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王羲之書法之外一些鮮為人知的事
送交者: 新鬼無疆 2011年01月20日19:50:01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說起王羲之,人們自然會說起他的書法,什麼自成一體,自由氣象,妍美流便,雄渾開闊,神態瀟灑,飄忽如浮雲,矯健如驚龍,行書天下第一……反正多麼美好的溢美讚譽之詞放在這兒都不為過。一千多年來都是這樣說的,這點無需再浪費筆墨。這裡說一說這位“書聖”書法以外一些鮮為人知的事。

    好多歷史資料上都說王羲之自小就不把心思放在揣摩他人身上,很少為一些小事戚戚於懷。他為人坦率,不拘禮節,襟懷坦蕩,不慕虛榮,具有曠達的性格。《世說新語·雅量》裡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後人把女婿稱為“東床”“令坦”,他就是那個“始作俑者”。

    王羲之是東晉輔佐三朝重臣王導的堂侄。“朝中有人好做官”,所以,他一出仕便為秘書郎,後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護軍將軍、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從入仕為官及以後所到任上,由於不愛錢財,不願為他人所用,總能屢建功勳,因而聲望鵲起。朝廷多次召他入朝,但均被他回絕。他回書說,“我素來不想在朝廷做官,如任邊職,無論何處,聽憑驅使。”其實他是不願在皇帝及公卿面前受拘束,喜歡那種“將在外,有所不受”相對自由的環境。雖“居廟堂之遠”,但他一直在關心着國家大事。

    當殷浩出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參與朝政,要領兵北伐時,作為旁觀者的王羲之客觀的分析了當時的形式,認為北伐必敗。因此站在為國家考慮的立場上,王羲之給他寫信,勸他不要冒然出兵。自以為是的殷浩沒有搭理王羲之的意見,還是堅持領兵北伐。結果被姚襄打的大敗。之後,殷大人為挽回面子圖謀再舉。王羲之得知這個情況再次寫信給他,說,“自動亂南遷以來,朝中百官各自按自己的意向行事,耗盡國家庫存,其結果,竟然無一功可言,無一事可以載入史冊。具體辦理政事的官員,豈能推卸自己對天下的責任呢?如果為報復前次北伐失敗,過分圖謀再舉。那樣,天下雖然廣大,可哪裡還有你的容身之地。”果不其然,殷浩北伐屢戰屢敗,耗資巨大,最後被廢為庶人。

    王羲之在給會稽王的信中同樣也說,“以區區吳、越之地,去圖謀收復治理天下十分之九的地域,不去量力而行,能不遭到失敗嗎?為此,我懇請殿下您能命令終止北伐,待時機成熟,再舉兵北伐,也不晚。這是當前形勢下最應採取的策略。如果不這樣做,國家的災難就會不日而至。”

    他在任時,東部地區發生荒災,他負責賑災,多次給朝廷上書請求免除當地的徭役賦稅。

    他在給尚書謝安的信中寫道,“希望朝廷對治理漕運的事情下達規定的期限,交有關部門辦理。不要再催逼下層,只是到年底考核成績的好壞就行了。上司衙門以及都水御史行衙的文件之多,象雨點般下發。其中顛倒錯誤,互相牴觸,不知有多少。在平時,揚州只用一位稱職的刺史就足以把政事統理的井井有條;現在有一群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反而沒有治理好。只因為法令不一,多方牽制。我認為,用簡而易行的辦法,便足以守住已有的成就。倉庫監督官耗費、盜竊官米,往往數以萬計。我認為殺掉一人,便能斷絕這種弊端。但是,當權的人不同意。國家向百姓收取重稅,卻用來肥了貪官污吏,致使國用缺乏,真是可嘆啊。”

    當時一位叫許詢的官員曾在同僚劉惔處借宿,許對劉的款待十分滿意。許說,“這樣的生活,比在山東時強多了。”王羲之當時在場,說道,“如果巣父、許由遇上稷、契,不會說這種話。”說的這二人臉上都有愧色。這老王根本不管人家的顏面往哪放。

