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索达吉堪布:金刚经释 6
送交者: pifu01 2021年12月11日10:58:43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下面是对庄严净土作遮破,从往昔佛陀的授记、器世界、有情世界三方面来辨析,首先观察往昔佛陀的授记。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佛告诉须菩提:“就你的观点而言,如来往昔在燃灯佛前,是否真实得到过授记,是否真实有所得法?”须菩提言:“名言中虽然可以如是承认安立,但依胜义谛观察,如来实际在燃灯佛前未得到任何法。”

  此问题从往昔佛陀显示得授记而言,佛与须菩提从胜义谛方面进行问答。在名言中,如来在燃灯佛前确实得过法。《百业经》、《贤愚经》中记叙曾经在九十一个大劫前,释迦牟尼佛转生为法云童子,他在燃灯佛前得无生法忍,登第八地时,燃灯佛给法云童子授记:九十一个大劫后,你于娑婆世界中的贤劫成佛,为第四佛,号释迦牟尼佛。其所得无生法忍是指对无生空性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此后不会对无生法门生邪见。名言中佛已得法,而胜义中一切法离四边八戏,佛亦未得到任何法。如《华严经》云:“虽闻如来声,音声非如来,离声复不知,如来等正觉。”嘎玛拉希拉说:无所得的法亦无能得的法,已获得之相也无有。世亲论师亦云:所谓获得法是一种分别念,应当舍弃。

  如果修行者生起“我今天去修法”或“我得授记”等类似的实有执著,都是分别念,都成障道的因缘,应予以舍弃。此处经中的授记,其他经典也如是记载,在名言中是真实不虚,但就胜义而言,菩萨如果有执著,认为自己已获得授记,那他并未得到真正的授记,而是魔的授记。法王如意宝也讲过:如果我们自己认为,“今天本尊已为我授记,文殊菩萨高高兴兴地说你将来变成……”如果产生这样的傲慢执著,就不是真正的成就。世亲论师也认为得法得授记,此亦是分别念,实际中无有可得。从佛法无住无变、无边无际、广大无垠方面而言,六祖大师认为,法就像太阳一样,其照射的光明周遍一切世界,而不可取。

  以上剖析了释迦佛在燃灯佛前于法无所得的道理,下面研究无菩萨庄严或发心庄严刹土之理。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菩萨庄严或建造的刹土实有存在否?”“世尊,菩萨庄严的刹土不存在,什么缘故?因为所谓庄严佛土,非胜义中存在实有的庄严,而是名言中安立为庄严。”

  一地到八地菩萨应清净庄严刹土,八地到十地之间的大菩萨们必须要建造刹土,如释迦牟尼佛因地做菩萨时发五百大愿,其中之一即为度浊世众生修持娑婆世界阿弥陀佛做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愿,修持极乐世界;药师佛也曾于因地发十二大愿,修持琉璃世界。菩萨于清净三地专门要修持自己成佛度众的刹土,《现观庄严论》中云:如有情世间,器世未清净,修治令清净,即严净佛土。因此从名言角度而言,菩萨将来要庄严建造或者准备一个刹土,如果未修持刹土,菩萨度化众生的誓愿不可能现前。

