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股民甲远古的风
万维读者网 > 股市财经 > 帖子
中国经济失衡、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用(上)
送交者: dongcaizheng 2024年05月14日20:39:42 于 [股市财经] 发送悄悄话

超前经济学文摘(一):

中国经济失衡、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的破坏作用(上)

    早在2015年,笔者在《美国中文》上发表《避免货币战争的出路----建立贸易税收国际法,维护世界贸易平衡》一文,对国际贸易持续大规模顺差,向全球输出过剩的国家,给全球经济造成破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用税收来消除其破坏作用的意见。看来这些意见正逐步得到实现。文章发表于川普2017年上台之前,对深入认识有关问题,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所以摘编如下:

     要建立贸易税收国际法,维护世界贸易平衡的理由是:世界经济是一个绝对封闭的经济体,是不可以通过星际贸易顺差,将地球过剩的产品输出地球的,因此要求地球上的总需求必须消化自己生产的全部产品,也就是全球的总供求要保持平衡。要实现这一平衡,又要求每一个国家都做到供求的基本平衡,从国际宏观层面来看,首先就要做到国际间的贸易平衡。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趋势下,如果没有约束,每一个国家都希望取得贸易优势,实现贸易顺差,这是必然的。但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大规模顺差,就意味着该国长期将本国供大于求的缺口、将大量过剩产品长期输往它国,而世界又不能向外输出,这就必然有部分国家长期逆差而经济受到破坏,迫使它们也必须压抑本币的汇率和薪金,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去压低本国的劳动成本(劳动收入),压抑民众的需求,以重获竞争优势,结果就必然是全球性供过于求和全面经济失衡。既然国际贸易自由竞争存在破坏全球经济均衡的趋势,就

必须建立健全的国际贸易法、贸易制度去阻止这种趋势。

    提高商品国际竞争力,通常有两个方法,一是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以提高商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薪之外的成本;二是压低薪金收入,降低劳动成本。而降低薪金又有国际上压低本币汇率和国内压低工资两方面。汇率是全球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汇率调整,则是对国际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人为不合理地压低本币的汇率,就是不合理压低本币中的国际收入含量和本国劳动的国际价格,压低本国劳动在国际收入中应占有的份额。这有利于占有国际市场,有利于资本去获取利润(尽管它也低于应有值),但不利于劳动者收入在国际收入中的占比,不利于国民对国际产品的消费,因此利于出口不利干进口。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用第一方法是正确的,体现了国际竞争对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但第二方法,不合理地从国际(汇率)、国内(工资水平)两个层面去压低国内民众的收入,则对国际经济和本国经济都造成破坏,可惜它又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不用国际法和国际制度的方式去管理,不足以克服其巨大的破坏力。

    而事实上更多是发展中国家采用输出过剩的方式去加速经济增长,这种急功近利的增长方式,同样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害了自已,今天中国等国家的形势就是如此。这些国家本来就没有技术和生产力上的优势,有的只是大量价格低廉的剩余劳动。当它们吸收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引进外国资本投资,结合本国廉价剩余劳动,使经济开始加速增长时,它们并没有脚踏国内经济和国内需求的实地。当生产力提高后,没有及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和民众的生活水平,去平衡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是一味追求低廉的劳动和商品价格,去抢占国际市场。而国内则贫富差别不断恶化,总供给超国内总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因此也越来越依靠外需和出口,并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当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时,在市场调节作用下,本币汇率本应提高,使持有本币的国民的国际收入提高,消费并进口更多的外国产品,达到平衡贸易的作用。但政府为了继续扩大顺差,赚更多的外汇,会不顾经济规律,人为操控压低汇率。经济在低劳动成本使社会低消费,而资本高利润使社会高投资的歧形状态下高速增长,表面看来一切都非常平稳的高速增长却注定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必然撞在两堵坚硬的石墙上。一堵是当剩余劳动大军消失时,必然导致的经济减速和劳动成本突然上升,并从劳动过剩突然转变为产能过剩;另一堵则是被破坏的世界经济使外需萎缩,大规模输出过剩产品受阻。这时,经济已无以为继,而要调整经济又为时己晚,这是一种害人害已的经济增长方式。

