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解釋為啥近30年不可能出有分量的科技成果
送交者: 香椿樹 2011年11月02日12:53:1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老鼠同性戀竟然被吹成了不起的成果, 仔細品查發現,老鼠吃藥之後性功能紊亂雌雄不忌,竟然被候選院士說成是同性戀。 並且要用來解決人類戰爭與和平問題。 讓人想笑都笑不出來。 

佚名
中國系統完整的工業體系是在毛澤東時代建立起來的。毛澤東時代科技原創能力強大,各個領域創造了無數第一。毛澤東時代造就了人造衛星、導彈、核潛艇、大型噴氣客機、人工合成胰島素、漢字激光照排、衛星回收、計算機、直升飛機、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大規模集成計算機、CPU(出口到日本);殲十、神5載人宇宙飛船是70年代的技術;反導系統,導彈、雜交水稻研究成功,小麥高產等世界聞名;複方甲醚、針刺麻醉手術;內燃鐵路機車、現代海船(包括30萬噸集裝箱輪)、微電子;“遠望號”系列船,其技術高度至今難以逾越,那時的報紙經常報道國家創造發明和與世界水平的差距,也和美蘇水平進行對比,有些技術是超美蘇的。

現代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全都誕生在毛澤東時代

  1、雜交水稻:1973年,中國的袁隆平向世人捧出了“雜交水稻”這一震驚世界的答卷。這無疑是史書上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面積不多的中國,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糧食問題,還為亞洲甚至全世界糧食問題的解決做出了巨大貢獻。“科學春天夏天以後老院士其實沒有什麼新進展”。
  2、漢字激光照排:漢字激光照排技術,是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給出版印刷行業帶來了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大大提高了印刷出版業的效率。它在促進中華文化傳播的同時,也對日、韓等國家的印刷出版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科學春天夏天以後,計算機技術距離世界先進水平越來越遠”
  3、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工合成有蛋白質。過去世界普遍認為生命體是天然的,大都認為人工合成生命體是不可能的,是中國人首次讓它變成可能。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對於人類探索生命奧秘的影響是巨大的。“科學以後
  4、複方蒿甲醚:複方蒿甲醚是第一個由中國發現的全新化學結構的藥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的中國原創藥品。截至2005年底已被26個亞非國家指定為瘧疾治療一線用藥,它在瘧疾這一高傳染性疾病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國內有幾個機場、有幾條鐵路,不是毛澤東時代新建、擴建的?有哪一個油田、國內哪一個煉油廠不是毛澤東時代創辦的?今天的中外合資企業,有幾個不是因為有了毛澤東時代留下的基礎,才被外國投資者看中而“合資”的?今天的上市公司,有幾個不是毛澤東時代創辦的企業改制而成的?今天的中外合資企業,有幾個不是因為有了毛澤東時代留下的基礎,才被外國投資者看中而“合資”的?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就在大量生產噴氣式飛機、重型拖拉機和現代遠洋輪船。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時還在生產核武器和洲際彈道導彈,已經在1970年(中國首次成功地試驗原子彈以後六年)發射了一顆人造衛星。當然,工業化使中國的社會結構產生了意義重大的變化.雖然絕大多數勞動力當時仍然從事農業生產,但是城市的工人階級卻已經從1952年的300萬人增加到20世紀70年代中葉的1800萬人以上。此外,在農村中建立小規模工業的政策,結果導致大約3億農村勞動力中的2800萬農民變成公社工廠或大隊工廠的工人,雖然那些工廠大多數是在初級技術水平上組織生產的。一個龐大的技術知識界出現了。中國科技人員的數目從1949年少得可憐的5萬人(1952年有42.5萬人)增加到1966年的250萬人,後來到1979年增加到500萬人以上,這些人當中的99%是在1949年以後培養出來的。