  但此处佛并非就名言发问,须菩提亦洞彻明了佛的密意,故从胜义谛作了否定的回答:所谓的庄严刹土实际并非庄严,能庄严的菩萨、所庄严的刹土、庄严的作业,以胜义理论抉择法界本性时皆不存在。庄严的刹土真正实相中肯定不成立,如果实有存在,其必定以微尘的方式或以器世界的方式而存在,但用智慧观察时,不生不灭恒常实有的微尘及微尘集聚所显现的刹土并不存在所谓的道场、刹土,完全是以自性清净的角度建立的,现在众生心的本性即是清净的佛刹道场,证悟了心的空性就已经了达了诸法本来的体性,如《维摩诘所说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广幻化网续》亦云:“若无知性自证慧,佛刹亦见恶趣处,若证胜乘等性义,恶趣亦见密严刹。”总而言之,最究竟是清净自心一切戏执,得到刹土清净,此外,没有其他任何清净刹土。无论琉璃世界、极乐世界、娑婆世界,这些在名言净见量或观现世量中暂时成立,但在真正的本来实相中,这些清净与不清净的刹土都不成立。犹如众生在梦中受痛苦,最后去了一个清新美丽的花园,在花园里享受安乐一样,菩萨如梦如幻地发心庄严清净刹土,最后如梦如幻地现前如来果位,在不同的清净刹土度化无量众生,这些在名言中可以成立。但以胜义理论抉择,一切诸法皆无有任何相状、本空离根的无生大空性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须菩提!所以说诸大菩萨,应当生起清净的心,既不应该对色法生执著心,也不应该于声、香、味、触、法生执著心,应该于无任何所缘执著的境界生起离一切边执的清净心。”

  禅宗五祖曾对弟子要求:应当《金刚经》、《金刚经》,如果《金刚经》确实没有能力念,就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即般若度,彼岸或智慧度。智慧度里所含摄的,般若经都包括了;般若经中有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一句都包括了,故五祖如此倡议。《大幻化网》云:一切诸法在名言中,烦恼即是菩提,胜义中离一切戏论,此心叫做清净的心。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平时不应被世间的贪、嗔、痴心所转,应如理如法的生起清净心。与之相反,依靠色法产生的心都属于执著,如“这是白色、红色,长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分别执著,所以不应依色法而生心。同理,其余如依靠声音产生的心,或依靠触觉产生的心等,都是依靠外境种种因缘产生的分别心识,并无自性,能缘、所缘全都是无生空性,这是中观甚深了义的观点。《现观庄严论》中云:“破一切执著,及名有所缘。”《中论》云:“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真正观察时,如《入行论》中所示:“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虚伪如影像,彼中岂有真?”不管自心还是外境,无有能缘、所缘,一切如虚空一般,诸法本体空性与石女儿、龟毛、兔角无有任何差别,但这空性中诸法显现不灭。此处显空无二密要智慧已经抉择出来了,显空双运智慧是最究竟的智慧。依分析可以了知,此处经文从空性方面与中观六论所讲一致,从名相方面与龙猛菩萨的《缘起赞》和弥勒菩萨的《宝性论》所述密意相同。

  从另一方面理解,“应无所住”表述最甚深的无缘大空性法,“而生其心”表述光明无为法;以密宗大圆满角度言,“应无所住”是指本来清净,“而生其心”是指任运自成;从共同显宗的角度理解,“应无所住”是世尊第二转法轮的密意,“而生其心”是第三转法轮的密意。六祖惠能大师依此句而证悟了心的本性,五祖在印证六祖所证时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以上抉择了名言中菩萨要具备庄严的刹土,在胜义中并不成立。以下抉择菩萨成佛后度化众生所必须具备的有情世界。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问: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若人的身体像须弥山一样高大,这样的身体大不大?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是很大。为什么呢?因胜义中诸法皆是空性,佛说的并不是实有的身体,只是名言中的大身。

  须弥山是众山之王,按《俱舍论》的说法:须弥山高十六万由旬,等于一百零六万八千八百公里。有众生的身相与此山相同,如非天阿修罗之王罗睺罗身相与须弥山大小同等,如此巨大的身体是否实有?小至蝼蚁大到天王,每一个众生都有不同的身体,在名言中假使一个众生的身体像须弥山那么大,观待凡夫的分别识当然很大,而在胜义实相中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不存在任何实有自相法,极微尘许都不存在,四大假合的身体又怎么会是实有呢?在一般凡夫或外道的见解中,一切法非空性而是实有。如外道加古巴承许整个器情世界的创造者是非常宠大的,有实质性身体,是坚固不变的大尊主。佛陀为破除凡夫与外道的各种实有执著,特发此问。须菩提深明佛意,从名言与胜义两方面作了回答:名言中有所谓的大身,真正观察时,其唯依五蕴假合而形成,所谓的是不存在的。

