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毛麗敏:我的2020——小荷才露尖尖角
送交者: 芨芨草 2020年05月31日08:12:36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敏:我的2020——小荷才露尖尖角

 

當年兒咿呀學

家中小孩生於日本,開雙眼投身人世,與落寂寞異的新晉人母,共同忐忑地迎接着新的挑、探索着不可知的未來。

襁褓期近乎需要24的守,白天每隔二、三小的哭鬧暫當是其工作,若到晚上頻現此狀不敢有毫怠懈,其一是擔心枕人被吵醒而影響次日的上班;其二是不想四周靜境增添獨一無二的音符,故那段時間,我似條件反射一般,只要一聽到出聲響,立即起身將孩兒中。長時間的不分白晝與黑夜,不斷演着無數個迷迷糊糊的半夢半醒,在午夜永點亮的幽暗小球的昏黃光波下,勾勒出一幅母合體的柔姿。就在日復一日的驚醒中,突然有一天,孩兒憑藉桌椅的助,自行站立起來,跌跌撞撞跨出人生的第一步,與此同,口含兩萌牙、猶如筍尖破土而出,呀呀學地向孩提挺……

育兒的日子辛苦並快着,小孩的成凝聚着大人的心血,同,在平淡的生活中,小孩也會來太多的的感與欣慰。得有次采了大量物品,准從樓梯向上搬運,孩兒狀即刻伸出雙手托住物袋,欲助我一臂之力,想一個年四五的孩子,能承受多重的荷?我得擔在狹窄的樓道,會否不慎將其下,可心中的一股暖流卻在涌……

小學入學式後的最初一周,待到放學分,我天天去校口守候,尤其是第一天,當孩兒隨着新生伍由校園內走出,聽我的一聲呼,疾步撲到我里不停地喊着媽媽、淚光閃閃。首次踏入陌生的境、接觸不同的人物,作的我,能夠讀懂孩兒眼中的晶液。

即使天天日日陪伴在小孩身,亦會多次的幻:小學三年級時,孩兒因患麥粒而必去眼科醫院治,不然無法參加學校里的游泳。由於是首次前往那家醫院,去是乘了一站電車後,摸索、詢問方才到達,走出醫院大,正稍存疑、欲辨返程站的方位,只孩兒一甩手,自告勇地去看看路的地道:曾去某同學的家,就在附近,可以沿着步行的道路走回去,不必受三十分一班次的限定。那一刻,我仿佛感到孩子大了,之前任由我着小手前後左右移,如今確確實實給我當了一回向

親臨陪伴在日本成

小學畢業典禮,在校體育內隆重行,老、家及二、三十名有關受邀來先行就坐靜候,雀無聲,隨着整點的到來,入口的大徐徐拉開,身着畢業禮服的學生,按班、學號序排成一字縱隊緩緩進場,大會由固定流程開啟序幕,中心環節落在了畢業證書授予,黑色燕尾服披身的校,向百名左右畢業生逐一呼名、授予。室內束後,手持花的畢業生由原擔當老師帶領,走向操,接受學校其他教、低年同學等人的道迎送,在明媚陽光的照耀下,孩子的笑如手中的花樣燦爛。褪卻着身幾小畢業禮服、告別書包,一個月後的四月份,即上中學制服、起各校指定的bag時時刻刻跳在眼前的小不點兒,似乎刻之間竄高了很多。

有兩,年的一,他子國內小學畢業後到日本,之後被送往英國留學,出生在日本的次女,到達學齡時,由其母回申城,至此一家四口,中、日、英三國鼎立;年相仿的另一,將在日本出生的兒子放到國內寄宿的國學校,周末由其雙方父母照,據兄弟兩人常在家舞刀弄分仲伯。孩子定當從小接受母教育固然沒,可是父母的親臨陪伴也至關重要,和熊掌兩者不可兼得,無奈之下我只能選擇後者。

論貧窮與富有,孩子本自小生活在父母的關心呵中,那是其他任何人無法替代的,如果髫年期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子女與父母分離,那麼等到有一天大了的孩子生疏地站在爸面前,他可能會幡然醒悟失去了什麼,所有的將來均會成,而“Yesterday once more”存於典旋律的回眸中,即使情,亦月累的培養。一,尚且需要陽光雨露的滋,作有血有肉的生命體,不需要吸收足的物養料,而且更渴望精神食糧的灌,只有灑下滴滴汗珠,才有採摘累累果的可能。

