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內部購買力是怎樣被破壞的
送交者: 中軍 2013年11月29日16:35:4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內部購買力是怎樣被破壞的

 

            對於在《馬克思為什麼是偉大的》一文中提出的  “美國為什麼能讓你們這樣的生產者用自己的棉花、布造出耐克鞋、寇馳包,用自己的船運來,然後再買下背回去,把利潤留給了美國,你們自己和家人還覺得占了便宜高興呢?究竟占了誰的便宜?究竟誰在占便宜?究竟最高興的是誰呢?”的問題,我寫道“  關於這個問題,斯密、馬克思沒給現成的答案,但如果不懂斯密、馬克思的學說,你是絕對解釋不清這個問題的”,有網友不解。我曾回帖:

             “大家很容易看到的是美國市場上的東西物美價廉,一個一百多美元的寇馳包在國內要一千多人民幣。但這種合算有兩個直接條件:一是貨幣兌換失衡;二是市場交換傾斜。

            如果進一步分析,從金融流程上看,是美元消費力增強;從經濟循環上看,是美國掌控着世界資本的流動。這資本包含着品牌、技術、設計、研發等,這裡應當保護着斯密說的勞動價值。

            如果再進一步分析,從生產過程看,我們只有原料,沒有產品;只有勞動力,沒有生產者;只有工廠,沒有企業;只有剩餘,沒有利潤;只有貨幣,沒有資本;只有金錢,沒有財富。對這裡差別的理解,不僅應該包含着斯密的勞動的價值,而且必須包含着馬克思揭示的勞動的異化和其解決異化等等。

            如果再進一步分析,從作為人而不是角色的消費心理來看,美國的東西就是假的,我們都會相信真的,而我們自己的東西就是真的,大家也都會懷疑的。這裡不僅包含着勞動異化的解決,而且要包含人本身的異化的解決,包含着馬克思對共產主義的理解:“共產主義不過是以個人自由為前提的聯合體”。

            這些差別,不可以隨便地假定為僅僅是經濟或政治的單一問題。如果說斯密揭示的是生產領域的秘密,馬克思揭示的是社會領域的秘密,而生產領域與社會領域的內在鏈接是它們作為世界的意義。”

            我這裡講了五層意思:一是交換的失衡;二是消費的破壞;三是勞動的倒置;四是心理的變異;五是社會的斷裂。

            第一層容易被大家看到,但第二層以後的,逐漸被忽視了,所以,不能真正看到當前的這種“把利潤留給了美國,自己和家人還覺得占了便宜高興”的現象,是怎樣由着背後的破壞國內購買力、貶損發明創造性、削弱中產階級、調離社會心理的做法,一步步地來變為現實的。近來,新浪有篇博客在談論中美貿易失衡現象時,從購買力的角度涉及了這些深層的存在:

            “只看到“市場競爭力”而沒有看到“市場購買力”顯然是我們這些人的短視。這種短視在將來的國際競爭中是要命的。有人說現在中國與美國是“中國打工、美國消費”的關係。那麼我們要問,這種關係是如何形成的?現在人家通過“雙反”來解除這種關係,你還哭着喊着要擠進人家的市場,能怨誰呢?”

            此文提出,“主動提高勞動者收入,以增加市場購買力,是一條必然的,改良市場供求狀況的途徑。”

            但是,單有一個公司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須形成全社會的共同認可,共同行動才行。”從這種社會性,引出了“如何看待反傾銷、反補貼”的超越一般的深刻看法:

            “既然人家需要對你反傾銷,你何曾不想想主動增加成本、提高勞動收入,以便增加國內市場主體購買力。這樣,不就為你的產品找到銷路了嗎?人家既然不要你的產品了,你何曾不能拿到國內來銷售。既然人家可以通過雙反來對付你的低成本產品,你何不可以制定一些類似的政策來強制那些刻意降低勞工成本以便謀求產品低價優勢的“海外公司”來同步提高勞工收入,同步增加市場主體購買力呢?既然國家能運用市場購買力對我們的出口產品進行“雙反”,我們何不利用市場通過提高勞動者收入提高的主體購買力也對他們進行“雙反”?”