1950年至1977年工業總產值增加了38倍,以每年平均13.5%的速度增長,與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及主要發達國家的早期發展相比,中國經濟的增長率是較高的,與現在世界歷史上任何國家實現工業化的周期相比,中國的發展速度也是較快的,50年至76年,中國鋼產量從130萬噸增加到2300萬噸,煤炭產量從6600萬噸增加到44800萬噸,發電量從43億度增加到1330億度,原油產量從近乎於零發展到8400萬噸,化肥產量從20萬噸增加到280萬噸,水泥產量由290萬噸增加到4930萬噸,到70年代中期,中國生產了大量的噴氣式飛機,重型拖拉機和遠洋輪船,還製造了原子彈和洲際彈導彈,在70年發射了人造衛星,中國的科學家技術人員從49年少的可憐的5萬人增至到500萬人,除此之外,還興修了大量規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設施,如果沒有這些設施,那麼就不大可能出現這幾年來的農業生產率發展高潮。

50年代初期,中國從比比利時還要弱小的工業起步,到76年被恥笑為東亞病夫的中國己經躋身於世界前6位最大的工業國家之列,從1952年至1978年的25年時間,中國的國民收入增長4倍,從52年的600億元增加到78年的3000億元,其中工業產值增長的比例最大,以人均計算為基礎,國民收入的指數按照不變價格從49年的100增至到78年則達至440,中國的國民收入還是翻了一番多。

中國的經濟成就幾乎是在毫無外來援助和支持的情況下由中國人民獨立取得的,因而這種成就就各外引人注目,除了蘇聯在50年代提供過有限的援助到60年代中期中國迅速全部償還了這筆費用及其利息到毛澤東時代結束時,在發展中的國家裡,中國是唯一一個既無外債又無國內通貨膨脹的國家。

毛澤東時代是人類史上偉大的工業革命時代,毛澤東時代經濟記錄是中國奠定現代工業化基礎時代的記錄。實際上,這一記錄優越於德國、日本和俄國工業化的可比階段,這三個國家的工業化是那些在工業舞台上一直是後起之秀的主要國家成功地進行現代化的、最引入注目的歷史事件。德國自1880年至1914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是33%(人均是17%)。日本自1874年至1929年,每1O年的經濟增長率是43%(人均是28%)。蘇聯自1928年至1958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54%(人均是44%)。毛澤東時代的中國自1952年至1972年,每10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64.5%(人均是34%)。這種經濟發展,很難說是象許多西方報界人士通常錯誤報道的那樣,以“爬行的速度”進行的。)

中國共產黨人在1949年取得政權,當時是允諾進行兩次革命而不是一次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和隨之而來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新執政者們迅速地完成了舊國民黨政權沒有完成(實際上幾乎還沒有開始)的資產階級革命。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共產黨人迅速地把四分五裂的古老中華帝國改造成為一個現代的民族國家,並且給它的多民族的眾多人口逐漸灌輸了關於民族統一和社會目標的強烈觀念。被長期拖延了的土地革命,隨着土地改革運動於1952年結束而告完成,最終從中國現代歷史上消滅了古老的紳士地主階級,並且把絕大多數的中國人民從經濟剝削和社會壓迫的傳統方式中解放出來。國家領土的統一、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和全國市場的建立,以及農村中前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廢除,又為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對蘊藏於那片廣袤土地的巨大人力物力資源的利用,給落後的,過去停滯不前的經濟帶來了現代工業和技術的發展。本世紀50年代初期進行的那場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現在看來是顯而易見的。長期(直到不久以前)處於最悲慘而貧困的國家行列中的中國,如同毛澤東在1949年十分自豪地宣稱的那樣,的確已經在世界上“站起來了”;而且目前作為一個獨立的“迅速現代化的強國屹立在世界上”,儘管與先進的工業化固家相比,它依然是一個窮國。中國革命的資產階級階段,與任何資本主義類型革命的古典西方模式都不同。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是在宣布以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目標的馬列主義政黨的領導下完成的。軟弱的中國資產階級留下的人們,既不是這場革命的領導者,也不是這場革命的受益者。此外,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幾乎沒有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所獨具的特點——創造有助於私有制繁榮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條件。城市中的“民族資本主義”時代和農村中的個體農民所有制時期,在範圍和持續時間上都受到了限制。這種限制是由旨在廢除私有制的馬克思主義者治理的國家所強加的。而且,當北京的共產黨領導人判定(現在有人有時說,這種判定也許為時過早),“資產階級的”基本歷史任務已經完成的時候,他們就決心進行他們答應過要實行的兩次革命中的第二次革命.1953年宣布“向社會主義過渡”,而這個過渡時代是在經濟發展的低水平上和物資普遍匱乏的條件下開始的。

