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認識來自實踐,還是來自需要?
送交者: luis 2021年11月01日16:44:3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 | 談學論術11. 認識來自實踐,還是來自需要?

 

談學論術10”說了,認知的非認知價值是好是壞,取決於它們能不能滿足非認知需要。這樣子同義反覆的廢話一句,就把“認知(認識)”與“實踐”的關係(中國哲學——以下簡稱“中哲”——叫做“知”與“行”的關係)引進來了,因為人們主要就是基於道德、實利、信仰、炫美的非認知需要,才會勞神費力,從事辛苦幹活、改造世界的廣義“實踐”。

 

大家知道,馬克思也是在二十郎當歲的時候,寫下了《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主張哲學的任務是實踐性地“改變世界”,不是認知性地“解釋世界”。在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下簡稱“馬哲”)里,這個見解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往往被說成他在哲學上意義最大的一個貢獻。

 

當然了,比他早兩千年,亞里士多德就討論過“認知性思辨”“創製性技藝”“社會性實踐”的關係了,認為思辨的目的是基於好奇心追求真理知識(“認識世界”),技藝的目的是創製各種滿足實用和娛樂需要的物品(“改變自然”),實踐的目的是處理社會生活中有關道德政治的各項事務(“改變社會”)。

 

接下來的不少哲學家,也以差不多的方式探究了差不多的問題,尤其肯定了認知對實踐的主導作用,認為認識世界的意義超過了改變世界,從而立起了西方哲學的“認知理性”精神(注意只是“精神”,不是“主義”),並且深層積澱在那邊的日常生活里,結晶成普通人的一句口頭禪:“我‘知道’我在‘做’什麼。”

 

不過呢,要是與這些哲學家比起來,馬克思的確很有原創性,因為他把兩者的地位顛倒過來了,主張不是認知主導實踐,而是實踐決定認知,狹義的“生產實踐”甚至還構成了歷史發展的終極源泉。

 

後來中外不少學者繼承了他的這個理念,從不同角度肯定了實踐的終極地位,彰顯了馬哲作為“實踐哲學”“實踐唯物主義”(不只是作為“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其中就包括了淺人的博士導師劉綱紀教授,詳細闡發了他的源於馬克思理念的“實踐本體論”。

 

二三十年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淺人受到劉綱紀老師的很大影響,也經常強調實踐對於人生在世的“本體論”意義。可是吧,就像前面說過的那樣子,淺人現在放棄了這些看法,把“需要”看成人類生活的動機源頭(並且也不再說它是“本體”),認為只有這樣子,很多問題才說得通。

 

拿本系列的話頭來說吧:馬哲批狹義上的西方哲學(西方主流哲學,以下簡稱“西哲”)時,往往指責他們沒能反思一個問題:“(正確)認識從哪裡來?”接着就回答說:“從實踐中來,”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好像問題已經徹底解決,卻很少以自我批判的方式,反思一下自己的這個立論:“實踐從哪裡來?”無論如何,它總不會像餡餅那樣子,從天上掉下來吧,不是?

 

然而呢,只需一丟丟的反思,答案就像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在那裡了(不好意思啊,俺老漢這樣子說,以及借鑑“禿羊禿神婆”的成語,沒有絲毫要搞“頭髮歧視”的意思,只是順手用個現成的比喻罷了):不管是亞里士多德說的道德政治“實踐”(以及實用娛樂“創製”),還是馬克思說的生產勞動“實踐”,或是與“認知”相對而言的所有廣義“實踐”,都像與“實踐”相對而言的“認知”那樣,只能來自人的“需要”,既沒有例外,也毫無懸念。

 

友情提醒一句:淺人肯定不願重蹈覆轍,所以當然問過自己這樣子的問題:“需要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儘管它也不會像餡餅那樣子,從天上掉下來,可俺老漢似乎比西哲馬哲都幸運,用不着再回答這問題了,因為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雖然還沒找到最終的答案,卻在如其所是的努力中取得了不少成就,方便了淺人直接拿過來,作為人性邏輯的立論前提。

 

尤其走了狗屎運的是,這樣子的拿來主義,還能讓淺人描述的人生哲學,與自然科學形成親切甜蜜的關係,擺脫幾百年來眾叛親離的顧影自憐,真正在實然維度上自立於科學的大家庭,嗯哼。

 