  地球上现今最高的人据说是一个黑人,也不过三米高,相比而言,须弥山那样高大的身体当然非常大。但佛陀所说的身体,在胜义中并不可能存在。乐行法师在其《金刚经释要》中云:人身长大,即为非大。即所谓人的身体长大并非真实的大,因为人的身体是微尘组成的,除各各微尘外并无一个自相实有身体。所谓的身体,只不过是人们以分别心识所建立的一种名言假象,如《入行论》云:是故聪智者,谁贪如梦身?梦中可见高大的身相,如梦如幻中也可以现量看到须弥山般的高大身体,如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在色达佛塔处,即看到过身体像三四层楼高的圣尊。但就真实法性而言,梦中的身体醒来时即知并非真实;世俗中显现的法在了达胜义时即知其也不是真实,只不过是由众生迷乱意识分别所立。《龙王请问经》中云:何法缘生则不生,诸法不生皆空性任何法如果是因缘而生,则不会产生,诸法不生即诸法都是无生大空性。众生的身体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生则无自性,故必定是空性。在胜义中因缘所生的有情世界也是空性,因此佛说非身。世亲论师说:依靠胜义谛,身体与刹土微尘许也不存在;依靠名言谛,未观察时如梦如幻的身体是应该承认的,刹土也存在。

  此身如须弥之喻明示三界轮回中所有众生的身体是不存在的,身体不存在,其他的如吃饭、睡觉也就无从谈起了,一切都是如幻如梦……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问:须菩提,像恒河中所有沙子数量那么多的恒河,所有这些河中所有的沙多不多?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仅仅这些恒河已多得无可计数,何况所有河中的沙子的数量,更无法估算。一条恒河中的沙子多不可数,像一条恒河中所有沙数那么多的恒河,已很难用数字来衡量,而彼等之中的沙数更是多得无法想象。

  见所化机缘成熟,世尊说:我今天实实在在地以真实语宣说财法二施的差别。如果有信仰佛法行持十善的人,用遍满上述所有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作布施,其如是布施的福德大不大?多不多?须菩提回答:世尊,非常多。

  世尊告诉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持诵《金刚经》,乃至受持经中仅四句偈,为他人宣说,其功德远远超过前面所说以满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布施的福德。

  本经前一段以三千大千世界为喻,现在又更深一层,以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为喻说明法布施的福德非常多。

  恒河在佛经中经常出现,一般用作比喻。在地理上,它是亚洲的大河流之一,上游在西藏,其源头是一个形似大象的山口,从大象口中吐出股股清泉,中途汇集百川,经过印度、孟加拉国国进入印度洋。印度人民对恒河有着深厚的感情,声明学家认为喝恒河水可以开启智慧,裸形外道认为在恒河中沐浴可清净罪障。法王如意宝去印度时特意游览了恒河,见到恒河沙与海沙并无区别,有些地方看不见沙,有些地方沙子特别多,河中有裸形外道在沐浴。词藻学中有关于恒河的一个美丽的故事:梵天专门派一位天女下到人间,秀丽的天女以美女的样子不好意思来人间,故以河流方式从匝贺仙人的头发里出来了。所以恒河在诗词中,常被称为梵天美女天河

  藏传佛教里有一位名为久尼夏智的大德,13世纪人。他说:佛经中所说的恒河沙有两种解释方法,一指恒河岸边的沙子,二指大海边的沙子。恒河中的沙非常多,而恒河沙数量的恒河中的沙子更不可思议,将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遍满七宝作布施,其功德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大悲白莲花经》中云:观想佛若仅向空中散一朵花,其善根以我善逝佛的智慧也难以衡量宣说《宝鬘论》云:施乞虽不念,后世获百倍。何况恒河沙的三千大千世界遍满七宝布施的功德。佛经的精华是般若智慧,智慧波罗蜜是遣除众生无明黑暗的唯一根本因,《澄清宝珠论》引用教证云:须菩提,所有江河,入于恒河大江,彼等随同恒河而入大海,须菩提,如是五波罗蜜多亦如是,若以智慧波罗蜜多摄持,则至一切智智位也现在世间人以财富为满足,财布施暂时能给予他人安乐,并且只能使人今生吃饱穿暖,却不能令心获得解脱胜妙安乐,若从精神上给他以法布施,真正能遣除无明使其满足。

