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王永慶女婿楊定一:人人都可以是天才
送交者: 挑挑揀揀 2015年05月04日16:11:30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哈佛才女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外孫女楊元寧(與林書豪同屆父親楊定一博士


 楊定一: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要大人能夠放下。



楊定一:讓正向的心,接管你的人生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用「天才」形容他,翻開他的經歷,的確也只能用「天才」形容。
七歲時,他全家移民巴西,十三歲他就以全國第一名成績考上巴西醫學院。二十一歲拿到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生化、醫學雙博士,二十七歲就當上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系主任,是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系主任。
然而當年正站上科學研究巔峰的楊定一,卻捨棄了眼前清晰、安全的成功路徑,走上了一條很另類的醫學之路。
今年(2012)剛上市不久,就創下超過十五萬本銷售佳績的《真原醫》,在這本書裡,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楊定一用一種很科學的語言,來描述一種很心靈的健康之道。例如書裡描述:
當心中感到委屈或憤怒時,只要真誠的說:『謝謝。』就能讓念頭歸零,遠離情緒與煩惱的框架。
心中充滿感恩、關懷、慈悲時,心臟會出現協調的頻率,使心血管功能良好,神經系統處於平衡狀態。
很難想像,當年在美國頂尖實驗室里做着分子研究、老鼠基因改造實驗的楊定一,如今所談的卻是有關慈悲、感恩、飲食、呼吸與朗讀古人經典的健康之道。
楊定一,究竟是科學家,還是傳教者?他的「真原醫」,究竟是科學還是神學?究竟是古代,還是現代的醫學?為什麼他的書,可以引起這麼多人的迴響?
身為王永慶的女婿、台塑集團副總裁王瑞華的另一半,楊定一令人最好奇的不只是他自己的「天才」事跡,每次他的演講,聽眾最喜歡問的,除了健康防癌之道,就是有關「如何培養出天才兒童?」的問題。因為楊定一的三個孩子,讀的都是美國頂尖名校,女兒在哈佛大學,兩個兒子在麻省理工學院。
天才可以靠後天培養嗎?楊定一如何教養出外人眼中的天才兒女?他自己從小又是如何鍛煉自己的天才?
穿着樸素的衣着,帶着謙和的笑容,今年五十四歲的楊定一有着中年男子少有的紅潤氣色,他在接受《親子天下》的專訪中,很難得的分享了他這一路從深到廣,從頂尖科學回到古人智慧的過程。
- - -
Q:你一直在推廣預防醫學,尤其最近提出了「真原醫」的概念,受到很大的迴響,「真原醫」最主要想傳達的是什麼?
A:我的出發點是希望把古代許多聖人很好的想法帶回來。我發現人的演化走到最後還是要回到原點。因為這幾個大聖人講的,都是很正確的,像耶穌講大慈悲、佛陀講大智慧、老子講放下,儒家講做人、蘇格拉底講追求真理。
「真原醫」講的,其實就是這些聖人講的,是全面醫學。因為,人不光是肉體,他還有心、還有靈,是多層面的組合,你不能談健康只談一個層面。 「真原醫」指的就是真正醫學的來源、健康的來源。英文Primordia Medicine,就是指最原始的醫學。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談到健康之道,幾乎都一樣,就是要注意飲食、呼吸要有步調、運動要把內部的器官、身體的關節都動起來、身心和諧等。我就是用現代的語言,加上科學的驗證,把這些觀念再整合呈現出來。
Q:我很好奇,你從小到大走的其實是西方醫學研究的路線,很年輕的時候就發表了關於癌症治療很重要的研究,為什麼到後來你會覺得西方醫學無法滿足你,而走向整合醫療?
A:過去我很偏重西醫的基礎研究,所以我體會特別深,我感覺到這個科學有個洞,不完整,所以我很着急,我有點醒過來,卻覺得來不及的感覺。
會走向全人醫學,也跟我從小的經歷有關。
記得我大概四、五歲的時候,就常常跟在我媽媽後面問一大堆問題,有時我媽媽在煮飯,我就會問她:「為什麼人要來到這世界上?有什麼目的?」「男女的差別是什麼?」我就是東問西問。
我的問題問不完,就開始看書,十歲的時候,我大概已經看了上萬本的書。那時我住在巴西,每天都去圖書館,圖書館員是個老太太,她對我很好,每次圖書館有新書來的時候,她不會先上架,她會等我先去借來看,而且她每次都讓我帶十幾本書回家,這其實是違規的,但她就是讓我借回家看。這兩大袋書,我過一、兩天就都全看完了,回到圖書館,她還會打開一、兩本書來考我。
我把這些書帶回家,統統擺在客廳桌上,就這樣繞一圈看。一本書翻個十幾、二十頁,就換另一本書來看。我發現這對記憶力有幫助,有點像書跟書自己在互相整合,有時候不知不覺,從這邊讀到那邊,再繞回來讀同一本書的時候,發現會記憶得更好。