在毛澤東時代的最後20年間,中國共產黨人要同時實行現代化和社會主義——這是根據“不斷革命”的要求進行的。毛澤東時代的許多觀察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設想:使現代工業化手段同社會主義目標相調和的獨特嘗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毛澤東時期所獨具的特色之一。無疑,這就是毛澤東的目的,而且一定也是毛澤東派的主張.但是,毛澤東作為一位推進經濟現代化的人物終於比他作為一位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成功得多。當然,這種情況並不與一些人對毛澤東時代的通常認識相一致。這些人說毛澤東為了“意識形態”而犧牲了“現代化”,並且宣稱,當這位已故的主席為了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精神烏托邦而着手進行一種無效的追求時,經濟的發展被忽略了。實際的歷史記錄卻表明了一個相當不同的進程,而且這一進程實質上是一個迅速工業化的過程。毛澤東逝世後,一些評論家關於毛澤東主義經濟遺產的著作,沒有詳細敘述那個時代的成就,卻披露了:在毛澤東時期,工業總產值增長38倍,重工業總產值增長90倍。從1950年到1977年,工業產量以年平均13.5%的速度增長;如果從1952年算起,那就是11.3%。這是全世界所有發展中國家和主要發達國家在同一時期取得的最高增長率;而且,中國工業產量在這個期間增長的步伐,比現代世界歷史上任何國家在迅速工業化的任何可比期間所取得的工業增長步伐都快。(從1952年(那時中國的工業產量已經恢復到戰前最高水平)到1976年期間,中國的鋼產量從130萬噸增長到2300萬噸;煤從6600萬噸增長到4.48億噸;發電量由73億度增加到1330億度;原油由實際上等於零增加到8400萬噸;化肥產量由20萬噸增加到2800萬噸;水泥產量由290萬噸增加到4930萬噸。

軍事及工業成就  

趕超戰略時代實現了國家工業化,成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國,建立起了獨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1975年,工業占國家經濟生產的72%,農業則僅占28%。  

趕超戰略時代搞出了“兩彈一星”,以最小的代價建造了祖國的核保護傘。其中1964年爆炸了第一顆原了彈,1966年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1967年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1975年收回式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以及核潛艇試驗成功等,這一切都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士氣,滅了敵對國家的威風。打破了核壟斷和核訛詐,爭取了長時間的國家安全。今天中國才可以在“兩彈一星 ”的核保護傘下安居樂業。  

航天工業由空白躍居世界第三。1954年,中國第一批飛機試製成功,兩年以後,中國首次試製的殲五噴氣飛機獲得成功,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能成批生產噴氣飛機的國家。各個系列型號的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陸續飛上藍天,而運十的研製成功,正是我國當時航空工業飛速發展的集成和寫照。1980年9月運十首次試飛成功後,美國道格拉斯一副總裁看了飛機之後說:“你們航空工業一下子趕上來了15年”。但是因為保密需要,航空航天工業的許多產值沒有計算和公布。

