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40.好對互動的一個小結 |
送交者: luis 2022年12月11日15:12:1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40.好對互動的一個小結
前一篇帖子裡,花了老鼻子的工夫,特別強調了“能夠”與“可以”的區別,都快有點矯枉過正了,居然還冒天下之大不韙,指責語言分析大咖的語言不夠分析。考慮到這一點,為了防止俺老漢同樣免不了的片面性,這篇帖子裡,打算再通過說明它倆的密切纏繞,回顧一下好對之間的糾結互動。
溫馨警示一點,無論中式的“辨證法”,還是西式的“辯證法”,要想不淪落成“變戲法”,一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恪守區別差異,不搞混淆偷換的邏輯前提下,進一步討論不同概念之間,原本就有的依賴轉化。
再說句老實話,淺人從沒打算過弘揚西式的“辯證法”,或是中式的“辨證法”;這裡回過頭來,考察“能夠”與“可以”的內在相通,共生互補,相互依賴,彼此轉化,目的其實還是為了遵循邏輯同一律,在堅持這種“老形兒子去上學”的基礎上,如實描述它倆之間糾結互動的本來面目。
前面說了,“能夠”與“可以”的區別主要在於,它倆分別處在事實能力,和價值權衡的不同維度上,但在“允許”的語義上,卻是彼此相通的:任何人的任何“想要”,都會在“能夠”和“可以”兩個方面,受到“是否允許”的嚴格限制;要是其中的哪個方面不允許,他卻一意孤行,堅持將“想要”付諸實施,結果是要麼失敗,要麼犯錯,還會遭到相應的懲罰,俗話或曰“自作自受”,嗯哼。
從中就清晰地再現了,人的自由一直背負着的兩副沉重枷鎖:那些原本就數得過來,永遠成不了無限的“想要”,一旦付諸實施了,首先會受到“能夠”的嚴格限制,以致要是你的能力不夠,它們就僅僅是一堆空空如也,虛無縹緲的“想要”,沒法落到實處。否則的話,倘若你自不量力,打算“無限”它一回,硬撐着去實現,結果只會在失敗中,體驗到你自己的有限……
進一步看,這些“想要”在付諸實施的時候,其次會受到“可以”的嚴格限制,以致要是你覺得,實施所產生的負面後果“不可接受”,哪怕你的能力夠了,它們照舊只是一堆空空如也,虛無縹緲的“想要”,沒法落到實處。否則的話,倘若你誤判了主次,以為負面的後果沒那麼嚴重,於是乎隨意任性地放肆追求,結果只會在犯錯中,體驗到你自己的有限……
也因此,像“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這樣子,響噹噹硬梆梆的口號,就是雙重性的無法成立了,因為它們忽視了任何“想要”都會同時受到的,“能夠”和“可以”的雙重約束,不加辨析地在意欲訴求與現實達成之間直接劃了等號,表面看好像是在彰顯主觀能動性的宏大無限,但實際結果呢,只不過折射出了人在世界中的渺小可憐……
有趣的是,“能夠”與“可以”的這種相通處,還恰恰潛含着中文的“可能”和“不可能”這倆詞語,從意指價值訴求及其實施,向意指事實變化及其趨勢的語義轉變:“可能”的原意本來是指,人們既“能夠”,又“可以”把自己的想要付諸實施,說不定就真的成功啦;但說着說着呢,它的意思就擴展了,同時還能用來指,事實的某種未來變化,或許有機會真的發生。
與之對應,“不可能”的原意本來是指,人們既“不能”,又“不可”把自己的想要付諸實施,連一丟丟門道都沒有哦;但說着說着呢,它的意思也擴展了,同時還能用來指,事實的某種未來變化,根本沒機會真的發生。
後面還會談到,“想要”“能夠”“可以”“應當(必須)”“敢於”這些意態助動詞本身,也有着類似的語義轉變。所以哈,要是我們訴諸人性邏輯和語義邏輯的直接合一,在這類誰都能聽懂的禿羊禿神婆的質樸意思上,而不是專家們偏愛的很玄很深奧的晦澀意思上,把“語言”當成了自己“存在”的家,深入分析日常語詞的凡俗意思,或許更有意思,不是?