我也不是刻意去選哪些書看,但很奇怪的,其中有些關係就會從書裡面自己跑出來了。書裡面的東西開始有聯繫、開始整合,尤其是哲學,我發現這個古人在跟那個古人在對話,我等於是在看電影一樣,看他們兩個人在辯論。
那時候我看的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哲學、歷史,慢慢的就走到讀經典的路。一直看,看不懂,我就更好奇。我那時因中文不好,所以只要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翻譯的經典我都看,我也請媽媽念中文給我聽。
我就是在「尋」,在searching,在inquiring,至於在「尋」什麼,我也不知道。
等到我有醫學的背景,在免疫、腫瘤的研究上也有些突破,我發現我在醫學的研究,好像走得很偏,走到小小的分子。那時我會去做最先進技術的研究,例如,把一個老鼠的基因打掉,我一定親手在實驗室做這些研究,絕不會留給學生來做,最先進的技術我一定要把它弄通。但我也感覺到我的研究愈走愈偏,好像變成一個reductionism(簡化理論),覺得科學好像是把一個很複雜的東西簡化到很小,再變到小到不能再小。我的科學背景都是這樣,愈鑽愈細、愈鑽愈小。
我那時候經常到各地演講,一年裡有八、九個月都在演講,都在講免疫力的研究,直到有一天,我忽然覺得:「這到底有什麼用?」
我的研究雖然很重要,但從病人的角度來想,還是要回到藥、回到一個部位來治療,我覺得這樣很可惜,這不是一個全人的觀點,我覺得健康還是應該回到整體、回到身心靈的關係。那時候我開始靜坐,體驗一些過程。
Q:那時候你在洛克菲勒大學當系主任,正處於巔峰狀態,忽然間你覺得自己的研究沒什麼意義?周遭的人反應如何?
A:一九八○年代,我所在的洛克菲勒大學可以說是科學的聖地。你可以這樣想,那時我在二樓研究,同棟樓的三樓、五樓、六樓、七樓、九樓的研究者前後都得了諾貝爾獎。你可以想像,無形中的壓力很大。大家坐下來開會,裡面的人都是字典里查得到的「who's who」,他們的聰明、精明是我在其他地方沒有看過的。我身邊的朋友知道我想離開去做別的事情時,都認為我瘋了!那時候一個得過諾貝爾獎的同事打電話給我說:「Are you crazy? Are you on drugs?(你嗑藥了嗎?)」他們一直勸我回來研究,不要想那麼多,不要想着跳出來。
Q:那時候你決定要做什麼?
A:走科學簡化主義這條路,讓我很早就可以當上系主任,我覺得可以告一段落了。
那時我去參加了由美國另類醫療中心所贊助的非傳統醫學發展與整合工作。當時還是一個剛萌芽的醫療單位,大家認為裡面的人都是些嬉皮,由於太過另類或奧秘,多數醫生都會拒絕參加。
那時候我也自己出來辦企業,這都讓同事很驚訝,覺得我脫離了原來很清楚的軌道。
有時候想想也會後悔,說不後悔是騙人的。
那時候寫研究報告對我來講很簡單,我可以寫得很快,可是一件事情變得很簡單之後,就沒有挑戰性了,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這些都是人生的一些經驗。
後來我就轉到全面醫學,預防醫學、生技、教育各方面。
所以我本來走的是一條很深的路,現在走的變成一條橫式的、寬廣的路,這是很寶貴的挑戰與經驗,如果我錯過了,我也是後悔的。
Q:你做了這些轉折之後,人生的優先順序上有什麼調整?
A:我覺得哲學一定要去研究到一個段落,我認為這些古聖先賢的哲學經典是一個指南手冊,是人生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就看你願不願意去對照、了解、研究。
我花了很大的工夫研究哲學,全球各地的一些大禪師我都去接觸過。
很奇怪的是,當你心裡抱着一些希望做些什麼事,好像全宇宙都會給你一些方便,就會隨時遇到一些大禪師。
