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送交者: 京都静源 2019年12月09日20:19:4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有句话说:“文人爱书房,姑娘爱闺房,老板爱帐房”。昨天我发布了整理书房的几张照片,想不到几万人阅读,几十人来信!大家希望我最详细介绍一下我的书房,于是,今天就为大家写了此文和拍照公布如下:

第一张照片是我在美国的家之一。我每周末必来这里居住的乡村别墅。面积很大,多大不说了,我可以在大厅里跑步。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接下来,进入我最喜欢的地方:书房。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书房正面,一幅对联出自大画家张仁芝先生之手。一幅画出自元代大画家的高仿。(元代画家的真迹我有,不可出关,只好转售友人保存了。)中间是夫妇合影。(新补办的。)

接下来书房左则。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真正的意大利古典家具和真皮沙发、意大利台灯。最新款电脑。墙上两幅照片和一个我冒着被扣押的危险携带出境的清代文物。这是清代同治皇帝生母赏赐我家祖先的六十大寿礼物,现在只剩下这块最核心的证据了!大家自己百度一下“同治皇帝生母”是谁。我就不再多说了。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接下来这张照片是大清乾隆、嘉庆两朝赏赐我家祖先的封号。当时被刻石留念,立在院中。解放后,老宅被军事单位占了,全村整体搬迁到几公里之外的荒地上,建设了新村庄。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最下照片是我家祖先进士及第像。也是我家的中兴之祖。他和张之洞两次同科同年(举人、进士)。后来和庆僖亲王、张之洞、曾国荃、奎斌、翁增源等人成为一生的好友和至交。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再看书房右侧: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左右对称的两幅启功先生的书法。我发一下如下: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这件真迹不让出关,我只好捐献了。(捐献何处,先保密)我家里墙上使用彩色打印机复制了两幅,挂在那里,作为我对启先生的怀念。

两张美国中、英文报纸对我的报道。英文报纸很牛!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报纸《华盛顿时代》。如下: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这照片右侧上下两个文物,上是美国印第安人后代送我的吉祥礼物,象征着心想事成。下面是友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马斯洛夫教授送我的莫斯科中国学会会旗。

中文报纸是美国现在很火的《美南新闻》,如下: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另外两张照片,一个是上个世纪登上日本《新华侨》杂志封面人物时的照片。一个是来哈佛大学学术演讲时的通知。

这中文报纸下面是佛像、珍贵的XO和德国古典座钟。(全部是来访的外国教授送我的礼物)

接下来是书房门的右册,一个小书架,那里的书全是我的个人出版的专著。(还有部分是最新来访的外国教授送我的著作。)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其中,我个人的全部学术著作如下:

一、古文字学类专著六部。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二、周易类专著七部。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三、汉学史类专著四部。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四、近代史专著四部。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五、160多篇学术论文集八部。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六、刘家家谱类三部。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我不是书法家,但是喜欢写颜体字,我给自己家谱的题字: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七,武术气功类专著10部。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我已经出版的专著全部 44部,超过1000万字。(明年和后年还有十部著作出版。)

接下来,在书架上方有照片: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最右则的“冰心玉壶”是国内某著名书法家赠送我的。(他不让我公布他的名字)

三幅照片在镜框里,是祖先获得“举人”和“进士”后制作的匾。我只有照片保存了。匾早就被人偷偷摘走了。

最后,是我本人现在的照片:

我在美国家中的书房


0%(0)
0%(0)
  我家里几乎没书, - 括号 12/16/19 (170)
  是的,当时存在着这样的排版。  /无内容 - 京都静源 12/11/19 (142)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用国内法律追缉外国犯罪嫌疑人是国际惯
2018: 《评胡亥的博客“张首晟“师承无德”
2017: 彭运生谈艺录(144)
2017: 敦促华语电视台从速入场“以文促统”八
2016: To the coming President Trump
2016: 修禅30分,或是不修的30小时
2015: (转贴)找回童年时的一份单纯真心
2015: 转贴: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
2014: 为什么民国时期出现很多大师?
2014: 虚谷:漫谈中国人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