建國之初,中國根本沒有值得一提的工業基礎,甚至連燈油要靠進口。經過二十八年的高速工業化,中國成功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1952年,工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0%,農業占64%;而到1975年,這個比率顛倒過來了,工業占國家經濟的72%,農業則僅占28%了。在毛領導下中國的工業總產值增長了三十倍。即使“文革”期間,工業平均發展速度也在10以上。這樣的高速增長居然被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人貶之為“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讓人不僅要問:“何處不是邊緣?” 
  以下是幾個關鍵部門的發展數據: 
  從1952年至毛澤東時代結束期間,
  鋼鐵產量從一百四十萬噸增長到了三千一百八十萬噸
  煤炭產量從六千六百萬噸增長到了六萬一千七百萬噸,
  水泥產量從三百萬噸增長到了六千五百萬噸,
  木材產量從一千一百萬噸增長到了五千一百萬噸,
  電力從七十億千瓦/小時增長到了兩千伍百六十億千瓦/小時,
  原油產量從根本的空白變成了一億零四百萬噸,
  化肥產量從三萬九千噸上升到了八百六十九萬三千噸。
  同時,中國從無到有,建立起規模龐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門類齊全的軍工體系。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奠定中國大國地位的巨大成就。至毛澤東逝世時,中國已由一農業國發展成為從噴氣式飛機、運載火箭到工業成套設備和所有農業機械無所不能造的工業大國。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共完成了一百多萬公里的公路,兩萬多公里的鐵路(改革開放二十二年所建鐵路僅一萬多公里),其中絕大部分是穿越於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西南三省、青海、廣西、福建、新疆、寧夏、河套平原等結束了沒有鐵路的歷史。
  在水利建設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興建了五萬多座水庫。
  在文教衛生方面,在“文革”結束時基本實現了義務教育,教育經費的投入最高曾達國民生產總值的5,建立了近千所大專院校、數千所的各類中專及完善的基礎教育體系。
  在“文革”期間,學齡兒童根本不存在上不起學的問題,與現在普遍存在的失學兒童現象形成鮮明對照。在各縣城和公社建立了衛生院,並培養了遍布鄉村的赤腳醫生隊伍。城市居民實現免費醫療,農民看病也收費低廉,發燒感冒類打針吃藥費用一般在一元(人民幣,下同)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這些成就是在國際環境惡劣、大戰不斷的情況下,通過自力更生實現的。在毛逝世時,即沒留下外債,也無通貨膨脹,這在發展中國家是極其罕見的。 
  由於建國初期國民生產總值基數低,即使保持10的年增長率也難以支持如此快速的工業化進程,支付如此龐大的教育、福利和軍費開支。實際上,毛澤東時期的經濟增長數據並沒有反映經濟的實際活躍程度,只反映了其中的一部分。另一大塊未被計入的經濟成分,如果按市場經濟的角度考慮,是勞動力的成本。例如,在華北平原上某低洼處修建一座水庫,因無需炸藥開山,也沒有機械參預,只有發動群眾義務勞動建造,這座水庫的建設成本約為零。這一經濟活動在當時的經濟統計數字上根本反映不出。但同樣一座水庫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造,其勞動力成本將成為投資部分,建成這座水庫對經濟發展的直接貢獻將等於其實際投資額而被計入。鐵路建設是另一特例。兩萬多公里的鐵路因多建在地形複雜的地區,工程之浩大是難以想象的,最著名的要數橋隧占30以上的成昆鐵路。在今日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將難於應付如此龐大的鐵路工程項目。但當時鐵路建設是由勞動力零成本,訓練有素的鐵道兵完成,在低投資下確保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在毛澤東時代,勞動力開支的低微對確保重工業發展所需要的資本積累是必不可少的。 

毛澤東時代期間技術能夠進步的關鍵奧秘有三個,而且這些奧秘是其他國家都無法具備的。


第一個關鍵的原因是真正的技術民主。由於當時批判反動學術權威,報章上連篇累牘地嚴厲指責各種管卡壓和專制學閥作風,因此,幾乎沒有什麼人敢於以權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隊伍內部形成充分民主的風氣,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和老資格的科學家可以同場辯論,有的時候為了爭論技術問題通宵達旦,甚至拍桌子,鄧稼先這樣的老科學家也常常參與跟毛頭小伙子的拍桌子辯論,這樣充分的學術民主帶來了思想和技術的快速進步。不僅加快了技術進步的速度,在這樣的過程中間也加快了技術梯隊的成長過程。當時由於人與人關係的普遍平等,許多社會和階級的藩籬都實質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也參與拍桌子討論,許多細節問題和工藝障礙也能夠集思廣益,結果使得整個的項目進程相對均衡,而不是局限於關鍵技術的率先突破,這就避免了後續試驗中間細節引致的失敗,所以當時許多項目的試驗,幾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問題和隱患常常是在技術民主中間,已經得到充分的“鳴放”和重視,提前就有了很多的預案和設計。