    劳动成本、工资收入,本是国家内部收入分配是否公平、供求能否平衡的问题,但压低劳动成本不仅会造成国内供求失衡,也可以作为向外发动贸易战争的手段。货币汇率,是一种国际收入分配关系,如果它由市场调节,可以成为维护贸易平衡和国际收入分配公平的机制,但如果被政府操控,货币战争就是从外部发动贸易战争的一种手段,它能攻能守。当一个国家持续实现贸易顺差后,市场调节其货币汇率应上升,使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说明其生产的国际产品高过其消费的国际产品,现在你国内的货币应有一个更高的国际收入含量,能购买更多的国际产品,使贸易恢复平衡,结果是你好我好。但人为操控汇率的政府并不这样想,它要占有更大的国际市场,赚更多的外汇,于是继续压低工资和汇率,继续大幅贸易顺差,这就是货币战争中的进攻。结果既破坏了别国的经济,也破坏了本国经济的均衡,收入越来越不公平,供求越来越不平衡,结构上越来越依赖外需,直至这一模式的世界经济不可持续,出现今天的混乱状态。如果一个国家持续出现贸易逆差,那么政府操控汇率的方向通常与市场调节一至,即防守,压低汇率,增加出口减少入口,保护国内产业。在各国都要压低本币汇率的情况下,却无法使所有国家都成为顺差国,因此货币战争注定是没有胜家的全败俱伤。本次持续多年还远没有结束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在贸易战中被中国等国打败的是消费大国、逆差大国的美国,2008年危机爆发后,使美国的外需遽减。中国又把过剩输出的目标转向欧洲,因此接着被中国的输出打败的是福利主义的欧洲国家。随着美欧外需市场的急剧萎缩,接着就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自已击败自已了,他们攻击型的贸易输出消灭了自己最大的外需市场,并陷人结构失衡和经济下滑的困境中。这才是本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高潮。在这高潮中,将把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大国,把日子一直过得好好的贸易顺差大国德国等,把略有起色的美国、英国等统统卷进去,象黑洞那样。作为本次世界经济危机震源中心的中国,由于人为操控,不断将危机发生的时间推迟,使矛盾不断深化又得不到解决,其经济危机不同于以往的急性危机,是一种更难依医治的慢性病,是慢性的经济危机,因此本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也是慢性的,从2008年至今历时8年,高潮才慢慢展开。现在,指望避免贸易战争,避免货币战争来避免贸易失衡及其导致的危机为时已晚、已经不可能了,但我们是否能从中吸取教训,认识到贸易失衡的巨大破坏力,并从中找到解决的方案,以便将来最大可能克服这种失衡,这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贸易失衡对世界经济有如此巨大的破坏作用,它不仅对持续逆差国的经济有破坏作用,而且对持续顺差国的经济也有破坏作用,因此所有国家必须达成一个共识,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贸易制度或法律,克制贸易战争、货币战争,维护国际贸易平衡。”(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不断破坏世贸的合理的制度,要建立新制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笔者,20245

    

在正常情况下,贸易顺差国货币汇率会升值,使其货币的国际收入含量增加,生产商品用国际收入计算的成本上升而国际竞争力下降,而国际购买力上升,从而达到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恢复贸易平衡的目的。相反,贸易逆差国货币汇率会贬值,从相反方向使贸易恢复平衡。由此可见,货币汇率是有维护全球经济平衡发展的作用的,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全球范围的作用。但它的实现有两个条件:一是各国货币的汇率必须由市场调节,但在各国主权和利益独立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对本币的汇率进行了干预,只不过有的是间接调控并允许其自由波动,有的是直接调控并将其波动幅度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二,由于收入分配是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进行的,国内收入分配的不公,反过来会导致国际收入分配机制、汇率调节机制紊乱,因此市场调节汇率的正常发挥,还有赖于各国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而这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少国家为了实现外向型经济高速增长,从国家到企业都合力要把劳动成本压得很低,并欺骗民众说这有利于国家也符合他们的利益,…”