再就“可能”和“不可能”的原意看,“能夠”與“可以”的日常混用,從積極的一面說,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好”與“對”的語義等價:當人們發現某個東西不僅“值得意欲”,而且“能夠意欲”的時候,它就會在這種等價的意思上,被認為“可以意欲”,從而讓“可欲”“可操作性”“可行性”這些前面批評過的說法,也變得勉強“可以”成立咧,嗯哼。
其實吧,哪怕我們理解了“能夠”與“可以”的微妙區別,還是沒有理由硬把二者割裂開,就像我們理解了“好”與“對”的語義不等價,還是沒有理由硬把二者割裂開一個樣。理由不複雜,如同“好”與“對”之間,始終糾結纏綿,難分難捨一個樣,“能夠”與“可以”之間,也是難分難捨,糾結纏綿滴。也因此,重要的是理清它倆的關係,既不可讓二者合二為一,也不可把二者一刀兩斷。
說到成功和正當的關係,也是一樣一樣滴:前面用了不少篇幅,猛批了成功學,肯定了正當論。但這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就有理由憑藉正當的底線效應,全盤否定成功的正面意義,斷言它一錢不值呀?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目的與工具的張力衝突中,努力追求行為的成功,是人們遵守趨好避壞的人性元理,將自由意志付諸實施的直接表現,怎麼可能一筆勾銷哇?
換個方式說喲,不管是誰,不管什麼時候,人們總是想成功地達成目的好,木有例外。原因很簡單,要是生活中沒有“成功”,如同沒有“好”一個樣,也就等於沒有了“自由”,當然更談不上達成“正當”的“自由”了,不是?
也因此,即便在“雖敗猶榮”的情況下,失敗依然是一種“壞”,會讓人們陷入現實中的“不自由”,雖然由於守住了“正當”底線的緣故,這種“壞”對人們來說,畢竟屬於“可以接受”,也就是“可從”的範疇。
拿斯巴達的三百勇士來說,雖然他們的英勇抵抗,用“一以止”的正當方式,杜絕了臨陣脫逃的不可接受之壞,可全軍覆沒的負面後果,對希臘人來說,照樣是一場失敗,沒有任何理由,與馬拉松大捷等同看待。一言以蔽之,“雖敗猶榮”的“敗”,還是失敗,並非成功,嗯哼。
不用廢話,這裡最重要的,還是淺人依據邏輯同一律,反覆強調的那一點:凡事都要一碼歸一碼,仔細分清楚,不可隨意變戲法,拿着“失敗”也“光榮”的由頭,就硬說它等於“成功”,甚至趁機把喪事當成了喜事來辦……
前面猛批成功學,目的也只是提醒大家,無論是誰,無論什麼時候,追求成功的同時,千萬別忘了,另外還有條正當的底線,設定了在那裡,不可突破。否則的話,別說失敗加上不正當的雙重惡果了,就連成功卻不正當的糾結局面,對你來說也是“不可接受”的,如同發了大財,得了大病那樣子,不是?
所以呢,處理兩者的關係,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始終讓追求成功的努力,建立在恪守正當的基礎上,不可為了“成功”,放棄“正當”——或者說不可為了“好”,忘了“對”,為了“能夠”,丟了“可以”。不管怎樣,這三對概念之間,的確有某種“同構”的關係,彼此間的結構差不多。
再次引用那句老話哈:“從最壞處着眼,朝最好處努力。”結合人性邏輯的哲理分析,意思就是說,正當設定了防止不可接受之壞的底線,成功展示了趨於值得意欲之好的高標,所以應當在恪守底線的基礎上,努力追求高標。
問題主要出在,由於好的本質在於“值得意欲”,許多人就光想着“朝最好處努力”啦,卻輕看了“從最壞處着眼”的前提,結果很有可能落到了最壞處,於是乎便“不可接受”咧。
最後再概括一下“好”與“對”的糾結關聯:它倆既不像後果論說的那樣子,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直接合為一體,也不像義務論說的那樣子,毫無瓜葛,各自為陣,老死不相往來。
不如說,更貼近事實的解釋是,一方面,好在邏輯上比正當優先,表現在正當不僅源於好好衝突,而且本身也是一種好,一種有着最高權重的好;另一方面,恰恰由於正當是一種權重最高的好,它又在衝突中比好優先,因而能夠實質性地壓倒,任何與它出現了牴觸,沒法兼得的其他好。
溫馨警示一點,這裡分析的好對關係,完全是從實然描述的視角入手的,因而對所有人統統適用,毫無懸念。比方說,無論你是希特勒,墨索里尼,還是東條英機,斯大林,或是羅斯福,丘吉爾,都得照着這樣子的人性邏輯做,才不會遭致自己討厭的失敗,陷入自己後悔的不正當,嗯哼。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21: | 席鏡屏對國家民族犯下的最不可饒恕的罪 | |
2021: | 解讀天地會會簿中的“洪門堂上歷代宗親 | |
2020: | 楊文凱:不想當小說家的軍醫不是好學者 | |
2020: | 文學門外蹭修養(下) | |
2019: | 以性行為和不正常和羞辱可怕人類形象的 | |
2019: | 協商民主勝過投票民主 | |
2018: | 華為對思科到底有多大的威脅 | |
2018: | 趙無極回國記 | |
2017: | 波士頓郊野1:澤地枯樹 | |
2017: | 安博,數年前我們討論過的用GWAS研究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