第二個非常關鍵的地方是徹底地破除了“技術私有觀念”。不管是什麼樣的研究機構,無論是他們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紙介紹信到,只要符合保密的規定,他們所有的最新成果都會無條件地呈現給你,而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這在任何國家都做不到。技術創新如果聯繫着市場潛在利益,當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僅僅聯繫着個人的職稱和學術地位評價,相關人員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當時的中國,一切私有觀念都遭到徹底批判,許多有助於鞏固私有觀念的評價體系都被破壞,所以人們能夠空前地敞開自己的所得,公之於眾。這樣,全國只要任何一個研究所,任何一個研究人員在技術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關人員或者項目,都不再有必要進行重複勞動了,都可以無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術成就。徹底破除私有觀念,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的技術大協作”成為可能,有限的技術力量和經費能夠空前地節約和有效地利用,避免了許多可能的浪費。

第三個原因是幾乎“如人使臂、如臂使指”那樣的高靈敏協調機制。在衛星項目中間,有一個同步控制問題當時只能是用機械方式實現,這個就要求四個完全一樣的小彈簧。項目單位反映到主管的聶榮臻元帥那裡,說上海工業力量比較強,希望請上海的同志幫助解決。聶榮臻給張春橋寫了個小紙條,張春橋給馬天水打了個電話,馬天水連夜召集上海幾十個單位的老工人技師開會,一個校辦工廠的老工人說他能夠實現,回去之後連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彈簧做出來了,合計不到24小時。在這樣的過程中間,沒有任何一個人講條件講價錢,所以幾乎沒有耗費什麼談判時間和交易費用。

但是鄧小平上台以後,中國科技水平急轉惡化,由於鄧小平的短視與淺薄,許多在毛時代已經快要下蛋的科研成果都被鄧小平扼殺在搖籃里,中國許多馬上就要呼之欲出的重大世界科技成就被鄧小平胎死腹中。當時的計算機技術水平,中國實際上和美國是基本同步的,後來由於這些項目和“運十飛機”的命運一樣下馬,這樣中國在今天的關鍵技術領域,就被西方國家遠遠甩在後面。清華大學在1970年代中期就拉出了單晶硅,現在反而不會了。前幾年某研究單位以單晶硅立項,結果得到數千萬的研究經費,最後是在美國去拉出單晶硅來結項的,事情竟然演變到這個樣子,特別值得那些真誠關心中國技術進步的人們深思了。

當時中國能夠以有限的技術力量,去跟蹤世界先進水平,優勢在於全國技術力量的無成本合作,有限的經費和人力資源能夠集中使用,在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基礎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學習的成本並實現研究隊伍的迅速成熟和壯大。而中國今天的問題還在於,中國不僅落在後面,在市場規則急功近利的“短視”眼界裡根本就喪失了追趕的動力,而且在中國技術力量和經費和西方國家有巨大差距的情況下,還硬要一味地抄襲西方的技術發展路線,這註定只能是產生“爬行主義”後果,一切有價值的成果都不可能產生在鄧小平後的中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討論一個政治經濟問題:土地可出賣空氣
2010: 重溫警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
2009: 基甸恩典:饒了錢學森吧
2009: 進化論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危害
2008: 全美華裔支持麥凱恩 加州出現選戰宣傳
2008: 加州州長施瓦辛格:麥凱恩是真正的英雄
2006: 美國科學水平在下降?
2006: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