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美国移民 > 帖子
聊园一五五期 清明时节话清明 刘欣
送交者: 园丁 2013年12月13日07:32:40 于 [美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清明时节话清明

刘欣


提起“清明节”,大部分中国人都知道,这是个上坟扫墓的日子。

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这个习俗早自秦朝以前就开始了,那时候并没有定在清明。秦以后,逐渐固定在清明前后。唐朝起比较盛行。《清通礼》中说到:“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shan1)剪草木之器,周胝(zhi1)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历代文人墨客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抒发情感的好时机的了。唐代无名氏留有一首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
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
杜鹃休向耳边啼。


寒食:清明前一、二天
萋:青苗繁茂
著:附着
映:映带,掩映
等是:为何是
杜鹃:子规,啼声如“不如归去”

清明扫墓时节有家不能归的感觉何等凄凉。

到了宋朝,词盛行,和清明有连带的词有吴文英的一首“风入松”: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瘗:yi4,埋葬
草:草拟
花铭:古代一种文体,刻在器物或墓碑上
中:zhong4,醉酒 
双鸳:女子绣鞋

相思害到清明,也不怕祖先骂没出息。

另,晁冲之有词“感皇恩”: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小院垂帘燕飞碍。
昨夜风雨,只有一分春在。
今朝犹自得,阴晴快。
熟睡起来,宿醒微带。
不惜罗襟温眉黛。
日高梳洗,看看花阴移改。
笑拈双杏子,连枝戴。

宿醒微带:少妇脸上还微微带着昨夜饮酒
红晕和酒醒后的困倦。

温:应为提手旁。擦之意


清明时节多风雨,凄凄苦苦,不胜春寒。躲在家中及时行乐,醉生梦死,估计也不是什么孝子贤孙。

到了明朝,宰相刘伯温定北京为京都,从此北京的文化风俗也成了典范所在。明朝《帝京景物略》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瞌(ke1,盛酒的器皿),轿马后挂楮(chu3,毂树)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lei4,酒撒于地以示祭奠)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不论从这记载中还是从以上的诗词中,都可以看出,清明扫墓形式更重于内容。而且在表面形式下,还增添了后人的新的内容。“扫墓”只不过走过场而已,最后的自吃自喝以至“尽醉”都是不可少的。于是乎“清明”就变成了“节”。逢节必有酒。不管是哪一位诗人都忘不了以酒助兴,赏景也好,抒情也好,都要一醉方休。

据书中介绍,实际上北京人扫墓的祭扫仪式不在清明那一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即所谓的“寒食”日。在清明当日祭扫坟茔的只有庙里的僧众。

据记载,祭扫仪式也不一定要到茔地现场去举行,只有富豪人家,出得起钱,要携家带口,乘车坐轿,一路吹打到茔地去修整坟墓,摆香设案,压放纸钱。等祭扫完毕,还是忘不了聚餐喝酒娱乐。有的还要放风筝,折柳枝穿供品,编柳帽,怕的是“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因此,清明的祭扫活动逐渐演变成郊游或是春游了。

真正的正规的祭奠内容是所谓的“烧包袱”。此处“烧”与“捎”同音,所以“烧”包袱就是“捎”或是“寄”包袱。包袱者,实乃“包裹”也。因此“烧包袱”既是往阴间自家祖先“邮寄”包裹。孝顺与否,心诚与否,都看这包袱里的内涵了。据书中介绍,包袱皮是用白纸糊的大口袋,口袋正面有二种形式,一种是木刻版,四周是“往生咒”,中间是莲座牌位,写上收包袱亡人的名讳,地址就免了,因为从前坟地没门牌号,不象如今八宝山里骨灰盒存放都编了号。另一种是所谓“素”包袱皮,没图案,中间贴上蓝签,上写亡人名讳即可。

据“老北京的风俗”(常人春著)一书介绍,包袱里主要是所谓的“冥钱”,种类如下:

1。大烧纸,上面砸上四行每行五枚圆钱(剪纸);
2。冥钞,仿现钱样,正面是“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字样,以及能多大就多大的面值,以防那边的通货膨胀。背面是“往生咒”。银行的名字属“通称”,不象阳间,有“花旗”,有“中央”等等;
3。硬纸做心,外面包锡箔的假洋钱,以假乱真,眼神不好的认不出,眼神好可光线不好也认不出;
4。“往生钱”,红字黄底的“往生咒”,为的是托生时的贿赂也说不定;
5。用金银箔叠的元宝,镙子,串串儿,加穗儿,估计没准都是锡箔替代。

这么一个包袱,要捎给阴间的亡人,就要“烧”。“烧包袱”要在祠堂或家里正房摆设供案,包袱放其中,再放上各种供品,点上蜡烛和香,全家从上到下,从老到幼,恭恭敬敬行礼毕,拿到门外烧。烧的时候画一圈,不封口,缺口冲自家坟地,同时在圈外烧几张纸,为的是“打发外鬼”,就是那些无家可归的游魂野鬼。

一烧完包袱,一年的捎寄工作就完成了,够一年花的,就全家放心了。

什么事情一旦变成了文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原本该有的内涵以后,就逐渐演变为“纪念”以至于“庆祝”的性质。现在还有谁划龙舟,吃粽子的时候真的想着屈原的悲壮甚至伤感掉眼泪?特别是远离神州大陆的游子们,能记住“清明节”是扫墓的时节已经就不错了。记住清明有个好办法,只要记住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就肯定忘不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是要喝酒。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归化的美国公民被取消公民资格,中国可
2012: 哪类技术移民最易移民美国
2010: 美国工作签证--美国工作须知
2010: 美国绿卡申请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移民介绍
2008: 老妈来了,给她买什么健康保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