            此文雖然是從如何“培養主體購買力”的角度來分析的,但是,卻提醒我們,只有深入到“勞動與對象、結果的分離”、“活勞動與死勞動的相異化”的層面,才能理解當下中美貿易中的失衡現象,即交換層面的現象問題,實際是由其背後的兩國生產、消費、心理、社會深處的性質上的差別帶來的。

            馬克思的偉大是歷史的,而處於歷史中的任何人,都會有局限性,馬克思也一樣。只是,具有歷史感的人,不會用局限性、更不會用後人的誤解、猜疑、甚至是故意地為己所用的做法來否定他超越古典學派的那些理解。

 

魏中軍

20131129

 

            附:《論市場經濟-----培養主體購買力是發展市場經濟的關鍵》

            勞動者收入減少必然導致市場競爭激烈與部分資本家破產倒閉。

            據《公司的力量》介紹,1929年,美國遭遇了一場世所罕見的經濟危機。截止到1930年,美國不但有400萬工人失業,而且也有1352家銀行倒閉、26355家公司破產。這說明,在這場經濟危機中,不但廣大勞工遭殃,而且連昔日剝削與壓迫他們的部分資本家也不能倖免,他們同樣與勞動者一樣遭受了破產倒閉的命運,其中最悲慘的還得跳樓自殺。說明他們也是市場競爭的受害者之一。

       有個叫劉敬廉的學者曾任職於美國公司,她寫過一本《美國為什麼與眾不同》的書,其中對於1929年的經濟危機曾有過這樣的描述:自由的企業的資本本性是追逐利潤,唯利是圖,它不但會不顧規則地進行投機,而且會無情地侵占勞動,造成工業利潤過高,勞動工資過低。(勞動者收入過低,就會影響市場主體購買力的提高)導致消費力低下,投資率下降。投資率下降,必然導致經濟走弱,經濟持續走弱,就會裁員減薪,一裁員減薪,就會造成人心發慌,人心一慌就會造成資本出逃,出現狂拋、亂甩,腳步慢一點的就只能倒閉、關門。

            這說明,勞動者收入減少與經濟走勢疲軟、資本家破產倒閉有着必然的聯繫。

            事實上,即使資本主義社會平時不出現經濟危機,但是資本家在市場上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壓力也是挺大的。這是因為,勞動者構成了市場的消費主體。由於資本主義的追逐利潤以及剝削工人,造成勞工收入減少,進而導致市場主體購買力減少,造成眾多的商品經營者追逐市場目標與總量均減小的主體消費者。因此,資本家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造成很大壓力。由於競爭的激烈,導致企業必須降低經營成本,言外之意,就是要進一步減少勞動者收入和削減原材料開支,這樣下去自然造成惡性循環,再進一步減少市場購買力,並導致企業之間為爭奪有限目標而展開白熱化的競爭。

            因此,總的來說,資本主義所崇拜的市場競爭總是趨於日益激烈,其中不乏大量的犧牲者,並朝着經濟危機的總體方向發展。

            當然,刺激經濟增長也是市場經濟常常採用的手段。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就是人為增加市場購買力。這種手段包括兩種:一種是擴大消費信用,另一種方式是增加企業投資。增加企業投資的主觀目的是為了得到預期利潤,客觀作用是增加了市場購買力(包括新增的原材料需求與擴大勞動就業)。這種投資包括政府投資(固定資產基本建設)與企業科技創新項目。擴大投資產生了兩個作用:一是經濟虛假增長,勞動就業短期內增長與帶動其它產業發展,產生虛假繁榮(泡沫)。另一方面是導致產能過剩(因為沒有預期規模的市場主體購買力支持,新增的投資項目不能取得預期利益,導致新增產能大於新增購買力),再加上資本主義傳統的供--求惡性循環,結果進一步加劇了產能過剩與產品過剩,再加上濫用信用,導致債務危機,結果不可避免地爆發了更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在爆發經濟危機時,相當部分的資本家也遭遇與普通勞工者的命運,破產倒閉。

            “福特公司”與“海外公司”的博弈

            事實上,一些有遠見的資本家也在尋找供---求惡性循環的破解之策。

            據《公司的力量》介紹:1914年,美國福特公司就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191415日,福特公司宣布:將把工人工作時間減少到8小時,同時提供每天5美元的工資待遇,比起原來的2.34美元日薪高了兩倍多。當時福特的口號是讓所有福特公司的員工開上福特公司製造的汽車。這種主動增加勞動工資的舉措在當時美國影響很大。

       福特公司的舉措起到了一箭雙鵰的目的。依據當時福特的觀點看:支付更高的工資,工人的生活會變得更好,生產力也會提高,這些工人反過來又會成變成公司大規模生產產品的消費者。他認為,消費市場依賴於購買力,而不是生產力。

