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無極
萬維讀者網 > 史地人物 > 帖子
老譚:英雄末路——祭崇禎皇帝
送交者: 老譚 2012年11月02日07:37:27 於 [史地人物] 發送悄悄話

一個勵精圖治的君主,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帝,面對腐朽糜爛搖搖欲墜的大明江山,他盡心盡力使盡渾身解數卻回天無術,在內叛外患的雙重打擊下,兵敗城破國亡,以自殺殉國,臨死前還寫下“任賊分屍,勿傷百姓一人”的感人語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算得上是一條英烈好漢。正所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在窮途末路時亦顯英雄本色,決不狼狽逃穿,決不屈膝投降,決不苟且偷生,上沒有愧對祖宗,下沒有愧對臣民。


思宗崇禎和霸王項羽性格非常相像,項羽英勇神武,有“氣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概,卻無爭霸天下的遠謀;崇禎勤政理事,有勤勉簡樸的工作作風,卻無治國退敵的良策。優柔寡斷,剛愎自用,高傲性孤,急躁多疑是後人評價兩人共同的性格特徵。項羽因疑心趕走為他運籌帷幄、出 謀劃策而 盡心竭力、忠心耿耿的亞父范增,而崇禎因猜忌凌遲領兵遼東令清兵聞名喪膽、京師有難急馳千里救駕的袁崇煥。崇禎想與滿清議和,兵部尚書陳新甲泄密,引得群臣譁然,崇禎不敢擔當,反老羞成怒處死陳新甲,致使與滿清議和的最後機會破滅。項羽發誓要消滅劉邦,卻聽信項伯讒言,改變念頭讓其登門謝罪,在鴻門宴上又當斷不斷,致使劉邦脫逃,為其兵敗垓下埋下伏筆。崇禎多情柔腸,對周后互敬互愛,周后以死相陪。項羽情長義重,對虞姬恩愛有加,虞姬以身相謝。霸王戰死疆場,思宗飲恨煤山,都有美人不負君恩,亡於君側,其情其義,可歌可泣,千古絕唱。兩人都面薄氣短,認輸認栽,寧為玉碎,不願瓦全,勇擔責任,不願東山再起。崇禎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項羽頭顱送故友,寶馬贈亭長;崇禎沒 有臉見明朝 百姓,項羽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崇禎是位年輕有為的皇帝,但明朝國運已盡令他無法振興。不是他沒盡力,而是官僚系統誤國。他在位期間天災人禍不斷,關內農民起義猖獗,關外清朝勢力緊逼,明朝已處於朝不慮夕的境地。多次可以剿滅農民起義軍,卻因官與官之間的利益不和而良機錯過。曾可用袁崇煥抵擋清軍於境外,卻因奸人上奏起了疑心而毀於一旦。很多人說崇禎的生性多疑,決定了他會是末代皇帝的命運,可是試問在面對滿朝的貪官污吏庸臣,國家內憂外患之時,誰又能不多疑? 一點點的疏忽對於崇禎來說就可以完全斷送大明的江山。很多人說崇禎貪財苛政,激起民變,且不說崇禎接手的本身就是一個爛攤子,更何況當政時大旱連連,瘟疫不斷,崇禎又苦於兩線作戰,每年的軍費「三餉」開支高達兩千萬兩以上,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出,沒有苛捐雜稅不收刮民財錢從何來?很多人說崇禎寡恩濫殺,你只要仔細看看這些被殺被逐的文武諸臣,個個高官厚祿,或唯唯諾諾,或誇誇其談,或剿撫失利,或兵敗瀆職,除了袁崇煥有點冤外,其他既不能為皇帝分憂,又不能為社稷解難,留下何用?


崇禎繼位伊始,就大力清除專權宦官,做得何等漂亮威風。面對李自成、張獻忠內地造反和皇太極外境入侵,沒到最後關頭,崇禎從沒考慮攘內必須先安外,選擇與滿清求和,割地賠款以集中精力對付農民起義。然而面對外患,如果棄地守京,就會落下丟失國土的千古罪名;面對內憂,坐以待斃,又會蒙受失政於寇的奇恥大辱,這個兩難的選擇使他猶豫不決。他一心想做名垂青史的聖君,他懷有項羽一樣高傲的英雄情結,把名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寧願死也不願意去承受任何恥辱和罪名,“國君死社稷”就是他赴湯蹈火視死如歸的慷慨之言。


