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正义启明6. 什么意思上说“人总是趋善避恶”?
送交者: luis 2022年03月27日17:08:3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刘清平随笔 | 正义启明6. 什么意思上说“人总是趋善避恶”?

 

正义启明4”是从“好”出发,经过“诸好冲突”的中介,说明了“对(正当)”是如何冒出来的。相比之下呢,“正义启明5”则是从一切行为的“正当”底线出发,直接推出了道德行为的“正义”底线,却没解释道德领域的“好”怎么回事,与“正义”又有什么关系,所以现在要来补上这个漏洞。

 

正义启明4”说了,“好”和“坏”的意思分别是“值得意欲”和“讨厌反感”。照这样子推下去,道德上的“好”和“坏”——或者说狭义的“善”和“恶”,就应该是指道德领域的“值得意欲”和“讨厌反感”了:你在道德上认为“值得意欲”的东西,对你来说就是“善”的;他在道德上认为“反感讨厌”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恶”的。

 

有人提问题啦:“道德”不都是“好”的吗?怎么还有道德上的“坏”这一说呀。这就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了:像“道德”“法”“美”“艺术”这些专门用来指“非认知价值”的字词,往往兼有实然与应然两个层面的语义,很容易弄混了。

 

先拿“道德”来说吧。一方面,在日常言谈里,人们常常会把正面的规范性内涵加到它里面,说“这样子做很道德”“那样子做不道德”,言下之意就是在应然的维度上评判:“这样子做符合(说话者认同的)道德规范”“那样子做违反了(说话者认同的)道德规范”。

 

另一方面,尤其在学术语境里,它也能在实然维度上描述涉及人伦关系的那个价值领域,而没有应然维度的评判内涵。刚才说“道德”上既有好东西,又有坏东西,就是这种实然描述的意思:在“道德”的领域里,不全是讨人喜欢的“善”,还有令人生厌的“恶”。趁机显摆一句:现在还让法学界感到头疼的“恶法是不是法”问题,也只有从这个角度下手,才能找到一目了然的浅显答案。

 

另外要解释的一点是,广义的“善”和“恶”其实等于“好”和“坏”。浅人刚开始研究西方道德哲学的时候,就是照学界把“good and right”译成“善与正当”的惯例,在广义上泛用这两个字的;直到前不久的文章,还是把“人性逻辑”的第一原则说成“趋善避恶”,而不是随笔系列说的“趋好避坏”。

 

然而呢,一方面考虑到“真善美”“假恶丑”的说法相当流行,另一方面出于“一个萝卜只能占一个坑”的较真动机,俺老汉在痛苦的思考后,终于决定与学界的老规矩决裂,只在狭义上用“善”和“恶”来指道德领域的“好”和“坏”。

 

于是哈,这样子改了词后,“趋善避恶”就成了“伦理逻辑”的第一原则,意思是说:任何人在道德上的意欲志向(文言又叫“道德上的自由意志”),无一例外都是趋于他自己喜欢的善,避免他自己讨厌的恶。

 

在以前的讨论中,浅人往往发现,很多人会接受人性逻辑在于“趋好避坏”特别是“趋利避害”的说法(后面这个说法其实只涉及到实利领域),却不接受人性逻辑(或是伦理逻辑)在于“趋善避恶”的说法,理由是现实中有人会反其道而行之,“趋恶避善”。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区别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分清“善”和“恶”同样兼有的实然与应然含义:实然层面的“善”和“恶”,只是单纯描述人们在道德上喜欢的好和讨厌的坏;应然层面的“善”和“恶”,则是说话者站在自己的规范性立场上,评判其他人喜欢的是不是说话者自己喜欢的,其他人讨厌的是不是说话者自己讨厌的。也因此,一不小心,就会把两层不同的含义搞混了。

 

比方说哈,纳粹发动二战,普丁侵略乌克兰,在我们看来,都是些邪恶的举动。所以吧,站在这种规范性的立场上,我们肯定不会说他们是在“趋善避恶”,只会说他们是在“趋恶避善”。

 

然而呢,要是进一步问,纳粹为什么发动二战,普丁为什么入侵乌克兰,答案就不同了:他们显然不是因为自己也觉得这些举动很坏很邪恶,才做这些事情的;倒不如说,他们是因为觉得这些举动很好很正当,才做这些事情的。这就像虽然我们斥责他们是“坏蛋恶棍”,他们自己却肯定不这样子看,反而会自我标榜“伟大圣王”一个样。

