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孫順其: 蘇軾教子求實
送交者: 孫順其 2005年04月21日17:00:59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作者: 孫順其

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不僅為文汪洋恣肆,明白通暢,在家庭教育上也別具一格。散文名篇《石鐘山記》就是他“教子求實”的佐證。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1079年),蘇軾因作詩“謗訕朝廷”罪貶謫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擔當團練副使。這是一個閒差使,43歲的蘇軾得以有閒經常與長子蘇邁一起讀書作文,說古論今。有一天,父子倆不知怎的竟談到了鄱陽湖畔石鐘山的名稱由來。蘇邁從《水經注》等古書中找出許多說法,如“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止響騰,餘音徐歇”。對這些說法,蘇軾都覺得是牽強附會,實不可信。蘇邁想找其它書,蘇軾阻止了他:“不用找了。大凡研究學問、考證事物,切不可人云亦云,或者光憑道聽途說就妄下結論。看來,石鐘山這個問題,還必須實地考察求實才能解決呢!”

“石鐘名稱由來”這一問題,在蘇軾父子倆的心中一懸就是5年,一直到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才有了解決的機會。是年六月初九丁丑日,蘇邁到饒州德興縣(今江西省鄱陽湖東)擔任縣尉,48歲的蘇軾送他到湖口,順便帶着蘇邁一起考察石鐘山。白天,廟裡的和尚叫一個小童拿着斧頭,在亂石間挑了其中的一二塊石頭來敲打地,父子倆當然不相信。月光明亮的當晚,父子倆乘着小舟來到山的絕壁下,沿着山腳尋找。尋到一個地方,只聽見一陣陣清暢高揚的聲音,“噌 如鐘鼓不絕”,原來,這裡的山腳下遍布石竅,大小、形狀、深淺各不相同。它們不停地受到波濤撞擊,所以才發出各種不同的音響,宛若周景王的無射鍾,魏莊子的歌鐘,龐大樂隊中的鐘鼓齊鳴一般……父子倆此刻終於恍然大悟:這才是“石鐘”名稱的由來啊!

難能可貴的是,蘇軾能抓住父子倆同探石鐘山這件事,諄諄告誡兒子蘇邁:“石鐘”名稱由來,此事本不難明白,只須實地考察就行了,由於一般人不肯去下這功夫,寧願到書本里去尋找答案,而淺薄的人又往往附會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來解釋,最終以訛傳訛,使本不難明白的事千百年來不得明白。你應當切切記住,“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是不可能找到正確答案的!

為讓兒子更深刻地理解“求實”的重要性,蘇軾又提筆撰文。於是,蘇邁乃至後人就讀到了出自蘇軾筆下的名篇《石鐘山記》。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舊文:幼兒園的快樂時光(一)
2004: 維維學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