  世间人执著财施而不重法施,而此处佛以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法与法施功德不可思议。世亲论师将此经的功德归纳为四方面:一、获得广大福德,即持诵此经远远胜过作广大财布施的福德;二、能做难事,将三千大千世界遍布七宝作布施,凡夫很难以做到,或者说根本办不到的事情,然而念一遍《金刚经》,凡夫也能够成办,并且福德超胜于彼;三、持诵此经诸天恭敬;四、等同佛身,即持诵此经之人与佛的身体一模一样。此处解说了前二种功德,后二功德将于下文中详细分析。

  持诵此经有不可思议无量功德,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缘起力所致。依靠佛和佛经为缘起作功德,其果报不可思议,从一个小小的事情上也获得非常大的功德,如《地藏经》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善男善女在佛法中种下一个小小的善根,哪怕毛发许、微尘许,仅如此微小的善根所得功德亦无法比喻。《佛陀种姓经》中云:于导师佛陀,虽作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

  唐朝时,有一人持诵《金刚经》,一次他得了麻风病,身体一块一块糜烂,无人照管,家人不得不把他舍弃,放到寂静的山林中。非常难过的他绝望痛苦至极,这时来了一只老虎,他特别害怕,忽然想起《金刚经》中的四句偈,便闭起眼睛一直念诵。老虎走到他前面,用舌头舔他的伤口,他更加害怕,浑身颤抖。不一会,老虎走了,他睁开眼睛时发现伤口完全痊愈。仅仅念了四句偈也能遣除痛苦,最终必将如《佛陀种姓经》所说,其能获得菩提的果位。佛的金刚语无有虚妄,有缘者对于持诵《金刚经》的功德不应小看,应受持读诵,广宣流布。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任何一个人随时随地能说此经,能持诵此经,不说整部经,甚至仅能念诵经中一个四句偈,应该知道此地已变成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供养的对境,他们会像对佛塔、佛的殿堂一样恭敬供养,更何况能具足受持、读诵全经者呢!当知其人成就最无上的稀有法要,而且哪里有此经典,那里就有佛陀、有四众弟子,就已成为佛与菩萨所居的圣地。

  此处字面意思非常简单,但真正的内涵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特别是有些人对佛经和论典不太精通,容易对经义产生怀疑,如为什么此经所在之地佛陀即在那里?为什么念诵的人同佛塔、佛庙一样呢?等等。

  用经论教证详细分析开显义理时,随说是经一句有多种解释方法。汉地法师解释为随时随地,即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凡是读诵或者宣说,甚至仅仅为他人宣讲一个四句偈,那么他所在的地方是一切天龙夜叉所供养、恭敬的地方,就像佛塔一样。依藏文本解释:不管什么人,自己念诵或为他人宣说这部经,乃至经中四句偈,此地天龙夜叉皆会恭敬供养。恭敬的对境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将宣说《金刚经》的地方,当作佛塔来供养恭敬;或者将宣说《金刚经》的人,当作佛的塔庙来恭敬。

  唐朝时期,某公一向清贫,后见一处非常广阔清净的地方,内心生起欢喜心,于是在地上抄写《金刚经》。从此以后众天人日夜守护此地。年深日久,经文的字迹已消逝不现,但每当雨雪,四方皆被雨淋时,唯有此地旱然无雨,地方乡民常至此处避雨。当时有一位得道的和尚入定观察后,知道曾有人于此处书写《金刚经》,天人保护此地故不为雨淋,村民无知践踏经文会造极重恶业。僧人知此因缘后,劝阻乡里无论以后下再大的雨,亦不可到此处躲雨,践踏经文。诚如佛陀所说,此经所在之处及念诵受持者,天人会日夜予以保护,诚心诚意念诵的人,非人邪魔外道不会造违缘。

