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巴山老狼《醜陋的中國皇帝》系列之十九——歷史上與外敵首次簽訂
送交者: 巴山老狼 2017年03月27日08:21:1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巴山老狼《醜陋的中國皇帝》系列之十九——歷史上與外敵首次簽訂賣國條約的宋真宗趙恆

在中國歷史上,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關係大約有幾種模式:一、外族人長期在邊境騷擾,鬧得漢族的封建王朝和邊民們不得安寧。二、外族大規模入侵,搶得金帛女子錢財後逃之夭夭。這前兩種情況在漢朝與匈奴的關係中常見。三、外族大規模入侵後,主動接受漢文化,並逐漸被同化。例如鮮卑族入侵後主動漢化,滿族人的大清朝主動漢化。四、漢族軍隊出境打擊外族人,讓他俯首稱臣。外族人每被打擊一次,這邊境就有十年至幾十年的安寧。如王莽派大軍四至,對周邊的少數民族進行打擊,漢武帝對匈奴的打擊。五、漢族強大後,外族主動遣使來朝,稱臣納貢。如唐太宗的貞觀之治時,周邊的少數民族主動巴結大中華的統治者。六、以公主或皇室親戚與外族單于之類的首領們和親,外族首領與中國皇帝有了翁婿親戚關係後,雙方和好。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七、外族以藩屬國的地位向中國政府稱臣納貢。如朝鮮、越南等曾是中國的屬國。……幾千年來,只有北宋時期,皇帝與外族簽了條約,以條約的形式,把兩國的關係固定下來。且雙方都遵守條約。這首開與外族簽約之先河的皇帝就是北宋的真宗趙恆。

一部大宋歷史就是一部大宋與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遼、金、元)不斷發生戰爭的歷史。

契丹族是鮮卑族的另一分支,活動在今內蒙古東部。公元九O七年,部落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各部,建立了契丹國(後改稱遼國)。後晉的石敬瑭當皇帝時,為了得到契丹的保護,將幽雲十六州送給了契丹國。

北宋開國初期,最大的邊患就是與遼國的戰爭。大宋朝建立初期,趙匡胤採取先南後北的方針,平定南方十國。後發五路大軍,想一舉掃平北漢,因途中病倒,無功而返。趙光義繼承其兄遺志,於公元九七九年四月,趙光義御駕親征北漢,北漢劉繼元投降。一代抗遼名將楊繼業也隨同劉繼元投降宋朝,在日後的遼、宋大戰中扮演了一代民族英雄的角色。

掃平北漢後,趙光義想一鼓作氣收回被石敬瑭送出去的燕雲十六州。

收回幽雲十六州也是趙匡胤的宏願。趙匡胤在世時,設一小金庫,將每年的財政結餘攢在那裡。有了三、五十萬後,再向遼國贖回十六州。若遼國不同意,就以此作軍費,武力奪回幽雲十六州之地。

公元九七九年五月趙光義從太原出發,先後攻占易州、涿州,但幽州(現在的北京)久攻不下。隨後遼國增援大軍到達,宋軍大敗。幸有楊繼業父子捨命相救,否則趙光義就成了俘虜一個。

公元九八二年遼國政局發生變化,遼景宗病死,十二歲的幼子耶律隆緒即位,號遼聖宗。權力在其母蕭太后手中。趙光義認為這是一個收復失地的機會,發大軍攻遼國,但以慘敗終。一代名將楊繼業被俘,絕食而死。此後遼國不斷南侵,大宋朝處於守勢。

公元九九七年,趙光義病死,其子趙恆繼位,號真宗。

七年後,遼聖宗、肖太后率二十萬大軍南征,長驅直入,攻到黃河北岸的澶州,迫近大宋都城開封。當時的京城亂做一團,真宗皇帝問計於宰相寇準,寇準主張御駕親征,大舉北伐。宗真宗勉強同意,率軍抵達澶州城南。當真宗皇帝御駕抵達澶州城北時,守城士兵大受鼓舞,“萬歲”之聲響徹十里,遼軍聞之膽寒。