然後我去做中西醫的整合,就發現很多寶,我的角色就是把這些東西帶出來,但用的是科學的語言去解釋、表達。
Q:你所倡導的預防醫學,不只強調飲食、運動,還很重視心靈、情緒的層面,我在書中看到,你每天會做的四個功課是:感恩、懺悔、期望、回饋。為什麼要做這四個功課?怎麼做?
A:要做這些功課前,首先必須承認,心還是比肉體高一層。如果你同意這個觀念,心,是火車頭, 那麼每天做這四個功課的用意就是不斷的讓這顆心正面的力量來take over(接管)。
一個人開始做感恩的功課,是要無條件的感恩,即使碰到困難也感恩。若能這樣,很快的,他對事情的看法就會不同,他就會誠懇起來,就會去做懺悔的功課,因為他體會到人的力量有限。然後透過信仰、宗教或靜坐觀想的修行,得到力量,產生希望。
至於回饋,是用心回饋,你的動作、行為要跟心一致。回饋的方法可能每個人不一樣,但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放下來,多為周邊的人想一想,就是回到心,心是一切的出發點。
一個人每天都能做這些功課,他就可以脫胎換骨,生命價值改了,從負面變成正向,變成一把光。他不僅影響到他個人,他周邊的人都可以感受他帶來的鼓勵、能量。我不敢講這樣就可以治好所有的病,但這是一種復原的過程,一個人要找到健康,這些功課就是他找回健康的第一步。
Q:你這些體悟,有沒有影響到你的三個孩子?孩子成長過程中,你都陪他們做些什麼?
A:我對他們沒有特別的計畫,也都滿隨興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陪伴的時間要夠長,教養孩子不會有奇蹟,不可能你今天對他做了什麼,明天就會有結果。
還有就是家庭的和諧,關心孩子各個層面的成長,而不是只有他學業方面的發展。我有時候甚至會潑我孩子的冷水,要他們不要那麼用功。反而是我孩子在運動之後幫忙教練收拾東西,我看到了,我會加倍的鼓勵他。我會讓我的孩子知道,我比較重視的是這種行為,而不是他踢進了幾分球。他的服務心,我看得更重。
我非常喜歡跟孩子一起運動,他們小時候我幾乎天天跟他們踢足球,甚至在客廳里也踢。我們是個運動家庭,連女兒、媽媽也一起來。我們也會去找些木板,大家在木板上畫畫、雕刻,就是帶着小孩一起做。我們一起畫畫、雕刻、玩遊戲、踢球,一起躺在床上看月亮,編故事、說故事。我就是去享受這種親子關係。
Q:你有讓孩子從小讀經嗎?
A:我有。從他們一、兩歲,甚至老三還在媽媽肚子裡就接觸到讀經。不管是中文、英文,就是大家一起朗誦。
我覺得讀經是動態的靜坐,對於現在的小朋友,幾乎都看電視、玩電動、手機,刺激太多,要小孩子安靜很不容易,要他靜坐更不容易,所以用讀經這種類似動態靜坐的活動,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很重要。從心靈、哲學來看,效果更不可思議。
科學研究已經發現,讀經的時候,人的腦波會活躍起來,這是很深的靜坐才能看到的腦波,可是小朋友透過這麼簡單的讀經,就可以看到這個效果。
我一直覺得透過讀經,好像把小孩交給聖人來教。我跟家長講,就是讓孩子朗讀就對了,稍微點一下,不要做太多解釋。因為我覺得我們大人理解到的,可能跟古人講的遠遠不一樣,我們不要去破壞。小孩朗誦完了,自然有感受,也不要強調背。一旦要求背,就會有壓力。
Q:你從小就這麼愛問問題,有沒有哪個問題是你最常在思考的?有找到答案嗎?
A:我常在想的問題,就是「真實(reality)後面是什麼?」有沒有一套理論、一套說法可以把一切的真實,做個解答。我後來發現,只有古代聖人可以給我一些答案,他們有去思考過這些問題。
我小時候也常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問過我媽媽這些問題。
Q:你媽媽怎麼回答?
A:她就說:「你自己去想,自己去找啊。」

