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偏旁部首:三点水 |
送交者: 乐维 2020年04月10日11:24:38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三点水是汉字偏旁部首中最重要的偏旁之一,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这么演变过来的。 水的甲骨文和小篆 用水做偏旁的甲骨文很难找,就用小篆来做例子。 左边是“酒”,右边是“油”。我们可以看出,小篆的三点水偏旁就是小篆的“水”;或可以说,小篆没有三点水偏旁。大篆,金文也一样。 隶书的水 汉字的历史上,没有发现有人用这个水字做过偏旁。人们用篆书的水的形式做偏旁,写成下面的样子。 但这样的偏旁,字会写得太宽。就像下面的“油”字: 汉字是方块字,一个字一个方块格子。这样的字一个格子放不下,那么这到底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呢? 于是人们就把这个水字简化成下面形式: 去掉断点,笔划变短,而且倾斜,大大缩小了横向宽度。中间的长点就是水字中间的那笔长笔划变来的。大家接受了这种写法,约定俗成,于是就有了隶书的三点水,其实就是一个横着的,经过简化了的水字。 这样“油”字就可以放入一个方格子里了。 以后的楷书,宋体字沿用这个写法,但中间的长点变成了短点。 所以,三点水就是水字演变而来的。隶书之前,没有三点水偏旁。隶书以后,在合体字里,因为需要减少水字的宽度,人们把水字简化为三点,从而有了现在的三点水。 |
|
|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