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逆旅重重(2)- 兩國一市柏林牆
送交者: 古林風 2021年04月27日08:14:24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逆旅重重(2)- 兩國一市柏林牆


俄羅斯和美國又談冷戰了。  冷戰時,普京在東柏林當克格勃上校,直接見證89年柏林牆倒塌。

美國蓬皮奧顯擺他80年代在柏林牆下當兵開坦克,引以為榮。他們當然不知,小古當時也到柏林牆東西觀賞一番。


85夏,拿着通票到歐洲漫遊。英法之後,到德國。


慕尼黑之行,還記得標誌希特勒興起的奧運體育館,條件完好,見證50年的建築質量,但場館各處如今泛着一層黑色,令人寒心。


波恩,當時的西德首都,是沿一條被稱為浪漫之路的河流去的,記得河邊有核電站,巨大的,兩頭大中間小的水泥煙囪第一次見識。


巴伐利亞製片廠在南德的密林中,參觀內容近似好萊塢環球片廠。進去時最後一班遊覽車已開出,失望離去之際,管理員專門把車調回來接我,感懷德意志的禮貌,小美女的善意留在老相片中。


自由行中聽到特里爾的站名,那是馬克思的故鄉,即興下車。 該市地標是“大黑門”-古羅馬時代的城堡,歷史把它染的烏黑,故名。  馬克思的老宅子還在,當時在大修,只看到百年門面的樣子。門前的馬路命名為卡爾 馬克思大道,來回走了一會兒,奇怪西德是西方冷戰前線,卻為共產祖師留下揚名的大道。據說特里爾大學漢學系很有名,不知他們是否也知“應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柏林四面被東德國土包圍,由西德到柏林的火車由東德管理,鐵路範圍是禁區,拉着鐵絲網和東德分隔。  那天天氣晴好,窗外原野一馬平川,地面是青草地,掛着露水,氣氛潤澤。聽說東德的科學文化經濟基礎原來比西德好,東德的土地看來是比西部平坦,水源豐富。 沿途車站有東德軍警站崗,牽着軍犬,雄赳赳的。半路有東德邊防上來檢查護照,態度嚴肅,但也不是傳說那種兇巴巴的樣子。


到西柏林後,不用護照就出站了。西柏林最初印象就是城中森林,不是中央公園那樣在市中心,也不像巴黎的公園在城市兩邊的郊區,  柏林的森林有很多片,和商業區不分彼此。在街上行走,一步之遙就可以踏入森林,森林沒有多少花花草草的苗圃,多是高大多葉的大樹,枝葉如大傘遮住地面。在樹林裡可以走很遠,柏林好像由森林裡長出來,很有特色。


西柏林的馬路也是一景,寬大筆直,乾淨如洗,紅漆的路標十分清晰,人人守規矩,車不按喇叭。都說日本講規矩,德國略勝一籌。 柏林是傳統的都城,古典建築比慕尼黑,波恩集中,古意當然不能和中華比,建築定義是新古典主義。


雖然僅是半個城市,西柏林功能齊全, 都市裡還有鄉村景色。  信步走到郊區,地形變成起伏的小丘,有日耳曼農舍,外牆有米字木條的那種,市民穿民俗服裝。  村前廣場,有賣烤腸的小販車,一位帶禮帽的手風琴手在演奏,通俗優美,我聽了好一會兒。這個鎮子很有名,很久還記得它的名字。 典雅,自然,和諧,是西柏林一日的印象,不覺得是圍城一座。


尋找東柏林簽證處,先看到柏林牆。牆高2人以上,不像西德處處講美學,東德的建築粗糙厚實就講實用。柏林牆也一樣,只是牆上畫滿七彩塗鴉,還有牆的冷戰象徵,成了一道國際風景。   牆內東德一則散布着高高的崗樓,窗口玻璃塗着暗色,崗樓頂端已經越過牆頭,哨兵可以看西柏林這邊的一切,前線氣氛濃重。 牆裡是一片泥土的開闊地,是防止越境的無人區,冷戰時期有幾百偷渡者倒在這裡。 


 被稱為德意志民族建築的勃蘭登堡,被圍在牆內東柏林一邊。門下是一條貫穿柏林的主馬路,被大牆攔腰截斷;四個門道的壯觀城樓上,女神和四匹青銅快馬栩栩如生,也被粗糙冷漠的柏林牆在門下封住,就這樣定格幾十年。  此情此景,不要說當地國民,在遊客眼裡也是醜陋的一幕。


東柏林簽證手續不多,先要一比一的兌換西馬克和東馬克,拿着收據就可以排隊遞護照蓋章,簽證說明只限東柏林市區活動,午夜12點前必須返回西柏林。第一次接觸東德官員,都穿着便服,待人也社交化,辦證挺快。


選擇在查理口岸過關,想看看這個有名的關口。 口岸是一個崗亭,設在馬路中央,英法美三種軍服的士兵在守關,士兵表情輕快,不看護照,擺擺手就放行。  對面東柏林邊檢是一條建築通道,前線是蘇聯兵警戒,後面是東德兵負責看護照。過關就看看護照,沒有特別檢查就到了東德,被稱為鐵幕的邊界原來輕易就過關。