《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 楊定一/天下雜誌出版



楊元寧《哈佛心體驗 - 沿着河岸慢跑

午後的陽光從房間側面的窗戶透進屋裡,我坐在書桌前,讀着一頁又一頁的黑格爾現象學。這本三吋厚的書,到處畫滿了重點、寫滿了註記。我讀到這章的最後一段,一讀再讀,卻再也無法專注。
拿出記事本,看看自己明天以前還得完成多少功課,還好,只剩下人文科學課的一百頁閱讀。我嘆口氣,離開座位伸展一下身體。先休息半個小時可能會有幫助吧!
我穿上短褲、T恤,還有一雙非常輕便的愛迪達慢跑鞋,這是我最近放寒假時回台灣買的。我跑下樓梯,走出大門。清涼的三月微風立刻讓人清醒過來,真舒暢!
雖然現在應該是寒冷的時節,但今年出現不尋常的熱浪,所以氣溫還有華氏七十度。全球暖化真的在美國造成了影響,特別是在東岸。今年冬天就來得特別遲。
我沿着渥夫街慢跑,經過幾棟高年級生宿舍,朝向河岸而去,正等着河岸前的紅燈,看到對街的草地上四處躺着學生,有人在長椅上讀書或做功課,有人在前方玩飛盤,兩個運動狂熱份子正在丟足球,甚至還有女孩做日光浴。天氣仍有些涼意,但顯然七十度的氣溫對這些女孩而言並不冷,她們身上只有綁帶比基尼。
我穿過紀念大道,開始沿着河岸往波士頓大學的方向慢跑,這樣來回大約是六英里的路程。踏在人行道上的每個腳步都起着回音,不過車陣呼嘯而過的噪音卻掩蓋了所有聲響。我已經超越好幾個同樣在慢跑的哈佛或MIT學生,繼續貼近河水往前跑。
樹木被溫暖的氣溫欺騙,已經開始發芽。可惜,熱浪過後,氣溫馬上就會降到華氏十幾二十度,這些新芽很快就會被凍死了。
沿着河岸慢跑,是我一天當中最喜歡的活動。過去幾天都下雨,所以這是我一個多星期以來,第一次有機會出來慢跑。我經常在一小時的午休時間溜出來,以跑步取代午餐。雖然只是在河邊繞一小圈,但半個小時的跑步立即就能產生舒緩效果。
唯有在這段時間裡,我可以拋開一切,清空心思,不需要擔心那些得即時做完的題組,或是得讀完幾百頁的哲學課本。這些都可以暫時放在一邊,讓我享受繁忙生活之中的片刻暫停,不思考、不憂慮、完全放空。
在查爾斯河畔跑步,讓我想起過去一家人經常一起運動。在夏天,兩個弟弟和我經常起個大早,跟父母出門跑步。父母非常熱中於保持健康的身材,他們每天運動,風雨無阻,一貫在早上出門慢跑,然後做伸展運動、有氧運動,或鍛煉肌肉的運動。他們是一對非常健康、身材維持良好的中年父母。媽媽生了三個孩子,現在依然跟得上爸爸的腳步。爸爸過去在巴西的家鄉曾是足球隊的明星後衛呢!可惜後來受傷了,錯失進入國家代表隊的機會。爸爸經常談到年輕時的午後慢跑時間裡,媽媽是唯一跟得上他的女孩子。現在回想起這些,覺得爸媽真是天作之合。
兩個弟弟的身材也都很棒,同時也非常注重健康。不過,不像時下的青少年都採取節食或不健康的減重方式,兩個弟弟每天都去健身房運動,並確實維持健康均衡的生活方式。