接下來言歸正傳:既然實踐來自非認知需要的源頭,它們也會隨着非認知需要的種類不同,分成道德實踐、生產實踐、宗教實踐、炫美實踐四種類型;對於它們的關係,以後會在“人性邏輯”和“正義啟明”的系列裡加以解釋。

 

現在接着看認知與實踐的關係:如果說“認識來自實踐”的見解有一定的道理,這些道理也只有憑藉兩類不同需要的交織才能說清楚:如同嬰兒和神農的例子,以及“聰明人發明技藝”的例子能夠表明的那樣,人們在非認知需要的驅使下從事實踐的時候,為了成功地達到目的,都會啟動求知慾或好奇心,了解周圍“有沒有”自己想要的好東西(或者是自己討厭的壞東西),搞明白它們“是不是”能夠幫助自己實現目的,然後再按照“我知道我在做什麼”的模式,聽從這些認知的指揮,辛辛苦苦搬磚去。

 

換種方式說吧,“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這個流行說法的背後,潛藏着的是兩類不同需要的糾結關聯:人們的非認知需要為了滿足自己,先是激起了認知需要,逼着人們弄清楚實踐中可能碰到的各種事實“有沒有”及其“好壞對錯”的價值意義(這就是“從實踐中來”),然後再慫恿人們用得到的知識指導實踐(這就是“到實踐中去”),以求達成自己心裡想的非認知目的。

 

在這個意思上說,馬哲的說法的確比西哲全面,不是只強調了認知指揮實踐的主導作用,而是還指出了認知許多時候來自實踐,要為實踐服務的工具地位。

 

不過呢,這樣子看清楚了它的貢獻,同時也就看清楚了它的缺陷:馬哲的說法雖然見證了兩類不同需要的交織,卻好像忘了亞里士多德說過的那一點,因為至少在“為認知而認知”的情況下,好奇心可以與非認知需要分開(也就等於說可以與實踐分開),能夠單靠自身當動力,推動人們認知世界。有鑑於此,一刀切地主張“從實踐中來”,似乎就有點以偏概全了,不是?

 

比方說吧,牛頓揭示萬有引力,就只是因為蘋果砸到了他頭上,激發了他的求知慾;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也只是因為他覺得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學有矛盾,讓他感到驚詫好奇。所以呢,要是我們硬着脖子主張,實踐在這類情況下也有決定性,可能就不得不漫無邊際地亂點一通鴛鴦譜,或是拐彎抹角地生拉硬扯鑽牛角尖了。

 

再舉個年頭更久的例子:阿基米德洗澡的時候,靈機一動發現了浮力定律。那麼,我們該把“洗澡”劃歸到哪一類實踐裡面去呀?更讓人撓頭的是,這樣子彰顯實踐的決定性作用,是不是有點弄巧成拙的意思呢?畢竟,要不是求知慾特別強大,恐怕他就是像我們今天這樣子,泡澡盆子都泡脫幾層皮了,也還是泡不出什麼有點意思的認知來吧。

 

說破了,就是在“從實踐中來”的交織情況下,如同“談學論術4”說過的那樣子,認知也只是間接地源於引發了實踐的非認知需要,而直接地源於求知慾。理由很簡單:同義反覆地說,“認知世界”原本就不是“非認知需要”的本分;否則的話,它們何必號稱“非認知”的需要呀。

 

所以呢,不管是在交織的情況下,還是不交織的情況下,認知與實踐都是分析性地來自它們各自的動機源頭——認知需要與非認知需要。只有靠這樣子的同義反覆,我們才能理清它們的糾結關係:在交織的情況下,認知往往是在與實踐的親密關聯中,直接地來自求知慾;在不交織的情況下,認知還能以“為自身而自身(為認知而認知)”的方式,與實踐不相關地純粹來自好奇心。

 

末了總結一下:與其主張認知來自實踐,不如主張認知來自需要——準確些說是來自求知慾或好奇心。這樣子主張,不是要和馬哲抬槓,而是為了把俺老漢偏愛的同義反覆貫徹到底,證明淺人只說分析性廢話一句之“淺”。嗯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紅歌擇菜二朝氣和生氣
2019: 孔子名言解(12)
2017: 305 地上的社會與天上的星區相對應
2017: 彭運生談藝錄(125)
2016: 盧麒元:文革的本質以及現實意義
2016: 劉蔚:留在美國根本需要熱愛美國—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