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言真輕:回答西岸關於語言和社會意識誰先誰後
送交者: 言真輕 2009年10月13日14:18:0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搞理工科的人都知道,一套符號系統和它的規則確定之後,該系統的演繹空間就是確定的了。比如,0到9這十個數字符號和它的十進制規則,就確定了它的演繹空間。也許有數學家可以在這個系統中寫出某種數字的表達方式,但是總體上來說,那是已經既定了的,他不過是發現了(或叫挖掘了)既有的潛在的表達方式。比如最大的素數是什麼,數學家可以去發現它,但它早就存在了,不過我們沒發現。除非增加新的符號,和規則,否則0到9十進制的表達空間就是正整數,雖然是無限大,但也是很有限的。這就跟漢字系統一樣,當漢字的書寫方式和表達方式確定之後,漢字漢語言的表達空間就既定了。除非增加新的符號,或規則。而現代漢語的情況是減少符號,增加組詞,就像是從十進制變成五進制,但用更多的數字來表達,所以非常囉嗦。

在數學上,如果想表達小數,想表達分數,無理數,負數,複數,虛數,對數,指數,。。。就都需要增加新的符號和演繹規則。這個道理非常容易懂。

你在下面說:“任何一種文字的發展都是適應於當時社會的表達需求,而不是反之。這是一個哲學觀點。”這恐怕是你自己的“哲學”觀點。

人類社會的每個進步都是語言走在前,社會意識隨後跟上的,而不是相反。語言應用在這個情況下,就像是數字表達的應用,某種數值的表達是數字應用的範疇,是既定的,人類只能發掘它的潛能,而不超越符號的既有表達空間。

比如,當某個人突然首創了某種語言表達方式(就像是某種數字表達方式),無論是新詞彙概念或是語法方式,原本都是一個很隨機的“發明”,也許就是脫口而出的事。特別是對字母拼音文字來說,這種突然的語言表達上的小“發明”,每天都從某個社會角落裡發生。它們並不是社會意識的部分,Not Yet。因為此時,甚至對發明這個詞彙概念或語法表達方式的人來說,也是個新事物,對它的認知非常有限。

當其它人聽到這種表達之後,記住了它並傳播了出去(肯定有某種被大家喜歡的原因)。最後當社會上多數人知道並接受它之後,才成為社會的語言概念或叫社會意識。

所以,語言文字是先於社會意識存在的,而不是像你所說的那樣,社會有某種表達需要,社會不是一個個體,怎麼會有如此具體的對某個詞彙的表達需要?任何社會在表達上的需要,也不可能超越某種語言本身作為符號系統的既定表達空間。此外,在同一個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也有不同的表達需求,這都證明你說的是不對的。

語言文字的演繹是可以脫離物質世界的,按照索緒爾的觀點,一種語言文字符號系統和它的演繹規則確定之後,它的表達空間和演繹空間就是既定了的了。所以字母文字的表達空間和漢字的表達空間,是由這套符號系統和它的演繹規則預先確定的。人類只不過是使用它而已,除非增加符號,並變換演繹規則,否則它的表達空間就是預定好了的,我們只能發掘它的潛能,而不能超越它本身的演繹空間。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人類的思維和認知在很大程度上是語言文字演繹得結果,當然人類社會更是如此。把社會落後歸結於語言文字的落後,是最恰當的,而把某種制度(其實制度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看成是社會發展落後的原因才是本末倒置。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美國人製造金融危機同時獲諾貝爾經濟學
2008: 申時行: (社論) Nobel獎金是衰亡的象徵
2007: 讀“袁世凱擬以韓文助中國掃盲”有感
2006: 開一下科學的玩笑
2006: 老海龜吹牛吹的更凶 (2)
2005: 中國數學進入了“丘時代”?
2005: 安金鵬: 關于田剛老師和我的一件事的說
2004: 耶魯的小子,閉嘴--靠什麼容忍胡言亂語
2004: 山東人de悲情: 山東的大學生考研也是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