元培,我的小弟,曾經想終生以足球運動員為業。他在運動上的毅力實在令人敬佩,不僅參加足球校隊,也幫外界的社團踢球。學校練球結束之後,他還得趕到其他城鎮去打球賽或做攻防練習。因為每天操練,他經常在日暮過後回家,入夜之後才能開始做回家作業。這樣的時間安排,對中學生而言實在很辛苦。
另一個弟弟元平也一樣熱愛運動,從小至今幾乎玩過所有的體育活動:足球、橄欖球、柔道、籃球、棒球。最近他又迷上摔角,從大一開始就加入校隊,也非常認真投入,甚至犧牲了寒假與春假,每天到學校練習摔角。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爸媽經常反覆提及的座右銘。為了保持健康身材,我們必須每天運動。對我而言,運動也是紓解壓力的絕佳方法,可以讓我在因應繁忙混亂的生活時,依然保持沉着、不失焦。
* * *
在渾然忘我的境界中已渡過了一個小時,耳里聽着四方的聲響。車胎滾過柏油路、划船選手的船槳打着河水、慢跑者沉重的喘息,這一切都如此自然而平靜。
左手邊的君悅飯店是金字塔形的美麗建築,每次在晚上慢跑,總能見到它的燈光照亮黑暗的夜空。我跑進MIT,校內建築一一出現眼前,最後抵達哈佛橋,也就是麻薩諸塞大道橋,決定繼續跑到對岸的波士頓。這座橋大約零點四英里長,是跨越查爾斯河的幾座橋里最長的一座。
我放緩腳步,視線越過橋面,看到下方閃爍的河水,停下來靠着欄杆,凝視着這片璀璨的景色,心中暗自讚嘆,午後的陽光在高聳的建築物上瑩瑩舞動。眼前最高的大樓之一,保德信大樓,以偉岸的姿態矗立在遠處,黑色的窗戶在午後的光線中顯得洗亮。遠遠地,哈佛校園的輪廓依稀可見,樹群中突出兩棟塔樓:羅威爾的藍白色鐘塔,以及當斯特樓的圓頂時鐘塔。
盡覽眼前的景色之後,我繼續朝着MIT的兄弟會與姐妹會跑去。 MIT校園過去位于波士頓,但在1900年代將教室大樓都移到河水彼岸的劍橋市。不過,多數兄弟會與姐妹會依然留在波士頓河岸,只有少數兄弟會位於紀念大道(劍橋河岸)。
我沿着畢肯街跑,多數的兄弟會就在這條街上。街道兩旁排列着白石入口的紅磚建築,木門上或青銅匾額上各自刻着不同的希臘字母。過去一年以來,我曾經參加過不同兄弟會的派對,其中一次亞洲兄弟會的派對上還碰到意外的驚喜,竟遇見幾個台北美國學校的高中校友,有些人已經三年沒機會見面了。這世界多麼小啊!經過這麼多年還能跟這些男同學敘舊,着實不容易。
走在波士頓街頭,我決定去拜訪一位波士頓大學的朋友,竟然也就找到了聯邦大道,這兒就是校園的中心。波士頓大學並不像哈佛或MIT那樣擁有自成一區的校園,宿舍或教室大樓都散布在波士頓各地。不過,雖然校舍彼此距離遙遠,學生卻可以免費坐地鐵上學,事實上十分便利,比起在惡劣天候中走路,搭地鐵甚至更舒適。
我跟台北美國學校的一位高中同學見了面。我的高一、高二兩年都是就讀於台北美國學校,之後才回到紐澤西完成高中學業。但是,雖然這輩子只有兩年的時間在這所學校,當時交的朋友卻在高中到大學期間都依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不知為什麼,我感覺自己與這些朋友較為契合。他們跟我一樣是亞裔美國人,都是出生在美國的第一代或第二代亞洲移民,深覺拉鋸於東西文化之間。跟他們在一起,我才能訴說這些辛苦之處,以及我在美國就學期間所面對的認同危機。這些人面對了相同的問題……相同的危機,也因此能了解我的處境。能夠結交這些同學,並成為終生的朋友,我感到十分幸運。