            這種政策當年就產生了極大的效益。到1914年年底,福特公司的利潤就上升到了3000萬元。比原來擴大了許多。

            這也是當時部分資本家破解勞資矛盾的一大舉措。後來,福特公司的政策深深地影響了美國社會,美國社會也因此造就了一批所謂的“中產階級”這個階級支撐了美國的市場經濟。

            但是資本家追逐利潤的本性是無法改變的。等部分資本家覺得美國國內勞動工資過高,影響他們的利潤時,他們就把工廠搬出了美國,遷到了勞動力相對便宜的其它國家,包括中國。而把產品再返回美國市場賺取差價。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把主動增加勞工工資以增加市場購買力的公司稱為“福特公司”,而把主動轉移生產線到海外,通過剝削海外低成本勞動力以賺取利潤的公司稱為“海外公司”)

            2009年發生的中美輪胎特保案,就是這種矛盾的反映。美國部分資本家為了避開美國勞工的高工資成本,將美國的輪胎工廠,搬到中國來了,變成了“中國輪胎工廠”(美國“海外公司”),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工成本生產低成本的輪胎,再輸送回美國,賺錢美國市場的錢。而輪胎工廠的搬家造成了美國工人的失業。因此,引起了美國勞工工會的憤怒,進而施加壓力,引發奧巴馬政府對中國進口美國輪胎徵收懲罰性關稅。這就是對資本家(美國“海外公司”)避開美國高勞工成本,轉移工廠利用他國低勞工成本,追逐利潤的一種激烈反映。

       在這一系列的事件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勾畫出部分資本家是怎樣破壞以“福特公司”為代表的通過增加勞工收入以改善市場購買力狀況的線路圖。

            “福特公司”通過主動提高勞動者收入,增加了美國的市場主體購買力,而一些 “海外公司”避開美國的勞工成本高的經營劣勢,通過使用海外廉價勞動力降低勞工成本,生產低成本產品搶去了美國的國內購買力。而“海外公司”本身在經營過程中並沒有創造出與其提供產品相適應的市場主體購買力,以便讓美國國內的“福特公司”銷售產品以便等量交換。導致“福特公司”提供市場的產品成本與售價相對提高而無法出售出去。“福特公司”為了生存,不得不放棄原來通過提高勞工成本增加市場購買力的策略,轉而與“海外公司”拚“成本”。這樣必然進一步導致市場主體購買力的低下,落入資本家傳統市場競爭的巢穴,最後的結果必然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相應地,那些“海外公司”所在國家,因為用於運用“低成本”優勢,在為美國“海外公司”提供低成本產品的同時,並沒有相應地提升本國的市場購買力,結果導致內需不振,因此也無法為美國“福特公司”提供相應的市場購買力。結果一方面是美國“海外公司”運用低成本產品衝擊美國國內市場,另一方面,本身又不能創造市場購買力來為美國國內(美國“福特公司”)銷售產品,結果一方面是美國的“福特公司”不能生存,不得不搬到國外去就國外的低勞工成本,另一方面,造成了本國大量的勞工失業,市場主體購買力降低,落入與勞工低成本國家一樣的命運。這樣下去同樣危及美國“海外公司”,因為當美國國內主體市場購買力低下時,美國海外公司的市場目標也即將消失,必然危及他們的生存。

            “福特公司”的努力,告訴我們,主動提高勞動者收入,以增加市場購買力,是一條必然的,改良市場供求狀況的途徑。但是,單有一個福特公司的努力是不行的,必須形成全社會的共同認可,大家(全體資本家)一致行動,才有可能產生預期效果。不然的話,單個企業單獨行動,其所增加的市場購買力不但效果弱微,而且有可能被其它低成本公司“競爭”去,反而導致本企業的市場危機。由此可見,“福特公司”要想做點主動增加勞動者收入的善舉,還必須依靠“社會”的力量,共同行動才行。

            如何看待反傾銷、反補貼-----強制“海外公司”同步提高勞動成本

            最近,看了郎咸平寫的《光伏“雙反”案,其實我們不懂得遊戲規則》一文,很有感觸。郎文介紹:透過美國的“雙反”調查,僅僅2012年的8個月,“雙反”調查就為美國本國與歐洲的同類企業貢獻了近3億美元的市場份額,據中國估計,中國光伏企業至少損失了20億美元。這是我知道的繼2009年輪胎特保案之後的第二個受到貿易損失的行業。

       在這裡,我思考了一個概念:反傾銷、反補貼。這引起了我對於傾銷、補貼的思考。什麼是傾銷?傾銷就是指一國(地區)的生產商或出口商以低於其國內市場價格或低於成本價格將其商品拋售到另一國(地區)市場的行為。什麼是補貼?貿易補貼就是指國家政府或者公共機構採取直接或是間接的方式向本國出口企業提供現金補貼、或者財政優惠政策,以降低企業出口的成本從而提高競爭力。貿易補貼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其實質就是人為地降低成本,將自已國家的商品打進對方國家的市場。而對方進行雙反的目的就在於阻止你以低於人家本國的售價銷售產品,以便對本國的產品與產業造成衝擊。

