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君子不器
送交者: 道還 2016年05月06日08:04:0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君子不器


楊道還


(1)

孔子講:“君子不器”(《論語·為政》)。形而下謂之器,器是有形有用的,但孔子認為君子學而不厭,不應該以成為一器為目的,或者說以致用為學習的目的。孔子學術的根本立足點是仁,而仁基本的意思即是以他人為人,而非一器。這是君子不器的理論上的原因。不視人為器,自己如何能夠以器自矜呢?所以與現代教育使人為一器不同,孔子的教育是使人為人。


孔子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使學生成為專業人士,樊遲請學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又說:“小人哉,樊須也“(《論語·子路》)。孔子種地不如老農是大實話,後一句是孔子的氣話,這一句經常被誤解為孔子蔑視體力勞動。向孔子學種地這種話,就如同對希爾伯特,高斯這樣高傲的數學家說,要向他們學記賬,他們如何反應可想而知。學農是想成為一種社會中有用的器或人才,孔子已經言之在先,君子不器,那麼樊遲就不得不歸於小人一類。


比樊遲更等而下之的追求功名利祿,就更不是孔子的教學目的。不以利祿為念的人難得,所以孔子感嘆:“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論語·泰伯》)。錢穆解“不至於谷”為,向學之心不轉到穀祿上去。即是一個不淺嘗輒止,急功近利的意思。當孔子讓漆雕開出仕,漆雕開說:“吾斯之未能信”(《論語·公冶長》)。孔子對此回答很高興,就是因為漆雕開這種學生不易得。這裡信是不疑,不疑則無惑的意思,錢穆解為漆雕開說自己未能自信,也是同一個意思。


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人總是要做事情的,不器的人在社會中,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做什麼有隨緣和選擇的問題。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不得不捲入社會機器,被裹脅而行,更是如此。在孔子的時代,孔子講,自己在家裡種地,就不會有饑荒的問題,這是退可守;出去做事,自然有俸祿,這是進可攻。一開始就必定要如何,反而限制了自己。做到了“憂道不憂貧”,就有了君子的基礎。


諸葛亮《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是不輕用其身,儉是不以外在享受為念。“富潤屋,德潤身”(《大學》),外在的東西不屬於自己,不能潤身生色,轉生負擔而減色。修身先慎行,然後以內在的德來滋養,即“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孟子·告子上》)。不靜就會引起不必要地“外來鑠我”,這樣得到的東西不是我的,不是屬於我的真正的仁義禮智;已經靜,又摒除外在的誘惑,德才能開始涵養生長,起到作用。澹泊明志,則不急功近利;寧靜致遠,有“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荀子·勸學》)之意,也有“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中庸》)即可無遠弗屆的意思。這裡的靜不是能夠安靜地看書上網,但一天沒有書沒有網絡,就郁燥如狂;而是得到自在的安詳。諸葛亮這幾句話深合孔孟之道,也通向釋家道家。


(2)

錢穆說,孔子的教育是一種德性的教育。這是對孔子教育的高度概括。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論語·述而》)。志於道,只能自發願心,是無法教育的。而德,則是教育所能達到的最深層次。即學生用自心將教育的內容接應進去,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樣的習得不是外來的,侵入性的,強迫性的,僵死的。那樣的教學結果只會引起異化,也會被自心輕視和不容,心無所容就容易遺忘。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是吾憂也”(《論語·述而》)。這裡孔子將德放在學之前,即是德又是學的前提的意思。諸葛亮《誡子書》也說“夫學須靜也”,是同類的意思。


德是人修養身心得到的完整狀態的描述,德性是人臻於德的身心之功用。“以有積為不足”(《莊子·天下》),即是德不同於德性。如,一個人可能既學識淵博又剛愎自用,前者是已成之德的豐厚,後者是德性的欠缺。孔子的教育是使人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這就需要德性總是活潑潑的。這樣一來,一個人的成德才能逐漸“踐形”(《孟子·盡心上》),而不是成為一個異化的人。異化的人,能夠成為一個有用的器,但當其完全成為一個器,就成了失去了人的意味的四不像,成了《變形記》裡的怪物。但當人能夠“踐形”,天生我才必有用,就不愁沒有作為器的根本。


常有人批評說中國學術只知道教人做人,因而將人教成無用的人。這些人的錯誤在於不知道,無用的人並不是真正知道如何做人的人。而有用的人才,必然對如何做人有所領悟。與此相反的才人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才——這樣的人做惡也不能自知,但虎兕出於柙,是誰之過?真正的人才或天才,對人的領悟比一般人是更為深刻的,也更傾向於去做一個真正的人。


從歷史上看,先秦諸子都不是孱弱之輩,皆有豪傑氣概和事業。直至宋末,中國學術仍然人才輩出。書生給人孱弱無用的印象,主要在元以後。這個時期是中國學術的低谷,也是異族統治和帝王專制最為殘酷的朝代,尤其蒙滿朝廷對中國學術始終有其戒備和敵視。但清廷一旦垮台,中國學術又立刻勃興。近代史上值得一提的人物和大師,無不是舊學養成的,即便新文化運動的鼓吹者,也是如此。在新文化運動之後,中國學術在專制糟粕和西學夾攻之下,又轉入低谷。此後的新文化培養出的人物,大多只有大師皮相,而缺乏真正風骨,這種態勢一直延續到今日。看中國文化,應從這一短暫時期湧現出來的人物那裡去看,應該考究在那樣的貧弱,動盪和混亂的社會中,中國學術如何能夠產生這樣的作用。