    王羲之的一位同僚謝萬任豫州都督,王羲之寫信勸誡他,“以你豪邁不羈的性格,屈居群官之中,實在令人難以想象。希望你和下層官員在生活上保持一致,那就完美無缺了。吃飯只有一道菜,睡席不用雙層,這沒什麼,但古人傳為美談。成功與否的原因,在於積小成大,你要好好記住。”但謝萬把他的話當成耳旁風,結局以失敗告終。

    王羲之的這番苦口婆心,就是今天看來也不為過,也完全可以當成修心養性在官場明哲保身的“寶典”。

    王羲之對當時形勢分析準確,謀慮深遠,以及對國家政令暢通,懲治腐敗的建議應該說都具有積極的一面,可惜未被當權者採納。但我們從這件事上可看到的他運籌帷幄,憂國憂民的那份屈原般的愛國之心。只是,後人提到王羲之必言其書法,對他的為人處事幾無評述,他的“一招鮮”掩蓋了諸多熠熠生輝之處。

    王羲之最終走上隱士之路,與他的一位同僚王述有直接關係。

    當他被安排到了會稽郡時,恰逢時任會稽郡內史王述的母親去世,在他守孝期間,王羲之接任會稽內史。由於他素來看不起王述的為人,以為王述的仕途生涯就此結束了,便想要羞辱他。在王述哭靈守孝的日子裡,王羲之多次放言要去弔唁,卻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遲遲不動。忽的,有一天他突然造訪,也不讓門人通報,徑直走到靈前進行哀悼,旋即轉身離去。按古禮,弔喪而不與喪主會見,是有怨隙和失禮的表現。王羲之非但不以失禮為羞,反在賓朋中大放厥詞,說王述不過是個尚書材料,到老也就只能混個僕射職位。現在,當個會稽內史就不知所以然了。在這一點上王羲之表露出剛愎自負目無“領導”的一面。

    誰知,“不是冤家不聚頭”,老天卻和王羲之開了個玩笑。這件事的下文是王述守孝期滿後,出任揚州刺史,直接成了他的頂頭上司。王羲之羞恥難耐,無法接受這個是事實,當即派人到朝廷請求分立會稽郡為越州,想閃轉騰挪擺脫冤家。使者無功而返。後來,王述到會稽郡問及刑獄情況,頗為嚴厲,主管官員被質問的狼狽不堪。王述當下命令王羲之做主進行處理。“官大一級壓死人”,王羲之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他深感羞愧,滿腹感慨,自然想到自己曾那樣刻薄羞辱王述的情節。長嗟之餘,王羲之知道自己的仕途生涯結束了,於是稱病離開了會稽郡。他來到父母墳前發誓不再做官,此後終身不仕。

    王羲之平常喜歡服丹食藥,涵養性情,追求名士風流,注重自身個性解放。離職後,他和道士許邁為採集藥石一起遍訪名山大川,泛舟東海,不遠千里。他感嘆地說,“我最後會死於縱情娛樂。”但是,他還能清醒的做到,“人到晚年,想要聽聽音樂來陶冶情操,又常常擔心兒子們發覺,影響他們的成長,故而對歡樂有所收斂,不敢盡興。”

    王羲之一生對朝廷忠心耿耿,為他人出主意指方向,書法藝術成就登峰造極,自己也能因為怕對子女的影響而收斂娛樂享受。但他卻也有為人剛愎清高孤傲的一面。諸多因素使他沒能頤養天年,為後世多留下一些墨寶和佳話。

    王羲之在五十九歲時英年早逝,不知與他服食丹藥有無關係。若有,真真是依了《蘭亭序》中那句“豈不痛哉”。

0%(0)
0%(0)
  桓溫北伐,王家似乎也很賣力地和其他士族一起擎肘  /無內容 - 好啊好啊 01/23/11 (262)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落基山人: 鄭和船隊下西洋
2010: NoWorry:中國的歷代統制者,沒有一個是
2009: 老禿筆:讓毛爺睡個安生覺--閒談紀念堂
2009: 鮮為人知的毛澤東詩詞
2008: zt 東亞、古中國、華夏文明、漢族、土
2008: 我們班上的謝惠敏:回憶初中時代
2007: zt 張志新一案是胡耀邦授意編造的假案
2007: zt 張志新一案是胡耀邦授意編造的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