            對於這種雙反,我們一些朋友為此憤怒不平,認為美國欺負我們。我們本國的利益受到了損失。其實,我們細想想,人家進行雙反,是為了提高你國家的“產品成本”,而增加成本,又是間接地增加了你國家的勞工收入與原材料企業收入,相應地又擴大了本國的市場主體購買力,擴大了內需,這有什麼不好呢?如果我們認為自已提高了成本,就消除了價格優勢,是自已的損失,那麼對方國家銷售價格高,經營成本高,在“市場競爭”中何曾不是一種損失?人家有了這種損失,如何不去維護呢?再說了,如果人家國家也象你中國這樣,通過主動降低自已的勞工成本,也象你一樣降低了人家國家的市場主體購買力,削減了內需,誰還有能力來進口你提供的產品呢?

            這實際上就是上面所說的“福特公司”與“海外公司”的博弈的進一步延伸。上面我們說過,“福特公司”要想做點主動增加勞動者收入的善舉,還必須依靠“社會”的力量,共同行動才行。這裡,人家歐美國家就是通過“雙反”措施首先迫使“海外公司”提高經營成本,特別是提高“勞工成本”,藉以得到同步增加勞工收入,主動提高市場主體購買力的目的。

            我們習慣上用所謂的“比較優勢”看問題,習慣上看好自已的“廉價勞動力”優勢與“產品價格優勢”。看中自已的所謂“市場競爭力”,而沒有看中自已的“市場購買力”。並沒有看到,無論是輪胎特保案還是“光伏雙反”,對方打的都是“市場需求戰”,無論“反傾銷”也好, “反補貼”也好,都是看中你鐵定要出口人家市場的這種“剛性需求”。而你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剛性需求”,原因就在於通過所謂的“比較優勢”,在產生“低成本競爭力”的時候,把自已的國內市場需求力搞沒了。在市場經濟的年代,沒有市場需求,就沒有企業的的生存。因此,自已主動把小命送到人家手裡去掌握。

            只看到“市場競爭力”而沒有看到“市場購買力”顯然是我們這些人的短視。這種短視在將來的國際競爭中是要命的。有人說現在中國與美國是“中國打工、美國消費”的關係。那麼我們要問,這種關係是如何形成的?現在人家通過“雙反”來解除這種關係,你還哭着喊着要擠進人家的市場,能怨誰呢?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也不需要悲觀。既然人家需要對你反傾銷,你何曾不想想主動增加成本、提高勞動收入,以便增加國內市場主體購買力。這樣,不就為你的產品找到銷路了嗎?人家既然不要你的產品了,你何曾不能拿到國內來銷售。既然人家可以通過雙反來對付你的低成本產品,你何不可以制定一些類似的政策來強制那些刻意降低勞工成本以便謀求產品低價優勢的“海外公司”來同步提高勞工收入,同步增加市場主體購買力呢?既然國家能運用市場購買力對我們的出口產品進行“雙反”,我們何不利用市場通過提高勞動者收入提高的主體購買力也對他們進行“雙反”?

            也有人說,是不是主動提高勞動者收入對企業提高經營效果產生負面影響?這個問題不需要擔心。因為20世紀初,美國的“福特公司”已經先行一步了,他們為大家做出了表率與探索。更何況,主動提高勞動者收入也符合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這個原則是能調動大家的生產積極性的。

            當然,我說的是主動提高勞動者收入,而不是否定節省其它經營開支、降低原材料消耗。以後的經營方向將轉化為降低原材料消耗管理上與技術改進、新品研發上。如何在這方面進行管理將決定企業的利潤水平與命運。

            如果這一步走好了,市場主體購買力提高了,國內的內需也會增加,這樣一批企業就會調動起來,也會活了起來。部分資本家也不用擔心經營破產而“跑路”了,可以安心生產。

            重新建立市場供求的良性關係。在勞動者收入提高后,他們也會正確處理消費與積累的關係,因此,一系列問題都有可能解決。

 

博客原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f401350101emfw.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當年的知青民辦教師給她學生的一封信
2012: 一滴反射陽光,細微之處見未來,為國捐
2011: What is the core value of
2011: 聖經里怎樣論及生命?(七)
2010: 國家地理鏡頭下的朝鮮(ZT)
2010: 《新京報》:“肖氏反射弧”何以國際領
2009: 創造還是進化?
2009: aa881:從中國學生不會玩“談起”
2008: 申時行: (社論) 薄熙來想當葉列欽還是
2008: 一個南蠻沒有實驗過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