在此之前,遼軍統帥蕭撻凜在察看地形時被宋軍流矢射中身亡,初戰不利,折損大將。加上孤軍深入,後方還有許多州郡由宋軍把守,退路可能被切斷,蕭太后和遼聖宗有了退兵之意。

真宗皇帝雖被迫御駕親征,卻沒有抗敵之意,早早就派出了首席談判代表曹利用去與遼國議和。並指示說:“只要不割地,要錢可以,一百萬兩銀子以下就成交。”但宰相寇準對曹利用說:“超過三十萬兩,我要你的腦袋!”

 此時宋、遼雙方出於各自的考慮,都想早早簽約。經過緊張的討價還價,達成了最終協議:

一、宋、遼結成兄弟國,遼帝耶律隆緒稱宋真宗為兄,宋帝尊遼太后為叔母;

二、宋每年送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給遼朝;

三、雙方罷戰撤兵,仍以白溝河為界,派使者定期互訪。

因澶州舊稱澶淵,所以這個協議被稱為:“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使深入重地的遼帝、太后安然脫險,並每年得到一筆可觀的收入。但對大宋朝來說,“澶淵之盟”是一個不敗而敗,屈辱求和的產物。兩年後,真宗皇帝又與西邊的西夏王朝實現停戰。條件當然又是送銀子。當時的宋、遼、西夏成三足鼎立之勢,且相處和睦。

真宗皇帝死後,遼國和西夏又找他的兒子仁宗皇帝要求增加每年的歲幣和財物,害怕打仗的仁宗又完全滿足了兩國的要求。

中國歷史上多的是兼併,少的是共處。這樣看來,宋真宗皇帝首創的與鄰國和平共處,並以簽定條約的形式固定下來,為以後的皇帝們處理國與國之間的糾紛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

對宋真宗的“澶淵之盟”,後來的史家評價不一,有的說:是一個賣國條約。有的說:雖然吃虧,但還是一個和平的條約。

近年有人站在歷史的高度上去評價:

從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來看,契丹和漢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澶淵之盟”的訂立雖然不能實現國家的統一,卻結束了宋遼之間的幾十年的爭戰。使宋遼之間的邊界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從1004年訂約,到1121年金滅遼,100多年中,宋、遼間沒有大糾紛,兩國邊民在和平的環境中生活,這對於中華民族的融合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

一個屈辱的賣國條約在幾百、上千年後會有全新的解釋,倒讓老狼產生了聯想:如果幾百上千年後,世界出現大同,消滅了國家,全人類都在一個“地球村”里和平地生活。他們又會對今天我們稱之為賣國條約的《中英南京條約》、《中日馬關條約》、《中俄愛暉條約》……等等如何看?是不是也說,這些條約的簽訂促進了全人類的“融合”?促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促進了人類的一體化?

再聯想下去,那與日本人同做“大東亞共榮圈”美夢的汪精衛,是否幾百上千年後,也有人對他作出“正面”的評價?

歷史是向前發展的,歷史的結論也不會永遠一成不變。

在自然科學領域,1+1=2、氫二氧一是水,這是萬古不變的真理。但在社會科學領域裡,永遠沒有固定的等式和結論,有時1+1=2,有時1+1=3,今天可能1+1=2,明天就可能1+1=3。今天是對的,明天就可能是錯的,今天這樣做是錯的,明天這樣做就肯定對頭。

本文寫於二○○五年。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抗戰”只是共匪的勝利,而更是人類
2016: 出埃及記_176-182
2015: 復活升天基督的異象與經歷_10
2015: 焦點對話: 李光耀與中國,一言難盡的糾
2014: 一黨專制文化制度就是今天的中華文明
2013: 宋美齡在紐約打台灣外長的耳光
2013: 王錚: 請別再說“這是體制問題”!
2012: 爆料:接受薄熙來巨資與美女文人名單
2012: 紐約時報:中國的新希望在於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