没人能解释这个矛盾:一方面,中国是一个持续的贸易顺差大国,在市场调节下人民币本应该升值,另方面,虽然说人民币朝着由市场来决定的方向迈进是被假象所蒙骗,但人民币在市场调节下会贬值,而且还远没有贬够,又是千真万确的。伯南克和美国这些政客的经济学知识还不足以认识收入分配的国际、国内的两重性和相关性,都没有看到,对美国和世界经济造成损害的并不是人民币汇率过低,而是中国劳动者工资收入过低,是中国收入分配非常不公所造成的。由于中国过量地发行人民币,用人民币总量和现汇率去计算的国际收入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人民币实际内含的国际收入总量,即伯南克所说人民币产生了相当大的增值,但普通民众手中拥有并对国际产品形成购买力的人民币所占比例非常少,即其拥有的国际收入量非常少,商品中用国际收入单位计算的劳劲成本非常低并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因此是中国劳工相对于中国较低生产力仍然过低的收入,损害着美国劳工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利益,因此美国劳工应以各种方式帮助中国劳工争取获得与中国生产力相符的收入,中国民众收入合理提高了,消费增加了,对外贸易才能实现平衡,才能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世界各国的劳工都认识到,他们仅仅在自己国内是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已的利益的,就必须联合起来、行动起来,去争取所有国家的劳工都获得与该国生产力相符的收入。如果我们在一个很长的时期还做不到这点,市场调节汇率也会在很长的时期内无法实现平衡贸易和保护世界各国经济的作用,就应该用另一方法,即国际贸易税立法的方式去迫使贸易趋向平衡,再通过贸易平衡,反压各国政府去实现国内收入分配的公平。

    商品进出口关税,对调节一国贸易的进出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如果国家想保护国内某一产业,只要将外国进口的同一产业产品的关税大幅提高,使其价格上升到失去竞争力就够了。但由于国际贸易有关机构对贸易失衡的巨大破坏作用还没有足够认识,加上对自由贸易的积极作用过份强调,因此一直没有把关税调控与国际贸易平衡挂勾。但如果我们想避免今天全球经济的混乱状态继续发生,如果我们认识到国际贸易失衡对全球经济有巨大的破坏作用,而贸易平衡无论对现时的贸易顺差国还是逆差国,无论对大国还是小国、经济强国还是弱国都是最优的选择,认识到贸易的整体平衡并不妨碍部门内的自由竞争,国际社会就应该果断地拿起贸易关税这个武器去维护贸易平衡。经过严格推算,当某国实现持续的贸易顺差并达到一个总额(与该国人口数挂勾)时,国际贸易组织应以法的形式向其出口产品征收惩罚性的顺差税,使该国的出口能力下降,达到恢复贸易平衡的作用。此税是白白上交给国际社会的收入,因而在此惩罚的作用下,贸易顺差国为维护本国的利益,会主动提高国内的劳动成本和民众的福利,使该国民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趋向一定生产力前提下的最大可能值。当然,贸易是否就能迫使各国实现国内收入分配的公平,使国内的总需求是要打问号的,但这种惩罚性的税收能使国际贸易趋于平衡则是肯定的,因此它对全球和各国经济能起保护作用也是肯定的,这样的效果已足够了。更何况贸易平衡把实现供求平衡的责任控制在每一个国家的内部,已形成一种压力,要求每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要公平。拿中国来说吧,当外需市场巨大,过剩的产品可大量输往国外时,可以把劳动成本压得很低,可以恶性扩大贫富差别,萎缩后,就不得不依靠内需的增长,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模式,改革收入分配关系,扩大消费需求,去实现国内的供求平衡了。尽管中国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这一转型,但压力是明摆着的,对中国经济将来的均衡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以上足以证明,国际贸易平衡,对各国实现内部的收入分配公平和经济均衡,有非常大的作用。国际贸易平衡,对中国广大的民众来说,就意味着,他们辛勤劳动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商品和价值,得到同等价值的商品和公平的国际收入回报,而不是消费被压制后变为那官商勾结利益集团口袋里鼓胀的钞票--笔者,20245月)

    当然,本文只是对贸易税法提出最粗略的建议,真的要做起来,需要集众多人才作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当国际有关机构建立并执行这种能维护贸易平衡的税法后,各国政府通过控制汇率来进行货币战争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哪種香港年金保險最好?年金保險和儲蓄
2021: 在什么情况下应购买JLTD或JFTD联合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