  本经所宣示的般若空性,是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出生处。另一方面如《极乐愿文大疏》中所引用教证云:末法五百世,我现文字相,观想彼为吾,尔时当恭敬既然释迦佛以文字形象住世,以文字形象利益众生,经文即是佛陀;再者如《大乘密严经》中所示:谁能持诵或携带密严经,造五无间罪也能清除,念诵、持诵者已变成真实的佛塔,供养处,持诵《大乘密严经》的人不管在哪里与真实佛塔无有差别。凡是持诵《般若波罗蜜多经》者与佛的形象无二无别,实际是佛的化身,为佛所遣之使。《妙法莲华经》云: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受持、读诵者可能心生诧异:不可能,我不是如来派来的。但佛已于经中明示,依《法华经》所述,随便仅为他人说四句偈也是如来派遣,行如来事,所有天、非天、人、非人值得恭敬,因此《般若波罗蜜多经》与佛塔、佛庙无有差别。一位尊者在教言中说:在一个人的家里,如果有《般若经》、佛塔、佛像,他的家已经成为真实的佛堂。古代人有将此经系带在身上,多有感应功德。唐朝时期,某人将《金刚经》装入口袋带在身上,很多魔众危害他无法得惩,一次怨敌射箭时,虽然射中心间却未穿入受伤。通过以上教证公案可使人了知:念诵《般若波罗蜜多经》,能忆念佛陀,则佛陀已在其人身边,故说持诵《般若波罗蜜多经》的人与佛塔、佛庙无有差别,甚至仅念其中四句偈,也有不可思议无量功德。《三昧王经》中说过:何人忆念佛,彼人佛所在。

  唐玄奘大师所译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及广为他宣说、开示、如理作意与藏文较相合,而义净与罗什大师所译基本相同,罗什大师译本上只说读诵和受持,义净三藏本里只有受持。究竟通利即究竟圆满通达本经所有的意义道理。为人讽诵、受持、书写,能真正成就最无上微妙之法,若于此经内容究竟通达、如理作意、恭敬持诵,功德更是不可思议。汉地有些讲义中是分开讲受持之义,受是完全领会密意,持是正念密意不忘。般若四句偈的意义即是诸佛法身,圆满了般若的功德,憨山大师的《决疑解》中亦云:以此四偈,即法身全体故。念四句偈有如是功德,那么精通此经所有意思并受持、缮写的功德更无法思量分别。所以,汉地的高僧大德自古以来对此经非常重视,如六祖的第三传弟子大颠禅师一生中曾抄写1500卷《金刚经》,30部《法华经》。受持、读诵、圆满精通经义者能成就最无上的稀有之法,能现世获得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如水里莲花火里生一般,非常稀有罕见。业障深重的凡夫众生,依靠般若经即生能获得无上圆满的佛果,或者往生极乐世界,若此不稀有则更无有可称稀有之事。

  此经所在之处,必定有佛,一方面经典是佛显现作文字的形象,另一方面在《般若经》云:般若所在之处,十方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养佛,当供养般若,般若与佛无二无别。与此相同,般若就是佛的智慧,佛就是般若,二者无二无别。藏文本中此处译为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即为有上师。佛在世时,般若所在的地方,释迦佛也在那里,佛涅槃后般若所在的地方,是能为所有众生指路的人天眼目——高僧大德善知识驻足之处,真正的佛之道场也在那里。因由善知识引导而入经义,师即是经,经即是师。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0: 杨文凯:不想当小说家的军医不是好学者
2020: 文学门外蹭修养(下)
2019: 以性行为和不正常和羞辱可怕人类形象的
2019: 协商民主胜过投票民主
2018: 华为对思科到底有多大的威胁
2018: 赵无极回国记
2017: 波士顿郊野1:泽地枯树
2017: 安博,数年前我们讨论过的用GWAS研究肤
2016: 得‘凡夫定’并十善,可生‘四天王天’
2016: 普丁果真是川普的超级助选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