 

也因此,讨论非认知价值特别是道德价值的问题,把实然与应然两个层面分清楚,实在太重要了,不然就会越说越乱:我们说纳粹发动二战、普丁入侵乌克兰符合“趋善避恶”的伦理逻辑,是在描述性的实然层面说的,想琢磨他们何以这样子做的原因机制,因而不同于我们在规范性的应然层面上,斥责他们是“恶棍坏蛋”。否则的话,只是扯着嗓子臭骂他们专干“坏”事不学“好”,爽倒是爽了,过后不还是不知其所以然,只剩下一片空虚茫然……

 

其实吧,就是在实利的领域,对于什么是利,什么是害,照样存在应然层面的巨大歧异,就像张三认为饭后一根烟真成神仙了,李四闻见烟味儿立马反胃吐酸水那样子。然而呢,所有这些歧异,同样抹煞不了实然层面上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实利逻辑。也是由于这种区分如此重要,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各系列还会重复解释,哪怕各位烦透了,俺老汉也权当没看见,不好意思哟。

 

说穿了,无论你引用多少大师的名言,想证明“柿油意志”在于薛定谔式的忽好忽坏(引号里面的这个词,是专门用来指西方学界主张的那种“随机偶然的自由意志”的),因而既可能趋好避坏,也可能趋坏避好,浅人都能这样子低俗地怼回去:阁下的意思是不是说,你明知饭很香粪很臭,可肚子咕咕叫的时候,还是很可能在柿油意志的引导下,面对一桌子的美味佳肴不屑一顾,反倒一路小跑,直奔马桶里的那泡稀屎去了?

 

话是糙了点,可在理呀。所以哈,今后不管是谁,再主张柿油意志有可能避免好东西,趋于坏东西,浅人还是会这样子回应:你有没有可能吃屎不吃饭呀,嗯哼。

 

回头看趋善避恶的伦理逻辑:人们在道德领域想要趋于的“善”,主要是现在炒得很火的“德性(值得意欲的善良品性)”,包括但不限于勇敢、真诚、同情、慷慨、谦虚、节制等。这里没用“美德”这个流行词,主要是不想越界串味,和另一个领域的“美丑”标准搅在一块了。

 

对照而言,人们在道德领域想要避免的“恶”,主要是“恶德(讨厌反感的恶劣品性)”,包括但不限于怯懦、虚伪、冷漠、小气、骄傲、放纵等。不用细说,这里用“恶”形容“德”,也是在“德”字指“道德领域”的实然意思上成立,不然“恶德”这个词就成了术语上的自相矛盾,和“圆形的方”差不多了。

 

一旦把这种趋善避恶的伦理逻辑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中,人们自然只会做自己喜欢的“有德性”的“善行”,不会做自己讨厌的“缺了德”的“恶事”。所以呢,我们也没有理由像当前的德性伦理学那样子,逼着“德性”与“道德行为”的“义务(道义)”和“后果”分居,彷佛单凭“德性”自身就能别开生面,另立一套伦理学体系似的。

 

倒不如说,在现实的道德领域里,“德性”“义务”“后果”三个因素,总是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根本没办法把它们断成三截;关键仅仅在于,怎样才能清楚明晰地解释它们之间的本来关系。

 

说句老实话哦,西方伦理学的历史那样子久,阵营那样子大,大师那样子多,可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还是让人听不懂他们到底在讲些什么,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元伦理学的实然维度上,他们搞不明白“好”与“正当”的关系,非要割裂这三个因素,让“德性论”“义务论”“后果论”各执一端,结果除了牛角尖钻得越来越深,给不少人提供了研究的饭碗外,真说清楚了的问题没有多少。

 

正是吸取了他们的经验教训,本系列打算紧接日常生活的地气,把“德性”“义务”“后果”揉成一团,通俗易懂地解释各种道德现象。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21: 校長人生修煉的九重門|頭條
2021: 給同學一句美好的祝福語
2020: 给坏病毒起个好名字
2020: My World View
2019: 为什么接受钢琴培训很重要?
2019: 在中国供一个大学生要这么多钱(zt)
2018: 拒做犬儒 北大教授文章网络热捧
2018: 请褶包子记住这些间谍的名字,列入边防
2017: 216 光阴易迁,不测短长,安逃业报?
2017: 再见驴十八:中国之路—从抓革命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