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漢代蜜瓜:家有青春期的孩子
送交者: 漢代蜜瓜 2013年02月22日09:02:0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本文為《出國》雜誌“東張西望”專欄所撰


女兒在多倫多的女友有個同學,女兒跟他通過那個女友認識,一起加入了同一個Facebook的朋友圈,彼此關注。那天我們正在廚房的早餐桌上吃飯,她一邊吃一邊上網瀏覽她的Facebook,忽然對我說,那個男孩自殺了。他的facebook一度不活躍,現在他的父母重新打開,在他的賬號里發布了這個消息。

我震驚得一口湯差點嗆進鼻子裡。

就在去年,也是我的女兒告訴我,她的一個考進Western Canada 的初中男同學自殺了。

Western Canada 是卡爾加里排名最靠前的高中之一,是許許多多家長的夢想。本地的高中,也基本屬於學區制,也即,一般學生住在哪個學區,就在學區內就近入學,除非有特殊需要。跨學區入學,需要有特殊才能被學校入取。學校在滿足本學區學生的需求後尚有空位的,可以招收跨學區學生。而跨學區學生,一般是成績優異才能被錄取。

女兒的那個自殺的男同學,就是被跨學區入取的。

就是那一次,女兒告訴我,她上社會學科(包括歷史地理社會制度等人文學科)的課的時候,看到一份報告說,加拿大離家出走的孩子當中,貧困家庭的孩子只占總人數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出自中產階級及富裕家庭。

也就是說,大部分離家出走的孩子有着很好的物質生活,衣食無憂,可能還更好。

今天的社會,是家長出了問題,還是孩子出了問題?

我的結論是:家長的問題。

有一個網友問我,你這跟妻子被丈夫家暴是妻子做得不好的論調有什麼區別?

我說,當然是有區別的。夫妻結婚的時候都是成年人,各自的性情品格已經基本定型,夫妻之間都是有法定行為能力的人,不存在一個是另外一個人的監護人(除非意外發生,一方失去自主能力)的情況。而孩子出世的時候,是一張白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終身的老師。他們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孩子,他們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起着養育,教養孩子的作用。他們不光要管孩子的溫飽,還要關注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從身體到精神都健康成長,

苗長歪了,種樹人當然有責任。

讓我們來說說孩子教育中的誤區。

第一,關於孩子的撒謊問題。

前一陣我還跟我母親討論過這個問題。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記憶深刻的事情就是,當初我換乳牙的時候,因為怕痛,不想讓母親給我拔掉已經鬆動的牙齒。那天母親在跟一個鄰居阿姨聊天,說起這件事,母親對站在一邊的我說:“來,你張開嘴讓阿姨看看你的牙。”

我不張。我怕母親碰我的牙。

母親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證:“我不動你的牙。你張開嘴給阿姨看看。”

出於對親人的信任,我張開了嘴。母親眼疾手快,迅速地將手指伸進我嘴裡,自內往外,將那顆鬆動的牙往外一掰,那顆牙就掉下來了。

這件事的後果怎麼樣?當然,這個行為一點也不痛,確實不痛,但是它讓我失去了對母親的信任。以後再有牙齒鬆動,任憑母親怎麼忽悠,我都不會再張開嘴了。

我幼時對母親的印象是她非常嚴厲。萬一我做錯什麼事,第一個本能就是不承認,撒謊。我誠實結果是挨一頓胖揍或者痛罵,那麼我為什麼還要誠實?哪個孩子還要誠實?

因為這些童年的記憶,我在教養女兒的過程中,很注意不要犯當年我母親犯的錯誤。首先,要想孩子不撒謊,做父母的自己不能忽悠,不能撒謊,有時候父母認為無傷大雅的小事,小孩子卻記在心上;其次,不能讓孩子因為誠實而受到懲罰。懲罰的目的是糾正錯誤,而糾正錯誤,懲罰不是唯一的手段,也是最簡單最愚笨的手段。懲罰錯誤的同時,也許會讓孩子養成逃避責任,撒謊的惡習。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錯誤是難免的,作為成人的父母尚且在不斷地犯錯誤,又怎能苛責孩子永遠正確?

記得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還不到三歲。她一向四肢短,所以上廁所大便都要我給她擦屁股。有一天她從幼兒園回來,急匆匆跑進衛生間,將我推出門外,說自己長大了要自己上廁所。這在她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我一邊納悶,一邊等她從衛生間出來,問:“上好了?”