一進東德,社會主義氣氛就來了。不遠處對面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面積之大,建築之高中國沒有可比的,看樣子是集體宿舍。幾棟大樓一摸一樣,只講實用,不講美觀,但質量不壞。  其他大部分老建築都很陳舊,維修不善,地面道路也不清潔。和西德差別明顯,和老北京,老南京,上海,廣州的舊區類似。


柏林牆應該在原來的市中心地區,很多著名機構,如洪堡大學,德國歌劇院就在牆下附近地點。  洪堡大學是德國從古到今最有名望的大學,黑格爾,愛因斯坦都在這裡任教,馬克思,恩格斯都是洪堡學生,德國歷史上有名的知識分子大部分與洪堡有關係。  這座大學的建築古色古香,不過大學在東德管理之下維護的很好,大理石的門堂一看嶄新的。恩師趙先生50年代在洪堡交流過,我想進去參觀,被門口一位女士擋住去路,稱謝絕參觀,不知德國其他大學如何。  在波士頓,哈佛,麻省沒有什麼禁區,有儀器的實驗室也可以自由進去,可惜人到洪堡只能給老師寄一張大門圖片。


最高藝術殿堂德國歌劇院也在附近, 我白天先去看了一下外貌。晚上又去,沒有時間看戲,想吃頓飯留念。  這個德國頂級的歌劇院,當然和巴黎,維也納等歌劇院一樣華美, 驚訝的是攻克柏林,柏林轟炸這些戰爭都留下它完好無損,東德政府也維護如新。  劇院裡有一間莫斯科餐廳,聯想起北京有同名餐廳,不知蘇聯是否早就有連鎖店的概念。   服務員是身材高大的俄國人,但擺出一副傲骨的樣子。 我點了一份最貴的菜式,吃完不打招呼,不留小費就離開了。


也在大牆附近,偶然在一個院子門口看到布萊希特研究會的銘牌,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改革後,大學裡布萊希特的戲劇理論流行,吸引人的是,他認為戲劇不是要引人入勝,融入角色,忘卻自我;他認為作家要不斷提醒觀眾戲劇不是現實,提醒觀眾不要感情用事,而是理性的分析劇情。那時戲劇受他影響,經常讓畫外人,畫外音出現,打斷觀眾的情緒;電影中彩色和黑白交替,提醒觀眾歷史和現實的區別,現在也常看到。   布萊希特的理論在西方也流行,原以為他是西德人,到東柏林才知道他是德國社會主義文藝理論家。


東柏林戰勝西柏林的是柏林電視塔,建在東區,東西柏林哪個地方都能看到。至今是柏林的地標。


為了看看東柏林郊區,去搭火車。那條鐵路也是納粹時代的老路,一直通到西德,當時被截斷。車票極便宜,相當人民幣幾角。我不敢越界,看到有村莊就下車。所謂村莊就是獨立住宅地區, 環境很好,家家都樹叢環繞,房子大小,式樣都類似,比較簡易,社區寧靜,有秩序,但很少人出來。


離柏林牆不遠,走進一間超市,看出東歐農副業落後名不虛傳。商店裡大部分是瓶裝汽水,是50年代中國流行的簡陋包裝,買副食的區域很少。肉食大部分是皮,蔬菜極少又不新鮮,中國新聞一直報道蘇聯東歐農業不行,現場一看,是比中國差的太遠。就看到一位軍人推着車來買東西,不知他能買到什麼。  不過他和大部分東德人一樣,本人氣色倒不錯。 傳說他們主要靠黑市。


晚飯後,到牆下的酒館喝德式啤酒,消磨最後的時間。  當地人都很開朗,不談政治,都有點玩世不恭。喝完酒,把餘下的東馬克都留給老闆,她也不客氣。 歸路和兩個巴勒斯坦人同路,我問他們印象,他指着黑暗的東區,又指着華燈瀰漫的西區,稱“That's the difference."


回憶一市兩國的一天,在東德車站找零錢買票時,一位婦女過來塞一把硬幣就走了,連樣子都沒看到,就記得一身藍衣服。 在西柏林一間小店買明信片,然後到柏林牆下遊覽,那位店主忽然出現,原來我忘記帶走明信片,她應該找了好久。  人之初,性本善,信然!


出關時,最後一位蘇聯兵還是冷冰冰無言無語,一位德國兵講了”Aufweidezen!“ 一個再見,令我至今記得他的形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為何文革中鬧得最凶的多是女紅衛兵
2020: 水滸英雄傳:第10位 天貴星 被譽當世孟
2019: 達芬奇
2019: 往事不如焉:上官雲珠兒子憶母親
2018: 讓龍椅不再搖晃的秘訣
2018: 《猶太古志》有關基督教記述的譯註
2017: 王岐山家族也貪腐,還正氣凜然抓別人貪
2017: 九死一生 紅朝下習近平的少年人生
2016: 北京花大錢請國際公關改善形象
2016: 台灣人為溫家寶豎立一尊手拎破球鞋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