就個人品味或生活方式而言,我們最終還是舍美國而擇亞洲。只有在亞洲,我們才能找到歸屬感、才能真正發光發熱。只有在東方世界,我們的才能與天分才能受到肯定與欣賞。這麼多年以來在全球各地旅行與居住,心中卻知道自己終究要回到家鄉:亞洲。我們依然最為珍惜亞洲的文化、社群、傳統,畢竟這是我們的根源所在。
我最要好的朋友蘿瑞也是台北美國學校畢業的校友,兩人的友情從高一就開始建立,不知怎地就是氣味相投。她身上有某種天真純潔的特質,讓我覺得她是我見過最忠誠、最值得信賴的人。我們幾乎共同經歷所有的事情:成功、失敗、男朋友、傷痛的失戀,以及種種生活事件。雖然我們的個性各屬於兩種極端,卻能夠如此契合,真是有趣。她是唯一一個知道我所有事情的人,我的家庭、我的抱負,以及我從事的計畫。我們具有相同的背景,因此也面對相同的家庭壓力,甚至交往的朋友都一樣,所以能經常玩在一起。
我必須承認,我的朋友在台灣都被認為是絕色美女。每當我們走近餐廳或百貨公司,都能引起旁人的注目。不過,她們擁有的不僅是美麗的外表。是的,她們不僅美麗,同時也非常自信。大學畢業之後,她們必定都會成為下一代的台灣社會名流。
雖然已經分開三年,但彼此之間並沒有任何生疏的尷尬。好像立刻就能延續過去中斷的聯繫,我走進她的宿舍房間,立刻有回家的感覺。我們之間沒有做作、沒有隱藏、沒有偽裝,一切就如同過往一般平實、單純、真切。
* * *
與朋友敘舊之後,我決定趁早跑回學校,還有很多書等着我讀呢!我沿着河水往前跑,享受着撫在臉上的溫柔微風,跑得很舒服,也因而重振了精神,又能繼續面對那些永無止盡的課業。


來自網絡


哈佛才女楊元寧-王永慶的外孫女

名醫莊博防癌操 天天堅持有奇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星雲大師:《金剛經》白話文淺譯及其他

柯雲路《大愛健身法》 與身體溝通交流

王蒙: 老子的幫助 得道者的風度



54農曆三月十六日恭祝准提菩薩聖誕!

准提菩薩太慈悲了,竟滿足我所有願望!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習總欽點薄熙來治疆(二)
2013: 張勤德:普通農村塑毛主席像——“劉廣
2013: 紀念五四運動,堅決挺薄降溫,敢叫日月
2012: 《零度看張》
2012: 李揚:世界的科學巔峰已到中國
2011: 全剽放優、何以慰穎?
2011: 本•拉登之死
2010: 毛主席超暴語錄,蘇聯外長嚇得屁滾尿流
2010: 奴爾哈赤的後金能算合法政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