感受中日情差異

在日本,與其是孩子在校接受知等各方面的教育,不如是作為監護人的家在陪伴孩子一同成,在此期,面着兩代人、異文化等思想念上的衝突,原先的一些知被覆。

比如,當我孩子付出而並非,得到的反卻是太多太重,那會增添其心理力云云;有次家中孩子偶爾談及:曾好奇地班上一個因早晨晚起上課遲到的同學:你爸爸媽媽不叫醒你方持否定回答,且充道:晚上遲歸時,其父母要是已入臥、但尚且醒着,至多來一句回來啦,不會由等,或我孤陋寡,不知這樣的家庭屬個例是具有普遍性,在整個日本社會中占幾成;另外據知日本的學生大多將手機置於靜音模式,在上可以理解,校園以外仍然保持該慣性,若遇到急或特殊狀況,真人倍感焦。以前曾聽到國內一些大學生演講時,嗔怪他的母一天之內會打N電話,可我倒分明是在炫耀情。

孩子去上京都大學

千萬次的眨眼,迎來了2020原本琅琅上口的年份,卻因一突如其來的疫情,致使整個世界至今罩在恐慌的陰霾中,一些早先定的個人劃不得不因此淺。一向幸運的孩兒因考入日本名校京都大學而下宿學校附近。首次離家,當我准陪同步行至,卻遭到決制止。作家龍應台曾著:所父子母女一,只不意味着,你和他的分就是今生今世在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遠。你站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消失在小路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你,不用追。

以前已經覺這樣的描述淒涼,而如今自己面情更殘忍連遠遠遙望孩兒背影的利都被剝。當就此事與孩兒交:我在中國,人之相互迎送是再正常不的事兒,即使是四、五十子女,能有七、八十的父母陪伴左右,旁人並不會誤認為子女無能,反而是充滿羨慕。孩兒卻至少目前不希望如此,也等到而立之年以後才能有同感。無奈的我只能作,唯有以千里送行,有一自我找台

宅外住宿後,一直以手機相互系,由於孩兒期沿靜音,當我在一日以內、N的十數倍次按響孩兒的手機,目的了在那留有來數目及每次最的呼出分秒、作訊記錄時,得到的是真抱怨。之後我方改:每次先一條短信,彼方在期內返信。最近一次卻遲遲得不到回音,某日晚突然接到孩兒來詢問我是否收到其短信的回覆,我答毫無任何痕跡。後粗略得知,孩兒趕時間步行不慎將手機掉落地上,液晶面被摔壞,出故障,尚未述完,那已自切斷,再次響後,幾秒通便嘎然而止。

因孩兒尚未到達法定成人年,故不能自行新手機,於是我立即連續多日在電腦上向其E-mail,未果,失望中猛然回想起,當孩兒得麻或沒什麼必要,可能未在其攜帶電腦上安裝自己的E-mail地址,於是我趕忙使用比原始的方法————寫信。不巧目前正疫情散,日本某些政人感染,致使大批件物資積壓、無法投等,不知是客原因,是孩兒方的主因素,之已三周以上與孩兒,我不可能做到如某些日本家子女的行蹤不得已故國學大曾仕先生曾演:中國社會最小的基本位是家庭,而不是象西方國家那一味追求個人

兒行千里母擔

孩兒初次背行囊、離父母,踏上求學之路,新的征程剛剛啟航,恰遇新冠病毒蔓延,在防無情的瘟疫侵入人體的同,更不希望無形的糟粕腐行前,我曾一雙關地孩兒叮:一定要得回家的路。日前去超市,看一位年手推,旁跟着二、三的小女孩,不一會兒,那女孩來回跳地撒媽媽,抱抱,原本最平常普通的單詞簡語,卻點觸到我內心的柔,以往那常的情景,如今成了一種奢望。每個人每個幸福的定與理解各異,早晨目送孩兒上學的背影,傍晚等待孩兒來的腳步,曾是我每天的幸福。

吾乃羸弱女子,不善不切實際地高呼豪言壯,只是單純、理想地祈願:倘若每個家庭的每枝夏荷出淤泥而不染、每條少年強則,那麼以家庭為單位構築的960萬平方公里的社稷,其江山如此多夏巨龍騰飛月靜好,離我們還遠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體會淡泊的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