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美國移民 > 帖子
范兒61——美國華人:恆心與自律是成功人生的永恆的原動力
送交者: 藤兒 2012年11月28日13:30:55 於 [美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藤兒點評:

因噎廢食 ( yīn yē fèi shí )   

【解 釋】 原意是說,因為有人吃飯噎住了,索性連飯也不吃了。比喻做事情時怕出問題就索性不去幹了。

【事 例】 若是後人不問來由,一律的奉以為法,豈不~了麼

 

        有人因為覺得自己是“苟活”在美國的華人,或者自認為別人是“苟活”在美國的華人,於是出於好意,勸告中國人出國要慎重。因此,假設一個中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是生活在中國,從此可以推論出來一個結果——這個人絕對不會“苟活”一生!因此,這個人也會與下述看似美國華人獨有的生存難題無緣:抑鬱症自殺,生活孤立無助,工作壓力太大,緊張的家庭關係, 兒女的折騰,“孝順”所累,經濟問題,不良心態,家人和親戚的聒噪,父母顯擺,找工困難,勤儉持家,醫療保險,互相抱怨,夾心餅乾痛苦不堪,捨本逐末孝道優先,家庭的裂痕,面子觀念,耗費青春,永不“坐監”,“身份”限制,夢想煙滅,自我喪失,人生荒廢,面臨風險,逃離家園……

 

    要不要做美國華人,是個人的人生選擇。就像某人要不要上大學,上哪個大學,何時上大學;某某人工不工作,卻哪兒工作,何時工作;某某某人要不要結婚,與誰結婚,何時結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利。在做出自己的人生規劃時,既沒有不滿,沒有無奈,也不覺得丟人,那他(她)就會Just do it!

 

   在人生的道路上,哪兒沒有坎?學會忽略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人和事,千萬不要忘記自己的人生目標。如果我們總是遭遇到人生險惡的一面,這也是提醒我們也應該反省一下,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自己究竟有什麼問題才導致了這種遭遇? 而不是因咦廢食。

 

“苟活”在美國的華人:中國人出國要慎重

和訊網    2012-11-11 08:58:44

 

    南大校友王慶根,原為奧賽金牌得主,斯坦福大學化學博士,Paypal的首席工程師,可以說學業和事業都很成功,卻因抑鬱症自殺,留下一雙兒女。

    王博士的經歷和我驚人地相似,我自己還苟活着,但同病相憐,覺得我們這些在美國生活得時間比較久的人,有必要多說說自己實際的生活狀況,讓其餘的人做選擇的時候,起碼多一些參考。

     我不知王博士的離世究竟是什麼原因,但不妨借題發揮,順着“壓力”這個話題,說說在美國生存的壓力。

  海外生活孤立無助

  國內報道,多強調王走上絕路,是因工作壓力太大。表面上看這似是最合理的解釋,但未必有普遍意義。就我自己的體驗,海外中國人的隱形壓力不止工作。

  事實上,工作壓力有時候還算次要。美國職場環境相對寬鬆,大部分美國上司處事隨和。做同類工作,可能在國內的壓力更大。當然我這裡說的一切話都是籠統的說法,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那看不見的讓人崩潰的壓力究竟來自何方?我最近就遇到幾個人,也抱怨說自己快得憂鬱症了。原因和工作本身無關,倒是都牽涉到海外生活的孤立無助,或是緊張的家庭關係。

  這種緊張來源有很多,比如孩子上學。美國學校通常三點下課:芏嗟胤接止娑ǎ壞椒ǘ炅洌⒆硬豢晌藪筧伺惆椋ザ澇詡搖H綣蚱匏蕉忌習啵⒆擁慕鈾禿桶踩統閃舜笪侍狻?

  另外,美國的暑假長達三個多月,這中間孩子怎麼辦?有的送回國,有的請國內祖父母來帶,有的花錢請人,有的送往暑期的各種夏令營。每一種方法,都非常折騰。

  美國人自己也有這些問題,但他們畢竟是本地人,解決辦法更多。有些是夫婦的一方把工作辭掉,或者換成兼職工作,時間上靈活起來,以便照顧孩子的起居和接送。

  目前來說,美國經濟蕭條,雙職工家庭越來越多。即便這樣,婦女在家不上班,也是常態,所有人都理解,她們自己也坦然。

  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太太,被人指責“一輩子沒工作過”,能談什麼經濟?這個說法,反倒讓羅姆尼得分。羅姆尼太太說她家中要負責五個孩子,這不叫工作什麼叫工作?這個說法贏得了很多選民的認同。

  美國的納稅是根據全家收入來算的。除非真能掙到錢,否則,考慮到納稅、僱人看孩子成本,孩子成長中家長參與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去工作反而得不償失。

 如果孩子多,夫妻一方收入不高,那還不如別去上班。一定有那麼一個公式,讓我們計算到工作與不工作的成本-收益平衡點在哪裡。

  第一代移民多為“孝順”所累

  這也不僅是經濟問題,個人自我認知和心態調整也很重要。來自我們大陸的家庭,心態一關就很難過。不少家庭里,夫妻在美國生活久了,可因地制宜,適應當地環境。

  但國內父母甚至其他親戚的聒噪,則是新的一重壓力。有些老年人一輩子下來,除了工作掙錢,找不到還有什麼別的東西,可以去寄託人生的意義,也無法理解美國這邊的情況,用國內環境下的心態,亂出主意。

