兜售物品的小贩正提着篮子匆匆离开。

乘客

坐在画舫内的妇人和孩子,一边闲谈,一边看风景。年轻女子发现了摄影师的镜头,连忙用手里的蒲扇遮挡住了脸。

苇丛

大明湖湖内有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其中尤以藕荷、蒲、苇等居多。一条木船停泊在芦苇丛中,船民俯身在水面上采摘水生植物。

卖花

一条像木盆的小船内摆着一些荷花和莲蓬,年轻的男子坐在里面在画舫间穿梭,向乘坐画舫的游人兜售。

腰子盆

这种小船因是“腰子”的形状而被称为“腰子盆”,它是湖民采摘莲蓬等水上植物使用的一种水上工具,因其体积小,行动灵活,非常受湖民们的欢迎。

庙前画舫

停靠在北极庙前的画舫,舱门前挂着一幅醒目的对联:“竹临凝清阴,松门湛虚翠”。对联为游船平添了一些人文气息。一个小男孩站在岸边,正在端详船舱内的情况。

北极庙

北极庙旧称北极阁,因里面供奉着真武大帝,又叫真武庙。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岸边的一个土台之上,始建于元初,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 。

儿童

正在大明湖畔老树下玩耍的孩子。历史上大明湖的水域辽阔,乾隆皇帝在游览之后曾说:历城周郭十二里,大明湖乃居其半。济南城也因此有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祖孙俩

一名老奶奶正带着她的小孙子坐在湖边的树下休息,旁边是茂密的苇丛。老奶奶脑后挽着发髻,戴着耳环,穿着一件粗布白大褂,这是当年济南妇女最典型的打扮。

鬼子兵


一个鬼子兵坐在岸边,脚蹬着画舫船,正在使用一根芦苇杆做的鱼竿钓鱼。一个不谙世事的小男孩不知道害怕,坐在旁边看热闹。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3: 关于国际基督教福音兴盛教会
2023: 1124(图文)跪下去才能看清楚
2022: 关于中华基督教神召会
2022: 张又普:党委书记W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