到了崇禎十五年,明朝局勢已糜爛不可收拾,洪承疇於所統大軍全軍覆沒後投降滿清,松山、錦州失守。滿朝文武除了高喊“一寸山河一寸金”,堅決反對棄地之外,拿不出任何有效對策,崇禎才考慮與滿清議和事宜,以便專心對付李自成、張獻忠軍。這無疑是一個亡羊補牢正確的想法,也是明朝最後的戰略機會。然而,中國讀書人的傳統思想認為談和就是投降、就是漢奸、就是秦檜,連皇帝也不敢對群臣承認有議和之意。由於議和秘密泄漏,迫於輿論壓力,崇禎不得不放棄。


崇禎堅持兩線作戰直至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直接對京城形成包圍之勢,崇禎明白大勢已去,才遂謀劃南遷之策。事實上大敵當前,應該效仿晉、宋南遷,以後再圖恢復北方,以緩燃眉之急。這個消極的應付的策略是當時唯一可以確保明王朝殘存的一個可行之策。然而南遷是置祖宗宗廟、江山社稷於不顧,定會遭後世恥笑,崇禎他自己當然不能自己拍案定奪,獨斷專行。他召集群臣商議,希望臣子們能體諒聖意,合力懇請他南遷,他將力辭幾次,最後不得不接受群臣好意,再體面地離開京城。那想到這些大臣們為國為君個個昏庸無能,而為個人打算卻比狐狸還精。結果就有不少人提出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認為不可南遷,但又拿不出退敵之計。群臣議來議去,除了白白耽誤時間不說,做不出任何決定。其實那些主張決不放棄一寸國土的臣子們卻不是心口如一誓死報國的忠臣,他們怕承擔責任。一旦皇上南遷,那些留在京師輔佐太子的大臣們便要成替死鬼;而那些隨駕南遷的人,一旦京師失守,說不定也會因力主南遷而替人受過,兩面不討好啊,不如當廷表態不棄國土,日後就逃脫了丟失國土的罪名。最後京城已經岌岌可危了,大多數人都沉默不語了,仍然有大臣建議固守京師,還說出讓太子監國南京。終於保定失陷,南遷的路被從中掐斷,南遷之議也就成了泡影。崇禎只得對天嘆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


崇禎臨死時寫到:“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從遺書中可以看出,他有多麼不甘和無奈。身為一代帝王,他勵精圖治,勤儉節約,聞名天下。他的龍袍卻是補了又補, 一心想給自己的皇后蓋一間暖房,卻為了給朝廷省錢而不了了之。他把宮中萬曆時所儲藏的上等遼參在集市上買掉,換回數萬兩銀子聊補國用。他因一次“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遭到了內閣輔臣的批抨,崇禎特親筆寫了手敕,對輔臣進行褒獎,對自己進行了虛心的批抨。 後世稱為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無力回天”這四個字,可以概括崇禎的一生。


崇禎是個亡國皇帝,被人們普遍同情但鮮有人把他看成是如項羽一樣的悲劇英雄。看看歷史上所有的亡國之君,有誰像他那樣對內對外抗戰到底,至死不屈?有誰像他那樣果斷、勤政、節儉?有誰像他那樣愛惜聲譽勝過自己生命?軟弱無能,荒淫無恥,殘暴昏庸,奸臣誤國,疏理朝政,窮奢極侈這些形容亡國之君的典型詞彙有哪一個能應用到他的身上?就是那些又後人放在崇禎身上的那些貶低之詞,像什麼優柔寡斷,剛愎自用,生性多疑等,如果崇禎保住了江山,它們都可以變成讚美之詞,像什麼深思熟慮,雷厲風行,足智多謀等。莫以成敗論英雄。開國君主英名赫赫,天時地利人和也。亡國皇帝貶聲滔滔,天棄地違人寡也。崇禎為挽救明王朝的命運,拼死相搏,雖天棄地違人寡,仍不降不退不棄,不成功則成仁。在天塌地陷時能拼命頂天立地的漢子,縱然粉身碎骨,亦不謂英雄乎?!


借李清照《夏日絕句》詩來憑弔崇禎: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易安思項羽,老譚祭思宗。

0%(0)
0%(0)
  崇禎這個窩囊廢是讓中華民族文明倒退的罪魁禍首。  /無內容 - idea1 11/12/12 (3122)
  最大錯誤是殺了袁崇煥,自毀長城。  /無內容 - 馬力蘭 11/02/12 (4558)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此時無聲勝有聲--主張中國原子彈下馬的
2011: 六四事件中的坦克第一師
2010: 太震驚了--五四運動之五四顛覆
2010: 南星子:“心想事成”與“隨心所欲”
2009: 為什麼中共六十年沒能培養出錢學森這樣
2009: 無憂: 錢學森與揚振寧是同一貨色的人物
2008: 葉永烈:《江青傳》第十四章“旗手”登
2008: 毛:鮮為人知的故事(29)長征之三:獨霸
2007: 也侃侃民主
2007: 也談藏疆獨和台獨