以毅力為例,有毅力的人未必是能“用”毅力。在某一事上的毅力,可能是外鑠的模式,而非自心的執行,這樣的人在另一事上或許不能有毅力。有意思地一件事一件事地去試煉毅力,不一定導致能“用”毅力,反而疲憊或迷失本性,因為這樣的事是無窮無盡的。只有當有需要,就能意識到此時當用,而即刻能用毅力,才算是有了毅力這一德,產生了真的毅力。這三個層次,即是普通人,人才,和天才的差別。


人材在真正的德之下就轉成天材。普通人有了真正的德就直接屆於天才,其間不容器。孔子已得這個源流,隨心用之,這是孔子為偉大的教育家之原因。上面所講的毅力,可以不是天生的,但看去自然天成,與其人天生的氣質秉性須臾不可分而妙合。民國初期人物眾多,不是那個時代偏得,有天分的人眾多,而是舊學培養出的天材的顯露。由此更進一步,對自己是否得到了真的毅力或其他的德的問題,一個人真正地自省,依賴於自心的誠德,即能否“用”誠,因此誠是德的根本,即使仁也要在此基礎上建立——天材又由有誠無誠而高下或者善惡分流。從孔子到理學都反覆強調“誠”,誠對善惡的決定性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由此再進一步,則屬於道家的境地,那是另外的一大塊,這裡不便贅述。


(3)

在具體教學中,孔子也是針對德性而施教。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論語·述而》)。即,學生不至周思不得的時候,不去提示;不到達意乏辭時,不加引導。這樣的方法能夠竭盡學生的德性之用和對自己德性的體悟。至於死的知識,則屬末節,可以隨取隨用。這是對於不足的情形,對於“兼人”的情形,即天才或者冒進的人,孔子採取抑制的方法,“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這很符合老子的反之則大順的意味。這是從德的整體觀入手,用這樣方法得到的德性是完整的。某一方面特長的發展,不能協調,“揣而梲(銳)之,不可長保”(《老子·第九章》),“嶢嶢者易缺”,“欲速則不達”;不是必然如此,只是容易發生。


現代人一邊傷仲永,一邊將孩子送進大學的少年班,忽視了育人與成器的區別。父母欲使孩子成人,大學卻欲使學生成器;父母欲使孩子自己幸福,大學卻欲使其對別人有用,這兩者有所交叉,但並非完全疊合。孔子的師道則得二者之要領。從現實的情形看,以這種冒進的方式培養出來的少年天才,很難說比同齡人更為出類拔萃,“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七十七章》),這種情形有其必然的因素。而因此發生的悲劇,卻或可避免。這類悲劇發生後,家庭與學校的代價也是不一樣的。


現代的教師對如何能使後進的學生“進之”各顯神通,即使揠苗助長,也自有辦法。討論此中利弊,就必須知道如何是人之用。現代人認為人盡其才是好的,但這樣的社會在發展上就會缺乏餘力而難以為繼。中國古人則有培養元氣,儲才養望的觀點,這是一種天下觀,是“常使有餘,毋使不足”的意思。這樣,在社會演進或有動盪的時候,人才就不會捉襟見肘。老子講:“天下神器,不可為也”(《老子·二十九章》)。對於天下的發展只能引而不發,積存一個勢在那裡,待其自然發展。所以器盡其用,人卻不可盡其用,這是人之用與器之用的差別。一個充斥揠苗助長人才的社會,又比人盡其才更加棘手了。過度教育的問題不在於表面上的人才過剩,而在於實質上的人才虛虧。


對於一個人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引而不發,常使有餘,才能立足而有所發展。一個人學業事業有成,卻需要每天絞盡腦汁,窮於奔命地去維持,就只能守成,無選擇,不僅難以應對任何改變和有發展,而且有才盡的憂慮。如能隨時而靜尚可,不能達到這樣的境地,無餘地,也就不能靜,德性即會漸失。而遊刃有餘的人,則常有生力和預備,一旦處於囊中時,即可露出鋒芒。


儒家講究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將這兩者推向極致,用之有功天下,隱之藏於無名,而決定在我,就成了道家。道家有這樣的宏願,人數比儒家就較為稀少。無論儒家還是道家,都是君子不器的。道家與儒家肯出來出仕不同,道家只肯在用天下的時候出來做事情,而這又只是其中一個選項,還有無所用天下的另一個選項,所以在歷史上只有部分道家是顯現出來的。


0%(0)
0%(0)
  好文章!  /無內容 - 風中樹葉 05/07/16 (1106)
    風中好。謝謝鼓勵。  /無內容 - 道還 05/07/16 (116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感性文化”的特點(4):野蠻視為“自
2014: 為啥不可以把北大辦成哈佛劍橋第二
2014: 高智,高教育背景的家長被願望了嗎?
2013: 老羅:巴門尼德
2013: 違反標準設計的北京地鐵收費系統不具備
2012: 一位高校教師的逆流宣言 ---黃雲
2012: 就5月六日月球的照片,揭示地球人都不
2011: 性交方式透露了萬物是設計的而非進化的
2011: 愛因斯坦的預言再一次得到了證實,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