她答道:“上好了。”

我狐疑地走進衛生間,似乎一切正常,沒有任何變動,但是空氣中卻瀰漫着一股臭味。我打開滾筒式洗衣機的前門,發現了她自己塞進去的短褲,短褲里包着黃燦燦的屎。

此時我已經被三歲孩子的觀察力震驚了。她平常看見我洗衣服,把髒衣服塞進去,拿出來的時乾淨衣服,一定認為把帶了屎的短褲塞進去,等到我開動機器的時候,這短褲會自動被洗乾淨,這樣她大便失禁的事便被掩蓋無形,這樣媽媽就不會因此而責備她。

我曾經讀過育兒方面的書,專家稱,三歲多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強,時常會發生大小便失禁的情況。一旦這樣的事發生,不要責備孩子,越責備他們會越緊張,大小便失禁的事反而會更頻繁地發生。

於是我把她叫到跟前,鄭重地告訴她,如果今天媽媽不知道這件事,一旦洗衣機開動,所有的衣服都會被污染,全部要扔掉。她應該把這件事告訴媽媽,媽媽不會責備她。

從此以後,她再也沒幹過這種事,或者這種類似的事。因為她知道,她不會因為自己的誠實而受到懲罰。

第二,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我自己也有過青春期,我時常地回想當年自己走過的心路歷程,當年的我不希望被父母怎樣對待,那麼今天,我也會盡力避免讓女兒再經歷自己不想經歷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謂的青春期叛逆,我認為是孩子在經歷了對父母信服和崇拜的的孩童時期之後,在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綜合作用之下產生了自己的價值觀,開始反省自我存在的價值。這是孩子從沒有自我意識到自我意識產生的過程,是孩子成長的標誌,父母應該為他們感到高興,而不是要求孩子成為自己的復製品,事事順從自己,同意自己,稍有不同,便大發雷霆。

條條道路通羅馬。父親是共和黨,兒子是民主黨;父親是保守派,兒子是激進派,這都是正常的,常有的事。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人生,哪怕摔跟頭也是他們自己的跟頭,做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們受傷的時候,送上一杯熱茶或者咖啡,做他們堅強的後盾。

通常做父母的,關注孩子的冷暖遠遠地超過關注孩子的心靈。做父母的,要認識到我們人類不僅僅長着嘴巴,還長着耳朵。我們對孩子的教養,不僅僅是灌輸,還要學會傾聽。

我跟女兒的關係,從多倫多搬到卡爾加里應該來說是一個轉折點。那時候她跟着父親先搬了過來,我留在多倫多處理一些後續的事情,一個月之後才過去團聚。女兒當時對我說了一句話讓我感到很震驚——她說,你不要來了,我跟我爸過得蠻好的,你一來就吵架,就沖我吼。

我像是遭到當頭一棒,感到自己做母親的失敗,開始檢討自己的教養方式。到了卡爾加里以後,我跟女兒坐下來平心靜氣地談。我們分別談了對對方的期望,不喜歡對方怎樣的說話方式。這裡我要感謝我加入的反家暴群組。我說過,我們的傳統文化裡帶着很強烈的施虐性傾向。比如我們的民俗里,稱呼配偶是殺千刀的,冤家等等。當家人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很多人開口說話帶着指責的口氣。自從我加入了反家暴群組,我對照那些施虐者的特徵,小心翼翼地檢討着自己和家人的相處方式,儘量避免那些負面的,指責性的言辭。

指責於事無補。當問題出來的時候,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先確認當事人的安全,然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最終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不是嗎?

這樣,女兒無論是在學校里還是別的什麼地方,一旦遇到什麼難題,或者犯了什麼錯誤,都喜歡跟我說,因為她知道我會指責她批評她,而是坐下來跟她一起想辦法,給她建議,幫她解決問題。她想做什麼事,我從來不會嘲笑她異想天開,或者告訴她你幹不成,乾脆別試。就算是她有些什麼觀點與我不同,我也不會用母親的權威去壓迫她無條件地服從我。

我最常對她說的一句話是——這是你的生活,你做選擇。

她從我這裡得到的總是鼓勵和關懷,這樣的話,她還會有什麼心裡話不願意對我說呢?

有一次一個朋友跟我聊天,她問我:“你孩子帶起來累吧?”

我說:“不累。她已經17歲了,我基本上半解放。”

朋友又關切地問:“17歲啊,叛逆起來也夠嗆吧?”

我想了想,說:“好像也沒怎麼叛逆。我倆像朋友一樣。有一陣她老說我做飯不好吃,氣得我夠嗆,我就去問她為什麼這麼做,結果她說——MomTeenage suppose to be rebelling. But I| have nothing to rebel you, the only thing I can pick is your cooking.(媽媽,青春期的孩子就應該是叛逆的。我實在沒啥好叛逆的,只好挑你飯菜的毛病了)。”

哈哈,為了叛逆而叛逆,也算是天方夜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Flaw In Faster-Than-Light Neut
2012: 走近量子(11)埃斯派克特的實驗
2011: 與方舟子論戰者中的典型邏輯錯誤 / 作
2011: 肖案是一起危害特殊人群的醫療傷害事件
2010: 於xpt商榷愚蠢的中國人應該怎樣做
2010: aa881:我談人文科學的用處
2009: 在宗教問題上俺支持言同學。在俺看來,
2009: 談談“天主教,基督教,穆斯林,甚至李
2008: 談談科學的造假(創原)
2008: 你所不知道的吳瑞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