  他們有的是為了面子,希望告訴他人自己的孩子在美國某某地方上班,不希望鄰居同事親戚朋友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美國“沒工作”。

  他們不知道,這有時候是為了家庭的整體利益作出的一種主動選擇。子女有時候出於孝順,只好依從,好讓國內父母顯擺,小家庭的苦只有自己去嘗。

  也有的父母觀念錯誤,比如“不要在家吃閒飯”,“不要吃丈夫的飯”,硬是勸子女去上班。中國家庭,很多是一方出來讀書,一方陪讀,有了機會另外一方去讀書,本來拿學位就有早晚,不是都能順利找到理想工作。

  有的家庭為了省幾個錢,讓國內老人過來帶孩子。這會使得帶孩子的問題表面上緩解,但是這會生出很多新的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醫療,在美國,保險通常只保“核心家庭”,亦即配偶和孩子。來訪的父母不算dependent. 只能去另買保險。保險公司遇到這種既不是美國公民又不是年輕力壯的人投保,保險費通常很昂貴。

  很多家庭看情況還行,就去僥倖賭一把,不去買,但一旦父母在美國生病,又沒有保險,最終醫療費驚人,甚至一下子就能把小家庭拖垮。

  這種風險,一些來訪老人可能並不知道,有時候也不能理解。遇到這類問題,甚至在子女本來就已經壓力重重的時候,因為自己不滿而抱怨,讓子女的家庭平添矛盾,使得人到中年、夾心餅乾一樣的他們痛苦不堪。

  美國人在家庭關係中把夫妻關係擺在首要位置,夫妻關係和諧,子女會生活在幸福的環境之下,父母親也可放心地安度晚年。

  中國捨本逐末,教孝不教慈,把孝道擺第一位,甚至孝道壓倒人道,把很多其它的關係給扭曲了。

  久而久之,家庭的裂痕越來越大,小家庭又為了兒女或者父母的面子,強忍着在一起,形成過也過不好,離也離不了的亞婚姻。到了海外,在新的文化環境之下,這種衝突越發明顯。

  職業移民耗費青春

  另外一個壓力源是工作許可的問題。美國的移民(微博)是一個複雜、漫長而又頭痛的過程,人在美國紮下根來並不容易,有時候也沒有必要,因為現在在國內,出國旅遊、訪學、商務也越來越容易。如果選擇移民,除結婚和投資的渠道外,大部分中國留學生未來面臨的是職業移民。

  這方面大部分人的過程相差無幾:大家先讀書,然後找工作,根據工作,一層層辦工作許可,每一次都是一場小小的戰鬥。

  要是讀博士,起碼得四五年時間搭進去。然後利用一年到一年半(因專業而異)的“職業實習期”(OPT),此間可合法找工作。

  OPT是比較臨時的工作身份,找到合適的工作後,得儘快轉成工作簽證。工作簽證需要雇主幫你申請,雇主不肯,你只好再去找肯幫你辦的雇主。工作簽證三年一延,最多七年。

  這期間,大家努力去辦理綠卡。綠卡辦理分幾個優先順序,傑出人才辦得很快,這要看你的學位(多為博士學位),學術成果等。

  餘下類別多有根據國別的簽證配額排期(相當於“入戶指標”),排到了才可辦理。這排期三五年是常事。排期中,不可輕易改變工作,這讓很多人只好接受不 滿意的工作,這中間離開美國再回來,還要花錢申請Advance parole "Parole"也是犯人假釋的意思,真是“移民監”了。

  幾番折騰下來,到最終不再受“身份”限制,搞不好就八九年甚至十幾年過去了。好多人當年的夢想,早已灰飛煙滅。大家只好把興趣放到孩子和房子身上。

  自我的喪失,對一個人來說是很淒涼的事。坦白地說,很多第一代移民的人生基本上就這樣荒廢了。能自我安慰的一點,是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不需要這樣再來折騰。

  出國是有風險的事,各位需要慎重。我倒不反對移民這件事本身,但是需要好好權衡。千萬不要有童話思維,認為到了美國,就可以“永遠幸福生活”了。很多問題,不會因為你飛越了太平洋,就可以永久地留在身後。

  目前喊移民的中產家庭很多。遇到一個問題,人們解決的辦法,一為抗爭,一為逃離(fight or flight)。來美國十年了,我發覺flight也不是長久之計。

  但願我們都去努力,讓中國的教育和各方面大環境能好起來,日後大家的志向,會從“美國夢”,轉移到“中國夢”上面。

  我想我能做的,是儘量去介紹美國的教育,好讓我們教育各界人士去取長補短,讓日後的教育者、家長和兒童,對他人的模式,不再是只能望洋興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支招:出國留學如何打電話最省錢?
2010: 什麼是“十年綠卡”?怎樣才能得到它?
2009: 愛國華人:在美國誰最關心你?
2008: 感恩節,我們希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